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u-Ni-Co-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25304252发布日期:2021-06-04 14: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具有三维多孔网毡结构,cu离子嵌入到nico2o4的晶格中形成cu

ni

co

o固溶体;所述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中cu、ni、co和o的摩尔比为x:(1

x):2:4,其中,x=0.05~0.25;所述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的直径为纳米级,长度为微米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的直径为100~300nm。3.权利要求1或2所述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铜盐、镍盐、钴盐和模板剂溶解于溶剂中,得到纺丝液;所述铜盐中铜、镍盐中镍和钴盐中钴的摩尔比为x:(1

x):2,其中,x=0.05~0.25;将所述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金属盐/模板剂复合纳米纤维;将所述金属盐/模板剂复合纳米纤维在空气氛围下煅烧,得到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或聚乙烯醇;所述溶剂包括n,n

二甲基甲酰胺、乙醇、氯仿或水;所述铜盐、镍盐和钴盐的总质量与溶剂的用量比为(0.3~0.6)g:(8~12)ml;所述模板剂和溶剂的用量比为(1.2~1.6)g:10ml。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的条件包括:纺丝电压为7~20kv,接收距离为10~15cm,喷嘴直径为0.4~0.8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的温度为400~600℃,保温时间为0.5~2h。7.权利要求1或2所述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或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在非酶电化学检测葡萄糖中的应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的方式为:将所述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制备成工作电极用于葡萄糖的检测;所述工作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分散到粘结剂中,得到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粘结剂悬浊液;将所述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粘结剂悬浊液涂覆到导电集流体表面,然后将涂覆有悬浊液的导电集流体进行煅烧,去除粘结剂,得到工作电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曲拉通、nafion溶液、导电高分子pedot或ptfe;所述cu

ni

co

o固溶体纳米纤维材料和粘结剂的用量比为(10~30)mg:0.1ml。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集流体包括ito导电玻璃、fto导电玻璃、不锈钢网、碳布、泡沫铜或泡沫镍;所述煅烧的温度为350~45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