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防潮抗菌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9952发布日期:2021-10-24 05:4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防潮抗菌织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湿防潮抗菌织物。


背景技术:

2.织物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机织物是由存在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针织物是由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无纺织物是由存在连接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第三织物是由存在交叉,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众多纱线构成稳定的关系后就形成了织物,交叉,绕结和连接是纱线能构成的三种稳定结构关系,使织物保持稳定的形态和特定力学性能,分析织物中的纱线组及其运行方向、运行规律和形成的关系,可以清晰地认识各种织物,抗菌是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广义的抗菌,不仅指抗细菌,还包括防霉、抗病毒、抗藻、防腐、防螨等,、抗菌和消毒的作用形式不同。消毒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部位、适时使用比较迅速、彻底地杀灭目标微生物,形式上有“主动出击”的特点。而添加抗菌剂制成的抗菌产品只有在病菌与其接触时才会发生作用,使病菌不能在其表面定植并滋生繁殖,具有“守株待兔”的特点。
3.目前的织物产品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连接,但是现在的织物产品不便于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织物产品不便于进行连接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吸湿防潮抗菌织物。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吸湿防潮抗菌织物,包括第一织物,所述第一织物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织物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布,所述连接布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布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织物。
7.优选的,所述第一织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
9.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设置有软布,所述软布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的一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织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数量为两个。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湿防潮抗菌织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凹槽、第一通孔、固定柱、连接布、第二通孔、第一固定
板、连接板、第二固定板、第二凹槽、转动柱、软布、第三固定板、螺纹杆和承接板,当需要第一织物和第二织物需要连接时,可以把连接布放进第一凹槽的内部,把固定柱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连接布进行固定,从而对第二织物进行固定,当需要连接不带连接布的织物时,可以把织物放在承接板的上表面,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螺纹杆,使螺纹杆的一端接触软布,螺纹杆的一端不断向下移动,软布通过转动柱转动随之向下移动,从而使软布接触织物,对织物进行固定,且对织物不会造成损坏,从而达到了多个织物之间便于连接的目的。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第一织物;2、第一凹槽;3、第一通孔;4、固定柱;5、连接布;6、第二通孔;7、第二织物;8、第一固定板;9、连接板;10、第二固定板;11、第二凹槽;12、转动柱;13、软布;14、第三固定板;15、螺纹孔;16、螺纹杆;17、承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参照图1

3,一种吸湿防潮抗菌织物,包括第一织物1,第一织物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用来连接第二织物2,第一织物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3,第一通孔3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柱4,第一凹槽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布5,连接布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6,连接布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织物7,第一织物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8,第一固定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11,第二凹槽11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柱12,转动柱12可以进行转动,使软布13能够跟随螺纹杆16进行移动,转动柱12 的外表面设置有软布13,软布13介于织物和螺纹杆16之间,使螺纹杆16不会对织物造成损坏,软布13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8的一侧,第一固定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14,第三固定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5,螺纹孔1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通过螺纹孔15进行旋转,从而对织物进行固定,第一织物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板17,通过设置第一凹槽2、第一通孔3、固定柱4、连接布5、第二通孔6、第一固定板8、连接板9、第二固定板10、第二凹槽11、转动柱12、软布13、第三固定板14、螺纹杆16和承接板17,当需要第一织物1和第二织物7需要连接时,可以把连接布5放进第一凹槽2的内部,把固定柱4穿过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6对连接布5进行固定,从而对第二织物7进行固定,当需要连接不带连接布5的织物时,可以把织物放在承接板17的上表面,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螺纹杆16,使螺纹杆16的一端接触软布13,螺纹杆16的一端
不断向下移动,软布13通过转动柱12转动随之向下移动,从而使软布13接触织物,对织物进行固定,且对织物不会造成损坏,从而达到了多个织物之间便于连接的目的,承接板17的数量为两个。
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凹槽2、第一通孔3、固定柱4、连接布5、第二通孔6、第一固定板8、连接板9、第二固定板10、第二凹槽11、转动柱 12、软布13、第三固定板14、螺纹杆16和承接板17,当需要第一织物1和第二织物7需要连接时,可以把连接布5放进第一凹槽2的内部,把固定柱4 穿过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6对连接布5进行固定,从而对第二织物7进行固定,当需要连接不带连接布5的织物时,可以把织物放在承接板17的上表面,工作人员通过旋转螺纹杆16,使螺纹杆16的一端接触软布13,螺纹杆 16的一端不断向下移动,软布13通过转动柱12转动随之向下移动,从而使软布13接触织物,对织物进行固定,且对织物不会造成损坏,从而达到了多个织物之间便于连接的目的。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