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转印烫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5825发布日期:2019-10-28 22:0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热转印烫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转印烫画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热转印烫画机。



背景技术:

烫画机可将各种烫画经热转印烫在棉、麻、化纤等织物上,它正在替代传统的刺绣和丝网印花,而成本和效果却大大低于和优于一般的刺绣和多色丝网印花。现有的数码热转印烫画机存在下压装置容易损坏设备,下压板不耐用,搬运不方便等缺点。为此,有人发明了一种名为:“一种数码热转印烫画机”的专利(中国专利号:201620030823.3),它包括有底座、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装置,所述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装置均位于在底座上,下压装置与上压板之间设置有连接件,下压板表面设置有隔热胶垫,隔热胶垫与下压板为一体式设置,下压装置包括有下压手柄和调压手轮,下压手柄上设置有海绵管套,底座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上设置有T形管,T形管贯穿挡板设置,T形管上设置有弹簧,弹簧与下压装置连接,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滚轮。该烫画机在使用过程中,下压板通过翻转与上压板合拢,因此两者在相互平行时的间距是固定的,可印染的厚度是固定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印染各种厚度物品的新型热转印烫画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印染厚度有一定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热转印烫画机,包括有上发热盘、下承印盘和底座,下承印盘的上表面铺设有起隔热作用的硅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的后侧固定有下承重杆,下承重杆的轴线为朝底座前侧倾斜设置,下承重杆的上端连接有上承重杆,上承重杆的轴线为朝底座后侧倾斜设置,下承重杆和上承重杆的轴线所在平面为垂直与水平面设置,且两者的倾斜角为60°~90°之间,上承重杆上套设有上滑套,上滑套上穿设有上紧固螺栓,上滑套上固接有上支架,上支架上穿设有竖直设置的轴体,所述的上发热盘与轴体下端固接,上支架上设有可控制轴体上下运动的拉杆装置,下承重杆上套设有下滑套,下滑套上穿设有下紧固螺栓,下滑套上固接有下支架,下承印盘安装在下支架上,下承印盘的上表面和上发热盘底面为相互平行设置,实际中两者均为水平设置。上滑套和下滑套可分别沿上承重杆、下承重杆上下滑动设置,同步带动上发热盘和下承印盘上下移动。且由于下承重杆为倾斜设置,下滑套在上下滑动时,下承重杆可以分担部分重力,使得调节下承印盘高度的过程变得省力。同理,上承重杆也具有使得调节上发热盘高度的过程变得省力的优点。同时,下承重杆的形态可以增强整体的稳固性。因此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调节上发热盘和下承印盘之间的间距,可用于印染各种厚度的物品。上紧固螺栓和下紧固螺栓起到固定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承重杆和上承重杆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上下间隔设置的下限位孔和上限位孔。上紧固螺栓和下紧固螺栓分别可以嵌入上限位孔和下限位孔设置,增强限位效果,避免发生松动而导致意外事故。

作为优选,所述下承重杆的上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销轴,上承重杆的下端与销轴转动连接。因此上发热盘可以随上承重杆沿销轴转动,当上发热盘转动至与下承印盘错开时,此时更加便于摆放待印染的物件或者更换上发热盘。

作为优选,所述下承重杆的倾斜角为80°,上承重杆的倾斜角与下承重杆的倾斜角相同,综合稳定性、省力以及杆体变形三者因素,下承重杆和上承重杆的倾斜角取80°,这样可取得最优的技术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拉杆装置包括有两根对称设置的连杆和拉柄,两连杆的下端与上支架铰接,两连杆的上端与拉柄的根部铰接,轴体的上端也与拉柄的根部铰接,两铰接点为间隔设置且两者中心的连线与拉柄轴向垂直。由于拉柄根部的两个铰接点为间隔设置且两者中心的连线与拉柄轴向垂直,因此当拉柄翻转至水平设置时,存在两种状态:轴体的铰接点位于连杆的上方,此时轴体位于最高点,即上发热盘与下承印盘完全分离;另一种则是轴体的铰接点位于连杆的下方,此时轴体位于最低点,即上发热盘与下承印盘完全贴合。由于拉柄具有一定重量,在杠杆作用下,拉柄可以保持水平状态,即可以保持上发热盘与下承印盘贴合或分离的状态。因此通过翻转拉柄的状态,可以控制上发热盘上下运动,而且在杠杆作用下,操作省力。

作为优选,上发热盘上装配有竖直轴向固定的螺母,螺母与轴体下端螺纹配合,上发热盘上还固接一竖直设置的定位杆,上支架上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的定位孔。上发热盘与轴体通过螺母旋接固定,因此可以方便的更换不同规格的上发热盘。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发热盘上设有接触传感器。当上发热盘位于最高点时,接触传感器与上支架接触,一旦上发热盘向下移动至与下承印盘抵合时,接触传感器与上支架分离,此时它可以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系统便可以开始计时,当到达印染的规定时间,就可以通过语音或者灯光效果提示使用者,可以结束印染。

作为优选,所述的下支架上设有两条轨道槽,下承印盘与两条轨道槽滑动配合,这样可以通过拉出下承印盘的方式,更换待印染的物品。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上滑套和下滑套可分别沿上承重杆、下承重杆上下滑动设置,同步带动上发热盘和下承印盘上下移动,可以方便的调节上发热盘和下承印盘之间的间距;2.下承重杆的主轴向为向前侧倾斜设置,这样可以将整体的重心向底座的中部靠近,增加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发热盘转动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见图1,一种新型热转印烫画机,包括有上发热盘1、下承印盘2和底座3,下承印盘2的上表面铺设有起隔热作用的硅胶垫21,底座3上的后侧固定有下承重杆4,下承重杆4的轴线为朝底座3前侧倾斜设置,下承重杆4的上端连接有上承重杆5,上承重杆5的轴线为朝底座3后侧倾斜设置,下承重杆4和上承重杆5的轴线所在平面为垂直与水平面设置,且两者的倾斜角为60°~90°之间,上承重杆5上套设有上滑套51,上滑套51上穿设有上紧固螺栓52,上滑套51上固接有上支架6,上支架6上穿设有竖直设置的轴体7,上发热盘1与轴体7下端固接,上支架6上设有可控制轴体7上下运动的拉杆装置,下承重杆4上套设有下滑套41,下滑套41上穿设有下紧固螺栓42,下滑套41上固接有下支架8,下承印盘2安装在下支架8上,下承印盘2的上表面和上发热盘1底面为相互平行设置,实际中两者均为水平设置。上滑套和下滑套可分别沿上承重杆、下承重杆上下滑动设置,同步带动上发热盘和下承印盘上下移动。且由于下承重杆4为倾斜设置,下滑套41在上下滑动时,下承重杆4可以分担部分重力,使得调节下承印盘2高度的过程变得省力。同理,上承重杆也具有使得调节上发热盘高度的过程变得省力的优点。同时,下承重杆的形态可以增强整体的稳固性。因此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调节上发热盘和下承印盘之间的间距,可用于印染各种厚度的物品。上紧固螺栓和下紧固螺栓起到固定作用。

见图1,下承重杆4和上承重杆5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上下间隔设置的下限位孔43和上限位孔53。上紧固螺栓和下紧固螺栓分别可以嵌入上限位孔和下限位孔设置,增强限位效果,避免发生松动而导致意外事故。

见图2、图3,下承重杆4的上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销轴44,上承重杆5的下端与销轴44转动连接。因此上发热盘可以随上承重杆沿销轴转动,当上发热盘转动至与下承印盘错开时,此时更加便于摆放待印染的物件或者更换上发热盘。

见图1,下承重杆4的倾斜角为80°,上承重杆5的倾斜角与下承重杆4的倾斜角相同,综合稳定性、省力以及杆体变形三者因素,下承重杆4和上承重杆5的倾斜角取80°,这样可取得最优的技术效果。

见图1和图2,拉杆装置包括有两根对称设置的连杆91和拉柄92,两连杆91的下端与上支架6铰接,两连杆91的上端与拉柄92的根部铰接,轴体7的上端也与拉柄92的根部铰接,两铰接点为间隔设置且两者中心的连线与拉柄92轴向垂直。由于拉柄根部的两个铰接点为间隔设置且两者中心的连线与拉柄轴向垂直,因此当拉柄翻转至水平设置时,存在两种状态:轴体的铰接点位于连杆的上方,此时轴体位于最高点,即上发热盘与下承印盘完全分离;另一种则是轴体的铰接点位于连杆的下方,此时轴体位于最低点,即上发热盘与下承印盘完全贴合。由于拉柄具有一定重量,在杠杆作用下,拉柄可以保持水平状态,即可以保持上发热盘与下承印盘贴合或分离的状态。因此通过翻转拉柄的状态,可以控制上发热盘上下运动,而且在杠杆作用下,操作省力。

见图2,上发热盘1上装配有竖直轴向固定的螺母11,螺母11与轴体7下端螺纹配合,上发热盘1上还固接一竖直设置的定位杆12,上支架6上开设有与定位杆12配合的定位孔61。上发热盘与轴体通过螺母旋接固定,因此可以方便的更换不同规格的上发热盘。

见图2,上发热盘1上设有接触传感器13。当上发热盘位于最高点时,接触传感器与上支架接触,一旦上发热盘向下移动至与下承印盘抵合时,接触传感器与上支架分离,此时它可以向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系统便可以开始计时,当到达印染的规定时间,就可以通过语音或者灯光效果提示使用者,可以结束印染。

见图3,下支架8上设有两条轨道槽81,下承印盘2与两条轨道槽81滑动配合,这样可以通过拉出下承印盘的方式,更换待印染的物品。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