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及其驱动罗拉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7825发布日期:2022-05-07 11:4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及其驱动罗拉座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及其驱动罗拉座。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紧密纺纱机为了消除纺纱三角区,会在主牵伸下游增加了一个纤维须条聚合的负压气动集聚装置,气动集聚装置主要由负压板、网格圈、罗拉以及网格圈张力架支撑机构等构成,负压板的工作面的管壁上开有多个气流导槽,网格圈上表面密布气孔,多个集聚网格圈分别对应套装在集聚管的各气流导槽上,使每一个气流导向槽对应一根纤维须条,在集聚管内负压气流作用下,纤维须条毛羽随着网格圈转动输送的同时在气流导槽上得到集聚,而有效减少纺纱三角区。为了使网格圈对应气流导槽,且不会脱落,网格圈张力架支撑机构会使网格圈保持张力作用。
3.但是在网格圈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张力的存在,网格圈与负压板菱角部分不断接触,并相互磨损,而网格圈被磨损后集聚效果显著降低,并且毛羽会堆积在网格圈下方,聚成团装吸附在纤维须条上,因此纤维须条的质量大打折扣,网格圈的使用寿命也不高,为了保证纤维须条的质量,需要定期更换网格圈,但是每次更换网格圈都需要停机人工更换,操作复杂,损失大量生产时间,极大影响产出效率,并且网格圈数量多,增加了生产成本。尽管目前的负压板,在接触表面硬质氧化处理,经处理后的负压板表面硬度在hv400-hv460之间,可以减缓磨损。但受到负压板形状和工作性质影响,同时表面处理成本较高,负压板表面不可能完全硬质氧化处理,网格圈仍会与负压板非硬质氧化处理部分接触,负压板的磨损减少了,但网格圈依旧会损坏,仍旧需要定期更换,十分影响紧密纺的生产效率。
4.现有的网格圈张力架支撑机构为了保证结构的紧凑型,一般与罗拉无间隙接触,但网格圈与纤维须条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会有毛羽随着网格圈转动输送的同时残留在驱动罗拉与网格圈张力架支撑机构之间,并且会汇聚成团,再随网格圈运动至后续的纤维须条处,并吸附在后续的纤维须条上,严重影响纤维须条的加工质量。
5.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网格圈磨损和毛羽成团的紧密纺装置,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060969b,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环锭细纱机用于负压集聚纺纱装置的异形管防磨损机构,公开了一种环锭细纱机用于负压集聚纺纱装置的异形管防磨损机构,包括具有负压腔的负压集聚管,负压集聚管沿集聚工作面的管壁上设有与负压腔相通的一个以上的集聚槽和至少一个吸气孔,所述负压集聚管的管壁在曲率半径≤8mm的小曲率弧面处连接有与集聚网格圈相接触的弧形耐磨板或/和耐磨杆。其不足之处在于:该发明创造通过在耐磨板增加硬质氧化处理来减少磨损,处理成本高,并且仍需要定期更换耐磨板或耐磨杆、网格圈,影响纤维须条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6.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及其驱动罗拉座,通过设置固定座,改变网格圈与负压板的接触面,使网格圈无张力作用在负压板和固定座上,大大降低网格圈和耐磨板、固定座之间的磨损,并且将无表面处理的负压板部分内凹不与网格圈接触,极大提高了网格圈的使用寿命和紧密纺的工作效率;另外驱动罗拉与固定座留有间隙,并设置吸收管,
将残留的毛羽吸收掉,从而提高纤维须条的加工质量。
7.但在设置固定座,改变网格圈与负压板的接触面后,原本的紧密纺动力机构受到影响,现有同心轴的作为动力源并开设避位槽并不能给予网格圈有效避位和提供动力,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张力紧密纺装置的驱动罗拉座,通过设置偏心轴和滚轮组,能够有效满足安装固定座改变网格圈与负压板的接触面的动力和避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及其驱动罗拉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9.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包括支架、活动安装在支架上的驱动罗拉、与驱动罗拉平行设置且安装在支架上的负压板、安装在负压板和驱动罗拉外周的若干网格圈、固定安装在负压板上并与网格圈接触的耐磨板、与驱动罗拉传动连接的传送机构和固定安装在负压板下端的固定座。支架包括若干同步转动的滚轮,所述滚轮压接网格圈并带动网格圈转动,负压板工作面开设若干引流孔和负压孔,所述负压孔与风机连接,能够在引流孔处产生负压,所述网格圈具有若干通气孔,网格圈与引流孔一一对应设置。网格圈覆盖在引流孔上,纤维须条间隔网格圈在引流孔处向下运动,引流孔将毛羽吸附并从负压板内部抽走。所述驱动罗拉相对负压板斜向下设置,固定座设置在驱动罗拉下端。固定座呈条状,上端斜向后设置与网格圈一一对应的支臂,下端设置转动轴与负压板平行。支臂呈片状,上端安装网格圈,两侧为用于防止网格圈偏移和脱落的挡臂,限制网格圈的左右位移,避免网格圈无张力后脱落。网格圈分别与驱动罗拉、耐磨板、固定座接触,且网格圈的长度大于耐磨板、固定座和驱动罗拉的包裹外圈长度,网格圈的长度正好可以使得网格圈在耐磨板和固定座处无压力的滑过,使网格圈与耐磨板、固定座为无张力接触,从而减小网格圈的磨损。驱动罗拉一侧设置用于产生动力的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传动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通过外齿轮带动驱动罗拉转动,滚轮自传将纤维须条压在网格圈上,网格圈压在引流孔上,滚轮同时压紧网格圈,使网格圈能够自转,网格圈被滚轮带动时,在伸缩件处翘起,从而实现无张力接触,大大降低磨损。网格圈翘起后,在挡臂作用下不会脱离固定座,从而不断将纤维须条上的毛羽引导至引流孔处。
10.进一步地,所述负压板包括安装槽a、弧a、弧b、弧c、劣弧和支撑段,所述劣弧的圆心在驱动罗拉的轴心上,并作为负压板与驱动罗拉的间隙面,负压板与驱动罗拉不直接接触,防止负压板影响驱动罗拉和网格圈转动。弧a与劣弧一端连接并设置向内凹陷的安装槽a,所述耐磨板一端安装在安装槽a内,中间覆盖弧c,另一端搭接在弧b上。弧c两端分别与弧a和弧b连接,且连接处相切,弧c的直径大于弧a和弧b,所述支撑段的两端分别与弧b和劣弧连接。耐磨板覆盖在弧b、弧c、弧a上,且接触面的外形一致,其中耐磨板与弧b、弧c接触段是耐磨板与网格圈的接触面,耐磨板与弧a的接触段作为安装面。替代了传统弧a、弧b、弧c、支撑段共同与网格圈接触的模式,将没有耐磨板的支撑段与网格圈分离,从而提高网格圈的使用寿命。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包括与驱动罗拉平行安装且位于驱动罗拉下端的吸收管,所述吸收管底部设置连接管并连接设置抽风机,吸收管上端开设与网格圈对应的若干吸孔a,吸孔a用于吸附纤维须条的残余毛羽。吸收管的内部中空,吸收管的横截面为凸轮状,包
括凸轮a和凸轮b,凸轮a靠近负压板向上,凸轮b斜向下设置,凸轮a直径小于凸轮b,凸轮a与凸轮b使用两个与两凸轮相切的弧面连接,上端连接处内凹,下端连接处外凸,用于给驱动罗拉和固定座避位。纤维须条经过吸收管时,会经过吸孔a,从而二次将毛羽和聚成团的毛羽吸到吸收管内,防止网格圈带出的毛羽重新吸附在纤维须条上并影响纤维须条的加工质量。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与驱动罗拉留有用于绒线和残余毛羽下落的间隙区。吸收管还包括倾斜设置的若干吸孔b,吸孔b位于凸轮a与凸轮b的上端连接处内凹的部分,用于吸收下落绒线和毛羽。凸轮b延伸至驱动罗拉下端,吸收管作为毛羽的收集槽。网格圈与纤维须条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会有毛羽随着网格圈转动输送的同时残留在驱动罗拉与网格圈张力架支撑机构之间,并从间隙区落下,最后被吸孔b吸收。凸轮a与凸轮b的上端连接处内凹,也给予毛羽容纳空间并在重力和负压的作用下,流入吸孔b。从而避免了毛羽聚集成团,并进一步随网格圈运动,再重新粘接在纤维须条的现象。
13.进一步地,所述支臂还包括弹性件和伸缩件,所述支臂上端中空并安装弹性件,支臂侧面中间位置外凸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凸块。伸缩件呈倒u字型空腔,上端内壁与弹性件接触,接触面为曲面,且伸缩件外表面氧化处理,伸缩件的侧面中间位置开设与凸块对应的长方形的通孔,通孔安装在凸块内,伸缩件能够通过通孔和弹性件相对支臂上下运动,所述伸缩件上端外缘与无张力网格圈接触,两侧向网格圈方向外凸形成挡臂,挡臂用于防止无张力的网格圈脱离引流孔。通过伸缩件压缩弹性件能够改变网格圈的张力,并使网格圈处于松弛状态,从而将网格圈从固定座取出,同理,再将新的网格圈安装在固定座上。
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交叉弹簧,交叉弹簧上端呈x型,为两段倾斜杆,交叉弹簧的下端螺旋交叉并连接在一起。支臂与交叉弹簧接触面为两个半圆凹槽,交叉弹簧的下端螺旋交叉处分别安装在半圆凹槽内。交叉弹簧设置呈x型能够保证较宽的网格圈受力均匀,并同步上下运动,从而方便取出网格圈。
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罗拉和负压板两端设置轴承座,并通过轴承座活动安装在支架两侧。支架包括侧壁和安装轴承座的安装槽b,所述侧壁与紧密纺纱机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b为u字型,倾斜向前安装,并且上端开口向内收紧,所述轴承座下端为与安装槽b对应的u字型,且轴承座与安装槽b过盈连接。支架能够通过侧壁两两活动连接,形成紧密纺装置机组,水平状态下可以无限延伸。当需要更换网格圈或者耐磨板时,仅需要从安装槽b处抽出轴承座,方便使用,并且在过盈连接和紧密纺装置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在紧密纺装置正常工作状态时,轴承座不会偏离安装槽b。
16.一种用于无张力紧密纺装置的驱动罗拉座,包括主动罗拉、动力机构、无张力紧密纺装置和惰轮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带动滚轮同步转动,滚轮能够带动主动罗拉转动。主动罗拉和驱动罗拉分别在同侧设置外齿轮并都与惰轮机构啮合,主动罗拉作为主动轮,斜向上设置,直接与滚轮接触并传递动力,同时网格圈也直接与滚轮接触,滚轮压紧网格圈,使网格圈能够自转,在伸缩件处翘起,从而实现无张力接触,大大降低磨损。驱动罗拉作为从动轮,斜向下设置,通过惰轮机构间接接受主动罗拉的动力,主动罗拉和驱动罗拉同时作用在网格圈上,从而保证网格圈和驱动罗拉、主动罗拉的同步转动。
17.进一步地,所述惰轮机构包括偏心轴、安装轴、惰轮、轴承支座和惰轮挡圈,所述支架一侧内部设置螺孔并通过螺钉与安装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与偏心轴偏心设置焊接为
一个整体,且偏心轴纵向内凹设置用于给网格圈避位的偏心凹槽,偏心轴另一端连接轴承支座,所述轴承支座外周套设惰轮,惰轮能够相对轴承支座转动。惰轮分别与主动罗拉和驱动罗拉的外齿轮啮合,轴承支座外侧设置保护惰轮的惰轮挡圈。惰轮机构整体作为一个悬臂,由安装轴固定在支架上。由于固定座改变了网格圈的工作形状,所以设置偏心轴增大避位深度,同时不影响偏心轴的悬臂支撑作用,惰轮传递主动罗拉的动力至驱动罗拉。
18.进一步地,所述无张力紧密纺装置使用三组滚轮,每组滚轮为四个,滚轮设置两排,上下各设置两个,其中上面两个滚轮同步带动主动罗拉转动,下端两个滚轮同步带动网格圈转动,其中一组滚轮与主动罗拉之间的间隙部分设置外齿轮。这样布置,结构紧凑,滚轮、主动罗拉和驱动罗拉的运动彼此互不影响。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固定座,改变网格圈与负压板的接触面,滚轮压紧网格圈,使网格圈在固定座处翘起,无张力作用在负压板和固定座上,大大降低网格圈和耐磨板、固定座之间的磨损,挡臂可以避免网格圈翘起无张力状态下脱离固定座,另外,固定座变相增大网格圈周长,从而使网格圈具备更大的摩擦接触面,并且将无表面处理的负压板部分,即支撑段,内凹不与网格圈接触,极大提高了网格圈的使用寿命和紧密纺的工作效率。
20.2、驱动罗拉与固定座留有间隙区,并设置凸轮状的吸收管,网格圈残留毛羽能够从间隙区下落,脱离网格圈和纤维须条,并能够将残留的毛羽吸收掉,避免了毛羽聚集成团重新粘接在纤维须条上,从而提高纤维须条的加工质量。
21.3、固定座设置弹性件、伸缩件和挡臂,能够将网格圈限位,防止其因无张力而偏离引流孔;同时,交叉弹簧设置成x型,受力均匀,手动压缩伸缩件和弹性件能够快速拆除网格圈,从而方便更换网格圈。
22.4、不同的支架能够通过侧壁两两活动连接,形成多个紧密纺装置机组,水平状态下可以无限延伸,加工效率高;当需要更换网格圈或者耐磨板时,仅需要从安装槽b处抽出轴承座,方便拆除和安装。
23.5、驱动罗拉座通过设置偏心轴和滚轮组,能够有效满足安装固定座改变网格圈与负压板的接触面的动力和避位需求,保证网格圈与驱动罗拉同步转动,且网格圈不会影响惰轮机构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及其驱动罗拉座正面的三维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及其驱动罗拉座背面的三维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的局部三维示意图a;图4是本发明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的局部三维示意图b;图5是本发明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的局部截面图;图6是本发明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的吸收管的三维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的固定座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的交叉弹簧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无张力紧密纺装置的驱动罗拉座的惰轮机构的三维示意图;图中:1、支架,101、安装槽b,2、驱动罗拉,3、负压板,301、引流孔,302、负压孔,303、安装槽a,304、弧a,305、弧b,306、弧c,307、劣弧,308、支撑段,4、网格圈,5、耐磨板,6、固定座,601、支臂,602、挡臂,6011、弹性件,6012、伸缩件,6013、凸块,6014、通孔,7、吸收管,701、连接管,702、吸孔a,703、凸轮a,704、凸轮b,705、吸孔b,8、间隙区,9、轴承座,10、主动罗拉,11、滚轮,12、惰轮机构,121、偏心轴,122、安装轴,123、惰轮,124、轴承支座,125、惰轮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6.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无张力紧密纺装置,包括支架1、活动安装在支架1上的驱动罗拉2、与驱动罗拉2平行设置的且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的负压板3、活动安装在负压板3和驱动罗拉2外周的六组网格圈4、固定安装在负压板3上并与网格圈4接触的耐磨板5、与驱动罗拉2传动连接的传送机构和固定安装在负压板3下端的固定座6。支架1包括三组同步转动的滚轮11,所述滚轮11能够带动网格圈4无张力转动,负压板3工作面开设六组与网格圈4对应的引流孔301和两组负压孔302,每组负压孔302分别设置管道与与风机连接,并能够在引流孔301处产生负压。网格圈4具有若干通气孔,由网格纤维编制而成,网格圈4与引流孔301一一对应设置。网格圈4覆盖在引流孔301上,纤维须条间隔网格圈4在引流孔301处向下运动,引流孔301将毛羽吸附并从负压板3内部抽走。驱动罗拉2相对负压板3斜向下设置,固定座6设置在驱动罗拉2下端。固定座6呈条状,上端斜向后设置与网格圈4一一对应的六组支臂601,下端设置转动轴与负压板3平行,转动轴安装在支架1两端。支臂601呈片状,上端安装网格圈4,两侧为用于防止网格圈4脱落的挡臂602,两个挡臂602形成容纳网格圈4的u型凹槽。网格圈4分别与滚轮11、驱动罗拉2、耐磨板5、固定座6接触,且网格圈4的长度大于耐磨板5、固定座6和驱动罗拉2的包裹外圈长度,网格圈4的长度正好可以使得网格圈4在耐磨板5和固定座6处无压力的滑过,使网格圈4与耐磨板5、固定座6为无张力接触。驱动罗拉2一侧设置用于产生动力的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传动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通过外齿轮带动驱动罗拉2转动,通过滚轮11自传,将纤维须条压在网格圈4上,网格圈4下方是引流孔,滚轮11同时压紧网格圈4,网格圈4被滚轮11带动时,在固定座6处翘起,网格圈4的长度刚好可以在固定座6和负压板3的作用下实现无张力接触,大大降低磨损。网格圈4翘起后,在挡臂602的作用下不会脱离固定座6,网格圈4压在引流孔301上,从而不断将纤维须条上的毛羽引导至引流孔301处。其中滚轮11压接网格圈4并带动网格圈4转动的结构和传统产品是相同的,无变化,利用滚轮11压紧并带动网格圈4的作用,以及网格圈4的长度正好可以使得网格圈4在耐磨板5和固定座6接触部分滑过,并依靠两个挡臂602的防脱落,使得网格圈4能工作。
27.负压板3包括安装槽a303、弧a304、弧b305、弧c306、劣弧307和支撑段308,所述劣弧307的圆心在驱动罗拉2的轴心上,并作为负压板3与驱动罗拉2的间隙面,负压板3与驱动罗拉2不直接接触,防止负压板3影响驱动罗拉2和网格圈4转动。弧a304与劣弧307一端连接
并设置向内凹陷的安装槽a303,所述耐磨板5一端安装在安装槽a303内,中间覆盖弧c306,另一端搭接在弧b305上。弧c306两端分别与弧a304和弧b305连接,且连接处相切,弧a304和弧b305为相同直径的半圆形,弧c306的直径等于弧a304的二十倍。支撑段308的两端分别与弧b305和劣弧307连接,连接处凸起作为菱角,以增大负压板3的支撑力,但不与网格圈4接触。耐磨板5覆盖在弧b305、弧c306、弧a304上,且接触面的外形一致,其中耐磨板5与弧b305、弧c306接触段是耐磨板5与网格圈4的接触面,耐磨板5与弧a304的接触段作为安装面,耐磨板5的表面经硬质氧化处理。
28.支架1还包括与驱动罗拉2平行安装且位于驱动罗拉2下端的吸收管7,吸收管7底部中间位置斜向上设置连接管701并连接设置抽风机,吸收管7上端开设与网格圈4对应的六组吸孔a702。吸收管7的内部中空,吸收管7的横截面为两段凸轮状,包括凸轮a703和凸轮b704,凸轮a703靠近负压板3向上,凸轮b704斜向下设置,凸轮a703直径等于凸轮b704直径的三分之一,凸轮a703与凸轮b704使用两个与两凸轮相切的弧面连接,上半段内凹,下半段外凸,用于给驱动罗拉2和固定座6避位。纤维须条经过吸收管7时,会经过吸孔a702,从而二次将毛羽和聚成团的毛羽吸到吸收管7内,防止网格圈4带出的毛羽重新吸附在纤维须条上并影响纤维须条的加工质量。
29.固定座6与驱动罗拉2留有用于废料绒线和残余毛羽下落的间隙区8,间隙区8被网格圈4部分遮挡。吸收管7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吸孔b705,吸孔b705位于凸轮a703与凸轮b704的上端连接处内凹的部分且与网格圈4一一对应。凸轮b704延伸至驱动罗拉2下端,两凸轮上半段内凹部分作为毛羽的缓存容纳区,吸收管7作为毛羽的收集槽。抽风机同时在吸孔a702和吸孔b705处产生负压,网格圈4与纤维须条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会有毛羽随着网格圈4转动输送的同时残留在驱动罗拉2与网格圈4张力架支撑机构之间,并从间隙区8落下进入缓存容纳区,最后被吸孔b705吸收。
30.支臂601还包括弹性件6011和伸缩件6012,所述支臂601上端中空并安装弹性件6011,支臂601侧面外凸形成长方体形状的凸块6013。伸缩件6012呈倒u字型空腔,上端内壁与弹性件6011接触,接触面为曲面,且伸缩件6012外表面氧化处理,伸缩件6012一侧面的中间位置开设与凸块6013对应的长方形的通孔6014,通孔6014安装在凸块6013内,凸块6013和通孔6014能够使伸缩件6012有限的相对支臂601上下运动,并通过弹性件6011复位。伸缩件6012上端外缘与网格圈4无张力接触,两侧外凸形成挡臂602,挡臂602还用于防止无张力的网格圈4脱离引流孔301。通过伸缩件6012压缩弹性件6011能够改变网格圈4的张力,并使网格圈4处于松弛状态,从而将网格圈4从固定座6取出。通过安装具有不同长度的支臂601的固定座6,能够选择性使用不同周长的网格圈4,且不会影响纤维须条的正常加工。
31.弹性件6011为交叉弹簧,交叉弹簧上端呈x型,为两段倾斜杆,交叉弹簧的下端螺旋交叉并连接在一起,交叉弹簧由一根合金钢丝弯曲而成。支臂601与交叉弹簧接触面为两个半圆凹槽,交叉弹簧的下端螺旋交叉处分别安装在半圆凹槽内。
32.驱动罗拉2和负压板3两端设置轴承座9,并通过轴承座9活动安装在支架1两侧。支架1包括侧壁和安装轴122承座9的安装槽b101,侧壁与紧密纺纱机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b101为u字型,倾斜向前安装,并且上端开口向内收紧,所述轴承座9下端为与安装槽b101对应的u字型,且轴承座9与安装槽b101过盈连接。支架1能够通过侧壁两两活动连接,形成紧密纺装置机组,水平状态下可以无限延伸。
33.一种用于无张力紧密纺装置的驱动罗拉2座,包括主动罗拉10、动力机构、无张力紧密纺装置和惰轮机构12。动力机构带动三组滚轮11同步转动,滚轮11能够带动主动罗拉10转动。每组滚轮11为四个,滚轮11设置两排上下各设置两个,其中上面两个滚轮11同步带动主动罗拉10转动,下端两个滚轮11同步带动网格圈4转动,并压紧网格圈4,使网格圈4能够自转。其中一组滚轮11与主动罗拉10之间的间隙部分设置外齿轮。主动罗拉10作为主动轮,相对负压板3斜向上设置,直接与滚轮11接触并传递动力。驱动罗拉2作为从动轮,相对负压板3斜向下设置,通过惰轮机构12间接接受主动罗拉10的动力,主动罗拉10和驱动罗拉2同时作用在网格圈4上,从而保证网格圈4和驱动罗拉2、主动罗拉10的同步转动。
34.惰轮机构12包括偏心轴121、安装轴122、惰轮123、轴承支座124和惰轮挡圈125,所述支架1一侧内部设置螺孔并通过螺钉与安装轴122固定连接,安装轴122与偏心轴121偏心设置焊接为一个整体,且偏心轴121纵向内凹设置用于给网格圈4避位的偏心凹槽,偏心轴121另一端连接轴承支座124,轴承支座124外周套设惰轮123,惰轮123能够相对轴承支座124转动。惰轮123分别与主动罗拉10和驱动罗拉2的外齿轮啮合,轴承支座124外侧设置保护惰轮123的惰轮挡圈125。惰轮机构12整体作为一个悬臂,由安装轴122固定在支架1上。由于固定座6改变了网格圈4的工作形状,所以设置偏心轴121增大避位深度,同时不影响偏心轴121的悬臂支撑作用,惰轮123传递主动罗拉10的动力至驱动罗拉2。
35.工作原理:1、动力机构使四组滚轮11同步转动,滚轮11分别带动主动罗拉10和网格圈4转动,并将纤维须条压在网格圈4上,滚轮11紧贴网格圈4,使网格圈4能够自传,并在伸缩件6012处翘起,挡臂602确保网格圈4不会脱离固定座6,主动罗拉10带动惰轮123,惰轮123带动驱动罗拉2,驱动罗拉2再与网格圈4另一面接触并同步转动;网格圈4分别与滚轮11、主动罗拉10、驱动罗拉2、耐磨板5和固定座6接触,其中耐磨板5与负压板3在弧b305和弧c306处为网格圈4的接触面,网格圈4的长度使其正好在耐磨板5和固定座6处进行无张力自转。
36.2、风机通过负压孔302在负压板3内部产生负压,使引流孔301产生吸引力,纤维须条搭载在网格圈4上,并且正对引流孔301,经过网格圈4后途径吸孔a702至收线圈,纤维须条的大部分毛羽从网格圈4的通气孔进入引流孔301,并从收集在负压板3内排出;小部分毛羽随网格圈4转动并从间隙区8下落至吸收管7的凸轮a703与凸轮b704的上端凹陷面,最终被吸孔b705吸收。
37.3、当需要拆除网格圈4时,先从安装槽b101处抽出轴承座9,将驱动罗拉2、负压板3和固定座6连带网格圈4一同从支架1上拆除,手动按压伸缩件6012,压缩弹性件6011,使网格圈4处于松弛状态,再人工将网格圈4从固定座6上一一取出,再通过同样步骤将新的网格圈4一一固定,再将轴承座9安装到安装槽b101上。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前、后和上、下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地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是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