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抗紫外线涤纶低弹丝的假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5640发布日期:2021-09-25 09:5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抗紫外线涤纶低弹丝的假捻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低弹丝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产抗紫外线涤纶低弹丝的假捻器。


背景技术:

2.低弹丝,是一种预取向丝,其是通过丝线经加弹机连续或同时拉伸、假捻器变形加工后的成品丝。
3.低弹丝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假捻是把一根低弹丝的两端固定,在中间加捻,一边越捻越紧,就而虽另一边也越捻越紧,但捻向相反,因此在低弹丝上的总捻数是没有变化的,仍然为0,所以加的就叫假捻。在低弹丝进行假捻的过程中,通常使用陶瓷或塑料制作的假捻器,但是目前使用的假捻器在对低弹丝进行假捻时,对低弹丝假捻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更好的对低弹丝进行假捻,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抗紫外线涤纶低弹丝的假捻器。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产抗紫外线涤纶低弹丝的假捻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生产抗紫外线涤纶低弹丝的假捻器,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安装座、与安装座转动连接的主动轴、与安装座转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轴、与安装座转动连接的第二从动轴、设在主动轴上的传动组件和设在底座上的驱动组件;
7.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通孔,所述主动轴、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三者的轴线平行,且主动轴、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呈三角形排布,所述主动轴上固定有多个第一摩擦盘,所述第一从动轴上固定有多个第二摩擦盘,所述第二从动轴上固定有多个第三摩擦盘,多个第一摩擦盘、多个第二摩擦盘与多个第三摩擦盘错位分布,所述第一摩擦盘的直径与第二摩擦盘的直径之和大于第一摩擦盘的轴线与第二摩擦盘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摩擦盘的直径与第三摩擦盘的直径之和大于第二摩擦盘的轴线与第三摩擦盘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摩擦盘的直径与第一摩擦盘的直径之和大于第三摩擦盘的轴线与第一摩擦盘的轴线之间的距离;
8.所述传动组件分别分布在主动轴、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上,所述主动轴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进行转动,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主动轴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低弹丝进行假捻时,低弹丝穿过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三摩擦盘之间,这是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三摩擦盘均会对低弹丝进行摩擦假捻,使得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三摩擦盘对低弹丝的假捻效果越来越好,从而整体上提高了低弹丝的假捻效果,使低弹丝更加的光滑。
10.可选的,所述主动轴、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呈正三角形排布。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三摩擦盘能够较为均匀的对低弹丝进行假捻,使得对低弹丝的假捻效果更好。
12.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摩擦盘、多个第二摩擦盘与多个第三摩擦盘之间呈先后顺序错位分布。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多个所述第一摩擦盘、多个第二摩擦盘与多个第三摩擦盘能够更好的对低弹丝进行假捻。
14.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摩擦盘的直径从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向靠近安装座的一端逐渐地变大。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第一摩擦盘对低弹丝的假捻效果越来越好。
16.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二摩擦盘的直径从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向靠近安装座的一端逐渐地变大。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第二摩擦盘对低弹丝的假捻效果越来越好。
18.可选的,所述第三摩擦盘的直径从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向靠近安装座的一端逐渐地变大。
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得第三摩擦盘对低弹丝的假捻效果越来越好。
20.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在主动轴上的主动链轮、设在第一从动轴上的第一从动链轮、设在第二从动轴上的第二从动链轮和链条;
21.所述链条张紧缠绕在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轴利用链轮传动带动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进行转动,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便于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三摩擦盘更好的对低弹丝进行假捻。
23.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在底座上的电机和设在底座上的减速器;
24.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主动轴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通过减速器带动主动轴进行转动, 然后主动轴通过链轮传动带动第一从动轴与第二从动轴进行转动,从而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三摩擦盘对低弹丝进行假捻。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在对低弹丝进行假捻时,低弹丝穿过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三摩擦盘之间,这是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三摩擦盘均会对低弹丝进行摩擦假捻,使得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三摩擦盘对低弹丝的假捻效果越来越好,从而整体上提高了低弹丝的假捻效果,使低弹丝更加的光滑。
28.2.随着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三摩擦盘直径的逐渐增大,使得第一摩擦盘、第二摩擦盘与第三摩擦盘对低弹丝的假捻效果越来越好。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隐藏了安装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1、底座;12、安装座;121、通孔;13、主动轴;131、第一摩擦盘;14、第一从动轴;141、第二摩擦盘;15、第二从动轴;151、第三摩擦盘;16、固定板;2、传动组件;21、主动链轮;22、第一从动链轮;23、第二从动链轮;24、链条;3、驱动组件;31、电机;32、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生产抗紫外线涤纶低弹丝的假捻器。
34.参照图1,生产抗紫外线涤纶低弹丝的假捻器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安装固定有安装座12,安装座12垂直于底座11,安装座12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13、第一从动轴14和第二从动轴15。主动轴13的两端、第一从动轴14的两端和第二从动轴15的两端均伸出安装座12,主动轴13平行于底座11,第一从动轴14与第二从动轴15位于主动轴13的侧下方,且主动轴13的轴线、第一从动轴14的轴线与第二从动轴15的轴线均相互平行,主动轴13、第一从动轴14与第二从动轴15呈正三角形排布。
35.参照图1,安装座12上开设有通孔121,通孔121位于主动轴13、第一从动轴14及第二从动轴15三者轴线的正中间位置,低弹丝穿过通孔121。
36.主动轴1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摩擦盘131,多个第一摩擦盘131在主动轴13上均匀分布。第一从动轴14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摩擦盘141,多个第二摩擦盘141在第一从动轴14上均匀分布。第二从动轴15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摩擦盘151,多个第三摩擦盘151在第二从动轴15上均匀分布,多个第一摩擦盘131、多个第二摩擦盘141以及多个第三摩擦盘151之间错位分布,第二摩擦盘141的两侧分别为第一摩擦盘131与第三摩擦盘151,第一摩擦盘131的直径与第二摩擦盘141的直径之和大于主动轴13的轴线与第一从动轴14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二摩擦盘141的直径与第三摩擦盘151的直径之和大于第一从动轴14的轴线与第二从动轴15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三摩擦盘151的直径与第一摩擦盘131的直径之和大于第二从动轴15的轴线与主动轴1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因而在低弹丝通过第一摩擦盘131、第二摩擦盘141与第三摩擦盘151之间时,第一摩擦盘131、第二摩擦盘141与第三摩擦盘151均能够对低弹丝进行摩擦假捻。
37.参照图1,为了使第一摩擦盘131、第二摩擦盘141与第三摩擦盘151更好的对低弹丝进行假捻,从远离安装座12的一端向靠近安装座12的一端,多个第一摩擦盘131的直径逐渐地变大,多个第二摩擦盘141的直径同样逐渐地变大,多个第三摩擦盘151的直径同样逐渐的变大,为了更好的对低弹丝进行假捻,使第一摩擦盘131的直径变化幅度、第二摩擦盘141的直径变化幅度和第三摩擦盘151的直径变化幅度大小相同,相邻的第一摩擦盘131、第二摩擦盘141与第三摩擦盘151的直径大小相同,低弹丝穿过第一摩擦盘131、第二摩擦盘141与第三摩擦盘151之间,第一摩擦盘131、第二摩擦盘141与第三摩擦盘151同时对低弹丝进行假捻,提高了低弹丝的假捻效果。第一摩擦盘131、第二摩擦盘141与第三摩擦盘151安装完成后,工作人员可在主动轴13、第一从动轴14与第二从动轴15上远离安装座12的一端进行安装封堵头,分别对主动轴13、第一从动轴14与第二从动轴15进行封堵。
38.参照图1和图2,主动轴13、第一从动轴14与第二从动轴15上安装有传动组件2,主动轴13通过传动组件2同时带动第一从动轴14与第二从动轴15进行转动。传动组件2采用链轮传动,传动组件2包括设在主动轴13上的主动链轮21、设在第一从动轴14上的第一从动链轮22、设在第二从动轴15上的第二从动链轮23和链条24。链条24紧密缠绕在主动链轮21、第一从动链轮22和第二从动链轮23上,主动链轮21通过链条24带动第一从动链轮22与第二从动链轮23进行转动。然后第一摩擦盘131、第二摩擦盘141与第三摩擦盘151对低弹丝进行假捻。
39.参照图1和图2,为了便于驱动主动轴13进行转动,在底座11上还安装固定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为底座11的一部分,固定板16垂直于底座11,且固定板16平行于安装座12,主动轴13、第一从动轴14与第二从动轴15均与固定板16转动连接,同样的,固定板16上开设有孔,便于低弹丝通过,主动链轮21、第一从动链轮22、第二从动链轮23与链条24位于安装座12与固定板16之间。
40.固定板16上安装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与减速器32,减速器32安装在固定板16上,电机31安装在减速器32上,电机31的输出端与减速器32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32的输出端与主动轴13连接,电机31通过减速器32带动主动轴13进行转动,然后主动轴13通过传动组件2带动第一从动轴14与第二从动轴15进行转动,然后第一摩擦盘131、第二摩擦盘141与第三摩擦盘151对低弹丝进行假捻。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