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丝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10392发布日期:2024-06-14 10:4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挂丝装置以及假捻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卷取装置上钩挂丝线的挂丝装置以及具有该挂丝装置的假捻加工机。


背景技术:

1、将丝线卷取于筒管而形成卷装的卷取装置成为如下构造:一边通过在筒管的轴向上往复移动的横动导丝器使丝线在规定的横动范围内横动,一边将丝线卷取于以被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摇架的一对筒管支架夹持的状态安装的筒管。在这样的卷取装置中,当成为满卷的卷装被排出时,将未卷绕丝线的空的筒管设置于摇架。然后,通过挂丝装置在设置于摇架的筒管上钩挂丝线。

2、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挂丝装置,具备:丝线保持部(专利文献1的吸引管),吸引保持从丝线行进方向的上游侧输送来的丝线;以及挂丝部件(专利文献1的挂丝臂),用于将丝线保持部所保持的丝线钩挂于一对筒管支架所支承的筒管。在挂丝部件的前端设置有供丝线卡止的丝线卡止部。此外,挂丝部件能够在挂丝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挂丝位置能够在形成于一对筒管支架中的一方的钩(专利文献1的挂丝部)上钩挂丝线。从通过这样的挂丝装置在筒管上钩挂丝线起到在筒管上卷取丝线为止的流程如下所述。

3、首先,从上游侧输送来的丝线由丝线保持部吸引保持。此时,挂丝部件位于待机位置。接着,使挂丝部件从待机位置朝向挂丝位置移动。在挂丝部件从待机位置到达挂丝位置的中途,丝线保持部所保持的丝线卡止于丝线卡止部。当挂丝部件到达挂丝位置时,卡止于丝线卡止部的丝线钩挂于旋转的筒管支架的钩。在此紧后,钩挂于钩的丝线由安装于摇架的切断器切断。由此,丝线保持部对丝线的保持被解除,向钩的挂丝结束。钩挂于钩的丝线在卡止于挂丝部件的丝线卡止部的状态下在筒管的横动范围外的区域成为包头丝。形成包头丝的目的在于,为了在后续工序中将多个卷装的丝线的端部彼此接合时能够取出丝线的卷绕开始的端部。当包头丝形成结束时,挂丝部件向待机位置移动。在挂丝部件从挂丝位置返回待机位置的中途,丝线在横动范围内从丝线卡止部脱离。从丝线卡止部脱离的丝线由开始往复移动的横动导丝器捕捉,并沿着筒管的轴向进行横动。由此,在筒管上卷取丝线。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94596号公报

5、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挂丝装置中,可能会产生在筒管上形成带状卷绕这样的问题。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的挂丝装置中,挂丝部件构成为,以丝线卡止部通过丝线的横动范围的中央位置附近的方式移动,在该中央位置附近丝线从丝线卡止部脱离。如此,在从丝线从丝线卡止部脱离起到往复移动的横动导丝器到达横动范围的中央位置附近而捕捉丝线为止的时间经过的期间,形成在筒管的中央位置附近的同一部位重复卷绕丝线的带状卷绕。这样的带状卷绕使丝线从卷装的退绕性降低。

6、因此,本技术发明人对如下那样的构成进行深刻研究。首先,在横动导丝器开始往复移动之前,预先从位于挂丝位置的挂丝部件的丝线卡止部释放丝线。然后,使与挂丝部件不同的部件保持丝线,以便在横动范围外将丝线卷取于筒管。接着,通过横动导丝器捕捉从丝线卡止部释放而由其他部件保持的丝线。如此,丝线在被横动导丝器捕捉之前不会位于横动范围内,能够防止上述带状卷绕的形成。

7、但是,在上述构成中,在使挂丝部件从挂丝位置返回待机位置时存在如下那样的问题。当假设要在从丝线卡止部释放丝线的紧后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时,如之后参照图14以及图15详细说明的那样,挂丝部件在返回待机位置的中途会钩挂上述其他部件所保持的丝线。因此,不得不在丝线被横动导丝器捕捉且丝线从上述其他部件脱离之后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但是,如此,在使挂丝部件从挂丝位置返回待机位置的中途,横动中的丝线有可能意外地卡止于挂丝部件的丝线卡止部。当在丝线卡止于丝线卡止部的状态下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时,丝线的横动支点不是原来的支点而成为丝线卡止部。如此,可能产生横动导丝器对丝线的横动无法正常进行而卷装形状变得异常、或者引起断丝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在筒管上进行挂丝时在筒管上形成带状卷绕并且得到适当形状的卷装。

2、本发明的挂丝装置用于在对卷取丝线的筒管进行支承的筒管支架上钩挂丝线,其特征在于,具备:横动导丝器,沿着上述筒管支架的轴向在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由此使丝线在规定的横动范围内横动;丝线保持部,暂时保持上述丝线;挂丝部件,具有供由上述丝线保持部保持的丝线卡止的丝线卡止部,能够以在挂丝位置与待机位置之间往复的方式移动,在上述挂丝位置进行卡止于上述丝线卡止部的丝线向上述筒管的上述横动范围外的挂丝;以及控制部,进行上述挂丝部件以及上述横动导丝器的驱动控制,上述丝线卡止部构成为,在上述挂丝部件从上述待机位置向上述挂丝位置移动的中途卡止由上述丝线保持部保持的丝线,在上述挂丝部件位于上述挂丝位置时丝线脱离,在上述挂丝部件的上述挂丝位置与上述待机位置之间的移动轨迹上,存在上述丝线卡止部与在上述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的横动导丝器所捕捉的丝线接触的区域,上述丝线保持部构成为,随着向上述筒管的上述横动范围外的挂丝,丝线的保持被解除,上述横动导丝器能够沿着上述轴向移动到上述规定的移动范围的外侧,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使上述横动导丝器移动到上述轴向上的上述规定的移动范围的外侧而使上述横动导丝器捕捉从上述丝线卡止部脱离的丝线之后,使上述横动导丝器在上述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上述横动导丝器在上述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且是在上述挂丝部件的上述挂丝位置与上述待机位置之间的移动轨迹上不存在由上述横动导丝器捕捉到的丝线时,使上述挂丝部件向上述待机位置移动。

3、在本发明的构成中,在横动导丝器开始在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之前(即,丝线在规定的横动范围内横动之前),在挂丝部件位于挂丝位置时丝线从丝线卡止部脱离而由横动导丝器捕捉。因此,在从丝线从丝线卡止部脱离起到由横动导丝器捕捉为止的期间,丝线不会位于横动范围而能够防止在横动范围内形成带状卷绕。但是,在这样的构成中,当假设要在从丝线卡止部释放丝线的紧后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时,挂丝部件在返回待机位置的中途会钩挂从丝线卡止部脱离的丝线。因此,不得不在丝线由横动导丝器捕捉之后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例如,为了避免挂丝部件与丝线接触,也可以考虑在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的期间使横动导丝器仅在不与挂丝部件接触的范围内往复移动。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仅在不与挂丝部件接触的范围内往复移动的横动导丝器捕捉的丝线仅卷绕在筒管的横动范围整体中的一部分范围,因此在筒管的一部分范围内卷绕比其他范围多的丝线。即,在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的期间,卷装的一部分隆起而形状会损坏。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以在横动导丝器在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挂丝部件与由横动导丝器捕捉的丝线不接触的方式,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因此,即使在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时,也能够在筒管的横动范围整体全面地卷取丝线,能够抑制卷装的形状损坏。因而,在本发明中,能够防止在对筒管进行挂丝时在筒管上形成带状卷绕,并且能够得到适当形状的卷装。

4、在本发明的挂丝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挂丝部件由第1马达驱动。

5、根据本发明,能够准确地控制使挂丝部件移动的定时。

6、在本发明的挂丝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横动导丝器由第2马达驱动,上述第1马达与上述第2马达由共通的控制部控制。

7、根据本发明,能够消除驱动第1马达的控制部与驱动第2马达的控制部之间的信号收发的时滞,容易使横动导丝器与挂丝部件的动作定时高精度地一致。

8、在本发明的挂丝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控制部能够在第1速度与比上述第1速度慢的第2速度之间切换在上述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的上述横动导丝器的移动速度,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使上述挂丝部件向上述待机位置移动时,将上述横动导丝器的移动速度设为上述第2速度。

9、根据本发明,在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时,使横动导丝器的移动速度变慢。由此,能够增加挂丝部件与由横动导丝器捕捉的丝线不接触的时间。因此,在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时,即使产生用于驱动挂丝部件的信号收发的时滞而挂丝部件的动作定时偏差,也能够避免挂丝部件与由横动导丝器捕捉的丝线接触。

10、在本发明的挂丝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控制部为,在从上述横动导丝器在上述筒管支架的轴向上从上述规定的移动范围的一侧端部开始往复移动起、到最初到达上述规定的移动范围的另一侧端部为止的初始期间,将上述横动导丝器的移动速度设为上述第2速度,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上述初始期间以后的第2期间,将上述横动导丝器的移动速度设为上述第1速度。

11、当横动导丝器的移动速度变化时,卷取于筒管的丝线的卷绕角也随之变动。根据本发明,为了使丝线横动而往复移动的横动导丝器的移动速度变化一次。因此,能够使卷绕角变动的部位成为一个部位,与卷绕角变动的部位存在多个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良好地维持卷装形状。

12、在本发明的挂丝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控制部为,在使上述横动导丝器开始在上述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之前,使上述挂丝部件移动到不与丝线接触的位置、且是上述挂丝位置与上述待机位置之间的位置即中途位置。

13、在本发明中,在使横动导丝器在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之前,预先使挂丝部件移动到中途位置。然后,在使横动导丝器往复移动而使丝线横动时,使位于中途位置的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因此,与使挂丝部件从挂丝位置返回待机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的时间。由此,即使挂丝部件的动作定时稍微偏差,也能够降低迅速返回待机位置的挂丝部件与由横动导丝器捕捉的丝线接触的风险。

14、在本发明的挂丝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横动导丝器的移动速度以及上述挂丝部件的移动速度,预先计算使上述挂丝部件向上述待机位置移动的定时。

15、根据本发明,还能够在考虑到用于驱动挂丝部件的信号收发的时滞的同时,基于横动导丝器与挂丝部件的移动速度而预先计算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的定时。因此,挂丝部件与横动导丝器的动作定时难以产生偏差,能够高精度地避免挂丝部件与由横动导丝器捕捉的丝线接触。

16、本发明的挂丝装置优选为,还具备用于检测上述横动导丝器的位置的传感器,上述控制部基于由上述传感器检测到的上述横动导丝器的位置,决定使上述挂丝部件向上述待机位置移动的定时。

17、根据本发明,基于横动导丝器的当前位置来决定挂丝部件的动作定时。因此,不需要用于计算挂丝部件的动作定时的复杂的运算处理。

18、在本发明的挂丝装置中优选为,上述丝线卡止部是棒状部件。

19、根据本发明,通过使丝线卡止部成为棒状部件,由此实现挂丝部件的轻量化。由此,在要以规定的驱动力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时,与挂丝部件较重的情况相比能够迅速地返回待机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挂丝部件与由横动导丝器捕捉的丝线接触的风险。

20、在本发明的挂丝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挂丝部件包括安装有上述丝线卡止部的主体部,上述主体部为树脂制。

21、根据本发明,通过使主体部为树脂制,由此实现挂丝部件的轻量化。由此,在要以规定的驱动力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时,与挂丝部件较重的情况相比能够迅速地返回待机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挂丝部件与由横动导丝器捕捉的丝线接触的风险。

22、在本发明的挂丝装置中优选为,上述挂丝部件能够以形成于其基端部的旋转轴为中心在上述挂丝位置与上述待机位置之间摆动。

23、根据本发明,通过使挂丝部件摆动,能够使挂丝部件从挂丝位置迅速返回待机位置。

24、本发明的挂丝装置优选为,具备形成于上述筒管支架的丝线钩挂部,在上述挂丝部件位于上述挂丝位置时,卡止于上述丝线卡止部的丝线钩挂于上述丝线钩挂部,由此进行向上述筒管的上述横动范围外的挂丝,上述丝线卡止部构成为,随着向上述丝线钩挂部的挂丝而丝线脱离,上述挂丝装置还具备包头丝导丝器,该包头丝导丝器在上述横动范围的外侧保持从上述丝线卡止部脱离的丝线,上述包头丝导丝器构成为,在上述横动导丝器开始在上述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之前,使所保持的丝线在上述规定的移动范围的外侧由上述横动导丝器捕捉,由此使其从上述包头丝导丝器脱离。

25、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丝线钩挂部,能够使丝线从丝线卡止部顺畅地脱离。进而,使包头丝导丝器在横动范围外保持从丝线卡止部脱离的丝线,使丝线在筒管的横动范围外形成包头丝。之后,在横动导丝器开始在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之前,由包头丝导丝器保持的丝线在规定的移动范围的外侧由横动导丝器捕捉,使丝线从包头丝导丝器脱离。因此,从丝线卡止部脱离而由包头丝导丝器保持的丝线,在由横动导丝器捕捉之前的期间不会位于横动范围,能够防止在横动范围内形成带状卷绕。

26、本发明的假捻加工机的特征在于,具有:供丝部,用于对丝线进行供丝;加工部,用于对从上述供丝部供给的丝线进行假捻加工;以及卷取部,用于卷取由上述加工部假捻加工后的丝线,上述卷取部具有:卷取装置,在安装于筒管支架的筒管上卷取丝线而形成卷装;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挂丝装置。

27、在本发明的构成中,在横动导丝器开始在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之前(即,丝线在规定的横动范围内横动之前),在挂丝部件位于挂丝位置时丝线从丝线卡止部脱离而由横动导丝器捕捉。因此,在从丝线从丝线卡止部脱离到由横动导丝器捕捉为止的期间,丝线不会位于横动范围而能够防止在横动范围内形成带状卷绕。但是,在这样的构成中,当假设要在从丝线卡止部释放丝线的紧后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时,挂丝部件在返回待机位置的中途会钩挂从丝线卡止部脱离的丝线。因此,不得不在丝线由横动导丝器捕捉之后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例如,为了避免挂丝部件与丝线的接触,也可以考虑在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的期间使横动导丝器仅在不与挂丝部件接触的范围内往复移动。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仅在不与挂丝部件接触的范围内往复移动的横动导丝器捕捉的丝线仅卷绕在筒管的横动范围整体中的一部分范围,因此在筒管的一部分范围卷绕比其他范围多的丝线。即,在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的期间,卷装的一部分隆起而形状会损坏。关于这一点,在本发明中,以在横动导丝器在规定的移动范围内往复移动的过程中挂丝部件与由横动导丝器捕捉的丝线不接触的方式,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因此,即使在使挂丝部件返回待机位置时,也能够在筒管的横动范围整体全面地卷取丝线,能够抑制卷装的形状损坏。因而,在本发明中,能够防止在对筒管进行挂丝时在筒管上形成带状卷绕,并且能够得到适当形状的卷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