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6712发布日期:2019-07-31 19:5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及其相关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



背景技术:

墨盒是打印机输出功能的实现者,通过被动接受指令进行打印工作。墨盒作为一种颜色装载工具,其使用完毕后如果直接丢弃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其污染源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不易降解的塑料壳体造成白色污染,2、有色墨水造成的水体污染,3、黑色和有色粉体造成的空气颗粒污染。

对于废弃的墨盒而言,如果能够对其进行再利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墨盒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能够降低使用者的打印成本,从而达到节约资金、节约能源的目的。

目前,对于废弃墨盒的回收再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有如下几种:

1、厂家滴注法

滴注法属于工厂适用方法,适用于墨盒与打印头分离的情况,由于墨水盒与打印头可分离,必然存在与打印头连接的墨水管道接口,墨水盒下端的管道接口为出墨口。厂家滴注法便是利用了出墨口作为加注墨水的入口。为配合滴注法,生产商还为用户设计并提供了齐全的附件:墨水瓶、墨盒盖、螺丝钉。

滴注法的步骤为:为防止墨水溢出污染桌面,先将墨盒倒置在吸水的软纸上,然后将墨盒盖套在墨盒出墨口一端,将对应彩色的墨水瓶拔掉瓶塞,插入墨盒盖上的滴注孔,用螺丝钉在墨水瓶尾部的铝箔上扎一个小孔,以便空气进入,墨水在重力作用下开始滴入墨盒。

滴注法的缺点为:从出墨口加墨水,将会使可能堵塞喷嘴的灰尘及其他大颗粒物质不经过墨盒过滤系统直接进入打印头,假如墨水质量不高,很可能造成喷嘴堵塞,造成打印头报废。

2、扩孔灌注法

扩孔灌注法属于业余DIY方法。一般情况下,墨盒上都会设置一个气孔,气孔是为了维持墨盒内部压力平衡而设计的呼吸装置。对于不适用滴注法的一体化墨盒,使用者可以将墨盒上的气孔扩大,然后从扩孔位置灌注墨水。

对于扩孔灌注法而言,其缺点在于:会破坏气孔结构,严重的将会使墨盒报废。

3、钻孔灌注法

钻孔灌注法适用于大容量墨盒、彩色照片墨盒、彩色荧光墨盒,这些都属于墨盒打印头一体化墨盒。墨盒本身除了喷嘴以外没有出墨口,同时又不能够破坏气孔,因此对于上述类型的墨盒而言,只能使用钻孔灌注法。

钻孔灌注法的步骤如下:在墨盒顶端用钻头钻孔,钻孔的位置要离开气孔一段距离,钻孔钻透以后,将墨水瓶的针头插入钻孔,用力按压墨水瓶灌注墨水。灌注完毕后,拔出墨水瓶,用点燃的蜡烛滴一滴石蜡封闭钻孔。

钻孔灌注法的缺点为:需要对墨盒钻孔,操作繁琐复杂,并且有可能造成墨盒结构的破坏。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后期使用可靠性较高的墨盒回收再利用方法,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废弃墨盒进行循环再利用的墨盒回收再利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一

一种废弃墨盒二次利用扩仓方法,该废弃墨盒二次利用扩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墨盒上开设一个与空仓相对应的仓口;

步骤二、通过仓口向墨盒的空仓内填装用于吸收墨水的空仓海绵,空仓海绵与墨盒上墨仓内装载的墨仓海绵进行接触并形成有一条用于墨水流通的流通通道;

步骤三、使用柔性材料对仓口进行封装。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之后、步骤二之前,还包括有如下操作:

在墨盒上并远离仓口的位置开设一个与墨盒上通气通道相通的通气孔;

在所述步骤三中,使用柔性材料对仓口以及通气孔进行封装。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三种,首先使用柔性材料对通气孔进行封装,然后使用柔性材料对仓口进行封装。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一中,使用雕刻机在墨盒上铣出一个矩形开口结构的仓口。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二中,使用纳米海绵对空仓进行完全填充。

优选地,使用台钻在墨盒上开设通气孔。

优选地,使用热烫机将PP膜焊封至墨盒的仓口上,然后使用刀片修剪齐整。

方案二

一种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包括有墨盒盒体,所述墨盒盒体上开设有出墨口,于所述墨盒盒体内设置有墨仓以及空仓,于所述墨仓内设置有墨仓海绵,于所述墨盒盒体上开设有仓口,于所述空仓内设置有空仓海绵,所述空仓海绵与所述墨仓海绵接触并形成有并形成有一条用于墨水流通的流通通道;于所述墨盒盒体的外侧面上并位于所述仓口的位置上封装有用于封闭所述仓口的封装薄膜。

优选地,于所述墨盒盒体上开设有所述仓口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个远离所述仓口的通气孔,所述封装薄膜覆盖于所述通气孔上。

优选地,所述仓口以及所述出墨口分设于所述墨盒盒体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弃墨盒二次利用扩仓方法以及一种使用该废弃墨盒二次利用扩仓方法对废弃墨盒进行改造的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中,其首先对墨盒进行结构改进,在墨盒上对应空仓的位置开设一个仓口,通过该仓口在空仓内装入纳米海绵作为空仓海绵,空仓海绵与墨盒内原装的墨仓海绵接触,这样墨水就能够空仓海绵与墨仓海绵之间交流。在墨盒内墨水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仓口向空仓灌注墨水,从而使得空仓海绵充盈,墨水再依次补充到墨仓海绵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废弃墨盒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后,不仅能够使得废弃墨盒二次利用,同时,在废弃墨盒二次利用后,还可以实现墨水补充,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废弃墨盒的再生利用,同时,再生后的墨盒还具有补墨功能,极大程度地延长了墨盒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墨盒的使用率。并且,本实用新型对于墨盒结构改进合理,后期墨水补充操作简单方便,墨盒二次利用使用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开设有仓口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填装空仓海绵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填装空仓海绵后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开设有仓口以及通气孔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空仓1、仓口2、空仓海绵3、墨仓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请参考图1至图7,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开设有仓口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填装空仓海绵前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填装空仓海绵后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开设有仓口以及通气孔的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弃墨盒二次利用扩仓方法,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废弃墨盒二次利用扩仓方法能够对已经废弃的墨盒进行结构改进,从而实现对废弃墨盒的二次利用,同时还能够对墨盒内容量进行扩容,通过在空仓1内增设空仓海绵3吸收墨水,达到提高墨盒的更换周期,延长墨盒使用周期的目的。

具体地,该废弃墨盒二次利用扩仓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S1、在墨盒上开设一个与空仓1相对应的仓口2;

S2、通过仓口2向墨盒的空仓1内填装用于吸收墨水的空仓海绵3,空仓海绵3与墨盒上墨仓4内装载的墨仓海绵进行接触并形成有一条用于墨水流通的流通通道;

S3、使用柔性材料对仓口2进行封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选定特定型号的墨盒,了解该墨盒的内部结构,并确定墨盒上空仓1与墨仓4的位置。

然后,根据墨盒上是否开设有通气孔(墨盒在出厂时已经开设的通气孔),对墨盒进行通气孔结构改造,如果墨盒上原通气孔的开设位置远离空仓1,则不需要对通气孔进行改进,如果墨盒上原通气孔的开设位置靠近空仓1,则在远离空仓1的位置再开设一个圆孔,作为新的通气孔,原通气孔通过柔性薄膜进行封死。

具体地,在墨盒上并远离仓口2的位置开设一个与墨盒上通气通道相通的通气孔。

之后,使用雕刻机在墨盒上开设仓口2,仓口2优选为矩形开口结构,开设仓口2后,通过仓口2向空仓1内装入空仓海绵3。

空仓1与墨仓4连通,这样在空仓1内装入空仓海绵3后,空仓海绵3与墨仓海绵相接触,这样空仓海绵3与墨盒上墨仓4内装载的墨仓海绵进行接触并形成有一条用于墨水流通的流通通道。将空仓海绵3装入墨盒后,根据用户需求选择是否向空仓1内灌注墨水。

最后,使用热烫机将PP膜焊封至墨盒的仓口2上,然后使用刀片修剪齐整。如果本实用新型在墨盒上开设有新的通气孔,则封装操作步骤如下:首先使用柔性材料对通气孔进行封装,然后使用柔性材料对仓口2进行封装。在对仓口2封装时,同时对原通气孔以及新开设通气孔进行封装。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使用纳米海绵对空仓1进行完全填充。并且,本实用新型是使用台钻在墨盒上开设通气孔。

基于上述的废弃墨盒二次利用扩仓方法,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包括有墨盒盒体,墨盒盒体上开设有出墨口,于墨盒盒体内设置有墨仓4以及空仓1,于墨仓4内设置有墨仓海绵。本实用新型在墨盒盒体上开设有仓口2,于空仓1内设置有空仓海绵3,空仓海绵3与墨仓海绵接触并形成有并形成有一条用于墨水流通的流通通道;于墨盒盒体的外侧面上并位于仓口2的位置上封装有用于封闭仓口2的封装薄膜。

具体地,如果本实用新型是对彩色墨盒进行结构改进,由于彩色墨盒上开设有一个通气孔,该通气孔距离空仓1位置比较近,为了避免开设仓口2造成原通气孔结构破坏而影响墨盒的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在墨盒盒体上开设有仓口2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个远离仓口2的通气孔,封装薄膜覆盖于通气孔上。

具体地,仓口2以及出墨口分设于墨盒盒体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弃墨盒二次利用扩仓方法以及一种使用该废弃墨盒二次利用扩仓方法对废弃墨盒进行改造的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充海绵扩容式再生墨盒中,首先对墨盒进行结构改进,在墨盒上对应空仓1的位置开设一个仓口2,通过该仓口2在空仓1内装入纳米海绵作为空仓海绵3,空仓海绵3与墨盒内原装的墨仓海绵接触,这样墨水就能够空仓海绵3与墨仓海绵之间交流。在墨盒内墨水使用完毕后,可以通过仓口2向空仓1灌注墨水,从而使得空仓海绵3充盈,墨水再依次补充到墨仓海绵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废弃墨盒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后,不仅能够使得废弃墨盒二次利用,同时,在废弃墨盒二次利用后,还可以实现墨水补充,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废弃墨盒的再生利用,同时,再生后的墨盒还具有补墨功能,极大程度地延长了墨盒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墨盒的使用率。并且,本实用新型对于墨盒结构改进合理,后期墨水补充操作简单方便,墨盒二次利用使用可靠性较高。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