一种秸秆分解机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7810发布日期:2020-09-25 17:5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秸秆分解机磨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秸秆分解机磨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分解机磨盘。



背景技术:

一.项目背景

我国各种农作物每大约产出十亿吨秸秆,目前相当部分没有出路。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粉碎还田,影响下一茬作物的生长,同时产生大量的至霾气体。大量的秸秆资源得不到利用。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能够清洁、大量、高效益、利用秸秆的技术。

申请人从1999年开始研究秸秆的综合利用,创新了一种秸秆纤维分解机。它利用物理方法,不添加任何化学制剂,获得秸秆纤维,同时可以水循环利用,废渣做肥料,做到了不污染环境,秸秆全资源利用。先后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秸秆造纸需要添加酸碱等化学制剂,是秸秆造纸的主要障碍。清洁制浆技术为什么能够做到不添加化学制剂?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1转变思维定式

传统秸秆制浆思维,是将秸秆中的木质素彻底清除。沿着这条思路,不用酸碱制浆很难做到。我们跳出了传统思维,不是去除木质素,而是将纤维彼此分离,木质素仍然大部分依附在秸秆纤维表面,但不影响纤维相互搭接。

2改变磨盘材质和齿形

传统制浆的高浓磨,主要用于木材纤维的制备,动盘、定盘都是钢磨盘,齿形细密尖锐,切断能力强,磋磨能力弱。秸秆木质素与纤维素粘合紧密,内结合力强,外层壁坚硬,纤维又脆、又硬、又短。使用钢磨盘,只能将秸秆打碎,不能将秸秆纤维分离,我们根据非金属的特点,以及秸秆变性原理,创新了一种非金属磨盘。

秸秆中的木质素在120度以上温度,状态由脆硬的玻璃态,转变为柔软的橡胶态,粘合固结力减弱,使得秸秆中的纤维易于分离。非金属磨盘保温性好,接触面大,表面粗糙,使磨盘内瞬时产生温度,非金属磨盘齿面平缓,接触面大,把剪切力转化为磋磨力。使秸秆不是被粉碎,而是在分解机中相互撕裂、挤压、磋磨,使秸秆分丝成纤维,被分离、润胀、帚化,成为纸浆。

3扬长避短

机械浆相比于化学制浆,机械浆的木质素与纤维素分离不彻底。木质素断裂成细小颗粒,多数仍然依附在秸秆纤维表面。因此内结合力低,硬度高,不适合制造文化纸、卫生纸。

但是机械浆这种特性,很适合瓦楞纸、黄板纸、纸浆模塑制品、纤维板等产品。加工这些产品的过程中,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依附于秸秆纤维表面的木质素,由玻璃态再次转化为橡胶态,成为纤维之间的粘合物。通过第二次变性,纤维素与木质素固化结合,使产品具有木质特点,挺性好,内结合力强。机械浆的缺点反而成了优点。

二申请人技术的要点

1.现有的热磨机械制浆机的动磨盘与定磨盘均为金属磨盘,磨盘齿块过于锋利且磨盘齿形相同,由于秸秆纤维脆性高、长度短,用金属磨盘加工将秸秆纤维都打碎,不利于秸秆纤维的压溃、磋磨、分丝、帚化直至纤维化,无法制成合格纸浆。

我们研制的磨盘的动盘和静盘均使用非金属材料制造。选用保温性能好,表面粗糙,硬度高的非金属材料。相比于金属磨盘,非金属材料磨盘能够使磨盘瞬时产生并保持高温,适当降低剪切力,保证搓摩力,使得秸秆中的木质素与纤维素易于分离,同时不易磨断纤维素;另外,秸秆中的木质素在120度以上温度,状态由脆硬的玻璃态,转变为柔软的橡胶态,与纤维素的固结力减弱,利于被碾磨破碎,利于纤维素从木质素分离。

在利用秸秆浆制造纸张、纤维板时,纤维素与木质素二次固化结合。橡胶态地木质素反而成为分丝后的纤维素之间的粘合物,使产品具有硬度低、木质特点高、挺性好、内结合力强的优点。

所述非金属材质可为诸如碳化硅、金刚砂、树脂等硬质非金属材料。

本申请人之前申请过一篇公开号为cn206800053u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秸秆分解机磨盘,但是采用该专利的非金属定盘与金属动盘分解秸秆时,虽然能够有效的磨碎秸秆,但是受到动磨盘金属材质、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过于锋利且密度过高等外在磨面结构的限制,虽然利于碾磨破碎木质素,但制备的秸秆的纤维易断裂,纤维连续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2.动磨盘与定磨盘的磨面均设置有粗磨区、细磨区,从粗磨区到细磨区,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的高度均呈现由低到高、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的密集程度均由低到高、磨盘之间的缝隙,由大到小、容量由多到少。磨盘的这种结构设计,主要是为适应秸秆碎片刚进入磨盘时,秸秆碎片体积大、硬度高、易纠缠且磨齿承受压力大的环境,防止因为磨盘间距过小、碾磨过猛导致的齿块损坏,也防止因为磨盘间距过小导致的电机电流波动过大的问题,降低耗能。细磨区,秸秆硬度已经柔软弱化,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的高度增加,磨盘之间的缝隙缩小,逐步增加磋磨力,保证高温高压下对秸秆的细致研磨,促进纤维的分离和纤维末端的帚化。

3.以往的磨盘的动磨齿块与定盘齿块均为细长块体,动磨齿块与定盘齿块密度大,碾磨力虽然有效提高,但是往往将纤维素碾磨断裂,不利于纤维的连续性,导致磨浆质量低下。本申请重新设计大块体状的动磨齿块与定盘齿块,从粗磨区到细磨区,磨齿宽度由窄到宽,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的密集程度提高,逐步增加磋磨力,这样在保证碾磨力充分破碎木质素的同时,兼顾柔韧性,提高纤维的连续性,提高制浆质量。

三技术优势

由于使用非金属磨盘,可以不添加化学制剂,清洁制备秸秆纤维。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无污染。产品质优价廉,投资效益高。取材广泛,麦秸、稻秸、高粱、玉米、棉花、豆秸、菜秧子都能利用。项目规模可大可小,根据秸秆产量,确定生产规模。

四项目意义

因此,对现有的热磨机械制浆机磨盘进行改进并设计出一种能够碾磨秸秆制浆的磨盘,使用上述磨盘将所述秸秆磨碎分离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同时,不破坏秸秆纤维的连续性,防止秸秆纤维被磨碎,获取高质量的秸秆纤维浆料,并将其用于生产抄造瓦楞纸,生产纸浆模塑制品,人造纤维板等木制产品,使我国广大秸秆资源得到清洁高效利用,具有提升经济和保护环境双重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本申请人公开号为cn20680005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的基础上,针对该专利中磨盘的磨面结构及材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定磨盘及动磨盘组合,用该磨盘组合制备的秸秆纤维素连续化效果更好。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1.现有的动磨盘与定磨盘均采用或部分采用金属材料制备,动磨盘与定磨盘的材质选择不合理,金属磨盘剪切力过大且保温效果差,容易破坏秸秆纤维的连续性,制备的浆料内结合力低;

2.现有的动磨盘与定磨盘结构设计不合理,没有形成粗磨区及细磨区,秸秆碎片刚进入磨盘时,秸秆碎片体积大、硬度高、易纠缠,如果两盘的磨面均为水平面且间距过小,那么非金属磨齿承受压力大易损坏,磨盘磨秸秆时震动较大,磨料不均匀,主机电流波动导致耗电量大,长时间的细磨容易磨断秸秆纤维;两盘之间间距过大,磨料不充分,制备浆料质量低;

3.现有的磨盘的动磨齿块与定磨齿块均为细长块体,动磨齿块与定盘齿块密度大,齿块过于锋利,碾磨力虽然有效提高,但是刚性剪切力过大,往往将纤维素碾磨断裂,不利于纤维的连续性,导致磨浆质量低下。

4.现有的动磨齿块与定磨齿块的结构、角度设计不合理,要么不利于碾磨撕裂,要么不利于秸秆纤维连续性提高,制备浆料质量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秸秆分解机磨盘,包括配合使用的动磨盘1及定磨盘j3,所述动磨盘1及定磨盘j3均为圆环体状,所述动磨盘1及所述定磨盘j3均采用硬质、粗糙、保温的非金属材料制备;所述定磨盘j3的定盘外圆j39至第一虚圆j35之间的磨面为第一水平磨面j41,所述第一虚圆j35至所述定磨盘j3的定盘内圆j310之间的磨面为第一斜面j42,所述第一斜面j42的高度从所述第一虚圆j35向定盘内圆j310处依次减少,所述定磨盘j3的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相邻所述凹槽之间的磨面构成粗大的定磨齿块;所述动磨盘的磨面上凸起有多块楔形块体状的动磨齿块,所述动磨齿块与所述定磨齿块不相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动磨盘1及定磨盘j3的材质均为碳化硅、树脂、金刚砂、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保温砂浆或耐磨胶泥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包括第一凹槽j37,所述第一斜面j4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j37,所述第一凹槽j37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凹槽j37开设在所述定盘内圆j310与所述第一虚圆j35之间,所述第一凹槽j37的中轴线过所述定盘内圆j310的圆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j37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20°-60°,相邻所述第一凹槽j37之间的磨面构成粗大扇形的第一定磨齿块j31。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还包括第二凹槽j36,所述第一水平磨面j4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j36,所述第二凹槽j36为长条状,所述第二凹槽j36开设在所述定盘外圆j39与所述第一虚圆j35之间,所述第二凹槽j36的中轴线不过所述定盘内圆j310的圆心,中轴线平行且靠近的相邻两个第二凹槽j36构成第二凹槽组j311,多个所述第二凹槽组j311围绕所述定盘外圆j39周期性排列,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凹槽j36之间的磨面构成方形块体状的第二定磨齿块j32,所述第二定磨齿块j32的密集程度高于所述第一定磨齿块j31,所述第二定磨齿块j32比所述第一定磨齿块j31细长锋利。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j37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第二凹槽组j311围绕所述定盘外圆j39周期性设置8-16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组j311围绕所述定盘外圆j39周期性设置12组。

进一步地,多块所述动磨齿块围绕动盘外圆111开设,从所述动盘外圆111向动盘内圆19处,所述动磨齿块的宽度依次减小,多块所述动磨齿块的长度不完全相同,多块所述动磨齿块的高度相同,相邻两块所述动磨齿块之间形成细长且有一定深度的齿块缝隙18,起到剪切秸秆的作用;从所述动盘外圆111至第二虚圆15之间的动磨齿块的上表面为第二水平磨面2,从所述第二虚圆15至动盘内圆19之间的动磨齿块的上表面为第二斜面21,所述第二斜面21的高度从所述第二虚圆15向所述动盘内圆19依次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动磨齿块包括第一动磨齿块12,所述第一动磨齿块12位于所述动盘外圆111与所述动盘内圆19之间;所述动磨齿块包括第二动磨齿块14,所述第二动磨齿块14位于所述动盘外圆111与第三虚圆17之间;所述动磨齿块包括第三动磨齿块13,所述第三动磨齿块13位于所述动盘外圆111与第四虚圆16之间;多块所述第一动磨齿块12、多块所述第二动磨齿块14、多块所述第三动磨齿块13相间设置;所述动磨盘圆环孔11与所述定磨盘圆环孔j33直径相同,所述第一虚圆j35的半径与所述第二虚圆15的半径相同,所述第三虚圆17、所述第四虚圆16位于所述第二虚圆15与所述动盘内圆19之间,所述第三虚圆17的半经大于所述第四虚圆16的半径,所述动磨齿块的个数为8-40块。

进一步地,所述动磨齿块的个数为24块,所述第二水平磨面2的动磨齿块的高度为10-20mm,位于所述动盘内圆19处的动磨齿块的高度为5-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槽j36的深度为5-15mm,所述第一虚圆j35至所述定磨盘j3的第五虚圆j34之间的第一凹槽j37的深度为5-15mm,所述第五虚圆j34处的第一凹槽j37的深度为10-20mm,所述第一凹槽j37的深度从所述第五虚圆j34向所述定盘内圆j310处依次降低,所述定盘内圆j310处的第一凹槽j37的深度为5-10mm;固定所述定磨盘j3用的固定螺孔j38贯穿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j37及所述第二凹槽j36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申请重新设计大块体状的动磨齿块与定盘齿块,从粗磨区到细磨区,磨齿宽度由窄到宽,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的密集程度提高,逐步增加磋磨力,这样在保证碾磨力充分破碎木质素的同时,兼顾柔韧性,提高纤维的连续性,提高制浆质量,同时,定盘凹槽及动盘磨齿孔隙的深度、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的方向设计,均有利于增加剪切力及磋磨力,充分碾磨秸秆。

2.本发明采用的动磨盘与定磨盘配合,动磨盘与定磨盘的磨面均设置有粗磨区、细磨区,从粗磨去到细磨区,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的高度均呈现由低到高、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的密集程度均由低到高、磨盘之间的缝隙,由大到小、容量由多到少。磨盘的这种结构设计,主要是为适应秸秆碎片刚进入磨盘时,秸秆碎片体积大、硬度高、易纠缠且磨齿承受压力大的环境,防止因为磨盘间距过小、碾磨过猛导致的齿块损坏,也防止大块坚硬秸秆盘绕导致设备过分震动,耗电量大的问题,降低耗能。细磨区,秸秆硬度已经柔软弱化,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的高度增加,磨盘之间的缝隙缩小,逐步增加磋磨力,保证高温高压下对秸秆的细致研磨,促进纤维的分离和纤维末端的帚化。

3.本发明采用的非金属材质的动磨盘与定磨盘配合使用,选用保温性能好,表面粗糙,硬度高的诸如碳化硅、金刚砂、树脂等硬质非金属材料,它能够使磨盘瞬时产生并保持高温,将剪切力转化为磋磨力,避免过度磨碎秸秆纤维素,同时维持高温高压环境,能够促进木质素由玻璃态转化为橡胶态,加速碾磨,同时,充分破碎的橡胶态的秸秆木质素成为连续的纤维素之间的粘合物,提高浆料的内结合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定磨盘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定磨盘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动磨盘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动磨盘的侧面半剖视图;

其中,1-动磨盘;11-动磨盘圆环孔;12-第一动磨齿块;13-第三动磨齿块;14-第二动磨齿块;15-第二虚圆;16-第四虚圆;17-第三虚圆;18-齿块缝隙;19-动盘内圆;111-动盘外圆;2-第二水平磨面;21-第二斜面;j3-定磨盘;j31-第一定磨齿块;j32-第二定磨齿块;j33-定磨盘圆环孔;j34-第五虚圆;j35-第一虚圆;j36-第二凹槽;j37-第一凹槽;j38-固定螺孔;j39-定盘外圆;j310-定盘内圆;j311-第二凹槽组;j41-第一水平磨面;j42-第一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描述磨盘上的某一区域,本发明引入虚圆的概念,所述虚圆是指具有一定半径的假想的圆,虚圆半径的长短调整、磨盘大小的调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由设定。下文提到的凡是开设在虚圆与磨盘外圆之间的凹槽或磨盘齿块、开设在虚圆与磨盘内圆之间的凹槽或磨盘齿块,均指该凹槽或磨盘齿块的一端位于磨盘外圆或磨盘内圆处,该凹槽或磨盘齿块的另一端位于虚圆处。

结合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定磨盘j3为圆环体状,所述定磨盘j3的定盘外圆j39至第一虚圆j35之间的磨面为第一水平磨面j41,所述第一虚圆j35至所述定磨盘j3的定盘内圆j310之间的磨面为第一斜面j42,所述第一斜面j42的高度从所述第一虚圆j35向定盘内圆j310处依次减少,所述第一斜面j4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j37,所述第一凹槽j37为长条状,所述第一凹槽j37从所述定盘外圆j39向所述第一虚圆j35开设,所述第一凹槽j37开设在所述定盘内圆j310与所述第一虚圆j35之间,所述第一凹槽j37的中轴线过所述定盘内圆j310的圆心,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j37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所述第一凹槽j37围绕所述定盘内圆j310共开设12个,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槽j37之间的磨面构成扇形且粗大的第一定磨齿块j31。所述第一虚圆j35的半径为347mm,所述第一虚圆j35至第五虚圆j34之间的第一凹槽j37的深度为10mm,所述第五虚圆j34处的第一凹槽j37的深度为20mm,所述第一凹槽j37的深度从所述第五虚圆j34向所述定盘内圆j310处依次降低,所述定盘内圆j310处的第一凹槽j37的深度为10mm,相邻所述第一凹槽j37之间的磨面构成粗大扇形的第一定磨齿块j31。

所述凹槽还包括第二凹槽j36,所述第一水平磨面j41上开设第二凹槽j36,所述第二凹槽j36为长条状,所述第二凹槽j36从所述定盘外圆j39向所述第一虚圆j35开设,所述第二凹槽j36位于所述定盘外圆j39与所述第一虚圆j35之间,所述第二凹槽j36的深度为10mm,所述第二凹槽j36的中轴线不过所述定盘内圆j310的圆心,中轴线平行且距离较近的相邻两个第二凹槽j36构成第二凹槽组j311,12个所述第二凹槽组j311围绕所述定盘外圆j39周期性排列,相邻所述第二凹槽j36之间的磨面构成方形块体状的第二定磨齿块j32。所述第二定磨齿块j32的密集程度高于所述第一定磨齿块j31,所述第二定磨齿块j32比所述第一定磨齿块j31细长锋利,所述第二定磨齿块j32用于对秸秆进行细磨,细长锋利能够增强所述第二定磨齿块j32的剪切力,密集程度高增强所述第二定磨齿块j32的碾磨力,利于秸秆的木质素破碎及纤维述的分丝、帚化直至纤维化。

所述动磨盘1的磨面上凸起有多块楔形块体状的动磨齿块(包括下文的12、13、14),所述动磨齿块的个数为24块,所述动磨齿块围绕动盘外圆111开设,从所述动盘外圆111向动盘内圆19处,所述动磨齿块的宽度依次减小,24块所述动磨齿块的长度不完全相同,24块所述动磨齿块的高度相同,相邻动磨齿块之间形成细长且有一定深度的齿块缝隙18,利于高速转动的动磨盘1剪切秸秆;从所述动盘外圆111至第二虚圆15之间的动磨齿块的上表面为水平面,称为第二水平磨面2,从所述第二虚圆15至动盘内圆19之间的动磨齿块的上表面斜面,称为第二斜面21,所述第二斜面21的高度从所述第二虚圆15向所述动盘内圆19依次降低。

位于所述第二水平磨面2上的动磨齿块的高度为15mm,所述动磨齿块的高度从所述第二虚圆15向所述动盘内圆19处依次降低,位于所述动盘内圆19处的动磨齿块的高度为5mm,所述第一凹槽j37及第二凹槽j36的宽度均为20mm-50mm,本实施例优选20mm。所述第一凹槽j37及第二凹槽j36的深度、宽度以及动磨齿块的高度是申请人长期摸索得来的,有利对秸秆进行必要的剪切破碎。所述动磨齿块的个数、所述定磨齿块(j31、j32)的个数,所述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的外形及角度设置,都是申请人长期摸索得来的,有利于维持动磨齿块及定磨齿块在较高的密度,并保证充分的剪切力和磋磨力。

具体而言,所述动磨齿块包括第一动磨齿块12,所述第一动磨齿块12位于所述动盘外圆111与所述动盘内圆19之间;所述动磨齿块还包括第二动磨齿块14,所述第二动磨齿块14位于所述动盘外圆111与第三虚圆17之间;所述动磨齿块还包括第三动磨齿块13,所述第三动磨齿块13位于所述动盘外圆111与第四虚圆16之间,本实例中,所述第一动磨齿块12围绕动盘外圆111周期性设置四块,任意相邻两块所述第一动磨齿块12之间的第二动磨齿块14及第三动磨齿块13的排布成周期性变化,即任意相邻两块所述第一动磨齿块12之间设置3块所述第三动磨齿块13,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动磨齿块13之间设置有1块所述第二动磨齿块14,所述动磨齿块的个数总共为24块。所述第三虚圆17、所述第四虚圆16位于所述第二虚圆15与所述动盘内圆19之间,所述第三虚圆17的半经大于所述第四虚圆16的半径,即所述第一动磨齿块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动磨齿块14的长度,所述第二动磨齿块1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动磨齿块13的长度,所述第二动磨齿块14的前端倒圆角,所述第三动磨齿块13的前端为斜宽面。动磨齿块的这种设计保证动磨齿块的密度由动盘内圆19向动盘外圆111逐步增加,逐步增加磋磨及剪切力,同时保证动磨齿块不在下文所述粗磨区被较硬的秸秆过度损坏,防止动磨齿块被磨坏,也防止动磨齿块在粗磨区过度密集,折断秸秆纤维,同时粗磨区动磨齿块相对细长,也保证了动磨齿块的锋利度,而扇形的粗大定磨齿块能够承接秸秆,在动盘转动带动下,利于磋磨而不是剪切,利于秸秆压溃破碎及分丝。

所述动磨盘圆环孔11与所述定磨盘圆环孔j33直径相同,均为140mm,所述动磨盘圆环孔11与所述定磨盘圆环孔j33直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设定,所述第一虚圆j35的半径与所述第二虚圆15的半径相同,均为347mm,所述第一水平磨面j41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水平磨面2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虚圆j35至所述定盘内圆j310之间的区域构成所述第一粗磨区,所述第二虚圆15至所述动盘内圆19之间的区域构成第二粗磨区,当两盘相对时,所述第一粗磨区与所述第二粗磨区合围成粗磨区,用于适应秸秆碎片刚进入磨盘时,秸秆碎片体积大、硬度高、易纠缠且磨齿承受压力大的环境,防止因为磨盘间距过小、碾磨过猛导致的非金属材质齿块损坏,防止过度高压碾磨切断纤维素,也防止因为磨盘间距过小导致的电机电流波动过大的问题,降低耗能,粗磨区域,磨盘齿块逐步增高,逐步增加碾磨力道。经过粗磨碾碎软化的秸秆料在动盘转动带动下进入两盘间隙更小的细磨区域,即所述第一水平磨面j41与所述第二水平磨面2相对的区域,磨盘之间的缝隙缩小,逐步增加磋磨力并彻底压溃秸秆,保证高温高压下对秸秆的细致研磨,促进纤维的分离和纤维末端的帚化。

以往的磨盘的动磨齿块与定盘齿块均为细长块体,动磨齿块与定盘齿块密度大,碾磨力虽然有效提高,但是往往将纤维素碾磨断裂,不利于纤维的连续性,导致磨浆质量低下。本申请重新设计楔形块体状的动磨齿块与大块扇体状的第一定盘齿块j31(粗磨区),从粗磨区到细磨区,磨齿宽度由窄逐渐到宽,动磨齿块及第一定磨齿块j31的密集程度提高,逐步增加磋磨力,尤其是在细磨区,所述第二定磨齿块j32比所述第一定磨齿块j31更加细长锋利,所述第二定磨齿块j32的密集程度比第一定磨齿块j31更高,所述动磨齿块的密集程度也增加,密集的磨盘齿块在保证碾磨力充分破碎木质素的同时,兼顾柔韧性,提高纤维的连续性,提高制浆质量。

固定所述定磨盘用的固定螺孔j38贯穿开设在所述第一凹槽j37及所述第二凹槽j36内,所述固定螺孔j38用于将所述定磨盘固定在浆室(未示出)内。

所述动磨盘1及定磨盘j3的材质均硬质、粗糙、保温的非金属材料,优选为碳化硅、树脂、金刚砂、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保温砂浆、耐磨胶泥等的一种。相比于金属磨盘,非金属材料磨盘能够使磨盘瞬时产生并保持高温,虽然适当降低了剪切力,但是能保证搓摩力,使得秸秆中的木质素与纤维素易于分离,同时不易磨断纤维素;另外,选用保温的非金属材料能维持两盘间的摩擦热量在120度以上温度,秸秆中的木质素在120度以上温度,状态由脆硬的玻璃态,转变为柔软的橡胶态,与纤维素的固结力减弱,利于被碾磨破碎,利于纤维素从木质素分离,同时橡胶态地木质素反而成为分丝后的纤维素之间的粘合物,纤维素与木质素二次固化结合,使产品具有硬度低、木质特点高、挺性好、内结合力强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