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93567发布日期:2022-01-08 00:4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可调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模具。


背景技术:

2.桶盒,是纸质包装盒中常见的一种盒型,其与顶盖组合则可以作为酒盒、茶叶盒等。桶身成型时,一般采用块形模具来方便桶身成型。鉴于桶盒型的通用性较强,适用范围广,市场上开发了较多的万能模,以适用不同尺寸的盒型。
3.如公开号为cn201415654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规格可调的模具,包括芯模及位于芯模四条棱边方向的模单元,在芯模上设有轨道,四个方向的模单元在轨道上可调。这种万能模的轨道固定在芯模上,加入芯模的宽度为d1,轨道延伸出芯模的长度为d2,则模单元在芯模上的调节区间为0-d1+2*d2。这种模具如果要加宽,则必须要延长d2的长度,而模单元本身的宽度d3有限,如果模单元的宽度d3小于d2,则模单元在调节至最小值时,则轨道会延伸出模单元之外,丧失模具功能。这种模具的适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模具,其调节范围更广。
5.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及说明书和附图得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相互组合也形成本实用新型有利的改进方案。
6.可调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7.芯模及模单元,模单元围绕着芯模的外围设置;
8.芯模中沿着第一方向设置有导向槽;
9.第一组模单元及第二组模单元,每组模单元包含量两个模单元,第一组模单元及第二组模单元之间沿着第二方向滑动连接,其中,第一组模单元沿着第一方向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匹配的导向轴。
10.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第一组模单元上设置导向轴,而芯模中设置导向槽,则导向轴的延伸端可以延长至大于或等于芯模中导向槽的长度。这种方式的模具的宽度则可以不受限制,使该模具的适用范围更广。而第二组模单元以第一组模单元为基体进行调节,则模单元承受外力均分散于与各模单元上,又是较为耐用的受力结构。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优选在所述第一组模单元及第二组模单元之中,一组中设置有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轴,另一组中设置有沿着第二方向的导向轴套。这种方式使得第一组模单元与第二组模单元之间的距离调节范围等于第二导向轴及导向轴套之和,导向轴套在本优选方案中是为第一组模单元及第二组模单元之间的距离作出贡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还包括锁块,设于所述第一组模单元上;与所述锁块配合的锁销,设于所述第二组模单元上。用于在调节第一组模单元及第二组模单元之间的距离
时,锁定目标长度。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滑槽,设于所述芯模的一个面上;楔块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其包含构成移动副的主动楔块及被动楔块,主动楔块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装配,所述被动楔块中设有所述导向槽,所述被动楔块沿着第二方向活动;两个所述主动楔块之间通过螺杆连接并沿着第一滑槽相向运动。这种方式,通过螺杆调节主动楔块在第一滑槽中的运动,进而实现调节被动楔块在第二方向的运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还包括:第二滑槽及滑块,设于所述芯模的另一个面上,所述滑块上设有推件结构;所述第二组模单元上设有与所述推件结构相配合的斜面和/或弧面。这种方式,通过推件结构来推动第二组模单元上的斜面或弧面使第二组模单元中的两个模单元散开,又因第二组模单元与第一组模单元一一对应连接,进而实现模具整体沿着第一方向散开,达到调节第一方向宽度的目的。其优势在于,利用了芯模上的滑块在第二滑槽中的移动,转化为与第二滑槽滑动方向共面且垂直于该滑动方向的移动。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还包括:所述斜面包括第一、二斜面,第一、二斜面之间分层避让。第二组模单元之间的斜面相向延伸,如果处于相同平面上则第二组模单元上的两个模单元会相互干涉,进而影响该模具沿着第一方向的最小值,因此将两个斜面分层设置,在推件结构推动斜面之前,两个斜面可以重叠交叉覆盖,以达到最小值,即两个模单元与芯模靠拢。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还包括:拉簧,沿着第一方向设于所述第二组模单元中的两个模单元之间,锁止滑槽,设于所述第二组模单元上并沿着第一方向延伸;与所述锁止滑槽匹配的锁孔,设于所述芯模上。这种方式,方便通过拉簧始终提供相向的拉力,而采用锁止滑槽的方式可以抵抗该拉力,进而也实现了模具在第一方向上宽度的锁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模具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芯模及模单元的配合方式不同,使整体模具的调节阈值更大,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19.2.当模具调节至最小值时,轮廓无突兀。
20.3.模具整体设计协调,可精调。
21.4.模具锁止结构分布合理,使模具在工作中不会松动,稳定性好。
22.5.模具的轴结构分布合理,整体框架可承受强度更强。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模具的俯视简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调模具的左视简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万能模的立体图;
27.图5为图4y向视图;
28.图6为图4中的万能模隐藏了一个模单元的立体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31.实施例
3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所提供的附图。芯模10沿着第一方向x向延伸设置轨道11,而第一组模单元20则设置有通孔219。这种模具的沿着x向的最大宽度为d1+2(d2+d3),而d2的取值范围通常都≤d3,方便在第一组模单元向芯模10回收靠拢时,将轨道11的长度隐藏在模具的外轮廓之内。模单元20的宽度本身不能太大,因为它是活动件。所以这种模具沿着x向的最大调节范围是受限的。
33.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模具的原理示意图。该模具包括芯模10及两组模单元,第一组模单元21及第二组模单元22,每组包含两个模单元20。在第一组模单元21中,每个模单元20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着x向延伸的导向轴218,在芯模10中则设置有与导向轴218配合的导向槽12。其中,导向轴218的长度d2'沿着x向的最大长度为d1,当两个模单元分别在芯模的两侧向芯模10延伸设置导向轴,每个导向轴配备一个独立的导向槽12。这种结构的模具具有两种情况,一种是d2'的长度不超过d1,则模具的最小数值为d1+2d3,而d1的长度相同,在d1=d2'时,则模具的最大宽度可以达到3d1+2d3,比背景技术中的模具的最大值要更大;另一种是d2'的长度大于d1,当模具处于收拢合并的状态下时,两个导向轴依然在模具的轮廓范围内,模具功能并未丧失。
34.如图3所示,图3为图2的另一个方向的视图,第二组模单元22与第一组模单元21之间沿着第二方向y向滑动连接,具体的优选,第二组模单元22/第一组模单元21之中的任意一组中设置轴套216,另一组中设置第二导向轴217,两组模单元之间的高度即可实现可调。
35.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模具的立体图,该模具包括中间的芯模10及芯模周围的第一组模单元21及第二组模单元22。在纸盒加工领域,该模具可以用来制作桶盒,将桶盒灰板包覆在该模具上,即可形成桶盒的主体。对于生产厂家来说,相同的盒结构产品,可以采用同一台设备来加工是成本最低的方案,因此模具做成高度及宽度可调是厂家的迫切需求。
36.如图5所示,图5为图4中y向视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该万能模的x向调节方案。
37.在芯模10的一个面上设置滑动副,优选第二滑槽18及滑块14,滑块上设有推件结构15,在第二组模单元上设置与该推件结构15相配合的两个斜面221。当滑块14沿着芯模的长度延伸方向运动时,推件结构15将推动第二组模单元的两个模单元沿着x向向两侧散开。进而实现万能模的x向宽度调节。
38.其中推件结构15可以是两个滚轮,每个滚轮分别与一个斜面221配合实现对模单元的调节。
39.如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其中的推件结构15可以是一个楔块,该楔块具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斜面221配合的斜面,滑块14与该楔块可以是一体的或分体的,滑块14滑动时,楔块依然可以实现对模单元的调节。
40.同理,可以理解的,斜面221也可以是弧面,效果相同。
41.进一步的,当设置多组斜面221时,斜面的倾斜方向可以互为镜像,多个滑块还可以相互远离或靠近以同步推动斜面,进而达到调节模单元之目的。
42.同理,参照图5及图7,在芯模10上设置斜面221,也就是在滑块14上设置斜面,而推件结构15设置在两侧的模单元上,当滑块14在第二滑槽中滑动时,依然可以将推件结构顶开进而达到调节两侧模单元之目的。
43.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为了使两侧模单元能够缩小到最小值,当推件结构是滚轮时,滑块14上设置一凸台16,其中一个滚轮设置在凸台16上,而与之相并列的另一个滚轮这设置在凸台16之下;相应的,一个模单元上的斜面221设置在靠外层与凸台16上滚轮配合,与之相对的另一个模单元的斜面设置在靠内层与凸台之下的滚轮相配合,使两个斜面在收拢时实现分层避让,直至两侧模单元靠紧芯模,此时为x向的宽度最小值。推件结构是楔块时,楔块可以整体加厚使两斜面同步满足配合关系。
44.实现两侧模单元收拢的方式,优选拉簧13,在一个模单元上垂直设立销柱,在芯模中或相对的另一模单元中设另一销柱,中心芯模中设穿孔,拉簧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销柱,两侧模单元撑开时,则拉簧被拉伸,当滑块反向滑动时,则拉簧回复形变,使两侧模单元向中间靠拢。阻止拉簧回缩的方式在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是通过在第二组模单元设置带有锁止滑槽222的延伸结构,并在芯模10上设置与锁止滑槽匹配的锁孔,模单元被推开扩散时,模单元沿着x向活动,受到拉簧的作用具有收缩趋势,用螺钉将锁止滑槽222及锁孔锁死即可阻止拉簧的回缩。
4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模单元的x向调节并非直接人工掰开,而需要借助机械结构微调,当模单元的锁止状态撤销时,通过调节工具使模单元沿x向调节至精度更高的长度。本文中提供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滑块14沿着芯模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螺栓调节结构17,螺栓调节结构通过螺纹来实现微调。
46.在一些现有技术中第一组模单元21及第二组模单元22被配置再芯模上进行y向滑动,这样的配置,导致模具的y向的最小值为芯模的厚度加两侧的模单元的厚度。这种模具的范围也更小了。得益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两组模单元的连接方式,第二组模单元22与第一组模单元21之间直接通过轴滑动结构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规避了芯模的厚度,使两者的厚度之和可以小于或等于芯模的厚度。
47.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两组模单元沿着y向的锁止方式,巧妙的借助与轴滑动本身预留出来的空间设置一锁销结构30来实现两组模单元的y向锁止。本文根据该实施例在两组模单元中任一方设置锁销,另一方设置锁块,锁块具有与锁销配合的通孔,借助螺钉将锁块锁紧即可。
48.根据上述的一个实施例中,当芯模10的一个面采用滑动副及滑槽来实现模单元在x向的主动调节后,在芯模的10的另一面也宜采用滑槽及滑动副来实现模单元在y向的调节,因为这样的开发成本及加工成本均较低。
49.例如,在芯模10的另一个面上设置第一滑槽19,在第一滑槽中设置移动副,该移动副中设置有上述的导向槽12与第一组模单元21上的导向轴218。
50.该移动副可以以楔块组件将第一滑槽19中的移动方向转化为模单元在y向的移动,进而实现对第一组模单元21的调节。具体的,第一滑槽19中设置有主动楔块192及被动
楔块191,两者斜面互补接触,被动楔块191上配置导向槽12,主动楔块192沿着第一滑槽19滑动,通过该斜面将另一斜面挤压上行。
51.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楔块组件的调节更加便利,实用新型人在第一滑槽19中设置两个主动楔块192,中间夹设一个被动楔块191,然后将两个主动楔块192通过另一螺栓调节结构来微调两个主动楔块的距离。该螺栓调节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中功效相同,此处不赘述。
52.当被动楔块191上行时带动第一组模单元21上行,当第一组模单元需要下行时,通过解放螺栓调节结构,对被动楔块191直接按压即可实现下行。而在本实施例中,实用新型人采用另一根螺栓沿着y向贯通该被动楔块191的中心,使被动楔块191的y向能实现精确微调。
5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