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式柔版印刷装置的印刷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5905发布日期:2018-07-20 19:1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的部件,特别是一种卫星式柔版印刷装置的印刷单元。



背景技术:

卫星式柔版印刷装置是一种典型的印刷设备,结构特点是一个中心大压印滚筒,若干个印刷单元环绕中心大压印滚筒布置。卫星式柔版印刷装置上的印刷单元一般由单元机架和安装在单元机架上的印版辊、网纹辊、墨盒和调整机构相互配合在一起组成,其中印版辊与中心大压印滚筒接触配合,网纹辊与印版辊接触配合,墨盒由其出墨口与网纹辊接触配合。墨盒为封闭式墨盒,墨盒的油墨容腔通过进墨管和溢墨管与供墨源连通,墨盒的出墨口上设有刮刀。这种墨盒的输墨方式的缺陷:一是要求油墨油墨流动性较好,以便于管道输送,因此油墨中添加的溶剂较多,导致整个印刷流程中溶剂挥发量大,印刷空间的空气污染较严重;二是油墨输送必须采用进墨管、溢墨管、墨泵等,外配合设备较多,造成结构复杂;三是无法输送如紫外光固化油墨之类粘度较高的油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同类卫星式柔版印刷装置采用封闭式墨盒,存在油墨中添加的溶剂较多、导致整个印刷流程中溶剂挥发量大、外配合设备较多、无法输送粘度较高的油墨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同类卫星式柔版印刷装置的印刷单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卫星式柔版印刷装置的印刷单元,由单元机架和安装在单元机架上的印版辊、网纹辊、墨盒和调整机构相互配合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墨盒的出墨口位于所述墨盒朝向网纹辊的侧面上,出墨口设有向外且朝向出墨口中轴线倾斜延伸的刮刀,所述刮刀的外端与所述网纹辊接触配合,所述墨盒的加墨口位于墨盒顶面上、且为敞开式加墨口,所述墨盒的出墨口和加墨口均与所述墨盒内的油墨容腔相通。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出墨口的上、下侧可以分别设有向外且朝向出墨口中轴线倾斜延伸的刮刀,以适应中心大压印滚筒做正转印刷或反转印刷需要。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墨盒的出墨口左、右侧部可以分别安装有与所述刮刀和所述网纹辊作密封配合的橡胶块。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块可以通过橡胶块压座从所述墨盒的出墨口左、右侧部的外侧与所述墨盒紧固而得以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墨盒的出墨口位于所述墨盒朝向网纹辊的侧面上,出墨口设有向外且朝向出墨口中轴线倾斜延伸的刮刀,所述刮刀的外端与所述网纹辊接触配合,所述墨盒的加墨口位于墨盒顶面上、且为敞开式加墨口,所述墨盒的出墨口和加墨口均与所述墨盒内的油墨容腔相通,所以油墨可以直接从敞开式加墨口加入所述墨盒内的油墨容腔中,油墨无需通过管道输送加入所述墨盒内的油墨容腔,这样油墨可以较稠,油墨添加的溶剂较少,可以使到整个印刷流程中溶剂挥发量明显降低,印刷空间的空气污染有效减少;由于无需通过进墨管、溢墨管、墨泵等来输送油墨,所以外配合设备减少,结构更加简单化;由于油墨是直接从敞开式加墨口加入所述墨盒内的油墨容腔中,没有了输送环节,所以能使得卫星式柔版印刷装置能够印刷如紫外光固化油墨之类的粘度较高的油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印刷单元中的墨盒与网纹辊配合结构的一种方案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单元机架;2、印版辊;3、网纹辊;4、墨盒;5、调整机构;6、出墨口;7和8、刮刀;9、加墨口;10、油墨容腔;11、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卫星式柔版印刷装置的印刷单元,由单元机架1和安装在单元机架1上的印版辊2、网纹辊3、墨盒4和调整机构5等相互配合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墨盒4的出墨口6位于所述墨盒4上朝向网纹辊3的侧面上,出墨口6设有向外且朝向出墨口6中轴线作倾斜延伸的刮刀7、8,所述刮刀7、8的外端与网纹辊3接触,所述墨盒4的加墨口9位于墨盒4顶面上、且为敞开式加墨口,所述墨盒4的出墨口6和加墨口9均与所述墨盒4内的油墨容腔10相通。

另外,所述出墨口6的上、下侧分别设有向外且朝向出墨口中轴线倾斜延伸的刮刀7、8。

所述墨盒4的出墨口6的左、右侧部分别安装有与所述刮刀7、8和所述网纹辊3作密封配合的橡胶块11等;所述橡胶块11等均通过橡胶块压座(未示出)从所述墨盒4的出墨口6左、右侧部的外侧分别与所述墨盒4紧固而得以安装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