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烫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3292发布日期:2019-08-09 20:5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烫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烫画机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烫画机。



背景技术:

烫画机是一种可以在杯子、服饰、床上用品、等物品上印烫图案的机器,关于烫画是针对各种布料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各类高弹洗水唛头、泳衣烫画、运动专用标志烫画、植毛烫画、柯式烫画、热升华烫画、反光夜光烫画、闪葱烫画、金银箔烫画、镭射烫画、皮革烫画、T恤烫画、凸浆烫画、塑胶烫画、纹身烫画、感压烫画、水转印烫画、热升华数码转印等,一种精美图案的印刷方式,它完全可以替代并正在替代传统的刺绣和丝网印花,烫画主要适用于服装、手袋、毛绒玩具、T恤、鞋帽、手套袜子等。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烫画机使用时存在单一性,针对布料所使用的烫画机并不能对杯状物进行烫画,同样针对杯状物所使用的烫画机并不能对布料进行烫画,如果需要这两种物品进行加工,往往需要两种机器进行实现,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占地面积,不便于推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烫画机,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烫画机使用时存在单一性,针对布料所使用的烫画机并不能对杯状物进行烫画,同样针对杯状物所使用的烫画机并不能对布料进行烫画,如果需要这两种物品进行加工,往往需要两种机器进行实现,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占地面积,不便于推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烫画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内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中部两侧均嵌有气缸,气缸一端固定有弧形夹片,放置槽顶端两侧均嵌有锲块,锲块顶端安装有下板,底座顶端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顶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正下方位置处安装有上板,上板包括连接块、金属片、限位杆、弹簧、隔热片和加热片,上板一侧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中部两侧均安装有金属片,金属片之间通过限位杆连接有弹簧,连接块底端安装有隔热片,隔热片底端固定有加热片,上板顶端中部与连接柱底端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增压气缸,上板顶端与连接柱底端之间位于第一增压气缸两侧位置处均连接有第二增压气缸,上板顶端两侧与连接柱底端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增压气缸,上板底端安装有均热板,均热板底端安装有传热板,底座下部外侧嵌有控制面板,气缸、加热片、第一增压气缸、第二增压气缸、第三增压气缸和控制面板均与市电电性连接,气缸、加热片、第一增压气缸、第二增压气缸和第三增压气缸输入端均与控制面板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底端安装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弧形夹片内侧安装有防护垫。

优选的,所述下板顶端嵌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位于弹簧位置处开设有空腔。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完成平时的布料的烫画工作,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烫杯机的一般工作,增加使用一种机器的工作种类,减小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占地面积,有利于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底座1上部内侧开设有放置槽2,便于气缸3和弧形夹片4的安装,放置槽2中部两侧均嵌有气缸3,便于弧形夹片4的移动,气缸3一端固定有弧形夹片4,便于杯状物的夹紧,放置槽2顶端两侧均嵌有锲块5,便于下板6的支撑安装,锲块5顶端安装有下板6,便于烫画工作的正常进行,底座1顶端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柱7,便于连接柱8的安装,支撑柱7顶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柱8,便于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的固定,连接柱8正下方位置处安装有上板9,便于与下板6的配合使用,上板9包括连接块91、金属片92、限位杆93、弹簧94、隔热片95和加热片96,上板9一侧安装有连接块91,便于改变形状,连接块91中部两侧均安装有金属片92,便于连接块91之间的连接,金属片92之间通过限位杆93连接有弹簧94,便于连接块91之间的夹紧,连接块91底端安装有隔热片95,便于保护连接块91,隔热片95底端固定有加热片96,便于正常烫画工作的加热,上板9顶端中部与连接柱8底端中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增压气缸10,便于弧形中间的改变,上板9顶端与连接柱8底端之间位于第一增压气缸10两侧位置处均连接有第二增压气缸11,便于弧形两侧的改变,上板9顶端两侧与连接柱8底端两侧之间均连接有第三增压气缸12,便于配合整体进行改变和移动,上板9底端安装有均热板13,便于传热板14受热均匀,均热板13底端安装有传热板14,便于正常的使用,底座1下部外侧嵌有控制面板15,便于控制气缸3、加热片96、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的控制,气缸3、加热片96、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第三增压气缸12和控制面板15均与市电电性连接,气缸3、加热片96、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输入端均与控制面板15输出端电性连接。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底座1底端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底端安装有减震垫,通过支撑柱的使用,便于底座1的安装,通过减震垫的使用,便于使用时进行减震。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弧形夹片4内侧安装有防护垫,通过安装有防护垫,防止弧形夹片4将物品夹坏。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下板6顶端嵌有隔热层,通过隔热层的隔热效果,便于保护下板6,防止烫坏。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连接块91位于弹簧94位置处开设有空腔,便于金属片92、限位杆93和弹簧94的放置。

在本实施例中:气缸3采用MA20-25气缸,加热片96采用PTC-10加热片,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均采用SCTJ-50增压气缸,控制面板15采用CX980MA-30控制面板。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要针对布料使用时,将下板6固定在锲块5上,通过控制面板15控制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长度相同,使上板9整体水平,使用时,先将布料放在下板6上,将图案纸或者转印物料贴放在传热板14上,同时控制加热片96进行加热,加热片96的加热通过均热板13将热量均匀传到传热板14上,然后控制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同时进行伸缩,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的同时伸缩通过上板9、均热板13和传热板14带动图案纸或者转印物料贴压倒上板9上的布料上,以便于进行布料的烫画工作,完成工作之后控制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的同时回到原来的位置,以便于进行下一次操作,当做对杯状物进行烫画机时,即烫杯机时,先将下板6从锲块5上取下,通过杯状物品的弧度,控制面板15先同时控制第一增压气缸10和第二增压气缸11进行回缩,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的回缩带动上板9上所在的连接块91进行上移,金属片92同时伸出,由于金属片92长度的限制,以及限位杆93的限位作用,防止连接块91底端之间相互错位,造成底端弧度的不平,同时带动均热板13和传热板14进行相应的弧度形变,当弧度满足杯状物两侧弧度之后,控制第二增压气缸11停止回缩,控制第一增压气缸10继续回缩,当弧度的顶端与所使用的弧度一致时,将杯状物放在底端进行比较,以便于调试,当调试完成之后,控制控制第一增压气缸10停止回缩,将杯状物放在弧形夹片4内侧时,控制面板15控制气缸3进行伸缩,从而带动弧形夹片4将杯状物夹住,再将要烫画上去的图案纸或者转印物料贴放在传热板14上,同时控制加热片96进行加热,加热片96的加热通过均热板13将热量均匀传到传热板14上,然后控制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同时进行伸缩,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的同时伸缩通过上板9、均热板13和传热板14带动图案纸或者转印物料贴弧形夹片4处的杯状物品一侧上,再控制第一增压气缸10、第二增压气缸11和第三增压气缸12同时回缩,以便于进行后续工作的进行,两种烫画机相互转换,增加使用范围,减小生产成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