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复捻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9080发布日期:2020-12-04 14:0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初复捻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捻线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初复捻一体机,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初复捻纱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纱线进行第一次加捻(初捻),再根据需要进行两根或者多根纱结合(并线),将组合完成的多股纱拿到倍捻机上进行第二次加捻(复捻)。

然而,上述加工工序分为三道完成,具有设备投资大,种类数量多,安装场地大,操作人员多以及耗能大等很多缺陷。同时,多道工序的加工对纱线磨损也加大,从而影响纱线的质量。

同时,现有技术的倍捻机的卷绕成型装置往往设置在设备的顶部,纱线加工完成后,工人操作麻烦,且取放纱不易。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创新的初复捻一体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完善,方便工人操作,并能对纱线复捻的初复捻一体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初复捻一体机,其包括机架、初捻电机、初捻锭子、过丝圈、超喂轮、钢令圈装置、复捻电机以及卷绕管;其中,所述初捻电机安装于机架的底部;所述初捻锭子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初捻电机通过一龙带联动全部初捻锭子;各初捻锭子的上方设有探丝器;所述过丝圈位于探丝器上方;所述超喂轮位于过丝圈一侧;所述钢令圈装置安装于超喂轮下方,其能上下升降而实现导纱;所述复捻电机亦安装于机架底部,其位于初捻电机一侧,其连接并驱动卷绕管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令圈装置包括安装板、升降电机、主动带轮、被动带轮组件、滑块、钢令圈、过丝圈立柱以及过丝圈;其中,所述安装板竖直设置并固定于机架上;所述升降电机安装于安装板的下部,其连接并驱动主动带轮;所述被动带轮组件安装于安装板的上部,其和主动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i连接而传动;所述滑块固接于同步带i上,并由同步带i驱动而上下升降;所述钢令圈安装于滑块上,其随滑块联动而上下升降;所述过丝圈立柱固定于安装板上,其上安装有所述过丝圈;所述过丝圈位于钢令圈的上方,并能调节两者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被动带轮组件包括轮座、转轴、被动带轮i、被动带轮ii、拉块、拉紧螺母以及拉杆螺栓;所述转轴枢接于轮座上,其一端安装有被动带轮i,另一端安装有被动带轮ii;所述拉块固定于安装板上;所述拉紧螺母固定于轮座上;所述拉杆螺栓穿过拉块,并和拉紧螺母相螺接,其能拉动被动带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被动带轮i和主动带轮通过同步带i连接;所述被动带轮ii和另一被动带轮iii通过同步带ii连接;所述同步带i和同步带ii位于滑块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一竖直设置的滑轨;所述滑块和滑轨相配合,并能沿滑块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丝圈立柱上设有若干锁紧螺钉;所述过丝圈上设有一竖向长槽;所述锁紧螺钉穿过竖向长槽,并能锁紧过丝圈。

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令圈上设有一圈圆形的导槽;所述导槽上设置一导纱钩,导纱钩能沿导槽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还设置为:所述初捻电机、复捻电机以及升降电机均为36v无刷直流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的初捻结构和复捻结构都设置在机架的下方,从而便于工人操作,并降低了设备的高度,一台设备能够完成初捻和复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的钢令圈装置能够对纱线进行加捻,并通过上下升降来导引纱线,使纱线卷绕至竖向放置的纱管上;且每一钢令圈机构通过独立的升降电机进行升降成型工作,使用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整体全部采用36v无刷直流电机,使设备成本和能耗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钢令圈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被动带轮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初复捻一体机,其由机架1、初捻电机2、初捻锭子3、过丝圈4、超喂轮5、钢令圈装置6、复捻电机7以及卷绕管8等几部分装配而成。

其中,所述初捻锭子3至少设置有两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初捻锭子3具体设置有3个,各初捻锭子3能对纱线进行初捻。

所述初捻电机2安装于机架1的底部。所述初捻电机2通过一龙带21联动全部初捻锭子3。

各初捻锭子3的上方设有探丝器31,所述探丝器31用于检测从初捻锭子2出来的纱线是否断线。所述过丝圈4位于探丝器31上方,其能将三股初捻后的纱线并线。

所述超喂轮5位于过丝圈4一侧,其用于喂入合并后的纱线。

所述钢令圈装置6安装于超喂轮5下方,其能上下升降,从而导引纱线卷绕至卷绕管8。

所述复捻电机7亦安装于机架1底部,其位于初捻电机2一侧,其连接并驱动卷绕管8转动。卷绕管8转动时卷绕纱线并带动纱线产生复捻。

进一步的,钢令圈装置6由安装板61、升降电机62、主动带轮63、被动带轮组件64、滑块65、钢令圈66、过丝圈立柱67以及过丝圈68等几部分组成。

其中,所述安装板61竖直设置并固定于机架1上。

所述升降电机62安装于安装板61的下部,其连接并驱动主动带轮63。所述被动带轮组件64安装于安装板61的上部,其和主动带轮63之间通过同步带i631连接而传动。

具体的说,所述被动带轮组件64由轮座641、转轴642、被动带轮i643、被动带轮ii644、拉块645、拉紧螺母646以及拉杆螺栓647等几部分组成。所述转轴642枢接于轮座641上,其一端安装有被动带轮i643,另一端安装有被动带轮ii644。所述拉块645固定于安装板61上;所述拉紧螺母646固定于轮座641上。所述拉杆螺栓647穿过拉块645,并和拉紧螺母646相螺接,其能拉动被动带轮组件64,使同步带i631张紧。

进一步的,所述被动带轮i643和主动带轮63通过同步带i631连接;所述被动带轮ii644和另一被动带轮iii648通过同步带ii连接;所述同步带i631和同步带ii位于滑块65的两侧,并分别和滑块65固结,避免滑块65倾覆。

所述滑块65固接于同步带i631上,并由同步带i631驱动而上下升降。所述安装板61上安装有一竖直设置的滑轨69;所述滑块65和滑轨69相配合,并能沿滑轨69移动,从而能够保证滑块65沿竖直运动。

所述钢令圈66安装于滑块65上,其随滑块65联动而上下升降。所述钢令圈66上设有一圈圆形的导槽661;所述导槽661上设置一导纱钩662,导纱钩662能沿导槽661转动。所述导纱钩662能够钩住纱线,使纱线绕导槽661内转动而产生捻度。

所述过丝圈立柱67固定于安装板61上,其上安装有所述过丝圈68。所述过丝圈68位于钢令圈66的上方,并能调节两者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纱线气圈的大小,避免纱线气圈触碰到其他部件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过丝圈立柱67上设有若干锁紧螺钉71;所述过丝圈68上设有一竖向长槽81;所述锁紧螺钉71穿过竖向长槽81,并能锁紧过丝圈68。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初捻电机2、复捻电机7以及升降电机62均为36v无刷直流电机,使能耗大大降低。

所述钢令圈装置6在工作时,导纱钩662钩住纱线,使纱线转动而产生捻度,并沿导槽661转动而形成纱线气圈;于此同时,升降电机62依次驱动主动带轮63、同步带i631、被动带轮i643以及同步带ii;通过同步带i3和同步带ii驱动滑块65,使滑块65沿滑轨69升降;滑块65带动钢令圈66升降,使纱线卷绕至竖向设置的卷绕管8上。

本实用新型的初复捻一体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1),初捻电机2驱动初捻锭子3转动,对单股纱线进行初捻;

2),初捻后的纱线各自通过探丝器31,并在过丝圈4处进行并线;

3),合并后的纱线进入超喂轮5,通过超喂轮5输送至钢令圈装置6;

4),复捻电机7驱动卷绕管8转动,纱线由导纱钩662勾住并沿钢令圈66转动,使纱线产生复捻;

5),钢令圈装置6的升降电机62带动钢令圈66升降,使纱线卷绕至竖向设置的卷绕管8上。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