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丝印外观不良的钢板及包含此钢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在丝印过程中因丝印前的来料倒边崩边以及丝印制程中因环境、网版、油墨等因素容易出现砂眼和溢墨等问题,丝印后产品的外观呈现客户不能接受的不良现象(如边缘透光、油墨不整齐等)。
由于丝网印刷的特点,其只能对平面进行油墨覆盖,因此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对于玻璃倒边上崩边产生的凹坑,不能有效填充;(2)因环境、网版、油墨等因素影响(即使是在无尘车间作业),不能避免空气、夹治具周转的杂质粘附,容易造成砂眼、透光等缺陷。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造成丝印车间每天制程中有10%-15%的不良品,目前针对这些不良品仅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流通至市场,此种方式会大大影响产品的声誉;第二、报废,此种方式会造成浪费,间接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且能对丝印外观不良产品进行很好修复的设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修复丝印外观不良的钢板,包括钢板本体;
所述钢板本体包括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上蚀刻有将其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凹槽形线框,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凹槽形线框的内侧,且其能与待修复工件的表面紧密贴合。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凹槽形线框的宽度为0.5-2.0mm,其深度为0.2-0.4mm。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凹槽形线框的外轮廓为矩形框或弧形框。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凹槽形线框的四角设有倒角。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修复丝印外观不良的钢板包括钢板本体,钢板本体上蚀刻有凹槽形线框,整体结构精简;凹槽形线框将钢板本体的工作面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凹槽形线框的内侧,且其能与待修复工件的表面紧密贴合,第二区域的设计便于放置待修复工件,且第二区域能与待修复工件的表面紧密贴合,说明第二区域表面的平整度好,利于修复。
(2)本实用新型中凹槽形线框的宽度为0.5-2.0mm,其深度为0.2-0.4mm,加工方便且能满足现实修复的需求;凹槽形线框的外轮廓为矩形框或弧形框,凹槽形线框的四角设有倒角,凹槽形线框的外轮廓取决于待修复工件的外轮廓(最好是:待修复工件放置在第二区域处,其周边与凹槽形线框对准,便于修复),倒角的设计及其具有形状的选择也是根据待修复工件的外轮廓(形状)决定。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用于修复丝印外观不良的装置,包括上述的钢板、能将油墨添加至所述凹槽形线框内的油盅以及能将所述凹槽形线框内的油墨自由转移到待修复工件的边缘外观不良处的胶头;
所述油盅和所述胶头均活动设置在所述钢板的钢板本体上。
为了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还包括控制器以及用于检测待修复工件和凹槽形线框位置是否对准的检测器;
所述检测器、油墨以及胶头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应用本实用新型用于修复丝印外观不良的装置,将待修复工件放置在第二区域内并与凹槽形线框对准后(待修复工件和凹槽形线框是否对准可以通过人工确定或者通过检测器直接检测得到),操作油盅和胶头(可以人工手动操作或者采用控制器控制油盅和胶头自行动作),完成待修复工件的修复,快捷方便,且修复效果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1的用于修复丝印外观不良的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放大图;
图4是图2的C放大图;
其中,1、钢板本体,11、第一区域,12、第二区域,2、凹槽形线框,d、凹槽形线框的宽度,h、凹槽形线框的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一种用于修复丝印外观不良的钢板,包括钢板本体1,所述钢板本体1包括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上蚀刻有将其分为第一区域11和第二区域12的凹槽形线框2,详见图1和图2。
所述第二区域12位于所述凹槽形线框2的内侧,且其能与待修复工件的表面紧密贴合。
所述凹槽形线框2的宽度d为0.5-2.0mm,其深度h为0.2-0.4mm,详见图3和图4。
所述凹槽形线框2的外轮廓为矩形框(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成弧形框),所述凹槽形线框2的四角设有圆弧形的倒角(倒角的具体形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应用本实施例的钢板时,将待修复工件放置在第二区域12的位置,并将待修复工件上的待修复部位与凹槽形线框对准;第二区域的表面与待修复工件的表面紧密贴合,能确保对待修复部位进行很好地修复。
实施例2:
一种用于修复丝印外观不良的装置,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钢板、能将油墨添加至所述凹槽形线框2内的油盅(未图示)、能将所述凹槽形线框2内的油墨自由转移到待修复工件的边缘外观不良处的胶头(未图示)、检测器(未图示)以及控制器(未图示),所述检测器、油墨以及胶头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油盅和所述胶头均活动设置在所述钢板的钢板本体1上。
所述检测器用于检测待修复工件和凹槽形线框位置是否对准。
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应用本实用新型用于修复丝印外观不良的装置,将待修复工件放置在第二区域内并与凹槽形线框对准位置后(待修复工件和凹槽形线框是否对准可以通过人工确定或者通过设有的检测器直接检测得到),操作油盅和胶头(可以人工手动操作或者采用控制器控制油盅和胶头自行动作),将待修复部位填充油墨(填充完成后,还可以将其放置烘烤装置进行烘烤),完成待修复工件的修复,快捷方便,且修复效果好(修复率在70%以上,即经过修复工艺后,不良率由原来的10%-15%下降到3%以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