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轮机用红外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8773发布日期:2018-09-21 23:3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轮印刷生产线,特别涉及一种转轮机用红外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转轮印刷机的印刷单元一般由供墨系统、传墨系统、印刷辊轮对和离合系统等部分组成。现有轮转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其传墨系统均采用单路匀墨双靠版辊给印版供墨的结构。具体地说,其结构包括一壳体,在壳体内设置有印刷版筒和墨斗,在印刷版筒和墨斗之间设置有传墨系统,该传墨系统包括分别与印刷版筒相切的两个靠版辊,所述两个靠版辊均与一分墨辊相切,在分墨辊与墨斗之间连接有若干个传墨辊和若干个匀墨辊,所述传墨辊和匀墨辊交替间隔设置。传墨过程中,油墨从墨斗中被供给,并经由传墨辊和匀墨辊的依次传递后供于分墨辊表面,并有分墨辊分别传递至两个靠版辊,最后由靠版辊将油墨供给印刷版筒,完成印刷。

现有的转轮机在印刷完成后需要较长的传送装置进行传送,以使油墨自然干燥,再进行裁切等动作,但仍存在油墨干燥不彻底的现象,其传送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大,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轮机用红外烘干装置,通过在传送装置尾端设置干燥箱,加速油墨干燥,确保裁切前油墨彻底干燥,同时缩短传送装置的长度,进而减小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转轮机用红外烘干装置,包括设置于传送装置尾端的干燥箱,所述干燥箱于传送装置传输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供印刷完成的纸张通过的开口,所述干燥箱内设置有若干照射于纸张上的红外灯管。

采用上述方案,纸张印刷后,纸张上的油墨在较短的时间内干燥不彻底,通过设置干燥箱,纸张通过干燥箱的开口时,干燥箱内的红外灯管点亮散发热量,加热纸张,促使油墨快速干燥,干燥效果较好;同时可以缩短传送装置的长度,从而减小了传送装置的占地面积,腾出一部分空间供其他设备放置,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箱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件、底部固定座、一对上支架和一对下支架,连接件固定安装于干燥箱底部,所述上支架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上支架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对应枢接于所述下支架的一端,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底部固定座,两个所述销轴分别开设有穿孔和螺孔,所述穿孔内穿设有与螺孔螺纹配合的调节杆。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升降机构,旋转调节杆以调节两个销轴之间的间距,当两个销轴之间的间距变大时,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夹角变小,升降机构的高度变低;当两个销轴之间的间距变小时,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的夹角变大,升降机构的高度变高,以使干燥箱的开口与传送装置的上表面齐平,能够适应不同工况,增加了适用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远离螺孔的一侧设置有手轮。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手轮,工作人员手握手轮以旋转调节杆时,较为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手轮上设置有施力杆。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施力杆,工作人员也可手持施力杆以旋转调节杆,搭配手轮使用更为省力。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于手轮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与调节杆同向的连接板,所述手轮上设置有固定块,两个所述连接板夹持于所述固定块并通过螺栓将手轮与调节杆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连接板与固定块螺栓连接,使得调节杆与手轮之间的连接强度高,同时可单独更换调节杆或手轮,节约成本,操作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箱于传送装置一侧的开口处并于纸张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抚平纸张的平板。

采用上述方案,避免纸张在传送过程中发生褶皱、弯曲状况,通过设置平板,在纸张通过干燥箱前进行抚平,进而提升印刷纸张的良率。

作为优选,所述平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干燥箱的侧壁上。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平板焊接于干燥箱上,其连接强度高、稳定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箱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上连接有风机以将干燥箱内的热空气抽出并将抽出的热空气排至干燥箱与传送装置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导风管,将干燥箱内的一分部热空气抽出并排至干燥箱与传送装置之间,对通过干燥箱之前的纸张进行预热,进一步加速油墨的干燥,使油墨干燥的更加彻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干燥箱,纸张通过干燥箱的开口时,干燥箱内的红外灯管点亮散发热量,加热纸张,促使油墨快速干燥,干燥效果较好;同时可以缩短传送装置的长度,从而减小了传送装置的占地面积,腾出一部分空间供其他设备放置,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2.通过设置导风管,将干燥箱内的一分部热空气抽出并排至干燥箱与传送装置之间,对通过干燥箱之前的纸张进行预热,进一步加速油墨的干燥,使油墨干燥的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转轮机用红外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干燥箱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转轮机用红外烘干装置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传送装置;2、干燥箱;21、开口;22、红外灯管;23、出风口;3、导风管;4、风机;5、升降机构;51、连接件;52、底部固定座;53、上支架;54、下支架;55、销轴;56、调节杆;561、连接板;57、手轮;571、固定块;58、施力杆;6、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转轮机用红外烘干装置,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于传送装置1尾端的干燥箱2,干燥箱2于传送装置1传输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供印刷完成的纸张通过的开口21。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干燥箱2内设置有若干红外灯管22照射于纸张上以实现对印刷在纸张上的油墨进行干燥;且干燥箱2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23,出风口23上连接有导风管3,导风管3上连接有风机4以将干燥箱2内的热空气抽出并将抽出的热空气排至干燥箱2与传送装置1之间,对进入干燥箱2的纸张提前进行预热,使印刷在纸张上的油墨可以更快的干燥,同时节约能源。

结合图1和图5所示,干燥箱2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包括连接件51、底部固定座52、一对上支架53和一对下支架54,连接件5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于干燥箱2底部,上支架53的一端枢接于连接件51,上支架5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55对应枢接于下支架54的一端,下支架54的另一端枢接于底部固定座52,两个销轴55分别开设有穿孔和螺孔,穿孔内穿设有与螺孔螺纹配合的调节杆56;升降机构5至少设置有两个,以使干燥箱2更加的稳定。

结合图5和图6所示,调节杆56远离螺孔的一侧设置有手轮57,手轮57上于远离调节杆56的一侧设置有施力杆58,调节杆56于手轮57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连接板561,手轮57上设置有固定块571,两个连接板561夹持于固定块571并通过螺栓将手轮57与调节杆56固定,以便于单独更换调节杆56或手轮57,节约成本。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干燥箱2于传送装置1一侧的开口21处并于纸张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抚平纸张的平板6,平板6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干燥箱2的侧壁上。

生产时,经印刷单元印刷完成的纸张经传送装置1后进入到干燥箱2内通过红外灯管22的照射进行干燥,同时风机4将干燥箱2内的部分热空气抽至干燥箱2的前端对纸张进行提前预热,加快纸张上油墨的干燥速度,确保印刷子在纸张上的油墨干燥彻底。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