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喷墨打印设备是一种常见的成膜方式,可被应用于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等生产中。成膜时通过喷嘴将墨水涂布在基板表面,之后通过紫外光照或其他激发手段使墨水中的材料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交联成键,形成薄膜。为保证膜层涂布区域的可控性和准确性,且由于材料本身性质的局限性,墨水的流动性一般都不高,因此滴加到基板上的液滴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够扩散成平整的平面。相应导致膜质表面的粗糙度比较高,等待时间也比较长,机台的产能也相应会降低。而且,对于含有溶剂的墨水而言,在成膜过程中,由于边缘溶剂挥发速度比内部溶剂挥发速度快,膜层在长时间等待后很容易因溶剂挥发而导致膜厚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墨打印装置,使得可加快墨水在基板上的扩散速度,并改善膜层表面状况。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墨打印装置,其包括:
用于承载基板的载台;
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对所述基板进行扫描喷墨;
超声发生装置,所述超声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载台的下方,用于 加快墨水在所述基板上的扩散速度。
进一步地,该喷墨打印装置包括固化装置,所述固化装置用于对所述基板进行固化。
进一步地,该喷墨打印装置还包括第一喷墨打印腔体;
所述打印喷头、载台、超声发生装置及固化装置均位于所述第一喷墨打印腔体内。
进一步地,该喷墨打印装置还包括固化腔体、第二喷墨打印腔体;
所述打印喷头设置于所述第二喷墨打印腔体内;
所述载台、超声发生装置及固化装置均位于所述固化腔体内。
进一步地,该喷墨打印装置还包括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设置于所述第二喷墨打印腔体与固化腔体之间,所述机械手臂用于将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二喷墨打印腔体与固化腔体之间转移。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装置为紫外照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化装置为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发生装置位于所述载台下方的中心位置或边缘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发生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该喷墨打印装置还包括:
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与所述打印喷头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打印喷头与基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与所述打印喷头连通,用于给所述打印喷头输送墨液。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喷墨打印装置通过添加超声发生装置,实现加快墨水在基板上的扩散速度,并改善膜层表面状况,从而减小扩散等待时间,提高机台工作效率和改善涂布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喷墨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喷墨打印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成膜过程与传统方法的对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喷墨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打印喷头;2:基板;3:载台;4:超声发生装置;5:墨水;11:固化腔体;12:第二喷墨打印腔体;13:机械手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喷墨打印装置包括用于承载基板2 的载台3、打印喷头1及超声发生装置4;打印喷头1可移动至基板2的上方,用于对基板2进行扫描喷墨。其中,墨水5中可以掺杂溶剂或其他纯液体材料;超声发生装置4设置于载台3的下方,用于加快墨水5在基板2上的扩散速度。可见,通过在喷墨打印装置上添加超声发生装置4,实现了加快墨水5在基板2上的扩散速度以及改善膜层表面状况,从而减小扩散等待时间,提高机台工作效率、改善涂布效果。而且,对于含有溶剂的墨水5,在成膜过程中由于缩短了墨水5的扩散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溶剂挥发(边缘溶剂挥发速度比内部溶剂挥发速度快)导致的膜厚不均,使成膜后的膜层厚度达到平整均匀的效果。
该喷墨打印装置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在本实施例中喷墨打印装置仅包含一个喷墨打印腔体,基板2可在该腔体内完成喷涂后,并可直接进行UV固化或加热灯等固化操作。
具体地,该喷墨打印装置包括第一喷墨打印腔体;打印喷头1、载台3、超声发生装置4及固化装置均位于第一喷墨打印腔体内。
其中,对于载台3而言,只要保证其具有一个水平承载面,可实现承载玻璃基板2即可。而其具体材质、形状可以有多种多样,此处并不局限。
对于超声发生装置4而言,其作用可以理解为把市电转换成与超声波换能器相匹配的高频交流电信号,驱动超声波换能器工作以实现振动功能。超声发生装置4的具体位置并不局限,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例如:超声发生装置4位于载台3下方的中心位置。此外,超声发生装置4位于载台3下方的边缘位置。此外,超声发生装置4的数量也可灵活设置(大于或等于一个),例如:超声发生装置4的数量为一个,可设置于载台3下方的中心区域或任意一个角区域;或者,超声发生装置4的数量为多个,分别对应设置于载台3下方的角区域。
本实施例中固化装置用于对基板2进行固化。该固化方式并不局限,可以利用紫外照射完成对基板2的固化,即固化装置为紫外照射 装置。当然,也可为利用加热完成对基板2的固化,即固化装置为加热装置(加热灯)。
本实施例喷墨打印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结合图2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S3:
S1、当设备进行喷墨时,基板2放置于载台3上,打印喷头1在基板2上进行扫描滴墨,此时超声发生装置4不工作(超声关闭)。
S2、当打印喷头1完成整张基板2上的喷涂后,超声发生装置4开始工作(超声开启),使得墨滴扩散,而超声强度及时间可取决于喷墨膜厚和材料粘度。
S3、基板2在腔体内进行固化时,超声发生装置4不工作(超声关闭),之后进行后续工艺。
对比现有技术,传统喷墨打印装置的工作原理可结合图3所示,包括步骤A1-A3:
A1、当设备进行喷墨时,利用喷头将墨水5滴加至基板2上。
A2、完成喷涂后,需要等待墨水5慢慢地扩散并交联在一起。
A3、墨水5在基板2上扩散形成平面。由于材料本身性质的局限性,其流动性一般都不高。因此滴加到基板2上的液滴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够扩散成平整的平面。相应的膜质的表面粗糙度较高,等待时间也越长,机台产能也相应降低。
综上,结合图2与图3可知:本实施例喷墨打印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采用步骤S(包括S1-S3)控制墨水的扩散,即通过超声方式加快了基板2上液滴的扩散速度,减少等待时间,提升机台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溶剂挥发导致的膜厚不均。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技术内容不重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二公开的内容,本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该喷墨打印装置包含两个喷墨打印腔体,基板2可在其中一个腔体内完成喷涂,然后在另外一个腔体内进行UV固化或 加热灯等固化操作。
该喷墨打印装置还包括第二喷墨打印腔体12、固化腔体11;打印喷头1(图4中未显示,可参照图1)设置于第二喷墨打印腔体12内,用于在第二喷墨打印腔体12内完成喷墨打印;同时,载台3、超声发生装置4及固化装置设置于固化腔体11内。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取放基板2,该喷墨打印装置还包括机械手臂13;机械手臂13置于第二喷墨打印腔体12与固化腔体11之间,用于将第二喷墨打印腔体12内完成喷墨的基板2转移至固化腔体11内的载台3上。
此外,该喷墨打印装置还包括其他辅助装置,可与现有设备上其他特征相同。举例说明:该喷墨打印装置还包括移动装置与供液装置,移动装置与打印喷头1连接,用于调整打印喷头1与基板2之间的相对位置;供液装置与打印喷头1连通,用于给打印喷头1输送墨液。
该喷墨打印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第一步,通过喷头在第二喷墨打印腔体12内对基板2进行喷墨,当喷头完成整张基板2上的喷涂后,由机械手臂13转移至固化腔体11前,超声发生装置4不工作。
第二步,基板2放至载台3后,超声发生装置4开始工作,超声强度及时间取决于喷墨厚度和材料粘度。
第三步,基板2在固化腔体11内进行固化时,超声发生装置4不工作(超声关闭),之后进行后续工艺。
本实施例同样使用超声方式,加快基板上液滴的扩散速度,减少等待时间,提升机台效率。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溶剂挥发导致的膜厚不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