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0819发布日期:2021-06-04 17:04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造纸流程通常依次为制浆

调浆

筛选

网部

压榨

烘干

卷纸

裁切

包装,其中制浆流程是将回收的废旧的报纸、箱板纸等经过碎解、除渣、分级的步骤形成适应纸张生产需要的浆料。
3.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长纤维制浆系统的设备多、流程长,导致在开、停机串洗过浆浓度波动较大,当长纤过渡池内的长纤浆浓度过低时,直接将低浓度的长纤浆输送到纸机,容易造成纸机运行不平稳,且容易造成断纸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用于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长纤维制浆系统的设备多、流程长,导致在开、停机串洗过浆浓度波动较大,当长纤过渡池内的长纤浆浓度过低时,直接将低浓度的长纤浆输送到纸机,容易造成纸机运行不平稳,且容易造成断纸等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包括碎解系统、卸料塔、粗筛系统、分级筛、低浓度除渣器、精筛系统、noss除渣器、多盘浓缩机、热分散系统、盘磨机、长纤过渡池、长纤浆塔、纸机、第一管道、第一控制开关、浓度计以及控制系统;
6.所述碎解系统、所述卸料塔、所述粗筛系统、所述分级筛、所述低浓度除渣器、所述精筛系统、所述noss除渣器、所述多盘浓缩机、所述热分散系统、所述盘磨机、所述长纤过渡池、所述长纤浆塔以及所述纸机依次通过管道顺序连接;
7.所述长纤过渡池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卸料塔连接;
8.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上;
9.所述浓度计设置于所述长纤过渡池内,所述浓度计用于测量长纤过渡池内的长纤浆浓度;
10.所述浓度计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的运行。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还包括第二管道,所述长纤过渡池通过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长纤浆塔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为气动阀门、电动阀门或液动阀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气动阀门、电动阀门或液
动阀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碎解系统选用碎浆机。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浓度计选用超声波浓度计。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控制系统选用dcs控制系统。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均选用金属材质制成。
20.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当浓度计检测到长纤过渡池内的长纤浆浓度低于预设值时,浓度计向控制系统发送一个电信号,控制系统收到电信号,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控制开关打开,使得长纤过渡池与卸料塔连通,长纤过渡池内的长纤浆通过第一通道流入卸料塔内,再次从卸料塔内流入粗筛系统,再流入分级筛,再流入低浓度除渣器,再流入精筛系统,再流入noss除渣器,再流入多盘浓缩机,再流入热分散系统,再流入盘磨机,再次流入长纤过渡池,长纤浆再循环一次,使得长纤浆的浓度得到提高,然后从长纤过渡池流入长纤浆塔,最后流入纸机内,从而稳定长纤浆塔浓度,保证纸机平稳运行,降低断纸的机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各个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22.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的电路连接关系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碎解系统,
25.2、卸料塔,
26.3、粗筛系统,
27.4、分级筛,
28.5、低浓度除渣器,
29.6、精筛系统,
30.7、noss除渣器,
31.8、多盘浓缩机,
32.9、热分散系统,
33.10、盘磨机,
34.11、长纤过渡池,
35.12、长纤浆塔,
36.13、纸机,
37.14、第一管道,
38.15、第一控制开关,
39.16、控制系统,
40.17、浓度计,
41.18、第二管道,
42.19、第二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4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5.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46.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包括碎解系统1、卸料塔2、粗筛系统3、分级筛4、低浓度除渣器5、精筛系统6、noss除渣器7、多盘浓缩机8、热分散系统9、盘磨机10、长纤过渡池11、长纤浆塔12、纸机13、第一管道14、第一控制开关15、浓度计17以及控制系统16;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碎解系统1、所述卸料塔2、所述粗筛系统3、所述分级筛4、所述低浓度除渣器5、所述精筛系统6、所述noss除渣器7、所述多盘浓缩机8、所述热分散系统9、所述盘磨机10、所述长纤过渡池11、所述长纤浆塔12以及所述纸机13依次通过管道顺序连接,使得长纤浆依次在粗筛系统3、分级筛4、低浓度除渣器5、精筛系统6、noss除渣器7、多盘浓缩机8、热分散系统9、盘磨机10、长纤过渡池11、长纤浆塔12以及纸机13内流动。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碎解系统1选用碎浆机,具体的,选用水力碎浆机。
47.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长纤过渡池11通过所述第一管道14与所述卸料塔2连接,具体的,由于长纤维制浆系统设备多、流程长,长纤浆浓度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当长纤过渡池11内的长纤浆浓度过低时,可以将长纤过渡池11内的长纤浆输送到卸料塔2内,然后再次从卸料塔2内流入粗筛系统3,再流入分级筛4,再流入低浓度除渣器5,再流入精筛系统6,再流入noss除渣器7,再流入多盘浓缩机8,再流入热分散系统9,再流入盘磨机10,再次流入长纤过渡池11,从而提高长纤浆的浓度,然后从长纤过渡池11流入长纤浆塔12,最后流入纸机13内,从而稳定长纤浆塔12浓度,保证纸机13平稳运行,降低断纸的机率。具体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道14选用金属材质制成。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道14选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48.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控制开关15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4上;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开关15选用气动阀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开关15还可以选用电动阀门或液动阀门等等。所述浓度计17设置于所述长纤过渡池11内,所述浓度计17用于测量长纤过渡池11内的长纤浆浓度;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浓度计17选用超声波浓度计17;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浓度计17。
49.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浓度计17与所述控制系统16电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16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15电连接,控制系统16可以控制第一控制开关15的开启或关闭;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第一控制开关15。所述控制系统16用于控制所述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的运行。具体的,当浓度计17检测到长纤过渡池11内的长纤浆浓度低于预设值时,浓度计17向控制系统16发送一个电信号,控制系统16收到电信号,控制系统16控制第一控制开关15打开,使得长纤过渡池11与卸料塔2连通,长纤过渡池11内的长纤浆通过第一通道流入卸料塔2内,再次从卸料塔2内流入粗筛系统3,再流入分级筛4,再流入低浓度除渣器5,再流入精筛系统6,再流入noss除渣器7,再流入多盘浓缩机8,再流入热分散系统9,再流入盘磨机10,再次流入长纤过渡池11,长纤浆再循环一次,使得长纤浆的浓度得到提高,然后从长纤过渡池11流入长纤浆塔12,最后流入纸机13内,从而稳定长纤浆塔12浓度,保证纸机13平稳运行,降低断纸的机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长纤浆浓度的预设值可以取6.5g/ml。
50.进一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还包括第二管道18,所述长纤过渡池11通过所述第二管道18与所述长纤浆塔12连接。所述造纸用长纤维制浆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19,所述第二控制开关19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18上。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开关19选用气动阀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开关19还可以选用电动阀门或液动阀门等等。所述第二控制开关19与所述控制系统16电连接,控制系统16可以控制第二控制开关19的开启或关闭;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手动控制第二控制开关19。具体的,当浓度计17检测到长纤过渡池11内的长纤浆浓度低于预设值时,浓度计17向控制系统16发送一个电信号,控制系统16收到电信号,控制系统16控制第一控制开关15打开,同时控制第二控制开关19关闭,使得长纤过渡池11与卸料塔2连通,防止浓度过低的长纤浆流入纸机13内,保证纸机13平稳运行,降低断纸机13率。
51.具体的,当浓度计17检测到长纤过渡池11内的长纤浆浓度低于预设值时,浓度计17向控制系统16发送一个电信号,控制系统16收到电信号,控制系统16控制第一控制开关15打开,同时控制第二控制开关19关闭,使得长纤过渡池11与卸料塔2连通,长纤过渡池11内的长纤浆通过第一通道流入卸料塔2内,再次从卸料塔2内流入粗筛系统3,再流入分级筛4,再流入低浓度除渣器5,再流入精筛系统6,再流入noss除渣器7,再流入多盘浓缩机8,再流入热分散系统9,再流入盘磨机10,再次流入长纤过渡池11,提高长纤浆的浓度,以此循环,直至长纤浆的浓度高于预设值,然后再从长纤过渡池11流入长纤浆塔12,最后流入纸机13内,从而稳定长纤浆塔12浓度,保证纸机13平稳运行,降低断纸的机率。
52.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