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服装印线机的喷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6814发布日期:2018-12-21 21:0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服装印线机的喷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墨印刷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智能服装印线机的喷头装置。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机是利用丝网印版施印的机器,属于印刷机的一种,它用于印刷文字和图像,是生产印刷品的机器或设备的总称,丝网印刷机已经在图文、鞋业、服装、箱包、瓷砖、玻璃等行业平面型材质的印花加工或者大面积印花加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丝网印刷机的工作原理:首先,经过传动机构传递动力,让刮墨板在运动中挤压油墨和丝网印版,使丝网印版与承印物形成一条压印线,由于丝网具有张力N1与N2,对刮墨板产生力F2,回弹力使丝网印版除压印线外都不与承印物相接触,油墨在刮墨板的挤压力F1作用下,通过网孔,从运动着的压印线漏印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作业。在印刷过程中,丝网印版与刮墨板进行相对运动,挤压力F1和回弹力F2也随之同步移动,丝网在回弹力作用下,及时回位与承印物脱离接触,以免把印迹蹭脏,即丝网在印刷过程中,不断处于变形和回弹之中。

目前,丝网印刷机一般分为手动式丝网印刷机、半自动丝网印刷机、自动印刷机以及丝网印刷联动机,手动式丝网印刷机一般由铰链支承、承印平台和丝网版组成,全部动作由手工操作完成;半自动丝网印刷机在印刷时,各种动作实现部分自动化,一般称刮墨、匀墨和丝网版框自动的为1/4自动丝网印刷机,称刮墨、匀墨、丝网版框和承印物吸附都自动的为1/2自动丝网印刷机,此外,承印物送入也能自动的称为3/4自动丝网印刷机;而自动丝网印刷机是在3/4自动丝网印刷机的前后分别加上自动印件升降、输送、烘干和收件堆集机构的印刷机,其印刷速度比半自动印刷机明显提高 ;而丝网印刷联动机是由几组印刷、烘干装置以及烫金、压痕、敷膜、模切等装置串联而成,整机可用计算机控制,并且可印刷多色印刷品,效率高、功能全的丝网印刷机型。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类的丝网印刷机遇到了很大的技术瓶颈,首先,它在印刷作业时都是需要定制丝网版,而且印刷不同的图案或线条时,都需要定制出专门的丝网版;其次,其印刷精度取决于人工换料以网板的刮墨精度,不确定性非常高;第三,丝网印刷作业时由于采用刮墨技术,所以油墨的耗材比较大,且每次印刷完,原材料和油墨残留物都需要清洗,不仅浪费而且不环保 ;第四,设备对承印物的定位要求非常高,放料时都需要进行对位,有人工对位,也有机器自动对位,如果位置出现偏移就会使整个承印物的印刷质量受到影响,一旦出现位置偏差都必需及时进行调整,所以该设备对检测岗位的工作要求必须非常严格;第五,印刷效率低,即使自动化最好的丝网印刷联动机,其印刷速率也不会超过1500印/小时,且当遇到复杂图形或线条时,还会出现油墨印迹被蹭等现象,严重影响印刷精度和印刷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出现的技术瓶颈,本领域的研发人员都在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变行业中的这一问题,如本申请人在2014年07月31日申请的,授权公告号CN 203957532 U的一种智能标记印线机,该标记印线机通过利用油墨喷枪打印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丝网机械设备的印刷方式和方法,不仅可以克服丝网印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上述技术缺点和问题,而且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行业印刷质量和印刷效率,为行业的更新换代起来突破性、变革性的作用,是本行业中的首创,使本行业的印刷技术走向工业化、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加快产业升级改造。但是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喷枪喷墨后,其喷枪口都会残留一定的油墨,虽然该油墨通过环形刮台能够得以解决,但是在喷枪从工作位移动到初始位的环形刮台处这一过程中,喷枪口残留的油墨存在滴落到工作平台上的可能性,从而污染工作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服装印线机的喷头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印线机中的喷枪在从工作位移动到初始位的过程中,喷枪口残留的油墨会滴落到工作平台上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服装印线机的喷头装置,包括可移动并向下喷墨的喷枪头、与该喷枪头配合设置的油墨盒以及设于服装印线机初始位的用于刮除喷枪头上的残留油墨的环形刮台,该油墨盒上设有相互连通的送油口和喷油口,该送油口通过一连接管与提供油墨的油墨源相连通,该喷油口通过一软管与所述喷枪头相连通,且所述喷油口中的油墨从该喷枪头喷出,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所述喷枪头转动的驱动机构,并且其转动的角度为90°~120°;所述喷枪头在印线完后并要从服装印线机的工作位移动至初始位进行刮墨之前,该驱动机构能够控制该喷枪头旋转,并且该喷枪头移动至初始位之后,驱动机构能够控制该喷枪头反向旋转回到原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活动座以及一可移动地装设在该活动座上的工作板,所述活动座滑动装设于所述服装印线机的传动装置上,该传动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活动座在所述工作位与初始位之间移动,所述驱动机构固定装设于所述工作板上并传动控制所述喷枪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旋转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喷枪头还连接有一高压气管,该高压气管上设有控制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磁阀利用其开、关功能控制所述高压气管为所述喷枪头提供间隔式的高压气体,该高压气体将所述喷枪头中的油墨挤出并喷洒形成油墨点,配合所述喷枪头的快速移动,该间隔式的油墨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喷墨轨迹。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使得喷枪头在工作位完成印线之后,驱动机构能够先驱动喷枪头旋转90°~120°,喷枪头再从工作位移动至初始位,从而有效避免残留在喷枪头上的油墨在其移动过程中滴落到工作平台上;喷枪头移动至初始位后,驱动机构再驱动喷枪头反向旋转回原位,使残留在喷枪头上的油墨能够经过设于初始位处的环形刮台的刮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喷枪头旋转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喷枪头移动至初始位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智能服装印线机的喷头装置,包括可移动并向下喷墨的喷枪头1、与该喷枪头1配合设置的油墨盒2以及设于服装印线机初始位10的用于刮除喷枪头1上的残留油墨的环形刮台3,该油墨盒2上设有相互连通的送油口21和喷油口22,该送油口21通过一连接管23与提供油墨的油墨源(图未示出)相连通,该喷油口22通过一软管24与喷枪头1相连通,且喷油口22中的油墨从该喷枪头1喷出,此外,还包括一用于控制喷枪头1转动的驱动机构4,并且其转动的角度为90°~120°;喷枪头1在印线完后并要从服装印线机的工作位20移动至初始位10进行刮墨之前,该驱动机构4能够控制该喷枪头1旋转,并且该喷枪头1移动至初始位10之后,驱动机构4能够控制该喷枪头1反向旋转回到原位。通过设置驱动机构4,使得喷枪头1在工作位20完成印线之后,驱动机构4能够先驱动喷枪头1旋转90°~120°,喷枪头1再从工作位20移动至初始位10,从而有效避免残留在喷枪头上的油墨在其移动过程中滴落到工作平台上;喷枪头1移动至初始位后,驱动机构4再驱动喷枪头1反向旋转回原位,使残留在喷枪头上的油墨能够经过设于初始位10处的环形刮台3的刮除。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还包括一活动座5以及一可移动地装设在该活动座5上的工作板6,活动座5滑动装设于服装印线机的传动装置7上,该传动装置7能够带动活动座5在工作位20与初始位10之间移动,驱动机构4固定装设于工作板6上并传动控制喷枪头1转动。本实施例中,该驱动机构可以为旋转气缸。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喷枪头1还连接有一高压气管8,该高压气管8上设有控制电磁阀9。控制电磁阀9利用其开、关功能控制高压气管8为喷枪头1提供间隔式的高压气体,该高压气体将喷枪头1中的油墨挤出并喷洒形成油墨点,配合喷枪头1的快速移动,该间隔式的油墨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喷墨轨迹。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承印服装30移动至服装印线机的工作位20后,传动装置7带动活动座5移动到工作位20,使喷枪头向下正对该承印服装30;工作板6在活动座5上按照服装印线机程序设定的轨迹移动,带动喷枪头移动,同时喷枪头1在高压气管8和控制电磁阀9的控制下喷墨印线;印线完成后,驱动机构4驱动喷枪头1顺时针旋转90°~120°,喷枪头1再从工作位20移动至初始位10;喷枪头1移动至初始位后,驱动机构4再驱动喷枪头1逆时针旋转90°~120°回到原位,使残留在喷枪头上的油墨能够经过设于初始位10处的环形刮台3的刮除,至于环形刮台3的具体形状,已在本申请人在2014年07月31日申请的,授权公告号CN 203957532 U的一种智能标记印线机公开,此处便不再赘述。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