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容薄膜的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96842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容薄膜的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容薄膜的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作为电极,将聚乙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电容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而形成的电容器。薄膜电容器因其绝缘阻抗高、电容量损失小、可靠安全防爆的性能,在电子、通讯、电力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为了更好地标识电容薄膜,在电容薄膜上印刷印油。现有的电容薄膜印刷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印刷不均匀,并且蒸发的印油蒸汽容易扩散到印刷装置外部,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容薄膜的印刷装置,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可避免印油蒸汽无规则扩散造成外泄、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浪费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电容薄膜的印刷装置,包括壳体、印油蒸发器、印油涂辊件和电容薄膜输送装置;所述印油涂辊件和印油蒸发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印油蒸发器位于所述印油涂辊件的下方,并将蒸发出的印油蒸汽喷到所述印油涂辊件上;所述电容薄膜输送装置贯穿所述壳体;待印刷电容薄膜设置在所述电容薄膜输送装置上,并与所述印油涂辊件滚动接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容薄膜的印刷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并且将印油蒸发器蒸发的印油蒸汽直接喷射到印油涂辊件,避免了印油蒸汽无规则运动扩散而造成印油外泄。

进一步地,所述印油涂辊件包括用于吸收印油蒸汽的印油吸收辊;所述印油吸收辊为热的良导体;所述印油吸收辊内设有冷冻液循环通道;所述冷冻液循环通道沿所述印油吸收辊内壁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冷冻液循环通道的通道进口与通道出口分别从所述冷冻液循环通道的一端端部引出,并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外界冷冻液供应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印油涂辊件还包括印油转移辊和网格涂辊;所述印油转移辊与所述印油吸收辊平行并排设置,并与所述印油吸收辊滚动连接;所述网格涂辊与所述印油转移辊平行并排设置,并与所述印油转移辊滚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网格涂辊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在电容薄膜上印刷网格的网格模具。

进一步地,所述网格模具为T型或X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抽真空装置;所述抽真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并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将所述壳体内部抽成高真空。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印油涂辊件和电容薄膜输送装置电连接,并分别驱动所述印油涂辊件和电容薄膜输送装置工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容薄膜的印刷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并且将印油蒸发器蒸发的印油蒸汽直接喷射到印油涂辊件,避免了印油蒸汽无规则运动扩散而造成印油外泄。进一步地,通过在印油吸收辊的冷冻液循环通道内通入冷冻液而降低印油吸收辊表面温度,进而使印油蒸汽喷射到印油吸收辊后瞬间变成液态,并牢固黏附在印油吸收辊上,进一步避免了印油蒸汽扩散到印刷装置外部,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容薄膜的印刷装置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印油吸收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容薄膜的印刷装置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该用于电容薄膜的印刷装置,包括壳体1、抽真空装置2、印油蒸发器3、印油涂辊件4、电容薄膜输送装置和驱动装置(图中未示)。

所述抽真空装置2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侧,并与所述壳体1连接,且将所述壳体1内部抽成高真空。所述印油吸收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印油涂辊件4和印油蒸发器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印油蒸发器3位于所述印油涂辊件4的下方,并将蒸发出的印油蒸汽喷到所述印油涂辊件4上;所述电容薄膜输送装置贯穿所述壳体1;待印刷电容薄膜设置在所述电容薄膜输送装置上,并与所述印油涂辊件4滚动接触。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印油涂辊件4和电容薄膜输送装置电连接,并分别驱动所述印油涂辊件4和电容薄膜输送装置工作。

所述印油涂辊件4包括印油吸收辊41、印油转移辊42和网格涂辊43。所述印油吸收辊41用于吸收所述印油蒸发器3蒸发的印油蒸汽。所述印油转移辊42与所述印油吸收辊41平行并排设置,并与所述印油吸收辊41滚动连接,以将印油更均匀地转移至网格辊。所述网格涂辊43与所述印油转移辊42平行并排设置,并与所述印油转移辊42滚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印油蒸发器3位于所述印油吸收辊41的正下方。

请参阅图2,其为印油吸收辊的剖视图。所述印油吸收辊41为热的良导体。所述印油吸收辊41内设有冷冻液循环通道411;所述冷冻液循环通道411沿所述印油吸收辊41内壁分布。为节约成本并使冷冻液循环通道尽可能遍布印油吸收辊41内壁,所述冷冻液循环通道411的通道进口与通道出口分别从所述冷冻液循环通道411的一端端部引出,并分别通过连接管412与外界冷冻液供应装置连接。由于印油吸收辊41与印油蒸发器3的油口间距非常小,在0.4-0.5mm之间,扩散空间非常小,并且印油吸收辊41是被冷却到-10℃左右的,印油蒸发器3喷射的印油蒸汽碰到印油吸收辊41便立刻就变成液态,有效防止了印油蒸汽扩散到外部造成的污染。

所述网格涂辊43的外表面设有用于在电容薄膜上印刷网格的网格模具,通过在电容薄膜上印刷网格,可在电流过大时,将网格熔断,避免电容薄膜损坏或爆炸,进而提高电容薄膜的安全性能。所述网格模具为T型或X型。

使用时,启动抽中空装置将所述壳体1抽成高真空;在印油吸收辊41的冷冻液循环通道411内通入冷冻液,以降低印油吸收辊41的温度;将印油通入印油蒸发器3蒸发成印油蒸汽,印油蒸汽喷射到低温的印油吸收辊41后,气态印油蒸汽瞬间变成液态,并黏附在印油吸收辊41上;印油吸收辊41再通过印油转移辊42和网格辊涂敷到待印刷电容薄膜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容薄膜的印刷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并且将印油蒸发器蒸发的印油蒸汽直接喷射到印油涂辊件,避免了印油蒸汽无规则运动扩散而造成印油外泄。进一步地,通过在印油吸收辊的冷冻液循环通道内通入冷冻液而降低印油吸收辊表面温度,进而使印油蒸汽喷射到印油吸收辊后瞬间变成液态,并牢固黏附在印油吸收辊上,进一步避免了印油蒸汽扩散到印刷装置外部,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