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水冷结构的版辊机构和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3693发布日期:2019-11-25 21:25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具有水冷结构的版辊机构和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特别涉及版辊机构。



背景技术:

印刷机具有胶印机组是一种常用的印刷设备,印刷时,将具有印刷图文的印版装在版辊筒上,由着墨辊将油墨传递到版辊筒的印版上,版辊筒将印版上的印刷图文转印到橡皮滚筒(即转印辊)上,然后再由橡皮滚筒转印到纸张上。

版辊筒在印刷时与着墨辊、转印辊合压对滚,版辊筒上的温度将发生变化,主要为温度升高,版辊筒的温度变化将影响油墨,导致影响印刷质量,比如当印刷时间较长时,版滚筒上的温度升高较快,将致使油墨温度升高变稀,导致印刷缺陷增多,严重影响印刷品的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版辊机构和印刷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具有水冷结构的版辊机构,包括有套设在版辊轴上的版辊筒,版辊筒与版辊轴同步转动,其特征在于:版辊筒上设有若干个通道,通道之间相连通形成回路,版辊轴上还设有旋转接头装置,旋转接头装置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回路的入口保持连通,出水口与回路的出口保持连通。

通道轴向设置并周向分布在版辊筒上,通道依次相连通形成回路,通道两两之间在左右两侧交替连通。

版辊筒的右侧连接右滚枕,右滚枕上设有用于连通通道的第一凹槽,版辊筒的左侧连接左滚枕,左滚枕上设有用于连通通道的第二凹槽,回路的出口和回路的入口设置在左滚枕上。

旋转接头装置包括有外套和内套,内套套设在版辊轴上,外套套设在内套上,内套在外套内转动设置,内套与版辊轴同步转动,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外套上,内套内设有进水道和出水道,进水道与进水接头连接,出水道与出水接头连接,进水口与进水道通过进水环形槽保持连通,出水口与出水道通过出水环形槽保持连通,进水接头与回路的入口配合连接,出水接头与回路的出口配合连接。

内套与外套之间设有轴承,进水环形槽设置在内套的外圈壁上和/或设置外套的内圈壁上,出水环形槽设置在内套的外圈壁上和/或设置外套的内圈壁上,在内套与外套之间设置密封环,密封环分设在进水环形槽、出水环形槽的两侧。

回路的入口的轴向设置,回路的出口的轴向设置。

印刷机,包括有胶印机组,胶印机组包括有所述具有水冷结构的版辊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版辊机构具有水冷结构,将冷却液体(如水)接入水冷结构中能够起到控制版辊筒的温度(主要为降低温度)作用,冷却液体能够从进水口进入、从出水口出来,冷却液体能够与版辊筒进行热量交换,避免版辊筒的温度升高影响油墨。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水冷结构的版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冷结构的版辊机构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2版辊轴,3进水接头,4版辊筒,5出水接头,6密封环,7右滚枕,8左滚枕,10通道,11入口,12出口,13外套,14内套,15出水道,16进水道,p进水口,q出水口,19出水环形槽,20进水环形槽,71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印刷机的胶印机组包括有版辊机构,该版辊机构具有冷却结构。版辊机构中的版辊筒能够与着墨辊、转印辊筒配合进行印刷配合。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中,具有水冷结构的版辊机构包括有版辊筒4,版辊筒4套设在版辊轴2上,版辊筒4与版辊轴1同步转动,当版辊轴1驱动转动时,版辊筒将进行同步转动。

版辊筒4上设有若干个通道10,通道10之间相连通形成回路,当冷却液体(如水)接入回路中,可以逐一通过通道,依次流经各通道后流出。冷却液体能够与版辊筒进行热量交换,控制版辊筒的温度,可以将降低版辊筒温度,提高印刷效果和质量。

版辊轴2上还设有旋转接头装置,旋转接头装置具有进水口p和出水口q,进水口p与回路的入口保持连通,出水口q与回路的出口保持连通。冷却液体能够从进水口进入、从出水口出来,通过旋转接头装置使版辊轴2在转动过程中冷却液体仍然能够进入和出来。

通道10轴向设置并周向分布在版辊筒4上,通道10依次相连通形成回路。本实施例中,通道10两两之间在左右两侧交替连通,比如,本实施例中版辊筒上设置了12个通道(依次为1#至12#通道),1#通道与2#通道在右侧连通,2#通道与3#通道在左侧连通,3#通道与4#通道在右侧连通,4#通道与5#通道在左侧连通,5#通道与6#通道在右侧连通,6#通道与7#通道在左侧连通,7#通道与8#通道在右侧连通,8#通道与9#通道在左侧连通,9#通道与10#通道在右侧连通,10#通道与11#通道在左侧连通,11#通道与12#通道在右侧连通,以此规律进行交替连通。

版辊筒4的右侧连接右滚枕7,右滚枕上设有用于连通通道的第一凹槽71,通道10之间在右侧连通时通过设置在右滚枕上的相应第一凹槽进行连通,右滚枕与版辊筒同步转动。

版辊筒的左侧连接左滚枕8,左滚枕上设有用于连通通道的第二凹槽,通道之间在左侧连通时通过设置在左滚枕上的相应第二凹槽进行连通,左滚枕与版辊筒同步转动,回路的出口12和回路的入口11设置在左滚枕上。

版辊机构的滚枕(左滚枕和右滚枕)与转印辊机构的相应滚枕、着墨机构的相应滚枕配合滚动相靠,压力更稳定、转印效果更好。各滚枕绕其中心轴进行滚动设置,各滚枕的外圈为圆周面用于滚动相靠。

旋转接头装置包括有外套13和内套14,内套14套设在版辊轴2上,外套13套设在内套14上,内套在外套内转动设置,内套与版辊轴同步转动,内套也将与版辊筒同步转动,内套将在外套内跟版辊轴同步转动。进水口p和出水口1设置在外套14上,以便冷却液接入和接出。

内套14内设有进水道16和出水道15,进水道16与进水接头3连接,出水道15与出水接头5连接,进水口q与进水道16通过进水环形槽20保持连通,出水口p与出水道15通过出水环形槽19保持连通。进水接头与回路的入口配合连接,以便将进水道内的水接入回路的入口;出水接头与回路的出口配合连接,以便将回路的出口出来的水接入出水道内。内套14在外套13内转动过程中,进水口通过进水环形槽与进水道保持连通状态,出水口通过出水环形槽与出水道保持连通状态。使得进水口与进水接头保持连通,出水口与出水接头保持连通。回路的入口11的轴向设置,回路的出口12的轴向设置,更换版辊筒时,版辊筒在版辊轴上轴向移出和装入能够便于回路的入口和出口与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配合连接。

可在内套与外套之间设置轴承1,以便内套在外套内转动。进水环形槽设置在内套的外圈壁上和/或设置外套的内圈壁上,出水环形槽设置在内套的外圈壁上和/或设置外套的内圈壁上。在内套与外套之间设置密封环6(如密封圈),密封环分设在进水环形槽、出水环形槽的两侧,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密封环,通过密封环能够将进水环形槽和出水环形槽的两侧进行密封避免泄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