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供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037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墨供墨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油墨供墨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续供墨系统通常包括一个置于印刷机内部的上墨盒及置于印刷机外部的供墨盒,供墨盒通过管路供给上墨盒油墨,其中,供墨盒中油墨的容量可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上墨盒的容量,连续供墨系统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也避免了用户频繁给上墨盒加墨带来的不便。

然而,现有的连续供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由于供墨盒的容量较大,在供墨盒内存储的油墨会产生沉淀分层,因此会影响承印品的质量和效果及油墨无谓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墨供墨盒,能有效避免油墨沉淀分层,保证油墨成分均匀一致,减少印刷色差,减少油墨浪费,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墨供墨盒,供墨盒的腔体分为储墨槽和加墨槽,储墨槽和加墨槽之间设有连通管,储墨槽内设有搅拌装置,加墨槽内设有供墨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供墨装置的结构为,安装于供墨盒盒盖上的油泵或水泵,油泵或水泵的进水管伸入到加墨槽内,油泵或水泵的出水管通过三通阀分为上墨管和驱动管,其中上墨管与印刷机的上墨盒连通,该上墨管用于为上墨盒供墨,驱动管与储墨槽连通;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置于储墨槽底部的搅拌叶轮,搅拌叶轮通过转轴转动固定在供墨盒的盒盖上;转轴与盒盖转动连接的方式为,在盒盖上设有轴承座,转轴与设置在轴承座内的轴承转动相连,驱动管在储墨槽上的开口位置与搅拌叶轮处于相同深度;当油泵或水泵给上墨盒供墨时,驱动管内流动的油墨能为储墨槽内的搅拌叶轮提供动力,使搅拌装置转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储墨槽的中上部位设有溢流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储墨槽和加墨槽均为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的锥底为向下凹的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连通管连通在储墨槽和加墨槽的中下部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供墨盒的盒盖上设有加墨口,加墨口处设有能够盖合该加墨口的活动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供墨盒的盒盖上设有回墨口,回墨口与储墨槽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分为储墨槽和加墨槽,储墨槽内设有搅拌装置,当供墨盒给上墨盒供墨时,一部分油墨会通过驱动管进入储墨槽内,使搅拌叶轮转动,搅拌叶轮转动有效降低了油墨的沉淀而导致的油墨不均匀的问题,减少印刷过程中的色差,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和效果及油墨无谓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打开盒盖后的结构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搅拌叶轮;2、连通管;3、驱动管;4、上墨管;5、搅拌装置;6、供墨装置;7、加墨口;8、储墨槽;9、转轴;10、溢流口;11、回墨口;12、轴承;13、轴承座;14、盒盖;15、油泵或水泵;16、加墨槽;17、穿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供墨盒的腔体分为储墨槽8和加墨槽16,如图1所示,储墨槽8和加墨槽16之间设有连通管2,储墨槽8内设有搅拌装置5,加墨槽16内设有用于搅拌和供墨的供墨装置6。

由图1可知,供墨装置6的结构为,安装于供墨盒盒盖14上的油泵或水泵15,油泵或水泵15的进水管伸入到加墨槽16内,油泵或水泵15的出水管上通过三通阀分为上墨管4和驱动管3,其中上墨管4与印刷机的上墨盒连通,该上墨管4为上墨盒供墨,驱动管3与储墨槽8连通。

如图1、图2、图3所示,搅拌装置5包括置于储墨槽8底部的搅拌叶轮1,搅拌叶轮1通过转轴9转动固定在供墨盒的盒盖14上;转轴9与盒盖14转动连接的方式为,在盒盖14上设有轴承座13,转轴9与设置在轴承座13内的轴承12转动相连。驱动管3在储墨槽上的开口位置与搅拌叶轮1处于相同深度,这样,驱动管3内的油墨可以直接冲击到搅拌叶轮1上,使搅拌叶轮1转动。当油泵或水泵15运转给上墨盒供墨时,驱动管3内流动的油墨能为储墨槽8内的搅拌装置5提供动力,使搅拌装置5转动。

为便于控制和调节,在驱动管3和上墨管4上均可安装控制阀,便于调节管内的流量流速。 搅拌叶轮1也可以是与转轴9转动配合,例如可以在搅拌叶轮1与转轴之间加装轴承,而同时转轴可以是不转动的。

另外,搅拌装置5也可以单独用一个电机启动,如可以把电机与转轴9驱动相连即可,这样,就可以去掉从油泵或水泵15分出来的驱动管3。

如图2所示,在供墨盒的盒盖上还设有加墨口7,加墨口7通过弹簧合页连接有一个活动盖,能够自动盖住加墨口7避免供墨盒内的油墨挥发,另外,活动盖也可以,在储墨槽8的中上部位设有溢流口10,当储墨槽8内的油墨过多时,油墨会从溢流口10溢出。

储墨槽8和加墨槽16均为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的锥底为向下凹的圆弧形结构,由图1和图4可以得知。其中,圆锥形结构的储墨槽和加墨槽减少了墨盒的底面积,也便于油墨搅拌均和,避免油墨分离沉淀,也利于减少印刷过程中的色差,提高印刷质量。

为使油墨能够流通畅通,连通管2连通在储墨槽8和加墨槽16的中下部位。

其中供墨盒的盒盖上设有加墨口7,加墨口7处设有能够盖合该加墨口7的活动盖。

在供墨盒的盒盖14上设有回墨口11,回墨口11与储墨槽8连通,回墨口11用于印刷机的上墨盒内的油墨回流,回流的油墨直接进入储墨槽8内进行搅拌混合。

本实用新型是对供墨盒的改进,供墨盒分为储墨槽和加墨槽,储墨槽内设有搅拌装置,当供墨盒给上墨盒供墨时,一部分油墨会通过驱动管进入储墨槽内,使搅拌叶轮转动,搅拌叶轮转动有效降低了油墨的沉淀而导致的油墨不均匀的问题,减少印刷过程中的色差,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