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5045发布日期:2018-06-08 19:36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打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码器一般包括外置的号码轮,使用时,需要将调整好的号码轮粘上油墨直接按压在纸或者包装材料表面上;这种打码器的缺点:一方面,号码轮外置,容易收到碰损,另一方面,需要另行携带装有油墨的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码器,通过旋转移动杆,使枢轴沿第一条形滑槽上下滑动;底盖设于壳体下端,底盖可沿向左滑动,打开开口,此时,枢轴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下端,号码轮从开口处向外伸出;枢轴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上端,号码轮收纳在壳体中,底盖可向右滑动,闭合开口,使号码轮处于一个封闭、安全的独立空间,避免号码轮受到碰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码器,包括移动杆、壳体、连接架、枢轴、号码轮、回转支承和底盖,所述壳体设有向下的开口,壳体上端设有用于移动杆下端穿过的螺纹通孔,移动杆设有外螺纹且螺接在螺纹通孔中,连接架呈倒“U”形,连接架上端中心通过回转支承与移动杆下端旋转连接,连接架左侧壁下端与枢轴左端连接,连接架右侧壁下端与枢轴右端连接,壳体左侧壁内表面与壳体右侧壁内表面对称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滑槽,枢轴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一条形滑槽中,号码轮可转动的套装在枢轴外部,枢轴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下端状态下,号码轮从开口处向外伸出,枢轴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上端状态下,号码轮收纳在壳体中,壳体下端与底盖滑动连接,底盖可沿左右方向滑动,闭合或打开开口。

进一步,所述壳体前侧壁内表面与壳体后侧壁内表面对称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滑槽,底盖前后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二条形滑槽中,壳体左侧壁设有用于底盖穿出的窗口,底盖沿第二条形滑槽滑动。

进一步,所述壳体前侧壁设有透明观察窗。

进一步,所述底盖由磁性金属材料制成,壳体右侧壁设有可吸附底盖的磁吸。

进一步,还包括吸墨毛毡,所述底盖上端设有正对号码轮的矩形凹槽,吸墨毛毡填充在矩形凹槽内。

进一步,还包括设有所述移动杆上端的“T”形手柄。

进一步,所述回转支撑包括相对旋转的内圈和外圈,内圈固定套装在移动杆下端外部,外圈下端与连接架上端中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码器使用方便,可靠性好;通过旋转移动杆,使枢轴沿第一条形滑槽上下滑动;使底盖沿向左滑动,打开开口,此时,枢轴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下端,号码轮从开口处向外伸出,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通过螺旋控制移动杆的上下运动,运动过程更为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码器能够避免号码轮受到碰损;通过旋转移动杆,使枢轴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上端,号码轮收纳在壳体中,底盖可向右滑动,闭合开口,使号码轮处于一个封闭、安全的独立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收纳后,整体小巧。

3.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码器所述壳体前侧壁内表面与壳体后侧壁内表面对称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滑槽,底盖前后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二条形滑槽中,壳体左侧壁设有用于底盖穿出的窗口,底盖可从左向右滑入壳体内,盖体闭合开口,同时,使得本实用新型收纳后,整体更为小巧;除此之外,可将底盖从窗口处向左拉出,将开口对准纸上要打码的区域,用手按压住壳体,旋转移动杆,使枢轴沿第一条形滑槽向下滑动,逐渐增大号码轮与纸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保证打印的字迹清晰且不会出现重影。

4.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码器所述底盖由磁性金属材料制成,当底盖滑入壳体内之后,底盖通过磁吸吸附在壳体右侧壁,避免底盖脱落。

5.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码器还包括吸墨毛毡,吸墨毛毡与底盖整合成一体,吸墨毛毡内含有油墨,可直接供号码轮使用,无需另行携带装有油墨的容器,同时,避免油墨泄露。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码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码器所述壳体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码器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附图标记:1-移动杆;2-壳体;3-连接架;4-枢轴;5-号码轮;6-底盖;7-吸墨毛毡;8-“T”形手柄;9-回转支撑;21-第一条形滑槽;22-第二条形滑槽;23-磁吸;24-透明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码器,包括移动杆1、壳体2、连接架3、枢轴4、号码轮5、底盖6、吸墨毛毡7、“T”形手柄8和回转支撑9;壳体2设有向下的开口,壳体2上端设有用于移动杆1下端穿过的螺纹通孔;移动杆1设有外螺纹且螺接在螺纹通孔中;连接架3呈倒“U”形,连接架3上端中心通过回转支撑9与移动杆1下端旋转连接,连接架3左侧壁下端与枢轴4左端连接,连接架3右侧壁下端与枢轴4右端连接;这里,回转支撑9包括相对旋转的内圈和外圈,内圈固定套装在移动杆1下端外部,外圈下端与连接架3上端中心连接;壳体2左侧壁内表面与壳体2右侧壁内表面对称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滑槽21;枢轴4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一条形滑槽21中;号码轮5可转动的套装在枢轴4外部;枢轴4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21下端状态下,号码轮5从开口处向外伸出;枢轴4滑动至第一条形滑槽21上端状态下,号码轮5收纳在壳体2中;壳体2下端与底盖6滑动连接,底盖6可沿左右方向滑动,闭合或打开开口,优选地,壳体2前侧壁内表面与壳体2后侧壁内表面对称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滑槽22,底盖6前后两端分别滑动安装于第二条形滑槽22中,壳体2左侧壁设有用于底盖6穿出的窗口,底盖6沿第二条形滑槽22滑动;优选地,底盖6由磁性金属材料制成,壳体2右侧壁设有可吸附底盖6的磁吸23;底盖6上端设有正对号码轮5的矩形凹槽,吸墨毛毡7填充在矩形凹槽内;壳体2前侧壁设有透明观察窗24;“T”形手柄8连接在移动杆1上端。

本实施方式的使用方法:如图1所示,底盖6可从左向右滑入壳体2内,通过旋转移动杆1,使枢轴4沿第一条形滑槽21向下滑动,直至号码轮5与吸墨毛毡7内含有的油墨接触;如图3所示,将底盖6从窗口处向左拉出,继续旋转移动杆1,使枢轴4沿第一条形滑槽21向下滑动,直至号码轮5从开口处向外伸出,即可进行打码;打码过程中,将开口对准纸上要打码的区域,用手按压住壳体2,旋转移动杆1,使枢轴4沿第一条形滑槽21向下滑动,逐渐增大号码轮5与纸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保证打印的字迹清晰且不会出现重影;打码过程中,通过透明观察窗24观察号码轮5与纸之间的相对位置;打码结束后,通过旋转移动杆1,使枢轴4沿第一条形滑槽21向上滑动,将号码轮5收纳在壳体2中,底盖6向右滑动,闭合开口,使号码轮5处于一个封闭、安全的独立空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