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纸浆模塑生产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纸浆模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2.纸浆模塑制品是利用模具在纸浆状态下塑造成形,其可生产出形状复杂、精密型的纸浆盒作为包装防护用品得到了广泛应用个,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目前国内纸模塑业内常用的为真空吸滤抄坯成型方法,此真空成型法是利用真空吸滤技术成型,即在低浓纸浆成型模具内形成真空,使模内腔形成负压,纸浆中的纤维在真空作用下被成型网面滤隔、均匀地沉积滤附在成型模表面的成型网上,而大量的水分在真空抽吸时被带走;当真空吸滤达到制件要求的厚度时,成型模从浆液中移出,进入后续的热压定型交联固化等成型工艺过程。
4.目前基于上述原理的模塑成型机主要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下方的抄坯池、与抄坯池连通的进浆口、设置在抄坯池内的模具连接板、设置在模具连接板上的下模具以及设置在机架上方可与下模具配合的上模具,下模具与模具连接板之间密封腔,下模具上设置有若干与密封腔连通的进浆流道,模具连接板的中心设置有一个与密封腔连通的进胶口,工作时纸浆和气流会集中在下模具的中心,使得产品加工时压力及纸浆的进入量无法保持均匀状态,从而使得生产得到的产品薄厚不均,质量难以保证。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浆模塑成型机,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及良品率。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纸浆模塑成型机,包括模塑成型机本体以及配合模塑成型机本体使用的抄坯池组件,所述抄坯池组件设置在模塑成型机本体的下方,所述抄坯池组件包括注浆基底、设置在注浆基底外顶部的抄浆池以及设置在抄浆池内底部的均流模板,所述注浆基底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浆口和出浆口,所述抄浆池上设置有与出浆口适配的槽口,所述抄浆池上位于槽口的中央设置有用于将出浆口处的纸浆向槽口内周侧扩散输出的扰流板,所述均流模板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围板,所述围板与抄浆池的内底部密封接触,所述均流模板、围板和抄浆池的内底部之间形成有密封腔体,所述均流模板上设置有连接孔以及若干与密封腔体连通的出浆小孔。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浆口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v形槽和矩形槽,所述v形槽和矩形槽之间相互连通且平滑过渡,所述进浆口的一端连通于v形槽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法兰。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板上位于围板和抄浆池的内底部之间设置有嵌槽,所述嵌槽内嵌入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抄浆池的内底部相抵。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均流模板上设置有若干与抄浆池的内底部相抵的结构柱。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塑成型机本体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平行设置在第一平台的上方,所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可纵向伸入至抄浆池内的第一下压模组,所述第一下压模组上设置有上模,所述均流模板上设置有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模腔和下模腔,所述下模与均流模板之间具有密封的过渡腔,所述下模上贯穿于下模腔和过渡腔之间设置有进浆流道,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配合形成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所述第一下压模组上设置有与上模腔连通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二平台上位于第一下压模组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下压模组,所述第二下压模组上设置有上保压模,所述第二下压模组上设置有与上保压模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上保压模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第二平台上设置有可往返移动于第一下压模组下方和第二下压模组下方的移动模组,所述移动模组上设置有与上保压模适配的下保压模。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压模组包括固定在第二平台上的下压气缸以及通过导杆滑动连接在第二平台上的下压板,所述下压气缸的活塞杆与下压板固定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模组包括固定在第一平台上的平移气缸以及通过导轨副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二平台上的载台,所述平移气缸的活塞杆与载台固定连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塑成型机本体还包括气压站,所述气压站分别通过管路与进浆口、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连通。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扰流板的设置,纸浆由进浆口进入并由出浆口流出时,在扰流板的阻挡导向作用下,纸浆及气流会沿槽口的内周侧均匀扩散并输出,以使得纸浆及气流均匀扩散至整个密封腔内,减少了纸浆及气流大量汇聚在槽口中心的情况,并且通过在均流模板上设置若干出浆小孔,增加了纸浆从均流模板流出的覆盖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了后续产品成型时气流及纸浆的均匀性,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及良品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纸浆模塑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纸浆模塑成型机中抄坯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纸浆模塑成型机中抄坯池组件的爆炸图;
19.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纸浆模塑成型机中均流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模塑成型机本体;11、机架;111、第一平台;112、第二平台;12、第一下压模组;13、第二下压模组;14、气压站;15、移动模组;2、抄坯池组件;21、注浆基底;211、进浆口;212、出浆口;22、抄浆池;221、槽口;222、扰流板;23、均流模板;231、出浆小孔;232、围板;2321、嵌槽;233、结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纸浆模塑成型机,包括模塑成型机本体1以及配合模塑成型机本体1使用的抄坯池组件2,所述抄坯池组件2设置在模塑成型机本体1的下方。所述抄坯池组件2包括注浆基底21、设置在注浆基底21外顶部的抄浆池22以及设置在抄浆池22内底部的均流模板23,所述注浆基底21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浆口211和出浆口212,所述抄浆池22上设置有与出浆口212适配的槽口221。所述抄浆池22上位于槽口221的中央设置有用于将出浆口212处的纸浆向槽口221内周侧扩散输出的扰流板222,所述均流模板23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围板232,所述围板232与抄浆池22的内底部密封接触,所述均流模板23、围板232和抄浆池22的内底部之间形成有密封腔体,所述均流模板23上设置有连接孔以及若干与密封腔体连通的出浆小孔231。
23.上述方式中,通过扰流板222的设置,纸浆由进浆口211进入并由出浆口212流出时,在扰流板222的阻挡导向作用下,纸浆及气流会沿槽口221的内周侧均匀扩散并输出,以使得纸浆及气流均匀扩散至整个密封腔体内,减少了纸浆及气流大量汇聚在槽口221中心的情况,并且通过在均流模板23上设置若干出浆小孔231,增加了纸浆从均流模板23流出的覆盖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了后续产品成型时气流及纸浆的均匀性,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及良品率。
24.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出浆口212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v形槽和矩形槽,所述v形槽和矩形槽之间相互连通且平滑过渡,所述进浆口211的一端连通于v形槽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有法兰。
25.上述方式中,纸浆由v形槽朝向矩形槽方向流出时,纸浆会沿v形槽逐步扩散,以增大纸浆与槽口221的接触面积。
26.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围板232上位于围板232和抄浆池22的内底部之间设置有嵌槽2321,所述嵌槽2321内嵌入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抄浆池22的内底部相抵。
27.上述方式中,所述嵌槽2321可以设置为多道嵌槽2321,每道嵌槽2321内均设置有密封条,这样有利于提高均流模板23、围板232和抄浆池22内底部之间的密封性,不容易出现漏液和漏气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设备使用时的节能性。
28.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均流模板23上设置有若干与抄浆池22的内底部相抵的结构柱233。
29.具体的,所述结构柱233通过在均流模板23上一体冲压成型,通过结构柱233的设置,使得均流模板23不容易受压变形,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30.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模塑成型机本体1包括机架11、设置在机架11上的第一平台111和第二平台112,所述第二平台112平行设置在第一平台111的上方,所述第二平台112上设置有可纵向伸入至抄浆池22内的第一下压模组12,所述第一下压模组12上设置有上模,所述均流模板23上设置有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相对位置分别设置有上模腔和下模腔,所述下模与均流模板23之间具有密封的过渡腔,所述下模上贯穿于下模腔和过渡腔之间设置有进浆流道,所述下模可通过螺栓与均流模板23固定连接,并且为了增强其密封性,可在下模与均流模板23的接触位置设置密封垫。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配合形成用于产品成型的型腔,所述第一下压模组12上设置有与上模腔连通的第一气道。所述第二平台112上位于第
一下压模组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下压模组13,第二下压模组13与第一下压模组12规格相同,所述第二下压模组13上设置有上保压模,所述第二下压模组13上设置有与上保压模连通的第二气道,所述上保压模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第二平台112上设置有可往返移动于第一下压模组12下方和第二下压模组13下方的移动模组15,所述移动模组15上设置有与上保压模适配的下保压模,所述上保压模和下保压模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型腔规格相同的保压腔。
31.需要注意的是,上保压模、下保压模、用于产品成型的上模和下模均采用现有技术(未图示),具体实施时,其位于上模腔和下模腔的内部还设置有成型网,其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32.工作时,将用于输送纸浆的管道与抄坯池组件2的进浆口211连接,第一下压模组12带动上模下降,并使其与下模合模,纸浆由抄坯池组件2的均流模板23均匀流出,并均匀进入型腔内,第一气道向型腔抽真空,使得纸浆中的纤维在真空作用下脱水塑形以形成产品,产品成型完成后,上模在真空负压下作用力吸取产品,第一下压模组12带动上模上升,移动模组15带动下保压模移动至上模的下方,上模破真空,产品进入下保压模内,移动模组15带动下保压模移动至上保压模的下方,第二下压模组13带动上保压模压合在下保压模上以对产品进行加热保压,使其脱干水分得到成品。
33.上述方式中,实现了纸浆的自动模塑成型,减少了人工劳力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34.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下压模组12包括固定在第二平台112上的下压气缸以及通过导杆滑动连接在第二平台112上的下压板,所述下压气缸的活塞杆与下压板固定连接。
35.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移动模组15包括固定在第一平台111上的平移气缸以及通过导轨副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二平台112上的载台,所述平移气缸的活塞杆与载台固定连接。
36.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模塑成型机本体1还包括气压站14,所述气压站14分别通过管路与进浆口211、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连通。气压站14用于向设备通气或吸气。
37.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模塑成型机本体1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气压站14、第一下压模组12、第二下压模组13和移动模组15分别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