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81436发布日期:2018-08-28 23:3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印刷装置的一个例子,而公开了一种打印机,该打印机具备:在卷筒纸上进行印刷的记录头;构成朝向记录头而使卷筒纸通过的通道的输送引导部;以及用于对在输送引导部中是否存在卷筒纸进行检测的纸端传感器。

并且,该印刷装置基于纸端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在检测出在输送引导部中不存在卷筒纸的情况下中断印刷。接着,该印刷装置会通知用户更换卷筒纸,并在卷筒纸更换结束之前将该装置设为停止状态。

然而,上述那样的印刷装置是根据纸端传感器向被设置于输送引导部中的检测区域照射了光时的反射光的有无,来判断输送引导部中是否存在卷筒纸。因此,在于背面已经印刷过图像的卷筒纸的正面上进行印刷的双面印刷时,若卷筒纸的背面的印刷过图像的部分的反射率较低,则会存在纸端传感器无法检测到反射光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尽管实际上在输送引导部中存在有卷筒纸,也有可能误判断为不存在作为印刷对象的卷筒纸,从而中断印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66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伴随着对成为印刷对象的介质的末端进行误判断而导致的印刷的中止的印刷装置。

以下,叙述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以及作用效果。

解决上述课题的印刷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将介质沿输送方向进行输送;印刷部,其在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的正面进行印刷;检测部,其接收对在检测位置上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背面照射的光的反射光,所述检测位置被设置在与所述印刷部相比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上;以及控制部,其基于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介质的末端到达了所述检测位置时,使印刷停止,在于背面印刷有第一图像的所述介质的正面印刷第二图像的情况下,在将所述介质的背面中的印刷有所述第一图像的范围设为第一范围,并将所述介质的正面中的与所述第一范围相对应的范围设为第二范围时,所述控制部在于所述第二范围内印刷第二图像时,不管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继续进行印刷。

根据上述结构,印刷装置在于与介质的背面的第一范围相对应的介质的正面的第二范围内印刷第二图像的情况下,不管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继续进行印刷。因此,能够对如下情况进行抑制,即,在检测部因对印刷于背面的第一图像照射光从而无法检测到反射光的情况下控制部使印刷停止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伴随着对介质的末端进行误判断而导致的双面印刷的中止。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图像的长度,而对所述第二范围进行设定。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控制部基于输送方向上的第一图像的长度而对第二范围进行设定,因此能够抑制控制部的控制负荷。

在上述印刷装置中,优选为,在将所述检测部设为第一检测部时,所述印刷装置还具备第二检测部,该第二检测部对在所述介质的背面中在与所述第一图像相比靠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位置处形成的图案进行检测,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对所述第二范围进行设定。

在控制部基于第二检测部对第一图像进行检测时的检测结果而对第二范围进行设定的情况下,第二检测部的检测精度可能会被第一图像的反射率所影响。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控制部基于用于对第一图像的印刷位置进行检测的专用的图案的检测结果来对第二范围进行设定。因此,控制部能够高精度地对第二范围进行设定。

解决上述课题的印刷控制方法在如下的印刷装置中,基于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在输送方向上的介质的末端到达了检测位置时,使印刷停止,所述印刷装置具备:输送部,其将所述介质沿所述输送方向进行输送;印刷部,其在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的正面进行印刷;以及所述检测部,其接收对在检测位置上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背面照射的光的反射光,所述检测位置被设置在与所述印刷部相比靠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上,在所述印刷控制方法中,在于背面印刷有第一图像的所述介质的正面印刷第二图像的情况下,在将所述介质的背面中的印刷有所述第一图像的范围设为第一范围,并将所述介质的正面中的与所述第一范围相对应的范围设为第二范围时,在于所述第二范围内印刷第二图像时,不管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继续进行印刷。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得到与上述印刷装置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的大致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上述印刷装置的放大侧视图。

图3为表示单面印刷完毕的介质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在受理印刷任务时控制部所执行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在印刷时控制部所执行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6为说明上述印刷装置的作用的侧视图。

图7为说明上述印刷装置的作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是通过向从卷筒纸解卷了的纸张等介质喷出油墨从而印刷图像的喷墨打印机。本实施方式所称的图像中包含文字、符号等。

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0具备:沿着介质m的输送方向,而对卷绕成卷筒状的介质m进行放卷的放卷部20;支承介质m的支承部30;输送介质m的输送部40;在介质m上进行印刷的印刷部50;以及对介质m进行收卷的收卷部60。而且,印刷装置10具备:检测输送路径上的介质m的检测机构70;被用户(操作者)操作的操作部80;以及对印刷装置10的构成部件的驱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90。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印刷装置10的宽度方向设为宽度方向x,将印刷装置10的进深方向设为前后方向y,将印刷装置10的高度方向设为上下方向z。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方向x、前后方向y以及上下方向z为相互不同(正交)的方向。

如图1所示,放卷部20具有对将介质m卷绕成卷筒状的卷筒体r1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进行保持的保持部21。放卷部20通过使卷筒体r1向一个方向(在图1中是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对从卷筒体r1解卷的介质m进行放卷。

输送部40具备:被配置在介质m的输送路径的下方的驱动辊41;被配置在介质m的输送路径的上方的从动辊42;以及对驱动辊41进行驱动的输送电机43。驱动辊41和从动辊42是将宽度方向x作为旋转轴方向而进行旋转的辊。输送部40通过在使介质m被驱动辊41和从动辊42夹持的状态下对输送电机43进行驱动,从而将从放卷部20放卷出的介质m沿着输送方向进行输送。

如图1及图2所示,支承部30具有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一支承部31以及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二支承部32。第一支承部31及第二支承部32形成为以宽度方向x为长边方向、并以介质m的输送方向为短边方向的板状。第一支承部31被配置在输送部40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第二支承部32被配置在输送部40的输送方向下游侧。

如图2所示,在第一支承部31上贯通形成有使得在第一支承部31上输送的介质m的背面向第一支承部31的背侧(内侧)露出的第一开口33。同样地,在第二支承部32上贯通形成有使得在第二支承部32上输送的介质m的背面向第二支承部32的背侧(内侧)露出的第二开口34。

另外,在将介质m对准支承部30的宽度方向中央而进行输送的印刷装置10中,优选为,第一开口33形成在第一支承部31的宽度方向中央,并且优选为,第二开口34形成在第二支承部32的宽度方向中央。并且,在将介质m对准支承部30的宽度方向一侧而进行输送的印刷装置10中,优选为,第一开口33形成在第一支承部31的宽度方向一侧,并且优选为,第二开口34形成在第二支承部32的宽度方向一侧。即,第一开口33以及第二开口34优选为朝向介质m的输送路径开口。

如图1及图2所示,印刷部50具备:形成有用于喷出油墨的喷嘴51的喷出部52;以及支承喷出部52的滑架53。并且,印刷部50还具备:对滑架53以能够在宽度方向x上往复移动的方式进行支承的引导轴54;以及使滑架53沿引导轴54的轴方向(宽度方向x)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55。

喷出部52被支承在滑架53的下表面上。喷出部52具有多个朝向支承部39喷出种类不同的油墨(例如,蓝绿色油墨、品红色油墨、黄色油墨以及黑色油墨)的多个喷嘴51。并且,在喷出部52中,通过使喷出种类相同的油墨的多个喷嘴51在与宽度方向x交叉的方向(例如介质m的输送方向)上整齐排列而构成了喷嘴列。

在印刷部50中,基于来自用户的印刷指令,移动机构55将滑架53在宽度方向x上移动。并且,滑架53在宽度方向上移动时,喷出部52向被支承部30支承的介质m喷出油墨。这样,印刷部50在介质m的表面上印刷图像。

如图1所示,收卷部60具备:对卷绕有介质m的卷筒体r2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进行保持的保持部61;以及在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对介质m施加张力的张力杆62。收卷部60通过使卷筒体r2向一个方向(图1中为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进行绕挂在张力杆62上的介质m的收卷。

如图2所示,检测机构70具有:被配置在第一支承部31的背侧的作为“检测部”的一例的第一检测部71;以及被配置在第二支承部32的背侧的第二检测部72。

第一检测部71具备:经由第一开口33朝向介质m的输送路径照射光的投光部73;以及对从介质m的输送路径经由第一开口33而入射的光进行接收的受光部74。第一检测部71输出与受光部74所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度相对应的信号。同样,第二检测部72具备:经由第二开口34朝向介质m的输送路径照射光的投光部73;以及对从介质m的输送路径经由第二开口34而入射的光进行接收的受光部74。第二检测部72输出与受光部74所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度相对应的信号。

也就是说,第一检测部71和第二检测部72为反射型的光学传感器即可。第一检测部71及第二检测部72所处理的光既可以是可见光也可以是红外光。

在以下的说明中,由第一检测部71实施的检测位置也称为“第一检测位置p1”,由第二检测部72实施的检测位置也称为“第二检测位置p2”。第一检测位置p1被设置在与放卷部20相比靠输送方向下游侧、且与印刷部50(输送部40)相比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介质m的输送路径上。第二检测位置p2被设置在与输送部40相比靠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并且与印刷部50相比靠输送方向上游侧的介质m的输送路径上。

并且,在输送方向上,喷出部52的最下游侧的喷嘴51与第二检测位置p2之间的距离被设为“基准距离la”。基准距离la是伴随着印刷装置10的设计所决定的距离。

接下来,对控制部90进行说明。

在控制部90的输入侧接口处连接有第一检测部71、第二检测部72以及操作部80。另一方面,在控制部90的输出侧接口处连接有放卷部20、输送部40(输送电机43)、印刷部50(喷出部52以及移动机构55)和收卷部60。

控制部90基于从与印刷装置10连接的计算机等发送来的印刷任务,而执行印刷处理。详细地说,控制部90对放卷部20、输送部40以及收卷部60进行控制,而执行将介质m向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输送处理。而且,控制部90对喷出部52以及移动机构55进行控制,而执行在使滑架53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的同时从喷出部52向介质m喷出油墨的喷出处理。并且,控制部90交替地执行输送处理与喷出处理,从而执行在介质m上印刷图像的印刷处理。另外,印刷任务是包含要在介质m上印刷的图像的信息以及与印刷方法相关的信息在内的数据。

并且,控制部90基于第一检测部71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在输送方向上输送的介质m的有无。详细地说,在第一开口33被介质m堵住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第一检测位置p1上存在介质m的情况下,第一检测部71对照射到第一检测位置p1上的光的反射光进行接收。另一方面,在介质m没有堵住第一开口33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第一检测位置p1上不存在介质m的情况下,第一检测部71不会接收到照射到第一检测位置p1上的光的反射光。这样,第一检测部71根据在第一检测位置p1上是否存在有介质m而输出不同强度的信号。

并且,控制部90基于从第一检测部71输入的信号强度的不同,而对在第一检测位置p1上是否存在介质m进行判断。并且,控制部90在从判断为在第一检测位置p1上存在介质m的状态转移到判定为不存在介质m时,判断为介质m的末端到达了第一检测位置p1。

进而,控制部90在判定为介质m的末端到达了第一检测位置p1的情况下,将印刷处理中断。由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即,尽管不存在成为油墨的喷出对象的介质m,也向并未支承有介质m的支承部30喷出油墨的情况。并且,控制部90在判定为介质m的末端到达了第一检测位置p1时,既可以立刻中断(中止)印刷处理,也可以直至介质m的末端到达印刷部50或输送部40为止再中断(中止)印刷处理。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控制部90在判定为介质m的末端到达了第一检测位置p1时中断印刷的处理也被称作“末端处理”。

并且,控制部90执行:在于背面没有印刷过图像的介质m的正面上印刷图像的用于“单面印刷”的印刷处理;以及在于背面印刷有图像的介质m的正面上印刷图像的用于“双面印刷”的印刷处理。

如图3所示,控制部90在进行单面印刷时,在印刷图像img之前,先印刷图案pt。换而言之,控制部90在进行单面印刷时,会在与图像img相对于介质m的印刷位置相比靠输送方向上游侧处印刷图案pt。图案pt表示,从自图案pt的印刷位置起向输送方向下游移动了印刷间隔lb的位置开始印刷有图像img。并且,图案pt只要是第二检测部72能够读取的图案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容易说明理解,而设为以宽度方向x为长边方向且与介质m颜色不同的直线。

并且,控制部90在进行双面印刷时,存在将与印刷于介质m的背面上的图像相对应的图像印刷在介质m的正面上的情况。例如,印刷于介质m的正面上的图像,为与印刷于介质m的背面上的图像相同的图像,或为与印刷于介质m的背面上的图像大小相等的图像。通过进行这样的双面印刷而得到的印刷物为,能够从两侧看到印刷的图像的挂毯、条幅以及橱窗陈设。

在此,在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将在背面印刷的图像设为“第一图像img1”,并将在正面印刷的图像设为“第二图像img2”。并且,将背面中的第一图像img1被印刷的范围设为“第一范围ra”,将正面中的与第一范围ra相对应的范围设为“第二范围rb”。在俯视观察介质m时,第一范围ra与第二范围rb为重叠的区域。

若如此定义,则在双面印刷时,在第一图像img1与第二图像img2具有对应关系的情况下,第二图像img2被印刷在第二范围rb内。也就是说,控制部90基于第二检测部72的检测结果,而在与第一范围ra相对应的第二范围rb内印刷第二图像img2。

详细地说,控制部90在进行双面印刷时,基于第二检测部72检测出在介质m的背面印刷的图案pt这一情况,而获取第一图像img1的印刷位置。接着,控制部90将从图案pt的第二检测位置p2起输送了相当于基准距离la与印刷间隔lb之和的距离后的位置设为第二图像img2的印刷开始位置。其结果为,第二图像img2被印刷在与印刷有第一图像img1的第一范围ra相对应的第二范围rb内。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范围ra及第二范围rb表示输送方向上的范围。

并且,在输送方向上,在第二图像img2的长度比第一图像img1长的情况下,控制部90与单面印刷时同样地中断印刷处理。详细地说,在输送方向上,在第二图像img2的印刷长度比第一图像img1的长度(=范围ra、rb的长度)更长的情况下,输送部90中断第二图像img2的印刷处理。并且,该情况是指,例如,用于印刷与第一图像img1无关的图像的印刷任务被输入到印刷装置10,或者卷绕着在背面印刷有与第二图像img2无关的第一图像img1的介质m的卷筒体r1被放置于放卷部20中的情况。

然而,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的印刷装置10中,在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存在印刷于介质m的背面上的图像(第一图像img1)位于第一检测位置p1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难以对光进行反射的图像(例如黑色的图像)位于第一检测位置p1的情况下,会变得难以反射从第一检测部71照射出的光。其结果是,尽管在第一检测位置p1上存在有介质m,控制部90也可能会误判断为介质m的末端到达了第一检测位置p1。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90在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当在第二范围rb内印刷第二图像img2时,将不管第一检测部71的检测结果,而继续进行印刷。换言之,控制部90在对准被印刷在介质m的背面上的第一图像img1的印刷开始位置而在介质m的正面上印刷第二图像img2的情况下,只要是在与第一图像img1的输送方向上的印刷长度相当的范围内印刷第二图像img2,就不停止印刷。

顺便一提,控制部90在于第二范围rb内印刷第二图像img2时,既可以设为不进行第一检测部71的检测自身,也可以设为虽然使来自第一检测部71的检测自身有效但不使用其检测结果。

接下来,参照图4所示的流程图,而对输入印刷任务时控制部90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印刷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控制部90受理从与印刷装置10连接的未图示的计算机等发送来的印刷任务(步骤s11)。接下来,控制部90将介质m向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直至到达喷出部52能够喷出油墨的位置为止(步骤s12)。之后,控制部90基于印刷任务的内容,而对是否进行双面印刷进行判断(步骤s13)。在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步骤s13:“否”),控制部90执行用于印刷图案pt的印刷处理(步骤s14)。接下来,控制部90执行用于进行单面印刷的印刷处理(步骤s15),然后暂时结束本处理。

在之前的步骤13中,在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步骤s13:“是”),控制部90基于第二检测部72的检测结果,而对在第二检测位置p2上是否存在图案pt进行判断(步骤s16)。在第二检测位置p2上不存在图案pt的情况下(步骤s16:“否”),控制部90将介质m输送预定量(步骤s17),并将其处理转移到之前的步骤s16。在第二检测位置p2上存在图案pt的情况下(步骤s16:“是”),控制部90对介质m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步骤s18)。也就是说,控制部90在输送方向上以使第一图像img1的印刷开始位置(第一范围ra的下游端)与喷出头的上游侧的喷嘴51重叠的方式而对介质m进行输送。并且,步骤s18中的介质m的输送量是基准距离la加上印刷间隔lb而得到的距离。接下来,控制部90执行用于进行双面印刷的印刷处理(步骤s19),然后暂时结束本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而对在执行用于进行单面印刷及双面印刷的印刷处理时控制部90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印刷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控制部90基于第一检测部71的检测结果,而对在第一检测位置p1上是否存在介质m进行判断(步骤s21)。在判定为在第一检测位置p1上存在介质m的情况下(步骤s21:“是”),控制部90暂时结束本处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印刷的内容,而继续进行印刷。

在判定为在第一检测位置p1上不存在介质m的情况下(步骤s21:“否”),控制部90对是否处于双面印刷中进行判断(步骤s22)。在为单面印刷中的情况下(步骤s22:“否”),控制部90为了中断印刷而执行末端处理(步骤s23)。

在步骤s22中,在为双面印刷中的情况下(步骤s22:“是”),控制部90对第二图像img2的印刷范围是否收敛于第二范围rb内进行判断。在第二图像img2的印刷范围收敛于第二范围内的情况下(步骤s24:“是”),控制部90暂时结束本处理。在该情况下,因第一检测部71的检测结果错误的可能性较高,所以继续进行印刷处理。

另一方面,在第二图像img2的印刷范围没有收敛于第二范围rb内的情况下(步骤s24:“否”),控制部90将其处理转移至之前的步骤s23。在该情况下,因第一检测部71的检测结果错误的可能性较低,所以中断印刷处理。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在将介质m沿输送方向输送的情况下,控制部90基于第一检测部71的检测结果,而对在第一检测位置p1上是否存在介质m进行判断。也就是说,在与印刷无关而输送介质m的情况下,控制部90也可以对介质m的末端是否到达了第一检测位置p1进行判断。

接下来,参照图6及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单面印刷时,图案pt与图像(第一图像img1)被印刷在介质m的正面。并且,在印刷第一画像img1时,在判定为介质m的末端到达了第一检测位置p1的情况下,中断图像的印刷。

如图7所示,在双面印刷时,基于在背面所印刷的图案pt,以使输送方向上的印刷开始位置与被印刷在背面的第一图像img1相重合的方式来输送介质m。然后,在介质m的正面,以与第一图像重叠的方式来印刷第二图像img2。在此,在印刷第二图像img2的过程中,在判定为介质m的末端到达了第一检测位置p1的情况下,图像的印刷不会被中断。也就是说,如图7所示,在因从第一检测部71照射出的光被第一图像img1吸收从而第一检测部71无法接收到反射光的情况下,图像的印刷也不会被中断。

并且,在第二图像img2的印刷结束后,在介质m的末端到达了第一检测位置p1的情况下,印刷装置10会停止介质m的输送,并对用户(操作者)进行催促更换放卷部的卷筒体r1的通知。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所示的效果。

(1)印刷装置10在与介质m的背面的第一印刷范围ra相对应的介质m的正面的第二范围rb内印刷第二图像img2的情况下,不管第一检测部71的检测结果,而继续进行印刷。因此,能够抑制如下的情况,即,在第一检测部71因对在背面印刷的第一图像照射光从而无法检测出反射光的情况下,控制部90将印刷停止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伴随着对介质m末端进行误判断所导致的印刷的中止。

(2)由于基于第一图像img1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而对第一范围ra进行设定,因此能够抑制控制部90的控制负荷。

(3)例如,在采用第二检测部72通过对第一图像img1进行检测从而对第一图像img1的印刷开始范围进行检测的结构的情况下,第一图像img1的反射率有可能会对第二检测部72的检测精度产生影响。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90基于用于对第一图像img1的印刷位置进行检测的专用的图案pt的检测结果,来设定第二范围rb。因此,控制部90能够高精度地设定第二范围rb。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所示进行变更。

●在已明确在双面印刷时欲印刷与第一图像img1具有对应关系的第二图像img2的情况下,控制部90也可以省略步骤s24的处理的执行。并且,在已明确在双面印刷时欲印刷与第一图像img1不具有对应关系的第二图像img2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开始印刷而执行对用户警告的处理。

●控制部90也可以不基于印刷任务的内容来获取第一图像img1的第一范围ra的长度。例如,控制部90也可以基于用户经由操作部80而输入的信息来获取第一范围ra的长度,此外也可以根据其他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来获取第一范围ra的长度。并且,在图案pt中内置有第一范围ra的长度的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90也可以在印刷第二图像img2时,基于第二检测部72的检测结果,来获取第一范围ra的长度。

●印刷装置10在不以双面印刷为前提的单面印刷时,也可以不印刷图案pt。

●被印刷在背面的表示第一图像img1的印刷开始位置的图案pt也可以是,将以宽度方向x为长边方向、以输送方向为短边方向的条沿输送方向排列多个而构成的一维条形码。或者,图案pt也可以是,沿输送方向及宽度方向x展开的二维条形码。

●根据图案pt与图像img1之间的间隔即印刷间隔lb的长度而定,第二检测部72也可以设置在与喷出部52相比靠输送方向下游侧。

●印刷装置10也可以为在单张纸上进行印刷的打印机。

●印刷装置10不限于通过喷出油墨而进行印刷的打印机。印刷装置10也可以是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热转印打印机(升华型打印机)等非击打式打印机,也可以是点击打式打印机等击打式打印机。

符号说明

10…印刷装置、20…放卷部、21…保持部、30…支承部、31…第一支承部、32…第二支承部、33…第一开口、34…第二开口、40…输送部、41…驱动辊、42…从动辊、43…输送电机、50…印刷部、51…喷嘴、52…喷出部、53…滑架、54…引导轴、55…移动机构、60…收卷部、61…保持部、62…张力杆、70…检测机构、71…第一检测部、72…第二检测部、73…投光部、74…受光部、80…操作部、90…控制部、img…图像、img1…第一图像、img2…第二图像、m…介质、la…基准距离、lb…印刷间隔、p1…第一检测位置(检测位置)、p2…第二检测位置、pt…图案、r1…卷筒体、r2…卷筒体、x…宽度方向、y…前后方向、z…上下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