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32372发布日期:2021-09-14 23:0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机,纺纱机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纺纱工位、为纺纱工位配备的用于纤维束的支承装置和用于纤维束的续接装置,其中,每个纺纱工位具有用于纤维束的喂给装置,其中,续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获取并且接收纤维束起始部的条接收器和用于将纤维束的起始部输入喂给装置的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2.由de102005009766a1已知一种用于纤维加工的纺织机的维护装置,该纺织机具有多个工位,工位具有用于操作纤维条的操作设备。操作设备借助吸气管和用于纤维条的机械式和/或气动式的保持装置获取纤维条。吸气管具有削平的吸气管口,借助该吸气管口可使得悬挂在条筒之上的纤维条端部在相对宽的范围上被吸取。在此不利的是,必须将维护装置召集至纺纱工位并且同时可能必须沿着整个纺纱机经过非常长的路程。由于为此所需的时间降低了纺纱工位的效率。
3.由de4204044a1已知一种机械手,该机械手在其自由端部具有用于接收和固定纤维条的起始部的吸气喷嘴。纤维条在条筒处固定在夹具中,使得纤维条的端部始终可在限定的位置找到。因此,机械手可在该部位处抓取并且获取纤维条。在此不利的是,每个条筒必须配备夹具并且条筒必须以确定的转动方向放置在机器上,由此机械手可找到条端部。此外,可沿着机器移动的机械手必须非常精确地相对于纺纱工位定位,从而能够将纤维条转交给纺纱工位。
4.de4321367a1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纤维条自动地贴靠到具有服务装置的纺织机的喂给装置上。纤维条被抓住并且输送给纺纱装置。通过使用所谓的长条筒简化了纤维条的抓取,长条筒仅处于唯一的纺纱工位之下并且具有的宽度小于纺纱工位本身的宽度。由此,纤维条端部可在区域受到限制。服务装置也用于整个纺纱机并因此具有长的行驶路程。这是耗时的且妨碍纺纱工位非常长时间,直至纺纱工位可再次接上新的纤维条。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纱机,借助该纺纱机可避免所述缺点以便提高纺纱工位的效率。
6.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纺纱机实现。
7.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多个并排布置的纺纱工位的纺纱机中,每个纺纱工位都具有用于纤维束的喂给装置。为纺纱工位配备用于纤维束的支承装置。用于纤维束的续接装置包括用于获取和接收纤维束的起始部的至少一个条接收器和用于将纤维束的起始部输送至喂给装置的输入装置。具有条接收器和输入装置的续接装置至少部分静止地布置在纺纱机上、优选每个纺纱工位上并且被分配给各个纺纱工位或一组纺纱工位。
8.相应的纺纱机可为气流纺纱机、空气纺纱机或环锭精纺机。在气流纺纱机中,喂给装置通常具有喂入辊和开松辊。在此纤维束被输送给喂给装置并且通过开松辊松开成单个
的纤维。然后将纤维转交给快速转动的转子,在转子中纺成纱线。在空气纺纱机中或环锭精纺机中,将纤维束输送给作为喂给装置的牵伸机构并且通过牵伸机构变细。然后将变细的纤维束转交给空气纺纱喷嘴或环锭转子系统。
9.用于纤维束的支承装置是纤维束摆线状放置的条筒或纤维束缠绕的纱管。
10.根据本发明,具有条接收器和输入装置的续接装置布置在纺纱机上,使得续接装置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纺纱工位上将新的纤维束续接到旧的伸出的纤维束上或可替换该旧的伸出的纤维束。为此通过续接装置首先获取并接收纤维束,尤其新的纤维束在其支承装置上的起始部。然后将纤维束的起始部输送给喂给装置。这可通过条接收器与纤维束的起始部一起的摆动运动或平移运动进行。根据喂给装置的类型,纤维束的起始部不同地转交给喂给装置。因此,纤维束的起始部例如可进入准备位置中,纤维束的起始部在当前纺纱的纤维束完成之后从该准备位置中被输送给喂给装置。但是例如也可将纤维束的起始部直接置入、吹入或吸入喂给装置中。
11.为了能时间接近旧的纤维束完成地进行续接过程,根据本发明规定,具有条接收器和输入装置的续接装置至少部分静止地布置在纺纱机上。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在每个纺纱工位上都有续接装置。但是也有利的是,续接装置部分静止地设置。这意味着,续接装置在纺纱工位附近固定在纺纱机上并且仅可以短距离到达要求续接纤维束的纺纱工位。在此,为各个纺纱工位或一组纺纱工位配备续接装置。一组纺纱工位例如可为多个纺纱工位,其布置在纺纱机的一个节段中并且同时例如包括8至12个纺纱工位。因此可想到的是,续接装置部分地固定在该节段上,例如借助引导机构固定在该节段上,条接收器和输入装置可移动地布置在该引导机构上。但是续接装置的最简单且最快速的结构形式是,每个单个的纺纱工位都具有其自身的续接装置。由此无需用于使条接收器和输入装置移动的引导机构。续接装置可紧接其纺纱工位进行纤维束的续接。
12.特别有利的是,续接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纤维束的起始部引入喂给装置中的引入装置。由此纤维束的起始部不仅通过支承装置接收并且输送给喂给装置,而且还通过续接装置引入喂给装置中。为此引入装置例如具有吹气喷嘴、吸气喷嘴或机械式输入元件。在纤维束的起始部位于喂给装置附近时,通过引入装置将纤维束的起始部引入喂给装置中,使得其可与新的纤维束继续纺纱。
13.还有利的是,纤维束是纤维条或粗纱,其放置在以至少一排竖立在纺纱工位处的条筒中或纤维束是缠绕到纱管上的粗纱。在气流纺纱机中通常将纤维束输送给喂给装置。替代地,也可输送粗纱。粗纱理解为中间产物,其用作最终纺纱方法,例如环锭纺纱、空气纺纱或气流纺纱的初始产品。在制造粗纱时重要的是,纱线捻转一方面很小使得其在最终纺纱方法中可再次开松并且另一方面足够大以确保可靠运输和无干扰地输送至最终纺纱装置。纤维条或粗纱在气流纺纱机的喂给装置以及后续的开松辊中开松成单个纤维,然后纺成纱线。粗纱通常置于空气纺纱机或环锭纺纱机之前。将粗纱引入牵伸机构中,在此处继续拉伸,然后纺成纱线。在此,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将纤维条或粗纱的起始部分别从条筒中取出或在纱管上寻找并且接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将纤维束的起始部在条筒上或纱管上放置在限定的部位处并且必要时固定在此处,由此可通过条接收器快速且简单地找到并且接收。
14.同样有利的是,续接装置布置在自身的结构单元中、尤其在两个纺纱工位之间。如
果续接装置布置在两个纺纱工位之间,则续接装置可设计成仅服务一个纺纱工位。然而续接装置也可设置成在两个相邻的纺纱工位上续接纤维束。尤其在设有自身的结构单元时,自身的结构单元例如可在两个相邻的纺纱工位之间集成在纺纱机中。由此,纺纱机变长,因此可在该纺纱工位上使用更宽的条筒或具有更多容量的纱管。此外,结构单元可模块化地集成到纺纱机中。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自身的结构单元也可构造成使得其例如安装在纺纱工位之下并且从此处开始接收纤维束并且输送给喂给装置。
15.还有利的是,续接装置具有用于将纤维束的起始部更好地引入到喂给装置中的预备机构。通过预备机构可预先准备纤维束的起始部,使得其能够自动地被喂给装置接收并且可没有长时间延迟地继续进一步的纺纱。
16.还有利的是,预备机构具有用于纤维束的起始部的削尖机构和/或捻接机构。通过削尖机构预先准备纤维束的起始部,使得其可尽可能深地被引入喂给装置中。由此也可更好地将纤维束引入到捕结器中,捕结器防止纤维束在拉入喂给装置中时形成环结并且由此会拉断。对于新的纤维束的起始部与还进入喂给装置中的旧的纤维束的末端需要连接的情况,捻接机构是有利的。借助捻接机构使得两个纤维束的起始部和末端彼此连接。由此旧的纤维束的末端自动地将新的纤维束的起始部一起拉入喂给装置中。由此在纤维束中产生的可能的厚部位在紧接纺成的纱线中可被清除。
17.还有利的是,续接装置具有用于分离完成的纤维束的剩余条区段的条分离机构。在一些情况下期望的是,不是施加整个旧的纤维束,因为其可能会在纱线中产生缺陷。在这种情况下自预定的时间点开始以及自完成纤维束的由此剩下的剩余长度开始分离完成的旧的纤维束。该分离例如可借助在纤维束上产生彼此远离的夹紧部位或借助作用到旧的纤维束上的空气冲击来进行。
18.还有利的是,条接收器与条保持器和输入装置共同作用。在此,在条接收器和输入装置是分开的机构时,条接收器可将抓取的条转交给输入装置。但是输入装置也可集成在条接收器中。选择何种实施方式主要取决于纺纱工位上的结构情况。
19.与条保持器共同作用特别有利的是,纤维束在条筒处、纱管处或纺纱工位处处于条保持器的限定位置中并且在此可通过条接收器抓取。条保持器使得条接收器能简单地找到纤维束的起始部,因为条保持器由此识别出纤维束的起始部的位置并且可有针对性地在该部位处接收纤维束的起始部。
20.特别有利的是,条接收器和/或引入装置布置在输入装置上。通过输入装置可将条接收器或引入装置带入合适的位置中,以便最佳地接收纤维束并且可转交给喂给装置。在此输入装置例如能够借助转动运动和/或平移运动驶向需要的位置并且相应地运输纤维束。
21.还有利的是,引入装置具有气动的和/或机械的输送器件。气动的输送器件,例如吸气和/或吹气喷嘴通常适用于使得纤维束的起始部沿一个方向运动,纤维束沿该方向可最佳地引入喂给装置中或捕结器中。而机械的输送器件,例如运动的夹具或握持器或运输带能够将纤维束的起始部受控地带到特定位置上。
22.还有利的是,纤维束的输入装置与线束操作装置和/或与纺纱工位的壳体罩盖耦联。线束操作装置或壳体罩盖通常在纺纱工位上并且实施成可运动的。线束操作装置或壳体罩盖的可运动能力在此可用于抓取纤维束的起始部并且将其朝喂给装置引导并且引入
喂给装置中。
23.还有利的是,续接装置与辅助设备共同工作,辅助设备布置在可沿着纺纱机移动的机构上。辅助设备例如为引入装置或准备装置,其没有布置在续接装置本身上,而是布置在例如服务机构上,服务机构可沿着纺纱机移动并且进行其他作业,例如进行条筒更换或者在纺纱工位上完成清洁工作。这种辅助设备也可用于进行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简化了后续对纤维束的接收或对纤维束的输入或引入,例如将纤维束的起始部置入条保持器中。
24.也有利的是,续接装置为了实现多个纺纱工位而具有移动机构。这种移动机构例如是轨道,续接装置布置在该轨道上并且驱动续接装置。在此轨道可沿着多个纺纱工位、优选沿着纺纱机的一个节段的纺纱工位固定,由此续接装置可沿着轨道移动并且可操作该节段的纺纱工位。
附图说明
25.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在下面的实施例中描述。其中示出:
2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的侧视图,
27.图2a示出了续接装置的侧视图的局部,
28.图2b示出了根据图2a的续接装置的俯视图,
29.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和自身的用于续接装置的结构单元的侧视图的局部,
30.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和用于两个相邻工位的续接装置的侧视图的局部,
31.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和在罩盖上的续接装置的侧视图的局部,
32.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和在线束操作装置上的续接装置的侧视图的局部,
33.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和具有移动机构的续接装置的侧视图的局部,以及
34.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和续接装置的侧视图以及与辅助设备的共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35.在下面对附图中示出的替代实施例的描述中,对于其设计方案和/或作用方式相同和/或至少类似的特征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如果对此没有再次详细描述,其设计方案和/或设计方案的作用和作用方式相应于前述特征。
3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1、在此为气流纺纱机的侧视图。在两个端部支架2之间布置八个纺纱工位3.1至3.8。在气流纺纱机中每个机器侧并排布置有几百个这种纺纱工位3.1至3.8。纺纱工位通常在每个机器侧分成分别具有8至12个纺纱工位3.1至3.8的紧挨布置的单个节段。纺纱工位3.1至3.8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纺纱箱10,线束18在纺纱箱中被纺织并且缠绕到纱管19上。此外,纺纱工位3.1至3.8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自身的续接装置4。在每个续接装置4上布置有条接收器5和输入装置6,条接收器和输入装置示意性地示出。纺纱工位3.5至3.8的续接装置4处于其静止位置中时,纺纱工位3.1至3.4的续接装置示出为
在不同的作业位置中。
37.续接装置4构造成可摆动的,如通过纺纱工位3.1处的虚线所示的圆显示。摆动运动可为360度,或者摆动运动也可限制在自身的纺纱工位3.1至3.8的范围。条接收器5能够通过条保持器8接收纤维束7的起始部。在纺纱工位3.1的该实施例中,条保持器8布置在放置在纺纱工位3.1之下的条筒9上。各个纺纱工位3.1至3.8的条筒9依次布置成两排。在其余的纺纱工位3.2至3.8中,条保持器8位于相应的纺纱工位3.2至3.8的下侧。如在纺纱工位3.2处所见,条接收器5接收纤维束7在处于纺纱工位3.2之下的条保持器8处的起始部。但是,条保持器8也可布置在另一合适的部位处。
38.一旦条接收器5接收到纤维束7的起始部,输入装置6向上朝纺纱工位3.1至3.4的纺纱箱10的方向摆动。在此,续接装置4使得在捕结器11的区域中的相应纺纱工位3.3停止。布置在续接装置4上的引入装置12在该部位处使得纤维束7的起始部穿引到捕结器11中。在此,捕结器11实施成耳孔的类型或者具有侧面开口,纤维束7被引入其中。
39.最后,续接装置4如在纺纱工位3.4中所示进一步地朝纺纱箱10的方向摆动,喂给装置13位于该纺纱箱上。在该喂给装置上,输入装置12使得纤维束7的起始部被引入喂给装置13中。在此,输入装置12例如打开喂给装置13,由此可更简单地进行输入过程。
40.在图2a中示出了续接装置4的侧视图。续接装置4能围绕转动轴线d地支承。续接装置具有条接收器5和输入装置5。条接收器5布置在输入装置6上并且可借助输入装置6进入所需位置中,以便例如通过条保持器8接收纤维束7并且输送给捕结器11和喂给装置13(参见图1)。在此,输入装置6能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并且也可在需要时实施成长度可变的,以便能够实施平移运动。条接收器5包括引入装置12,引入装置在此构造成吹气喷嘴。借助吹气喷嘴可操作纤维束7,纤维束夹紧在两个抓取器14的相应两个爪14a、14b之间。通过相应地控制两个抓取器14和引入装置12可将纤维束7的起始部引入喂给装置13中。
41.图2b示出了根据图2a的续接装置4的俯视图。从中可看出,在该实施例中条接收器5构造成u形。夹紧在抓取器14的两个爪14a和14b之间的纤维束7位于条接收器5的u形状之内。通过引入装置12可使纤维束7的起始部引入捕结器11或喂给装置13中。为了能精确定位纤维束7的起始部,在该实施例中抓取器14可使两个爪14a和14b共同地或单独地运动。两个爪14a和14b也可在相应的操控下使得纤维束7分离。这尤其在需要分离旧的纤维束的剩余长度时是有利的。
42.通过相应地操控爪14a和14b或引入装置12的吸气喷嘴,前述构件形成预备机构、削尖机构或条分离机构。此外,在条接收器5中也可集成捻接机构,借助捻接机构使得新的纤维束7的起始部与旧的纤维束的端部以气动方式连接。
43.在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1以及自身的用于续接装置4的结构单元15的侧视图的局部。在每个纺纱工位3的侧旁分别布置有所属的结构单元15。结构单元15包括续接装置4以及可能的控制和驱动元件。纺纱工位3和结构单元15一起比单个的纺纱工位3更宽。这虽然延长了纺纱机1,但是使得更大的条筒9能够定位的纺纱机1之下。更大的条筒9具有纤维束7的更大容量,由此预期不用频繁地更换纤维束7。
44.根据本发明的依照图4的纺纱机的侧视图的局部示出了用于两个相邻的纺纱工位3.1和3.2或3.3和3.4的续接装置4。续接装置4布置在纺纱工位3.2和3.4上。通过使得续接装置4实施成能够围绕转动轴线d向两侧转动并且还具有长度可变的输入装置6,续接装置
能够在两个相邻的纺纱工位3.1和3.2或3.3和3.4上将纤维束7有序地输送给相应的喂给装置13。自然也可使续接装置4安装在单独的结构单元15中,如在图3所示在两个纺纱工位3.1和3.2或3.3和3.4之间,由此可在两侧操作纺纱工位3.1和3.2或3.3和3.4。
45.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1以及在纺纱工位3的罩盖16上的续接装置4的侧视图的局部。罩盖16能够执行翻转运动或直线运动,以便打开纺纱箱10并且例如能够在转子处清洁或者更换纺纱元件。罩盖16的运动可用于将额外的运动分量传递到续接装置4上。由此例如纤维束7可在其被续接装置4获取时从条保持器8运动到捕结器11并且运动到喂给装置13中,在此不仅续接装置4执行旋转或平移运动,而且罩盖16还使得续接装置4作为整体相应地运动。
46.在图6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1以及在线束操作机构17上的续接装置4的侧视图的局部。线束操作机构17能够使得线束18在线束断裂之后被纱管19获取且引入纺纱箱10中。线束操作机构17还能够用作纤维束7的续接装置4。为此,线束操作机构17可通过相应的旋转和平移运动到达纱管19以及条保持器8、捕结器11和喂给装置13。
47.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1以及续接装置4和移动机构20的侧视图的局部。移动机构20可沿着引导轨道21移动,使得移动机构可到达各个纺纱工位3.1至3.4。根据需要将移动机构20定位在相应的纺纱工位3.1至3.4处,通过条保持器8接收纤维束7并且将其引至捕结器11和喂给装置13。一旦该纺纱工位或另一纺纱工位3.1至3.4需要为其配备的续接装置4,移动机构20使得续接装置4行驶到相应的新位置。将引导轨道21分配给预定数量的纺纱工位3.1至3.4。优选地,分别为纺纱机1的一节段的纺纱工位3设置引导轨道21。
48.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机1以及续接装置4和辅助设备22的侧视图。辅助设备22例如能够进行将纤维束7接收并输入到喂给装置13中的辅助工作。这种辅助工作例如是寻找条筒9上的纤维束7以及将纤维束7置入条保持器8中。在此辅助设备22可执行旋转和/或平移运动。由此例如找到条筒9上的纤维束7的起始部可为非常耗时。但是在此之后,可在纺纱工位3必须缺少纤维束7地进行纺纱运行之前,该耗时在纺纱工位3的效率方面不重要。然后纺纱工位3的续接装置4能够在期望的时间接收纤维束7并且引入捕结器11以及喂给装置13。
49.辅助设备22例如可布置在服务装置23上,服务装置沿着纺纱机1巡回并且在需要时在相应的纺纱工位3处进行辅助工作。服务装置23还可用于其他的目的,例如清洁纺纱工位3或更换纱管19或在纱线断裂之后续接新的线束18时继续工作。
50.本发明不限于示出和描述的实施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变型以及所述特征的组合都是可能的,即使这些特征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示出和描述。
51.附图标记列表
52.1纺纱机
53.2端部支架
54.3纺纱工位
55.4续接装置
56.5条接收器
57.6输入装置
58.7纤维束
59.8条保持器
60.9条筒
61.10纺纱箱
62.11捕结器
63.12引入装置
64.13喂给装置
65.14抓取器
66.14a、14b爪
67.15结构单元
68.16罩盖
69.17线束操作机构
70.18线束
71.19纱管
72.20移动机构
73.21引导轨道
74.22辅助设备
75.23服务机构
76.d转动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