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调节的纸罐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34788发布日期:2023-03-22 08:24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调节的纸罐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线,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调节的纸罐装配线,属于纸罐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纸罐是以纸为主要原料,故回收处理容易;保护性能优良,可防水、防潮,有一定的隔热效果;无臭、无毒、安全可靠,特别适用于食品包装;可充填各种形状的商品,且充填时噪音小;造型结构多样,外层可进行彩印,具有良好的陈列效果;质量轻,只有铁罐的30%,流通容易,使用方便,价格较低。
3.复合纸罐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除常用于盛装粉末状固体食品,如可可粉、茶叶、砂糖、盐、麦片、咖啡及各种固体饮料,复合纸罐也是一种新型的包装制品,它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制造成本低,是食品包装的良好选择,它集合纸膜铁为一体,是油炸干脆食品包装的最佳容器,具有密封性能优越、安全卫生、成本低廉、新颖时尚等优点。
4.但是对纸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传统的方法是通过人工进行刷胶对底盖和纸罐进行固定,自动化程度低,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生产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5.因此,亟需对纸罐的装配线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调节的纸罐装配线,送料台和加工台上均转动设置有传输带,在整个过程中,无需手动处理,通过传输带便可运输,提升使用的便捷性以及加工的效率,自动化程度高,每次换单作业时,需要根据不同规格的纸罐大小,调节各工位的位置、高度等参数,提升使用的范围以及灵活性,大大提升加工的效率。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8.一种数控调节的纸罐装配线,包括送料台以及通过翻转机构连接的加工台,所述送料台的上侧面固定设置有涂料机构,所述涂料机构用于对纸罐上端口的内侧面进行进行涂胶;
9.所述加工台的上端面竖向滑动设置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用于对所述纸罐添加底盖,所述送料机构远离所述翻转机构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用于对所述纸罐进行压合;
10.所述送料台和所述加工台上均转动设置有传输带,所述传输带用于对所述纸罐进行运输。
11.优选的,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送料台和所述加工台之间,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机构支撑板和翻转机,所述翻转机转动设置在所述翻转机构支撑板的内部。
12.优选的,所述翻转机的一侧设置有v型承接片,所述v型承接片固定设置在所述送料台的上端面,且所述v型承接片设置在纸罐的底部,所述翻转机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夹持杆,其中一个所述夹持杆上连接有第二伸缩泵,所述第二伸缩泵固定设置在所述翻转机构
固定侧板,503-水平导向杆,504-竖直导向杆,505-底盖放置台,6-压合机构,601-压合机构支撑柱,602-第三伸缩泵,603
‑ꢀ
伸缩杆,7-夹持支撑机构,701-第四伸缩泵,702-夹持支撑座,703-支撑连杆, 704-挤压板,8-万向轮,801-支撑脚,10-传输带,11-第五伸缩泵,12-真空吸头, 13-压头。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32.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控调节的纸罐装配线,包括送料台1 以及通过翻转机构4连接的加工台2,送料台1的上侧面固定设置有涂料机构3,涂料机构3用于对纸罐上端口的内侧面进行进行涂胶,送料台1和加工台2分开安装,通过翻转机构4进行连接,使用方便,通过涂料机构3对纸罐进行涂胶,然后通过翻转机构4直接翻转到加工台2上,大大提升加工的效率;
33.加工台2的上端面竖向滑动设置有送料机构5,送料机构5用于对纸罐添加底盖,送料机构5远离翻转机构4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压合机构6,压合机构6用于对纸罐进行压合,在纸罐通过翻转机构4翻转到加工台2上之后,被涂胶的纸罐上端口被翻转到底部,方便与底盖进行啮合,无需利用手部进行翻转,大大提升翻转以及粘合加工的效率,在纸罐运输到压合机构6的底部后,通过压合机构6将纸罐与底盖固定,加工的效率大大的提升;
34.送料台1和加工台2上均转动设置有传输带10,传输带10用于对纸罐进行运输,在整个过程中,无需手动处理,通过传输带10便可运输,提升使用的便捷性以及加工的效率,自动化程度高,每次换单作业时,需要根据不同规格的纸罐大小,调节各工位的位置、高度等参数,提升使用的范围以及灵活性,大大提升加工的效率。
35.翻转过程: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翻转机构4设置在送料台1和加工台2之间,翻转机构4包括翻转机构支撑板401和翻转机402,翻转机402转动设置在翻转机构支撑板401的内部,翻转机402的一侧设置有v型承接片403, v型承接片403固定设置在送料台1的上端面,且v型承接片403设置在纸罐的底部,翻转机402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夹持杆404,其中一个夹持杆404上连接有第二伸缩泵405,第二伸缩泵405固定设置在翻转机构支撑板401上,在纸罐通过送料台1上的传输带10滑到送料台1上的v型承接片403时,纸罐的底部滑到v型承接片403的上侧面,然后通过翻转机402上的第二伸缩泵405带动夹持杆404对纸罐进行夹持,夹持杆404在带动纸罐后,在翻转机构4的作用下整体旋转180
°
,因此在翻转的过程中实现纸罐的翻转,同时作为送料台1 和加工台2连接的桥梁,自动化程度高。
36.涂胶过程:如图5所示,涂料机构3包括涂料机构支撑架301以及滑动设置在涂料机构支撑架301一侧的支撑板302,支撑板302的一侧设置有通过旋转电机304连接的涂料喷头305,支撑板30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泵303,涂料喷头305转动设置在旋转电机304的底部,当纸罐通过传输带10输送到涂料机构3的底部时,第一伸缩泵303向下运动,并下降到纸罐的内部,然后启动旋转电机304带动涂料喷头305的转动,涂料喷头305在转动的过程中对纸罐内侧面的上端进行涂胶,自动化程度高,提升加工的效率。
37.底盖送料过程:如图2所示,送料机构5的底部通过送料机构滑竿501连接有第五伸缩泵11,第五伸缩泵11固定设置在加工台2上,第五伸缩泵11可以通过送料机构滑竿501将
送料机构5向上抬升好下降,提升送料机构5装置的使用的范围以及使用的灵活性,送料机构5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固定侧板502,固定侧板502上水平滑动设置有水平导向杆503,水平导向杆503上竖向滑动设置有竖直导向杆504,竖直导向杆504的底端连接有真空吸头12,固定侧板502 的一侧设置有底盖放置台505,底盖放置在底盖放置台505上,在使用过程中预先在底盖放置台505上放置若干个底盖,真空吸头12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附底盖放置台505上的底盖,然后水平运动到纸罐的正上方,在通过竖直导向杆504 下降到纸罐的内部,完成底盖的加料过程;
38.压合过程,如图4和图6所示,压合机构6通过压合机构支撑柱601设置在加工台2的上侧面,压合机构支撑柱601上固定设置有第三伸缩泵602,第三伸缩泵602上通过伸缩杆603连接有压头13,压头13竖向运动并对纸罐进行压合,在纸罐通过传输带10输送到压合机构6的下方后,第三伸缩泵602带动伸缩杆603并将压头13下降到纸罐的内部,使纸罐与底盖压合连接,完成整个压合过程。
39.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压合机构6的下方在加工台2上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夹持支撑机构7,夹持支撑机构7用于对纸罐进行固定,在送料台1和加工台 2上设置有夹持支撑机构7,夹持支撑机构7可以对纸罐和进行定位支撑,既方便将纸罐推至传输带10的中部,也就是说对纸罐进行定位,同时可以方便对纸罐进行支撑;
40.夹持支撑机构7包括第四伸缩泵701和夹持支撑座702,第四伸缩泵701 固定设置在加工台2的上侧面,夹持支撑座702设置在第四伸缩泵701的输出端,夹持支撑座702远离第四伸缩泵701的一侧面连接有支撑连杆703,支撑连杆703上连接有挤压板704,挤压板704用于对纸罐进行挤压,在第四伸缩泵 701向外推动夹持支撑座702的时候,支撑连杆703带动挤压板704的运动,因此可以实现对纸罐进行定位,同时再压合机构6上的压头13向下挤压时,挤压板704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促进纸罐与底盖粘合的效率。
41.更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送料台1和加工台2的底部均固定设置有万向轮8,万向轮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脚801,方便对送料台1和加工台2进行运输,支撑脚801提升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便于使用各种不同的环境,提升装置的使用范围以及灵活性。
42.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控调节的纸罐装配线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3.s1:将纸罐放置在送料台1的传输带10上,通过涂料机构3上的支撑板302 调整好涂料喷头305的位置,并对纸罐上端面的内侧面进行涂胶;
44.s2:涂胶后的纸罐通过传输带10传送到翻转机构4上,并在翻转机构4的作用下将涂胶的上端面翻转到下端面,并翻转到加工台2上的传输带10上;
45.s3:送料机构5通过第五伸缩泵11调整一定的高度,并通过竖直导向杆504 底部的真空吸头12吸取底盖放置台505上的底盖,并放置在纸罐上;
46.s4:纸罐携带者底盖在传输带10的作用下运输到压合机构6的下方;
47.s5:第三伸缩泵602上的伸缩杆603通过压头13将底盖与纸罐压合;
48.s6:压合后的纸罐完成初步的加工,在传输带10上进行运转。
49.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
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50.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1.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