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网装焖头机。
背景技术:
在圆网印刷中,对涂胶后网坯的两端上焖头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进行这道工序所使用的设备通常是焖头机。目前的焖头机如图1所示,在圆网制网装焖头工艺环节中,一直沿用电热丝加热的形式,即电热丝5加热,现有的电热丝5加热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弊端:
1.升温慢,从环境温度升温达到工艺要求温度一般需要2-3分钟,且功率较大,能源消耗量大。
2.其工作原理依靠热传导进行加温,在传导过程中,由于不与被加热体直接接触,而是依靠热风进行升温,导致热散失现象严重,降低了能源使用效率。
3.批次生产过程中,操作难度较大,因原来热传导加热形式局限,热传导过程中,导致焖头夹具(卡盘4)也随之升温,不仅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安全性以及操作便利性,因为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使装夹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而现有解决方案是在夹具加工初期增加与被夹物体之间的装夹间隙,否则热涨之后出现拿取失败。
4.原有加热器的结构是将电热丝5设在网筒内部,通过设在卡盘架9侧的风机6,利用风循环运送热量进行的加热。而粘合剂位于焖头3与网坯2之间的夹缝中,热风在循环过程中,不是直接加热需要进行加热的被加热物体,而是先对焖头3内壁进行加热,经过二次热传导进行对焖头粘合剂的加热,导致最先焖头3热涨,而镍网(网坯2)本身具备极差的伸缩特性,所以对焖头粘合剂进行挤压,降低了粘合剂在结合部夹缝处的含量,降低了牢固度。
5.加热时间过长,原有的圆网装焖头机加热有两种,一是网筒(网坯2)固定进行加热的老式加热形式,二是网筒(网坯2)在旋转过程中进行的加热形式,综合上述两种加热形式,都不可避免的利用了热空气上升这一物理现象,而加热过程需要对网筒(网坯2)进行圆周表面加热,在传统加热过程中,正上方向为加热峰值,其余部位加热温度随之衰减,所以,传统方法一中直接影响加热均匀性和牢固性,传统方法二中虽达到了工艺要求,但仍不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因热胀冷缩带来的工件变形问题。
6.网坯2在原有加热手段过程中,始终处于高温环境下,因其厚度只有9-18丝,高温过氧化导致其极易破裂,影响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网装焖头机,该焖头机具有节能,工作效率高,加热均匀,精度高,牢度高,操作安全性高以及通用性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网装焖头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的两端分别设有卡盘支架,所述卡盘支架上设有卡盘,还包括与所述卡盘对应设置的感应圈,所述感应圈与涡流发生器连接,所述感应圈设在所述卡盘支架上或设在所述机架上。
优选方式为,所述感应圈沿所述卡盘轴向设置。
优选方式为,所述感应圈由中空的导管形成。
优选方式为,所述导管的外侧设有保护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圆网装焖头机包括机架,该机架上的两端分别设有卡盘支架,该卡盘支架上设有卡盘,还包括与卡盘对应设置的感应圈,该感应圈与涡流发生器连接,该感应圈设在卡盘支架上或设在机架上。因本实用新型圆网装焖头机的卡盘支架或机架上设有感应圈,在使用时,可使感应圈环设在安装于卡盘内的焖头的外周。当感应圈在涡流发生器的控制下工作时,其可使焖头感应出涡流电流,让焖头自身进行加热。因焖头自身进行加热,使其加热过程中不受环境的影响,无热量损失,并且加热均匀,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焖头机提高了加热的效果,使焖头和网坯能够可靠的粘接在一起。同时还具有节能,工作效率高,精度高,牢度高,操作安全性高以及通用性好的优点。
由于感应圈沿卡盘轴向设置;该结构便于焖头和感应圈的设置。
由于感应圈由中空的导管形成,该结构便于感应圈加工制作、便于控制加热,便于水冷循环。
由于导管的外侧设有保护层;该结构使感应圈便于安装和管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圆网装焖头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圆网装焖头机上的电阻加热装置,因其所产生了热量散失非常严重,导致焖头粘合剂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将焖头和网坯粘在一起的技术问题;而本实用新型的圆网装焖头机,其所使用的涡流加热装置能够使焖头粘合剂快速的融化发挥作用,将焖头和网坯粘合牢固,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圆网装焖头机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网装焖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感应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网坯、3—焖头、4—卡盘、5—电热丝、6—风机、7—感应圈、70—导管、71—水腔、72—绝缘层、73—保护层、8—涡流发生器、9—卡盘支架、10—控制器、12—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圆网装焖头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两侧设有卡盘支架9,每侧的卡盘4均安装在卡盘支架9上,卡盘4用于夹持焖头3。还包括与卡盘4对应设置的感应圈7,感应圈7与涡流发生器8连接,感应圈7设在卡盘支架9上或设在机架1上。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焖头3的安装,将感应圈7安装在卡盘支架9上时,让感应圈7沿着卡盘4的轴向设置,这样焖头3安装在卡盘4内后,感应圈7容易环在焖头3的外周。
如图2和图3所示,圆网装焖头机的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和升降网坯2的升降装置,本实施例的圆网装焖头机包括两组升降装置,两组升降装置对称设在机架1上。本实施例的每个卡盘4内均设有卡爪,卡爪将焖头3卡住。机架1上还设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与升降装置、涡流发生器8等各部件电连接,控制整个圆网装焖头机工作。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使用的感应圈7由中空的导管70环设形成,导管70的中空内腔作为冷却水腔71。该水腔71与水冷循环装置连通,具体是水冷循环装置包括软管、循环泵等,其中软管与导管70的两端,也就是软管与水腔71连接。在循环泵的作用下,水通过两根软管与导管70之间实现水冷循环,使感应圈7能够正常工作。感应圈7内还可与冷媒循环系统连通,不限上述所列举的水冷循环装置。
如图4所示,感应圈7的外侧设有绝缘层72,绝缘层72使环设后的导管70外壁之间相互隔绝,能够正常通电工作。导管70环设了几圈后,让首和尾均留有一段直管,该直管用于与涡流发生器8的输出端电连接,直管也用于与水冷循环装置连接。
如图3所示,感应圈7首和尾的直管与涡流发生器8连接,然后涡流发生器8安装在安装架12上,该安装架12固定在对应的卡盘支架9上,实现了感应圈7的固定设置。
为了安装和使用方便,盘成几圈后的导管70被保护层73封装在一起,保护层73可选用玻璃纤维等,便于安装和管理。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圆网装焖头机工作时,将网坯2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后,焖头3安装在对应的卡盘4内。安装时,可将感应圈7环设在焖头3的焖头倾斜段处,此处加热效果最佳。涡流发生器8先将水冷循环装置启动,让水先在感应圈7的水腔71中循环。然后涡流发生器8给感应圈7通电,使焖头3感应出涡流电流,产生热量。因感应圈7均匀的环设在焖头倾斜段的外侧,使焖头倾斜段上产生的热量均匀。使胶能够按照所需要的方式熔化,达到所需的效果,使焖头3和网坯2被胶良好的粘合在一起,发挥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圈7,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设在机架1上。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圆网装焖头机,其所使用的加热装置能够使焖头粘合剂快速的融化发挥作用,将焖头3和网坯2粘合牢固,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生产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圆网装焖头机其加热的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节能。因工作形式的改变,在感应过程中,发热体由原来的电热丝5热源传导加热转变为粘接体(焖头3)本身自身发热,节省了热传导的环节以及循环热风的能源消耗,所消耗的功率大大降低。
2.工作效率提高。由于改变加热形式后,热转化率较传统方法大幅提高,不再需要环境温度升温至工艺温度的等待时间,以及不再需要设备调整时的自然降温过程,加热冷却时间短。
3.加热均匀。因网坯2本身为亲磁性材料,在交变涡流中为工作介质,即为发热体,所以网坯2自身居于交变涡流中的材料整体发热,也就解决热空气上升带来的整体温差。
4.精度提高。随着加热位置的变化,由原来的循环风整体加热变为现在的固定部位局部感应加热,避免了整个装夹工件以及夹具本身受热风烘烤带来的的升温变形。
5.牢度提高。原有加热形式通过两次热传递,最终对粘合剂进行加热,无论外置加热管或者网坯2内置加热管,都不能直接对粘合剂进行加热,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形式,通过对亲磁金属合金体的自身发热,直接作为被粘接体与粘合剂结合表面进行加热。
6.操作安全。相比以往热传递烘烤的加热形式,感应加热过程中,热源位于网坯2表面,随着生产的进行和网坯2的更换,设备夹具始终处于恒温待机状态,避免了烫伤。
7.设备通用性好。国产粘合剂分为溶剂性A和B两组分,粘接开始前,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预混合,然后使用,进口粘合剂只有一个组分,国产粘合剂和进口粘合剂存在配方不同,国产粘合剂为溶剂性树脂,进口粘合剂为水溶性树脂。烘焙温度差异,烘焙时间差异,和升温速度差异。传统加热形式不能兼容进口粘合剂的使用要求,而本加热形式可随被受物体的改变随之迅速改变。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一种圆网装焖头机结构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