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化纤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纤丝加弹生产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化纤丝加弹生产过程中,通过利用例如dty加弹油剂涂覆在丝线上,以改善假捻丝线的抗静电性、束集性、退绕性、摩擦性等,能够有效的保证假捻加弹丝线的加弹效果。
3.中国专利cn108517597a公开了一种poy涤纶长丝加工用的假捻器系统,所述的假捻头呈圆柱形且假捻头两端对称设置有水平固定的圆柱形凸台,所述的两个圆柱形凸台外壁上安装有轴承,所述的第一假捻齿轮和第二假捻齿轮分别安装在假捻头两端,所述的第一假捻齿轮和第二假捻齿轮一侧固定有圆环形凸块,圆环形凸块转动连接在轴承的外圈上,所述的假捻头中心开有贯穿整个假捻头的中心孔,中心孔内壁粘合有橡胶套,所述的第一假捻齿轮和第二假捻齿轮上开有供纺织线穿过的假捻孔,所述的假捻孔与中心孔连通。
4.但是该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够通过在假捻孔内完成对丝线的假捻加弹处理,但是由于丝线在假捻孔内处于持续输出状态,进而使得原先弯曲定型的丝线在沿假捻孔抽拉时,未完全冷却定型的丝线会在假捻孔挤压力作用下弹性恢复,从而降低了丝线的加弹程度,同时使得丝线加弹后线性形状不规整。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化纤丝加弹生产设备及方法,通过下送丝组件将成股化纤丝线导入至正在推动丝线朝向一侧弯曲的捻丝部中,夹持端子夹住丝线的同时,推捻组件推动丝线朝向一侧转动,控制导入组件控制加弹油剂均匀的涂覆在旋转的丝线上,并在丝线朝向反向一侧转动假捻时,控制导入组件输送加热气至夹持空间内均匀软化旋转丝线,并在假捻至最大行程时,控制输入冷却气冷却假捻丝线,随后,开闭动力件打开推捻组件、牵引处理组件撤离丝线,上送丝组件沿丝线加弹方向将加弹丝线对外导出,以实现对成股化纤丝线加注加弹油剂、加热软化及冷却定型一体化均匀处理的同时,还实现了对丝线的连续化加弹处理,同时还保证了加弹丝线持续输出时的加弹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纤丝加弹生产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捻丝部,正向推动并正向扭转丝线添加加弹油剂、反向推动并反向扭转假捻丝线且持续加热扭转丝线、对最大扭转程度下的假捻丝线进行冷却处理的若干组所述捻丝部逐层布置在所述机架上;以及输出部,对正向推动动作的捻丝部导入丝线、将冷却处理后导入捻丝部丝线对外输出的所述输出部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上下两侧。
7.进一步的,所述捻丝部包括:推捻组件,推送丝线朝向径向的两侧来回往复移动、使接触顶点两侧的丝线互为反向扭转的所述推捻组件相互对称布置;牵引处理组件,向两侧来回往复牵引丝线、对丝线分别进行加弹有机的添加、加热、冷却处理的所述牵引处理组
件设于所述推捻组件的两侧;以及开闭动力件,使所述推捻组件向两侧打开释放冷却丝线的所述开闭动力件动力端与所述推捻组件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推捻组件包括:推捻支架;捻丝盘,所述捻丝盘设于所述推捻支架的一侧;以及推捻动力件,驱动所述捻丝盘推送丝线来回往复移动的所述推捻动力件安装在所述推捻支架上;以及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捻丝盘转动带动丝线扭转的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推捻动力件之间传动连接。
9.进一步的,经所述传动组件驱动的所述捻丝盘互为反向转动。
10.进一步的,所述牵引处理组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机架上、跟随所述推捻组件来回往复动作的牵引支架;以及夹持定型组件,沿丝线轴向方向夹持、向两侧使丝线弯曲并加弹处理的所述夹持定型组件安装在所述牵引支架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定型组件包括:夹持组件,设于丝线弯曲垂直方向的两侧、上下交错设置的所述夹持组件滑动设于所述牵引支架上;夹持动力件,使上下交错的所述夹持组件沿环形封闭夹持丝线的所述夹持动力件安装在所述牵引支架上;以及导向组件,对往复跟随牵引支架向两侧往复移动的夹持组件进行丝线弯曲导向的所述导向组件布置在所述牵引支架的两侧。
12.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弹性安装在所述牵引支架上的夹持端子;由闭合状态的所述夹持端子构成的夹持空间;连接在所述夹持端子一侧的输送管件;以及控制导入组件,依次控制加弹油剂、加热气、冷却气经输送管件导入至夹持空间内的所述控制导入组件安装在所述推捻动力件的动力端上。
13.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件包括:导送管;导套,所述导套滑动套设在所述导送管上;以及抵靠件,滑动安装在所述牵引支架上、与所述导向组件相对应的所述抵靠件安装在所述导套的两侧。
14.进一步的,所述输出部包括:下送丝组件,将丝线送入至使丝线弯曲的所述捻丝部内的所述下送丝组件设于所述机架的底部一侧;以及上送丝组件,沿丝线弯曲方向布置、夹持在丝线弯曲垂直方向两侧输出所述捻丝部内加弹后丝线的所述上送丝组件安装在所述机架的顶部一侧。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化纤丝加弹生产设备用于加弹化纤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夹持丝线,开闭动力件驱动推捻组件朝向丝线弯曲两侧移动使丝线处于夹紧状态,同时推捻组件传动牵引处理组件,使夹持端子移动至丝线弯曲垂直方向的两侧封闭夹紧丝线;步骤二、丝线送入,下送丝组件配合推捻组件和牵引处理组件使丝线弯曲动作,将丝线适应性送入至捻丝部中;步骤三、加注油剂,推捻动力件朝向一侧的导向组件推送捻丝盘,牵引处理组件逐渐接触导向组件,使夹持端子夹持丝线呈弯曲形状布置,经传动组件的传动,使对称布置的捻丝盘互为反向驱动接触两端的丝线旋转,同时,控制导入组件控制加弹油剂与输送管件连通,使加弹油剂进入夹持空间内并对转动的丝线进行涂布;步骤四、反向加热软化,涂布加弹油剂的丝线返回至竖直状态后在推捻组件和牵引处理组件的夹持下继续反向弯曲,捻丝盘反向带动丝线旋转假捻的同时,控制导入组件
控制将加热气导入至夹持空间内软化正在旋转假捻的丝线;步骤五、冷却,推捻组件和牵引处理组件反向推送丝线至假捻、弯曲最大行程时,控制导入组件控制冷却气进入夹持空间中,使假捻丝线散热硬化;步骤六、排线,沿加弹宽度方向布置的上送丝组件转动,使经上送丝组件夹持的定型加弹丝线沿上送丝组件的转动方向对外输出。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捻丝部和输出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丝线经输出部动力输入至捻丝部进行弯曲假捻加弹处理后,再经输出部对外输出,从而保证对丝线连续性加弹处理的同时,还保证了加弹后丝线对外输出后的加弹保持强度;(2)本发明通过开闭动力件与推捻组件、牵引处理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假捻加弹处理丝线后对丝线的快速撤离,从而解决了加弹完成丝线输出时丝线继续受到推捻组件、牵引处理组件的牵引干扰,而降低加弹保持程度的技术问题;(3)本发明通过捻丝盘、夹持定型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丝线在捻丝盘朝向一侧推转时,夹持定型组件会推动丝线沿预定弯曲线性布置,从而可以保证加弹丝线弯曲定型曲线的规整性;(4)本发明通过捻丝盘、夹持端子以及控制导入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捻丝盘在朝向一侧推转丝线时,控制导入组件控制将加弹油剂均匀涂布在夹持空间内的转动丝线上,并在反向旋转假捻丝线时,对夹持空间输入加热气,使丝线得到快速软化形变,并在丝线假捻至最大行程时,通过控制导入组件控制冷却气的输入以定型丝线,实现了对丝线涂覆油剂、加热软化、冷却定型一体化加工的同时,还使得丝线在假捻至最大程度时进行冷却处理,提高冷却后丝线的加弹程度;(5)本发明通过夹持端子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将丝线牵引成预定弯曲形状的同时,还能够使夹持状态的夹持端子形成两端开口的夹持空间,从而实现在输送加弹油剂、加热气、冷却气至夹持空间内时,加弹油剂、加热气、冷却气会朝向夹持空间的两端流动,从而使得加弹油剂、加热气、冷却气沿丝线轴向方向均匀穿过丝线,从而提高对丝线处理的均匀性;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成股化纤丝加弹生产效率高、能有效维持加弹效果等优点。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捻丝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输出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加弹处理的结构布置图;图5为本发明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牵引处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夹持定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图7中b处放大图;图9为本发明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推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的另一侧向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图2中c处放大图;图13为本发明加弹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0.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化纤丝加弹生产设备,包括机架1,还包括:捻丝部2,正向推动并正向扭转丝线添加加弹油剂、反向推动并反向扭转假捻丝线且持续加热扭转丝线、对最大扭转程度下的假捻丝线进行冷却处理的若干组所述捻丝部2逐层布置在所述机架1上;以及输出部3,对正向推动动作的捻丝部2导入丝线、将冷却处理后导入捻丝部2丝线对外输出的所述输出部3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上下两侧。
21.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在对成股的化纤丝进行假捻加弹处理过程中,通过利用输出部3可以实现将丝线阶段性的控制输入至捻丝部2中进行假捻加弹处理,并且在加弹后再进行对外输出,从而实现丝线沿轴向方向连续处理,而在捻丝部2对丝线进行加弹处理过程中,会先带动丝线朝向一侧转动,同时对转动的丝线进行加弹油剂的添加,从而实现将加弹油剂沿丝线周向方向均匀添加,并且在丝线返回至竖直状态后,会继续朝向反向移动,同时反向旋转丝线,并使得旋转接触点的上下两侧丝线分别同向转动,从而形成假捻状态,并且为了提高假捻效果,在假捻过程中,捻丝部2还会对丝线沿旋转周向方向持续加热处理,从而提高丝线的软化效率,并且在丝线假捻至最大行程后,进行连续的冷却处理,从而使得丝线在冷却后排出时,降低加弹后的丝线弯曲形状的恢复量,从而提高对丝线的加弹效果。
22.如图2所示,所述捻丝部2包括:推捻组件21,推送丝线朝向径向的两侧来回往复移动、使接触顶点两侧的丝线互为反向扭转的所述推捻组件21相互对称布置;牵引处理组件22,向两侧来回往复牵引丝线、对丝线分别进行加弹有机的添加、加热、冷却处理的所述牵引处理组件22设于所述推捻组件21的两侧;以及开闭动力件23,使所述推捻组件21向两侧打开释放冷却丝线的所述开闭动力件23动力端与所述推捻组件21相连接。
23.在本实施例中,在对丝线进行向一侧弯曲、加热假捻以及冷却处理后,为了进一步的解决弯曲加弹丝线沿轴向方向移动时,造成的加弹恢复,在输出部3提供对外输出动力
时,开闭动力件23会带动推捻组件21离开丝线形成弯曲的两侧,同时牵引处理组件22也会离开弯曲垂直方向的丝线两侧,从而使得丝线在不受到推捻组件21、牵引处理组件22干扰的状态下对外输出,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因丝线弯曲两侧受到推捻组件21的挤压而使得丝线发生加弹恢复。
24.需要补充的是,所述开闭动力件23优选为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且动力端与所述推捻组件21相连接的气缸。
25.如图4所示,所述推捻组件21包括:推捻支架211;捻丝盘212,所述捻丝盘212设于所述推捻支架211的一侧;以及推捻动力件213,驱动所述捻丝盘212推送丝线来回往复移动的所述推捻动力件213安装在所述推捻支架211上;以及传动组件214,驱动所述捻丝盘212转动带动丝线扭转的所述传动组件214与所述推捻动力件213之间传动连接。
26.本实施例中,推捻组件21在驱动丝线来回往复移动并驱动丝线转动的过程中,开闭动力件23会先带动处于初始位置的捻丝盘212夹持在丝线两侧,同时牵引处理组件22会到达捻丝盘212移动垂直方向的丝线两侧,通过优选为气缸的推捻动力件213带动夹持丝线的捻丝盘212来回移动的同时,通过传动组件214传动捻丝盘212转动,从而驱动捻丝盘212带动接触点两侧的丝线同向转动进行假捻处理。
27.需要补充的是,如图10和11所示,所述捻丝盘212包括安装在所述推捻动力件213动力端上且与所述推捻支架211滑动连接的盘座2121、安装在所述盘座2121上的盘体2122,所述盘体2122为双锥台状结构,且所述盘体2122与丝线的接触面上呈“>”形状开设有防滑槽体2123。
28.还需要补充的是,所述传动组件214包括安装在所述盘体2122上的第一齿轮2141、啮合在所述第一齿轮2141一侧且安装在所述盘座2121上的第二齿轮2142、与所述第二齿轮2142相连接的传动盘2143、设于所述盘座2121一端的传动盘2143、连接在所述传动盘2143之间的皮带2144、安装在远离第二齿轮2142的所述传动盘2143上的第三齿轮2145以及设于所述推捻支架211上且与所述第三齿轮2145相啮合的齿条2146。
29.本实施例中,盘座2121在推捻动力件213的动力下朝向丝线一侧来回移动时,会通过第三齿轮2145与齿条2146之间的啮合传动,通过传动盘2143以及皮带带动齿牙量大于第一齿轮2141的第二齿轮2142转动,从而转动的第二齿轮2142带动第一齿轮2141转动更多的圈数,进而带动盘体2122转动时,提高对丝线的假捻转动圈数。
30.再具体的,经所述传动组件214驱动的所述捻丝盘212互为反向转动。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互为反向转动的捻丝盘212同时作用于丝线上,从而提高对丝线的假捻效果。。
32.如图5所示,所述牵引处理组件22包括:滑动设于所述机架1上、跟随所述推捻组件21来回往复动作的牵引支架221;以及夹持定型组件222,沿丝线轴向方向夹持、向两侧使丝线弯曲并加弹处理的所述夹持定型组件222安装在所述牵引支架221上。
33.本实施例中,牵引处理组件22在牵引丝线移动的过程中,经开闭动力件23带动的推捻组件21会传动至牵引支架221到达竖直布置状态下的丝线两侧,并经夹持定型组件222对丝线的夹持、使丝线朝向两侧分别弯曲进行加弹油剂的添加、加热软化以及冷却硬化等处理,从而提高丝线的弯曲加弹效果。
34.需要补充的是,如图5所示,所述盘座2121的两端分别设于与所述牵引支架221相
对应的推件2123,从而通过推件2123在开闭动力件23的作用下朝向牵引支架221靠近,直至捻丝盘212夹紧丝线时,推件2123贴紧在牵引支架221的两侧。
35.如图5和6所示,所述夹持定型组件222包括:夹持组件2221,设于丝线弯曲垂直方向的两侧、上下交错设置的所述夹持组件2221滑动设于所述牵引支架221上;夹持动力件2222,使上下交错的所述夹持组件2221沿环形封闭夹持丝线的所述夹持动力件2222安装在所述牵引支架221上;以及导向组件2223,对往复跟随牵引支架221向两侧往复移动的夹持组件2221进行丝线弯曲导向的所述导向组件2223布置在所述牵引支架221的两侧。
36.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定型组件222在夹持丝线并使丝线调整成加弹弯曲形状时,通过优选为气缸的夹持动力件2222动力作用,带动夹持组件2221朝向丝线移动,并通过夹持组件2221的上下交错布置,从而实现对在夹持丝线时沿丝线轴向方向封闭丝线,从而在该段封闭的丝线中对丝线进行处理,而且在处理丝线时,夹持组件2221还会沿导向组件2223的导向方向调整位置,以使得丝线保持成加弹的弯曲形状。
37.如图6所示,所述导向组件2223包括安装在所述盘座2121两侧的导向座以及设于所述导向座上与丝线弯曲曲线相对应的导向面。
38.本实施例中,通过夹持组件2221与该导向面相接触,从而使得沿丝线轴向方向布置的夹持组件2221适应导向面形状,从而牵引丝线布置成弯曲形状。
39.如图6所示,所述夹持组件2221包括:弹性安装在所述牵引支架221上的夹持端子22211;由闭合状态的所述夹持端子22211构成的夹持空间22212;连接在所述夹持端子22211一侧的输送管件22213;以及控制导入组件22214,依次控制加弹油剂、加热气、冷却气经输送管件22213导入至夹持空间22212内的所述控制导入组件22214安装在所述推捻动力件213的动力端上。
4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导入组件22214对加弹油剂、加热气以及冷却气的输入控制,可以实现在夹持端子22211夹持丝线朝向一侧移动时,使加弹油剂经输送管件22213进入至夹持空间22212中,并在丝线转动过程中,使得加弹油剂均匀的涂覆在丝线上,而在反向推送丝线的过程中,控制导入组件22214会导入夹持空间22212加热气体,从而在丝线转动的状态下,可以提高丝线软化的均匀性,而且在丝线到达最大假捻行程时,控制导入组件22214还会进一步的控制通入冷却气体进入至夹持空间22212中,从而实现丝线在软化并保持弯曲加弹状态下完成定型处理。
41.如图8所示,所述夹持端子22211包括沿丝线轴向方向依次布置的封扣端子222111、一端内侧为u型结构的插头端子222112以及分别将封扣端子222111、插头端子222112与牵引支架221弹性连接的弹簧222113。
42.在本实施例中,当适应导向组件2223形状时,封扣端子222111、插头端子222112会适应性的移动,同时,在离开导向组件2223时,封扣端子222111、插头端子222112受到弹簧222113的弹力作用,会返回至牵引支架221的中部。
43.如图8所示,所述输送管件22213包括:导送管222131;导套222132,所述导套222132滑动套设在所述导送管222131上;以及抵靠件222133,滑动安装在所述牵引支架221上、与所述导向组件2223相对应的所述抵靠件222133安装在所述导套222132的两侧。
4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送管222131可以实现将加弹油剂、加热气、冷却气分别对夹持空间22212的输入,并且通过夹持动力件2222的动力作用,可以实现导送件222131沿导套
222132的导向方向朝向丝线两侧移动夹持,并且在夹持端子22211来回移动的过程中,导送管222131以及抵靠件222133会一同跟随移动,并且抵靠件222133依次抵靠在导向组件2223时,会使得夹持端子22211调整成与弯曲丝线相应的曲线布置。
45.需要补充的是,如图8所示,所述夹持定型组件222还包括用于统一推出所述导送管222131的安装组件2224,所述安装组件2224包括滑动设于所述牵引支架221上且与所述夹持动力件2222动力端相连接的移动支架22241、安装在所述导送管222131上的滑块22242以及连接在滑块22242两侧且滑动穿过所述移动支架22241的滑导杆22243。
46.在本实施例中,导送管222131可以通过与滑块22242以及滑导杆22243之间的连接,实现在移动支架22241上适应性的调整位置,并且通过夹持动力件2222的驱动,使得所有导送管222131以及夹持端子22211朝向丝线两侧来回往复移动夹持。
47.如图7所示,所述控制导入组件22214包括与所述导送管222131相连接的导管222141、依次连通各组导管222141的集合管222142、设于所述集合管222141顶部的阀壳体222143、依次设于所述阀壳体222143一侧的油剂管道222144、加热气管道222145、冷却气管道222146、设于所述阀壳体222143内的阀芯222147、开设在所述阀芯222147上的进道222148、沿所述阀芯222148周向布置且与所述进道222148相连通的导入道222149以及安装在所述阀壳体222143上且动力端与所述阀芯222147相连接的驱动电机222150。
4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优选为伺服电机的驱动电机222150动力带动阀芯222147转动,从而在进道222148分别对应于油剂管道222144、加热气管道222145、冷却气管道222146时,会朝向导入道222149内依次导入加弹油剂、加热气体、冷却气体,从而经导送管222131送入至夹持空间22212内作用于丝线。
49.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对集合管222142的安装,所述集合管222142安装在所述盘座2121上,从而跟随盘座2121来回往复移动。
50.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夹持空间22212处于夹持丝线的封闭状态时,加弹油剂、加热气体、冷却气体在压力作用下,会分别朝向夹持空间22212的两端流动,从而实现加弹油剂、加热气体、冷却气体沿丝线轴向方向流动,从而提高对丝线处理的均匀性。
51.如图12所示,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各层经捻丝部2处理时,对丝线的顶点进行牵引,所述推捻支架211的顶部连接有供丝线穿过的圆环215,且所述圆环215呈半圆状态对称布置在丝线两侧。
52.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输出部3包括:下送丝组件31,将丝线送入至使丝线弯曲的所述捻丝部2内的所述下送丝组件31设于所述机架1的底部一侧;以及上送丝组件32,沿丝线弯曲方向布置、夹持在丝线弯曲垂直方向两侧输出所述捻丝部2内加弹后丝线的所述上送丝组件32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顶部一侧。
5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下送丝组件31和上送丝组件32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将丝线对捻丝部2的导入,从而在解决丝线因弯曲绷紧而导致丝线易断裂的技术问题的同时,还实现了对丝线的连续假捻加弹处理,并且通过上送丝组件32对丝线的夹持输送设计,解
决了弯曲丝线对外输出时,因夹紧力导致的弯曲丝线的弯曲线性被再次碾直。
54.如图3所示,所述下送丝组件31包括开设在所述机架1底部一侧的进丝空间311以及安装在所述进丝空间311内且沿丝线加弹垂直方向布置的下夹辊312。
55.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优选伺服电机的动力带动沿丝线加弹垂直方向布置的下夹辊312转动,解决了丝线在向一侧推动加弹处理时,丝线的下端脱离下夹辊312。
56.如图3所示,所述上夹辊312包括设于所述机架1顶部一侧的排出空间321、沿丝线加弹方向布置的上夹辊322以及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动力端与所述上夹辊322相连接的夹送电机323。
5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优选为伺服电机的夹送电机323带动上夹辊322转动,从而驱动加弹方向与上夹棍322平行布置的丝线在上夹辊322转动动力下对外输出。
58.实施例三如图13所示,一种化纤丝加弹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夹持丝线,开闭动力件23驱动推捻组件21朝向丝线弯曲两侧移动使丝线处于夹紧状态,同时推捻组件21传动牵引处理组件22,使夹持端子22211移动至丝线弯曲垂直方向的两侧封闭夹紧丝线;步骤二、丝线送入,下送丝组件31配合推捻组件21和牵引处理组件22使丝线弯曲动作,将丝线适应性送入至捻丝部2中;步骤三、加注油剂,推捻动力件213朝向一侧的导向组件2223推送捻丝盘212,牵引处理组件22逐渐接触导向组件2223,使夹持端子22211夹持丝线呈弯曲形状布置,经传动组件214的传动,使对称布置的捻丝盘212互为反向驱动接触两端的丝线旋转,同时,控制导入组件22214控制加弹油剂与输送管件22213连通,使加弹油剂进入夹持空间22212内并对转动的丝线进行涂布;步骤四、反向加热软化,涂布加弹油剂的丝线返回至竖直状态后在推捻组件21和牵引处理组件22的夹持下继续反向弯曲,捻丝盘212反向带动丝线旋转假捻的同时,控制导入组件22214控制将加热气导入至夹持空间22212内软化正在旋转假捻的丝线;步骤五、冷却,推捻组件21和牵引处理组件22反向推送丝线至假捻、弯曲最大行程时,控制导入组件22214控制冷却气进入夹持空间22212中,使假捻丝线散热硬化;步骤六、排线,沿加弹宽度方向布置的上送丝组件32转动,使经上送丝组件32夹持的定型加弹丝线沿上送丝组件32的转动方向对外输出。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