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纤用侧吹风机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纤用侧吹风装置。
背景技术:2.在化纤纺丝生产中,从纺丝机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的熔体细流,在冷却形成纤维丝线时需要释放出大量凝固热,对此过程必须采取热交换的方式进行降温。其侧吹风机装置就是主要的化纤纺纱冷却设备。其侧吹风机冷却装置吹出的风的风量大小、风向及其风温是长丝生产的重要工艺参数,侧吹风机装置风量的调节采用两片风叶式,当一片风叶顺时针旋转时,另一片风叶逆时针跟着旋转,而此时风叶旋转依然采用人工旋转手轮的方式来调整风叶转动的角度,风量的大小会造成纺丝侧吹风机装置的风速不稳定。当风量减小时,风速会随之减小,风量增大时,风速也会同时增大。风速过大时,会造成长丝的剧烈震动,从而影响丝条的成型和冷却。
3.现有设计的侧吹风机装置,其风流道部件及其出风控制机构安装位置不合理,致使出风的时候不够均匀、风温难控制,从而会影响丝条成型不均匀,造成飘丝、初生纤维条干不匀等问题,最终会导致出现废丝过多而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纤用侧吹风装置,通过合理的布置风道机构和控风系统使出风平稳和风温均匀。
5.本实用新型的化纤用侧吹风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化纤用侧吹风装置,所述侧吹风装置包括机头,所述机头一侧设置有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出口通过连接框与冷却箱连接;所述机头底部依次相连通设置有减振带、导风道、调风机构和进风道,所述进风道底部设置有气流入口;所述机头底部还设置有风孔板,所述风孔板通过所述减振带垂直设置在气流通路上,所述风孔板上均匀设置有很多细小的风孔;所述机头内部与所述气流出口相对的内侧壁上还均匀设置有与气流流向平行的隔风板。所述气流入口与风机连接;所述侧吹风装置和冷却箱安装固定在基座上形成独立可移动单元;所述冷却箱顶部设置有化纤进口,所述冷却箱底部设置有化纤出口。从纺丝机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的熔体细流化纤丝条,经过冷却箱而被侧吹风装置吹出的冷风冷却成型为纺丝;通过在机头内设置风孔板和隔风板,且风孔板上均匀设置有很多细小的风孔和内侧壁上均匀设置与气流流向平行的隔风板得配合结构,使得较高速度的冷却气流通过机头时在机头内得到有效的减速和温度均衡化,经过减速和均衡的冷却气流再进入冷却箱对纤维丝条冷却,从而避免气流对纤维丝条的成型均匀的影响,以及造成飘丝、初生纤维丝条不匀的质量问题。
7.进一步的,所述隔风板设置在所述内侧壁上半部区域,所述隔风板把所述机头的内部上半部区域分成多个空腔。由于机头上部设置为倾斜结构,其气流在机头内部均匀过
程中容易在内部形成紊流,通过在机头上半部区域设置隔风板可以有效避免气流紊流进入冷却箱时对纤维丝条造成飘丝。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和所述减振带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可以有效降低机头与冷却箱和导风道之间的震动,有效避免气流在机头调速中的互相影响,且各部件间连接的气密性更好。
9.进一步的,所述调风机构设置在所述导风道和所述进风道之间,所述调风机构包括机箱、叶片和转轴,多组所述叶片通过多根所述转轴平行设置在所述机箱内部;优选地,所述叶片为三组。
10.所述叶片绕所述转轴的轴心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60
°
~90
°
,在60
°
位置时,三组所述叶片之间上下相连横档在机箱内并将风道封闭;在90
°
位置时,三组所述叶片与相应的风道的内壁面相平行,气流顺利通过,通过调节三组叶片间的缝隙实现调节气流大小。
11.优选的,所述调风机构还包括联动杆、连片、蜗轮 和蜗杆,所述联动杆设置在所述机箱外部的一侧,多个所述连片把所述转轴和所述联动杆连接在一起;所述蜗轮 和蜗杆设置在所述机箱外部的另一侧;所述蜗轮 设置在其中一根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蜗杆与所述蜗轮 转动连接。在调节气流大小时,调节蜗杆,在蜗杆驱动蜗轮 转动时,蜗轮 带动该转轴转动,把动力传动到联动杆上,联动杆通过连片再把动力传动到其余转轴上,实现叶片的联动调节,从而调节气流的大小。通过该调风机构的联动调节,为实现气流的流速调节,以及风的大小调节;从而实现气流进入机头更加平稳,温度更加均匀。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的化纤用侧吹风装置通过在机头内设置风孔板和隔风板,且风孔板上均匀设置有很多细小的风孔和内侧壁上均匀设置与气流流向平行的隔风板得配合结构,使得较高速度的冷却气流通过机头时在机头内得到有效的减速和温度均衡化,经过减速和均衡的冷却气流再进入冷却箱对纤维丝条冷却,从而避免气流对纤维丝条的成型均匀的影响,以及造成飘丝、初生纤维丝条不匀的质量问题。从纺丝机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的熔体细流化纤丝条,经过冷却箱而被侧吹风装置吹出的冷风冷却成型为纺丝。
14.2、通过在机头上部设置倾斜结构,其气流在机头内部均匀过程中容易在内部形成紊流,通过在机头上半部区域设置隔风板可以有效避免气流紊流进入冷却箱时对纤维丝条造成飘丝。
15.3、通过设置蜗轮 蜗杆及其联动调风机构的联动调节,为实现气流的流速调节,以及风的大小调节;从而实现气流进入机头更加平稳,温度更加均匀。在调节气流大小时,调节蜗杆,在蜗杆驱动蜗轮 转动时,蜗轮 带动该转轴转动,把动力传动到联动杆上,联动杆通过连片再把动力传动到其余转轴上,实现叶片的联动调节,从而调节气流的大小。
附图说明
16.图1是该化纤用侧吹风装置安装布置图;
17.图2是该化纤用侧吹风装置立体图;
18.图3是该化纤用侧吹风装置侧视图;
19.图4是该化纤用侧吹风装置的调风机构立体图;
20.图5是该化纤用侧吹风装置的调风机构平面图;
21.图6是该化纤用侧吹风装置的调风机构透视图;
22.图7是该化纤用侧吹风装置风孔板装配图。
23.附图标记:1
‑
侧吹风装置;2
‑
机头,20
‑
内侧壁,21
‑
隔风板,22
‑
连接框,23
‑
风孔板, 231
‑
通孔,24
‑
气流出口,25
‑
气流入口,26
‑
气流通路,27
‑
空腔;3
‑
减振带;4
‑
导风道;5
‑ꢀ
调风机构,51
‑
蜗杆,52
‑ꢀ
蜗轮 ,53
‑
转轴,54
‑
叶片,55
‑
平衡杆,56
‑
连片,57
‑
联动杆,58
‑ꢀ
机箱;6
‑
进风道;7
‑
基座;8
‑
化纤出口;9
‑
冷却箱;10
‑
化纤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5.如图1
‑
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化纤用侧吹风装置,该侧吹风装置1包括机头2,机头2一侧设置有气流出口24,气流出口24通过连接框22与冷却箱9连接;机头2底部依次相连通设置有减振带3、导风道4、调风机构5和进风道6,进风道6底部设置有气流入口 25;机头2底部还设置有风孔板23,风孔板23通过减振带3垂直设置在气流通路26上,风孔板23上均匀设置有很多细小的风孔231;机头2内部与气流出口24相对的内侧壁20上还均匀设置有与气流流向平行的隔风板21。气流入口25与风机(图未示)连接;侧吹风装置1 和冷却箱9安装固定在基座7上形成独立可移动单元;冷却箱9顶部设置有化纤进口10,冷却箱9底部设置有化纤出口8。从纺丝机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的熔体细流化纤丝条,经过冷却箱而被侧吹风装置吹出的冷风冷却成型为纺丝;通过在机头内设置风孔板和隔风板,且风孔板上均匀设置有很多细小的风孔和内侧壁上均匀设置与气流流向平行的隔风板得配合结构,使得较高速度的冷却气流通过机头时在机头内得到有效的减速和温度均衡化,经过减速和均衡的冷却气流再进入冷却箱对纤维丝条冷却,从而避免气流对纤维丝条的成型均匀的影响,以及造成飘丝、初生纤维丝条不匀的质量问题。
26.如图4
‑
6所示,该调风机构5设置在导风道4和进风道6之间,调风机构5包括机箱58、叶片54和转轴53,多组叶片54通过多根转轴53平行设置在机箱58内部;优选地,叶片54 为三组;该叶片54绕转轴53的轴心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60
°
~90
°
,在60
°
位置时,三组叶片54之间上下相连横档在机箱58内并将风道封闭;在90
°
位置时,三组叶片54与相应的风道的内壁面相平行,气流顺利通过,通过调节三组叶片间的缝隙实现调节气流大小。
27.如图5和6所示,该调风机构5还包括联动杆57、连片56、蜗轮 52和蜗杆51,联动杆 57设置在机箱58外部的一侧,多个连片56把转轴53和联动杆57连接在一起;蜗轮 52和蜗杆51设置在机箱58外部的另一侧;蜗轮 52设置在其中一根转轴53的端部,蜗杆51与蜗轮 52转动连接。在调节气流大小时,调节蜗杆,在蜗杆驱动蜗轮 转动时,蜗轮 带动该转轴转动,
把动力传动到联动杆上,联动杆通过连片再把动力传动到其余转轴上,实现叶片的联动调节,从而调节气流的大小。通过该调风机构的联动调节,为实现气流的流速调节,以及风的大小调节;从而实现气流进入机头更加平稳,温度更加均匀。
28.如图1所示,隔风板21设置在内侧壁20上半部区域,隔风板21把机头2的内部上半部区域分成多个空腔27。由于机头上部设置为倾斜结构,其气流在机头内部均匀过程中容易在内部形成紊流,通过在机头上半部区域设置隔风板可以有效避免气流紊流进入冷却箱时对纤维丝条造成飘丝。如图7所示,该连接框22和减振带3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可以有效降低机头与冷却箱和导风道之间的震动,有效避免气流在机头调速中的互相影响,且各部件间连接的气密性更好。
29.参照图1和图2所示,冷却箱9通过连接框22设置在气流出口24处以供纤维纺丝经过,冷却箱9上部设置有化纤进口10、下部设置有化纤出口8,经过机头调节的平稳气流通气流出口24进入冷却箱9对化纤丝条进行冷却成型,从纺丝机喷丝板上的喷丝孔喷出的熔体细流化纤丝条,经过冷却箱而被侧吹风装置吹出的冷风冷却成型为纺丝。
3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