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纸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管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纸管一般为纸用纸张加工成的管状的物体,大多纸管为螺旋纸管和无缝纸管。现有的纸管结构简单,多是将纸进行多层的胶粘后卷成管型进行使用,由于纸管材质为纸质,为保证纸管的整体强度,纸板厚度一般设置较大,而厚度较大的纸板在卷制过程中内外径的变形差异较大易产生裂纹等问题的出现。
鉴于上述缺陷,本发明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纸管制备装置,包括网格布生产组件、复合组件和卷制组件,所述网格布生产组件用于制备网格布,所述复合组件将上层纸、所述网格布和下层纸复合成复合纸板,将所述复合纸板切割成条形件后,通过所述卷制组件进行卷置粘接从而形成所述纸管;
所述网格布生产组件包括纵向线制备部和横向线制备部,所述纵向线制备部用于制备若干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的纵向线,所述横向线制备部用于制备若干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的横向线,所述纵向线和所述横向线均垂直设置从而形成网格布,所述横向线制备部设置在所述纵向线制备部的上方;
所述复合组件包括上层纸辊、下层纸辊、热压组和收辊,所述上层纸辊、所述热压组设置在所述收辊和所述下层纸辊之间,所述上层纸辊和所述下层纸辊分别设置在所述网格布生产组件两侧,所述下层纸辊和所述网格布生产组件之间还设置有涂胶器,所述涂胶器对所述上层纸上端面进行喷胶处理,所述热压组设置在所述上层纸辊和所述收辊之间,所述上层纸辊用于放卷所述上层纸,所述下层纸辊用于放卷所述下层纸,所述热压组用于实现对所述上层纸、所述网格布、所述下层纸的复合热压,所述收辊将热压后的所述复合纸板收卷;
所述纵向线制备部包括纵向出线辊、第一端部固定组、第二端部固定组,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组和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线制备部的两端,所述纵向出线辊放卷所述纵向线,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组或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夹持所述纵向线的端部。所述纵向出线辊和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之间设置有调整辊,所述调整辊用以将所述纵向线调整至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组夹持点、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夹持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较佳的,所述调整辊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理线槽,所述理线槽和所述纵向线一一对应设置,保证各所述纵向线均等距平行设置。
较佳的,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组包括直线导轨、第一伸缩气缸、第一夹持架和第一端部夹持件,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固定在所述直线导轨的滑块上,所述滑块可沿所述直线导轨以所述纵向线的延伸方向直线移动,所述第一夹持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一伸缩气缸可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架竖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夹持架上沿垂直于所述横向线延伸方向等距排布有若干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和各所述纵向线一一对应设置。
较佳的,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包括切割件、第二伸缩气缸、第二夹持架和第二端部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二伸缩气缸可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架竖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夹持架上沿垂直于所述横向线延伸方向等距排布有若干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和所述切割件,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所述切割件和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均一一对应设置。
较佳的,所述第一夹持架的设置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夹持架的设置高度,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架的下端面,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和所述切割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架的上端面;
所述纵向出线辊和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的两侧,所述调整辊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架上方,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可在所述直线导轨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的两侧,所述切割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靠近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的一侧。
较佳的,所述热压组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均设置为平板结构,通过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的压合,实现对位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之间所述上层纸、所述网格布、所述下层纸的复合热压。
较佳的,所述上层纸辊设置在所述下层纸上方,且对应所述上层纸辊还设置有压紧辊,所述压紧辊贴合所述下层纸设置,从而便于所述上层纸和所述网格布、所述下层纸的粘连贴合。
较佳的,所述横向线制备部包括中心轴、旋转辊、张紧部和制备部,所述中心轴固定设置,所述旋转辊通过轴承和所述中心轴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辊和所述中心轴同轴设置,且所述旋转辊可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所述张紧部和所述制备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辊的外表面,所述制备部实现对横向线线体的夹持剪断,所述张紧部用于对横向线线体进行张紧支撑。
较佳的,所述旋转辊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设置为平板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环形均布,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交替设置且固定连接形成多边形横截面的所述旋转辊;
所述张紧部包括若干张紧组件,所述制备部包括若干制备组件,所述张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制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数量相同。
较佳的,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张紧板和调节件,所述张紧板通过所述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张紧板设置为圆弧形板;
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气缸和若干导向组,所述第一调节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伸缩杆和所述张紧板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伸缩杆以所述中心轴为中心径向设置,所述导向组包括导向轴和导向套筒,所述导向轴设置在所述导向套筒内,所述导向套筒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导向轴端部和所述张紧板连接,所述导向轴和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伸缩杆平行设置,且各所述导向轴以所述中心轴的轴线轴向排布;
所述制备组件对应单一线体均设置有两夹持组和一分离组,所述夹持组和所述分离组均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且两所述夹持组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分离组两侧,所述夹持组用于对线体对应位置进行夹持操作,所述分离组用于将两所述夹持组之间的线体进行切割剪断;
所述夹持组包括第二调节气缸和夹持气缸,所述第二调节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调节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设置所述夹持气缸,所述第二调节气缸的伸缩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分离组包括剪切刀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剪切刀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端部且位于两所述夹持气缸之间,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轴线和所述中心轴轴线相交,且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气缸的伸缩杆平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纸板中设置网格布,可在保证纸管强度的同时有效降低纸板的厚度,从而便于实现纸管的卷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纸管制备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纵向线制备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纸管制备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横向线制备部实施例四的结构正视图;
图5为所述横向线制备部实施例四的结构侧视图;
图6为所述横向线制备部实施例五的结构正视图;
图7为所述横向线制备部实施例五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网格布生产组件;2-复合组件;11-纵向线制备部;12-横向线制备部;21-上层纸辊;22-下层纸辊;23-热压组;24-收辊;25-涂胶器;26-压紧辊;110-纵向收线辊;111-纵向出线辊;112-调整辊;113-直线导轨;114-第一伸缩气缸;115-第一夹持架;116-第一端部夹持件;117-切割件;118-第二伸缩气缸;119-第二夹持架;120-第二端部夹持件;121-中心轴;122-旋转辊;123-张紧板;124-横向出线辊;125-调节件;126-夹持组;127-分离组;128-调节杆;129-滚轮;130-旋转轴套;131-限位块;13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所述纸管制备装置制备出的复合纸板包括上层纸、网格布和下层纸,通过在所述上层纸和所述下层纸之间设置所述网格布,从而提高所述复合纸板的整体强度,进而保证卷置后所述纸管的强度,可降低所述复合纸板厚度和重量的同时,保证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
所述纸管制备装置包括网格布生产组件1、复合组件2和卷制组件,所述网格布生产组件1用于制备所述网格布,所述复合组件2将所述上层纸、所述网格布和所述下层纸复合成所述复合纸板,将所述复合纸板切割成条形件后,通过所述卷制组件进行卷置粘接从而形成所述纸管。
所述网格布生产组件1包括纵向线制备部11和横向线制备部12,所述纵向线制备部11用于制备若干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的纵向线,所述横向线制备部12用于制备若干相互平行且等距设置的横向线,所述纵向线和所述横向线均垂直设置从而形成网格布,所述横向线制备部12设置在所述纵向线制备部11的上方。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图1为所述纸管制备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复合组件2包括上层纸辊21、下层纸辊22、热压组23和收辊24,所述上层纸辊21、所述热压组23设置在所述收辊24和所述下层纸辊22之间,所述上层纸辊21和所述下层纸辊22分别设置在所述网格布生产组件1两侧,所述下层纸辊22和所述网格布生产组件1之间还设置有涂胶器25,所述涂胶器25对所述上层纸上端面进行喷胶处理,所述热压组23设置在所述上层纸辊21和所述收辊24之间,所述上层纸辊21用于放卷所述上层纸,所述下层纸辊22用于放卷所述下层纸,所述热压组23用于实现对所述上层纸、所述网格布、所述下层纸的复合热压,所述收辊24将热压后的所述复合纸板收卷。
如图2所示,图2为所述纵向线制备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纵向线制备部11包括纵向出线辊111、第一端部固定组、第二端部固定组,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组和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线制备部12的两端,所述纵向出线辊111放卷所述纵向线,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组或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夹持所述纵向线的端部。所述纵向出线辊111和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之间设置有调整辊112,所述调整辊112用以将所述纵向线调整至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组夹持点、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夹持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较佳的,所述调整辊112上设置有若干环形理线槽,所述理线槽和所述纵向线一一对应设置,保证各所述纵向线均等距平行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组包括直线导轨113、第一伸缩气缸114、第一夹持架115和第一端部夹持件116,所述第一伸缩气缸114固定在所述直线导轨113的滑块上,所述滑块可沿所述直线导轨113以所述纵向线的延伸方向直线移动,所述第一夹持架115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114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一伸缩气缸114可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架115竖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夹持架115上沿垂直于所述横向线延伸方向等距排布有若干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116,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116和各所述纵向线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包括切割件117、第二伸缩气缸118、第二夹持架119和第二端部夹持件120,所述第二夹持架119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18的伸缩杆上,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18可带动所述第二夹持架119竖直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夹持架119上沿垂直于所述横向线延伸方向等距排布有若干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和所述切割件117,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所述切割件117和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116均一一对应设置。
较佳的,所述第一夹持架115的设置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夹持架119的设置高度,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116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架115的下端面,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和所述切割件117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架119的上端面。
所述纵向出线辊111和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固定组的两侧,所述调整辊112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架119上方,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116可在所述直线导轨113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的两侧,所述切割件117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靠近所述第一伸缩气缸114的一侧。
起始状态下,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对所述纵向线端部进行夹持,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116在所述直线导轨113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右侧,并经所述第一伸缩气缸114下移使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116对所述纵向线进行夹持。在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116对所述纵向线完成夹持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18带动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下移,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116在所述直线导轨113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左侧,在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所述第二伸缩气缸118带动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上移,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对所述纵向线进行夹持后所述切割件117对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和所述第一端部固定组间的所述纵向线切割成段,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116解除对所述纵向线端部的夹持后,所述纵向线落于所述下层纸上和所述下层纸粘结。所述第一端部夹持件116在所述第一伸缩气缸114的带动下上移,并再次通过所述直线导轨113移动至所述第二端部夹持件120右侧,从而再次进行下一段所述纵向线的制备。
所述下层纸辊22上的所述下层纸经由所述涂胶器25喷胶后,在所述网格布生产组件1处胶粘所述纵向线和所述横向线形成的所述网格布,并与所述上层纸进行初步粘合,移动至所述热压组23位置后,所述热压组23对所述上层纸、所述网格布、所述下层纸进行复合热压,从而最终形成所述复合纸板。
所述热压组23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均设置为平板结构,通过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的压合,实现对位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之间所述上层纸、所述网格布、所述下层纸的复合热压。
较佳的,所述上层纸辊21设置在所述下层纸上方,且对应所述上层纸辊21还设置有压紧辊26,所述压紧辊26贴合所述下层纸设置,从而便于所述上层纸和所述网格布、所述下层纸的粘连贴合。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图3为所述纸管制备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有别于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所述纵向线制备部11包括纵向出线辊111、纵向收线辊110,纵向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纵向出线辊111和所述纵向收线辊110上,且各所述纵向线平行等距设置,较佳的,所述纵向出线辊111和所述纵向收线辊110之间还设置有理线器和涂胶器25,所述理线器用于保证各所述纵向线等距分布,所述涂胶器25用于将胶液设置在所述纵向线上,从而实现所述纵向线和所述横向线的初步粘结。
所述复合组件2包括上层纸辊21、下层纸辊22、热压组23和收辊24,所述上层纸辊21、所述下层纸辊22分别设置在所述纵向收线辊110的两侧,所述上层纸辊21设置在所述下层纸辊22和所述收辊24之间,所述上层纸辊21和所述收辊24之间设置所述热压组23。
所述涂胶器25对所述纵向线进行涂胶,所述横向线经所述横向线制备部12制备落于所述纵向线上并和所述纵向线胶粘一体,所述下层纸辊22上的所述下层纸在所述纵向收线辊110处和所述网格布进行粘结后,再进一步与所述上层纸进行初步粘合,移动至所述热压组23位置后,所述热压组23对所述上层纸、所述网格布、所述下层纸进行复合热压,从而最终形成所述复合纸板。
较佳的,所述上层纸辊21设置在所述下层纸上方,且对应所述上层纸辊21还设置有压紧辊26,所述压紧辊26贴合所述下层纸设置,从而便于所述上层纸和所述网格布、所述下层纸的粘连贴合。
所述热压组23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均设置为圆辊件,通过所述上层纸、所述网格布、所述下层纸在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上的s形绕设,在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的张紧效果下,实现对所述上层纸、所述网格布、所述下层纸的复合热压。
在这里,所述涂胶器25包括涂胶辊和胶液箱,所述涂胶辊可自由转动,所述涂胶辊上部和所述纵向线接触设置,所述涂胶辊下部浸于所述胶液箱的胶液内,随所述涂胶辊的转动,从而将胶液均匀设置在所述纵向线上。
实施例四
如图4、图5所示,图4为所述横向线制备部本实施例的结构正视图;图5为所述横向线制备部本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所述横向线制备部12包括中心轴121、旋转辊122、张紧部和制备部,所述中心轴121固定设置,所述旋转辊122通过轴承和所述中心轴121活动连接,所述旋转辊122和所述中心轴121同轴设置,且所述旋转辊122可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所述张紧部和所述制备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辊122的外表面,所述制备部实现对线体的夹持剪断,所述张紧部用于对线体进行张紧支撑。
较佳的,所述旋转辊122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设置为平板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以所述中心轴121为中心环形均布,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交替设置且固定连接形成多边形横截面的所述旋转辊122。
所述张紧部包括若干张紧组件,所述制备部包括若干制备组件,所述张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制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数量相同。
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张紧板123和调节件125,所述张紧板123通过所述调节件125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张紧板123设置为圆弧形板。
较佳的,所述调节件125包括第一调节气缸和若干导向组,所述第一调节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伸缩杆和所述张紧板123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伸缩杆以所述中心轴121为中心径向设置,所述导向组包括导向轴和导向套筒,所述导向轴设置在所述导向套筒内,所述导向套筒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导向轴端部和所述张紧板123连接,所述导向轴和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伸缩杆平行设置,且各所述导向轴以所述中心轴121的轴线轴向排布。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的制动并在所述导向组的导向作用下实现所述张紧板123的径向移动,从而对两所述制备组件之间的线体进行张紧操作。
所述制备组件对应单一线体均设置有两夹持组126和一分离组127,所述夹持组126和所述分离组127均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且两所述夹持组126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分离组127两侧,所述夹持组126用于对线体对应位置进行夹持操作,所述分离组127用于将两所述夹持组126之间的线体进行切割剪断。
所述夹持组126包括第二调节气缸和夹持气缸,所述第二调节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调节气缸的伸缩杆端部设置所述夹持气缸,所述第二调节气缸的伸缩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分离组127包括剪切刀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剪切刀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端部且位于两所述夹持气缸之间,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杆轴线和所述中心轴121轴线相交,且所述支撑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气缸的伸缩杆平行设置。
较佳的,所述张紧板123的外圆弧面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张紧板123两侧的所述夹持气缸通过夹持线体将线体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从而便于在所述旋转辊122旋转过程中线体位于对应所述夹持组126内以实现对应的夹持操作。
所述横向线制备部12还包括横向出线辊124,由所述横向出线辊124引出的线体由所述夹持组126夹持固定并通过所述分离组127切割成段从而形成横向线。所述横向出线辊124上设置有若干出线槽,各线体一一对应绕设在所述出线槽内,从而保证各线体的等距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设置有三个,所述横向出线辊124设置在所述旋转辊122的侧上方,在同一截面上,逆时针设置有第一制备组件、第二制备组件、第三制备组件,所述第一制备组件设置有第一首端夹持组126、第一尾端夹持组126和第一分离组127,所述第二制备组件设置有第二首端夹持组126、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和第二分离组127,所述第三制备组件设置有第三首端夹持组126、第三尾端夹持组126和第三分离组127,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之间设置的为第一张紧板123,所述第二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三尾端夹持组126之间设置的为第二张紧板123,所述第三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一尾端夹持组126之间设置第三张紧板12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线制备部12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当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移动至所述旋转辊122靠近所述横向出线辊124一侧的下部时,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保持对线体端部的夹持效果,所述旋转辊122继续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一张紧板123保持径向向外的状态,线体绕设在所述第一张紧板123上,且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和线体接触设置。
当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移动至所述旋转辊122远离所述横向出线辊124的一侧,直至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对称设置在所述旋转辊122的两侧时,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对线体进行夹持,且所述第二首端夹持组126同时对线体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分离组127对所述第二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之间的线体进行切割,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分别夹持在切割完成后横向线的两端,所述第二首端夹持组126夹持在下一个横向线的端部。
完成切割后,所述第一张紧板123径向向内收缩,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的所述第二调节气缸径向向外移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对横向线拉直张紧,使线体大部分脱离所述导向槽,避免线体粘连在所述导向槽内,当所述横向线拉直后,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同时对横向线端部解除夹持状态,使所述横向线设置于所述纵向线上,完成网格布的制备。
实施例五
如图6、图7所示,图6为所述横向线制备部本实施例的结构正视图;图7为所述横向线制备部本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调节件125包括调节杆128和滚轮129,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调节孔,所述第一支撑板外表面对应所述调节孔设置有调节杆128套,所述调节杆128设置在所述调节杆128套内,所述调节杆128的一端和所述张紧板123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128的另一端设置所述滚轮129。所述滚轮129通过转轴和所述调节杆128连接,所述滚轮129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较佳的,所述调节杆128轴线和所述中心轴121轴线相交;所述转轴的轴线和所述中心轴121的轴线平行设置。
所述中心轴121上设置有旋转轴套130,所述旋转轴套130环形设置有旋转槽,所述滚轮129设置在所述旋转槽内,且所述滚轮129可在所述旋转槽内自由滚动。
所述调节杆128上设置有限位块131,所述限位块131设置在所述滚轮129和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所述调节杆128上套设有弹性件132,所述弹性件13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限位块131接触设置,以使所述弹性件132对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限位块131提供弹性斥力,从而使所述滚轮129和所述旋转槽槽底紧密贴合。
所述旋转槽的槽底设置为圆弧型,且所述旋转槽包括第一弧形段和第二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端部连接形成闭合环形结构,在所述旋转槽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第二弧形段以过所述中心轴121轴心的竖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形段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段的上方,所述第二弧形段上的点与所述中心轴121轴心之间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减少。
较佳的,所述第一弧形段和所述中心轴121同圆心,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弧形段的半径,且所述第二弧形段的圆心设置在所述中心轴121轴心的正上方。一般的,所述第二弧形段两端和所述中心轴121轴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值得指出的是,所述第二弧形段也可设置为水平段,但为保证平滑过渡,还是设置为弧形段更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线制备部12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当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移动至所述旋转辊122靠近所述横向出线辊124一侧的下部时,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保持对线体端部的夹持效果,所述旋转辊122继续顺时针旋转,所述滚轮129在所述第一弧形段内滚动,线体绕设在所述第一张紧板123上,且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和线体接触设置。
当所述滚轮129进入所述第二弧形段内时,由于所述第二弧形段弧度发生变化,所述调节杆128受所述弹性件132影响下沿径向向内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调节杆128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对称设置在所述旋转辊122的两侧,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对线体进行夹持,且所述第二首端夹持组126同时对线体进行夹持,所述第二分离组127对所述第二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之间的线体进行切割,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分别夹持在切割完成后横向线的两端,所述第二首端夹持组126夹持在下一个横向线的端部。
完成切割后,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的所述第二调节气缸径向向外移动,且在径向向外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同时对横向线端部解除夹持状态,从而使所述横向线端部完全脱离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并将所述横向线设置于所述纵向线上,完成网格布的制备。
所述第二弧形段的设置实现所述首端夹持组126对线体旋转拉扯过程中,所述张紧板123对线体的导向张紧效果,始终保持所述第一首端夹持组126和所述第二尾端夹持组126之间的部分线体位于所述导向槽内,同时所述张紧板123设置在所述中心轴121正下方时,所述张紧板123和所述中心轴121之间的距离最小,在完成切割后所述张紧板123再次径向向外移动,便于所述横向线的脱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