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全自动均匀混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0081发布日期:2022-12-14 00:0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率全自动均匀混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率全自动均匀混棉装置。


背景技术:

2.纤维棉料加工行业作为轻工业近年来的头部产业,在多年的起起伏伏中一直占据着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而在实际生产中,混棉机作为必要设备之一,现有的混棉机中混合出来的棉料均匀度参差不齐,混合后质量反而大大下降,同时混合的原料棉配比不均匀导致精准度差,加工产品质量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全自动均匀混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高效率全自动均匀混棉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下端面左右对称分布固设有两个立柱,所述机体中设置有混棉空间,所述机体下端面固设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输出端固设有动力转轴,所述动力转轴向上延伸贯穿所述混棉空间穿出至所述机体上端面,所述动力转轴上固定套设有混合棒套筒,所述混棉空间左右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蓬松管腔,每个所述蓬松管腔中分别设置有蓬松组件,每个所述蓬松管腔上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下料流道,每个所述下料流道上侧分别设置有下料壳体,每个所述下料壳体均与所述机体上端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下料壳体中分别设置有定量组件,所述混棉空间上侧壁连通设置有环形排气腔,所述环形排气腔上侧开口处固定连通有吸尘器。
6.作为优选,所述的蓬松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体左右端面上的驱动电机,每个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分别固设有驱动转轴,每个所述驱动转轴分别向靠近所述机体中心线方向延伸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蓬松管腔,每个所述驱动转轴上分别等距分布设置有螺旋套片,从而使得落入到所述蓬松管腔中的原料棉通过所述驱动转轴转动,从而使得原料棉在通过所述驱动转轴运输过程中,所述螺旋套片转动将原料棉进行拨散,从而大大提高了原料棉在混合前的蓬松度,从而使得原料棉在进行混合时接触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混合更加充分。
7.作为优选,每个所述螺旋套片上分别等距分布设置有硬质橡胶凸起柱,且每个所述螺旋套片上下端面均与所述蓬松管腔侧壁之间抵接。
8.作为优选,所述定量组件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下料壳体中的第一送料腔,每个所述第一送料腔上侧均呈喇叭状,每个所述第一送料腔下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二送料腔,每个所述第二送料腔下侧壁均与对应的所述下料流道相互连通,每个所述第二送料腔中分别滑动连接有推料滑板,每个所述推料滑板均贯穿滑出对应的所述下料壳体靠近所述机体中心线方向端面,每个所述推料滑板上端面分别固设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下料壳体端面之间连接复位弹簧。
9.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力转轴上端面固设有动力盘,所述动力盘呈外端面光滑的椭圆状,且与两个所述推料滑板端面之间抵接。
10.作为优选,所述的混合棒套筒外端面等距分布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搅拌棒且外端面设置有椭圆凸点。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料棉通过所述驱动转轴运输过程中,所述螺旋套片转动将原料棉进行拨散,从而大大提高了原料棉在混合前的蓬松度,从而使得原料棉在进行混合时接触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混合更加充分,从而大大提高了混合均匀度与质量,使得混合棉加工质量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率全自动均匀混棉装置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部件动力盘18位置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0、机体;11、蓬松管腔;12、下料流道;13、第二送料腔;14、下料壳体;15、推料滑板;16、第一送料腔;17、固定板; 18、动力盘;19、吸尘器;20、环形排气腔;21、混棉空间;22、混合棒套筒;23、动力电机;24、驱动电机;25、驱动转轴;26、动力转轴;27、螺旋套片。
具体实施方式
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9.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视图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视图,图1所示方向与本实用新型装置正视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一致。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效率全自动均匀混棉装置,包括机体10,所述机体10下端面左右对称分布固设有两个立柱,所述机体10中设置有混棉空间21,所述机体10下端面固设有动力电机23,所述动力电机23输出端固设有动力转轴26,所述动力转轴26向上延伸贯穿所述混棉空间21穿出至所述机体10上端面,所述动力转轴26上固定套设有混合棒套筒22,所述混棉空间21左右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蓬松管腔11,每个所述蓬松管腔11中分别设置有蓬松组件301,每个所述蓬松管腔11上侧壁分别连通设置有下料流道12,每个所述下料流道12上侧分别设置有下料壳体 14,每个所述下料壳体14均与所述机体10上端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下料壳体14中分别设置有定量组件302,所述混棉空间21上侧壁连通设置有环形排气腔20,所述环形排气腔20上侧开口处固定连通有吸尘器19。
22.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蓬松组件301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体 10左右端
面上的驱动电机24,每个所述驱动电机24输出端分别固设有驱动转轴25,每个所述驱动转轴25分别向靠近所述机体10中心线方向延伸贯穿进入对应的所述蓬松管腔11,每个所述驱动转轴25上分别等距分布设置有螺旋套片27,从而使得落入到所述蓬松管腔11中的原料棉通过所述驱动转轴 25转动,从而使得原料棉在通过所述驱动转轴25运输过程中,所述螺旋套片 27转动将原料棉进行拨散,从而大大提高了原料棉在混合前的蓬松度,从而使得原料棉在进行混合时接触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混合更加充分。
23.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螺旋套片27上分别等距分布设置有硬质橡胶凸起柱,且每个所述螺旋套片27上下端面均与所述蓬松管腔11侧壁之间抵接。
24.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定量组件302包括设置在每个所述下料壳体14中的第一送料腔16,每个所述第一送料腔16上侧均呈喇叭状,每个所述第一送料腔16下侧均连通设置有第二送料腔13,每个所述第二送料腔13 下侧壁均与对应的所述下料流道12相互连通,每个所述第二送料腔13中分别滑动连接有推料滑板15,每个所述推料滑板15均贯穿滑出对应的所述下料壳体14靠近所述机体10中心线方向端面,每个所述推料滑板15上端面分别固设有固定板17,每个所述固定板17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下料壳体14端面之间连接复位弹簧。
25.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转轴26上端面固设有动力盘18,所述动力盘18呈外端面光滑的椭圆状,且与两个所述推料滑板15端面之间抵接。
26.另外,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混合棒套筒22外端面等距分布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搅拌棒且外端面设置有椭圆凸点。
27.具体实施时,将需要进行混棉的原料加入到对应的所述第一送料腔16中,此时启动所述动力电机23,与所述驱动电机24,从而带动所述动力转轴26 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动力盘18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所述推料滑板15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将所述第一送料腔16中的原料定量推入对应的所述蓬松管腔11 中,从而通过所述驱动转轴25转动,从而使得原料棉在通过所述驱动转轴25 运输过程中,所述螺旋套片27转动将原料棉进行拨散,从而大大提高了原料棉在混合前的蓬松度,从而使得原料棉在进行混合时接触更加均匀,从而使得混合更加充分,蓬松好的原料进入到所述混棉空间21中,通过所述混合棒套筒22转动进行混合,最后打开所述混棉空间21后侧的封闭门将混合好的棉取出。
28.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