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复合超细纤维制备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阻燃仿棉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棉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性、柔软性、保暖性,其织物服用性能优良,但导湿性、脱湿性、防水、防污、防霉等方面存在问题。涤纶纤维外观挺括,热稳定性好,但吸湿性稍差,它们主要用于制作各种衣着用品、床上用品、室内装饰用品等。仿棉涤纶则兼具上述棉与涤纶的优良特性,通俗地讲有以下特点:看起来像棉(视觉)、摸起来像棉(触觉)、穿起来像棉(亲和性、舒适性)、用起来比棉方便(洗可穿性),有着仿棉似棉、仿棉胜棉的优良特性,是聚酯最新升级版,是聚酯纤维的未来方向之一。科学地讲,仿棉涤纶既有棉花优异的柔软性、保暖性等,又有涤纶良好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色牢度,甚至具备抗静电、抗起毛起球、抗菌、阻燃、远红外、抗紫外等功能。目前的仿棉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生产工艺复杂,且得到的纤维柔软性差,拉伸强度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仿棉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及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仿棉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包括超细仿棉涤纶纤维20%-40%、锦纶纤维30%-40%和阻燃纤维20%-50%,所述超细仿棉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和阻燃纤维混纺制成复合超细纤维。优选的,所述超细仿棉涤纶纤维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涤纶纤维30-50份、聚醚酯弹性纤维20-30份、改性剂4-10份,所述改性剂由20%氨基酸水溶液、30%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50%硝酸银水溶液制成。优选的,所述锦纶纤维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锦纶切片40-50份、含大黄素的功能改性剂3-9份、n,n–二正丁基二硫氨基甲酸镍4-10份、bht3-9份、氧化石墨烯粉4-12份。优选的,所述阻燃纤维采用远红外抗菌有机硅氮阻燃纤维。优选的,聚醚酯弹性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34~1.45g/cm,其干湿态强度为3.5~4.7cn/dtex以及伸长率为25%~35%,所述聚氨酯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22~1.36g/cm,其干湿态强度为2.6~3.7cn/dtex以及伸长率为24%~33%,所述聚烯烃弹性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2~1.34g/cm,其干湿态强度为3.6~4.7cn/dtex以及伸长率为34%~43%。优选的,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涤纶纤维、聚醚酯弹性纤维混合后进行加热,得到纤维熔体,并在纤维熔体中加入改性剂进行混合,之后加入纺丝机中纺丝,得到纤维丝束a;b、将锦纶切片、含大黄素的功能改性剂、n,n–二正丁基二硫氨基甲酸镍、bht、氧化石墨烯粉混合后加入混合熔融,挤出成熔体,输送至熔体管道;后经计量泵输入纺丝箱体,通过喷丝板熔融喷丝、冷却,得到纤维丝束b;c、将纤维丝束a、纤维丝束b和阻燃纤维分别输入纺丝箱体中,进行熔融喷丝、冷却,得到复合超细纤维。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加热温度为200-3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生产方法简单,得到的复合超细纤维柔软性好,抗拉伸性能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抗菌性能,使用寿命长;本发明中,超细仿棉涤纶纤维中添加了聚醚酯弹性纤维,能够提高纤维的弹性和耐候性;添加的改性剂具有优异的抗菌功能,还能够提高纤维的抗断裂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仿棉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包括超细仿棉涤纶纤维20%-40%、锦纶纤维30%-40%和阻燃纤维20%-50%,所述超细仿棉涤纶纤维、锦纶纤维和阻燃纤维混纺制成复合超细纤维。实施例一:复合超细纤维,包括超细仿棉涤纶纤维20%、锦纶纤维40%和阻燃纤维40%。本实施例中,超细仿棉涤纶纤维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涤纶纤维50份、聚醚酯弹性纤维20份、改性剂4份,所述改性剂由20%氨基酸水溶液、30%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50%硝酸银水溶液制成。本实施例中,锦纶纤维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锦纶切片40份、含大黄素的功能改性剂3份、n,n–二正丁基二硫氨基甲酸镍4份、bht3份、氧化石墨烯粉4份。本实施例中,阻燃纤维采用远红外抗菌有机硅氮阻燃纤维。本实施例中,聚醚酯弹性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34g/cm,其干湿态强度为3.5cn/dtex以及伸长率为25%,所述聚氨酯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22g/cm,其干湿态强度为2.6cn/dtex以及伸长率为24%,所述聚烯烃弹性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2g/cm,其干湿态强度为3.6cn/dtex以及伸长率为34%。本实施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涤纶纤维、聚醚酯弹性纤维混合后进行加热,得到纤维熔体,并在纤维熔体中加入改性剂进行混合,之后加入纺丝机中纺丝,得到纤维丝束a;b、将锦纶切片、含大黄素的功能改性剂、n,n–二正丁基二硫氨基甲酸镍、bht、氧化石墨烯粉混合后加入混合熔融,挤出成熔体,输送至熔体管道;后经计量泵输入纺丝箱体,通过喷丝板熔融喷丝、冷却,得到纤维丝束b;c、将纤维丝束a、纤维丝束b和阻燃纤维分别输入纺丝箱体中,进行熔融喷丝、冷却,得到复合超细纤维。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加热温度为200℃。实施例二:复合超细纤维,包括超细仿棉涤纶纤维40%、锦纶纤维30%和阻燃纤维30%。本实施例中,超细仿棉涤纶纤维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涤纶纤维30份、聚醚酯弹性纤维30份、改性剂10份,所述改性剂由20%氨基酸水溶液、30%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50%硝酸银水溶液制成。本实施例中,锦纶纤维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锦纶切片50份、含大黄素的功能改性剂9份、n,n–二正丁基二硫氨基甲酸镍10份、bht9份、氧化石墨烯粉12份。本实施例中,阻燃纤维采用远红外抗菌有机硅氮阻燃纤维。本实施例中,聚醚酯弹性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45g/cm,其干湿态强度为4.7cn/dtex以及伸长率为35%,所述聚氨酯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36g/cm,其干湿态强度为3.7cn/dtex以及伸长率为33%,所述聚烯烃弹性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34g/cm,其干湿态强度为4.7cn/dtex以及伸长率为43%。本实施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涤纶纤维、聚醚酯弹性纤维混合后进行加热,得到纤维熔体,并在纤维熔体中加入改性剂进行混合,之后加入纺丝机中纺丝,得到纤维丝束a;b、将锦纶切片、含大黄素的功能改性剂、n,n–二正丁基二硫氨基甲酸镍、bht、氧化石墨烯粉混合后加入混合熔融,挤出成熔体,输送至熔体管道;后经计量泵输入纺丝箱体,通过喷丝板熔融喷丝、冷却,得到纤维丝束b;c、将纤维丝束a、纤维丝束b和阻燃纤维分别输入纺丝箱体中,进行熔融喷丝、冷却,得到复合超细纤维。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加热温度为300℃。实施例三:复合超细纤维,包括超细仿棉涤纶纤维30%、锦纶纤维40%和阻燃纤维30%。本实施例中,超细仿棉涤纶纤维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涤纶纤维40份、聚醚酯弹性纤维25份、改性剂7份,所述改性剂由20%氨基酸水溶液、30%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50%硝酸银水溶液制成。本实施例中,锦纶纤维组分按重量份数包括锦纶切片45份、含大黄素的功能改性剂6份、n,n–二正丁基二硫氨基甲酸镍7份、bht6份、氧化石墨烯粉8份。本实施例中,阻燃纤维采用远红外抗菌有机硅氮阻燃纤维。本实施例中,聚醚酯弹性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4g/cm,其干湿态强度为4cn/dtex以及伸长率为30%,所述聚氨酯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28g/cm,其干湿态强度为2.9cn/dtex以及伸长率为30%,所述聚烯烃弹性纤维的相对密度为1.3g/cm,其干湿态强度为3.9cn/dtex以及伸长率为40%。本实施例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涤纶纤维、聚醚酯弹性纤维混合后进行加热,得到纤维熔体,并在纤维熔体中加入改性剂进行混合,之后加入纺丝机中纺丝,得到纤维丝束a;b、将锦纶切片、含大黄素的功能改性剂、n,n–二正丁基二硫氨基甲酸镍、bht、氧化石墨烯粉混合后加入混合熔融,挤出成熔体,输送至熔体管道;后经计量泵输入纺丝箱体,通过喷丝板熔融喷丝、冷却,得到纤维丝束b;c、将纤维丝束a、纤维丝束b和阻燃纤维分别输入纺丝箱体中,进行熔融喷丝、冷却,得到复合超细纤维。本实施例中,步骤a中加热温度为250℃。实验例:采用本发明各实施例制成的超细纤维进行性能测试,得到数据如下表:拉伸强度(mpa)抗菌率(%)实施例一5599.2实施例二5699.2实施例三5899.4综上所述,本发明生产方法简单,得到的复合超细纤维柔软性好,抗拉伸性能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抗菌性能,使用寿命长;本发明中,超细仿棉涤纶纤维中添加了聚醚酯弹性纤维,能够提高纤维的弹性和耐候性;添加的改性剂具有优异的抗菌功能,还能够提高纤维的抗断裂强度。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