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保护膜印刷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保护膜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一步印刷步骤,在保护膜表面印刷上所需的字体或是图案,一般会采用凹版印刷机进行印刷工作。
目前,公告号为CN2035803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机,其包括油墨池、供给辊、印刷版辊、刮刀,供给辊部分浸在油墨池的油墨中,供给辊与刮刀分别位于印刷版辊的两侧且均与印刷版辊抵接,压辊和印刷版辊抵接并位于印刷版辊的上端。印刷版辊的侧壁上设有特别设计出的凹坑,供给辊将油墨涂覆到印刷版辊上,刮刀将除凹坑外的印刷版辊上的油墨清除,最后再压辊挤压下将凹坑内的油墨转印到保护膜上,从而完成印刷。
在使用过程中,刮刀与印刷版辊接触的端部上会沾染到油墨,这部分油墨干燥后变成固体残留物,残留物会影响刮刀对印刷版辊的除墨效果,因此,需要定期对刮刀上的油墨进行清除,但目前在清理刮刀时需要停止印刷机,使得印刷的效率变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膜印刷的印刷机,其通过设置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并使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交替进行工作和维护,以达到不停机进行维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保护膜印刷的印刷机,包括印刷版辊、油墨池、涂布辊,所述印刷版辊位于油墨池上方,所述涂布辊位于印刷版辊一侧并与印刷版辊抵接,所述涂布辊的部分浸入到油墨池的油墨中,还包括第一刮刀、第二刮刀、升降机构,第一刮刀与第二刮刀均处在印刷版辊背离涂布辊的一侧,第一刮刀与第二刮刀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刮刀位于印刷版辊远离地面一侧,所述第二刮刀位于印刷版辊靠近地面一侧,所述第一刮刀与第二刮刀均抵接在印刷版辊上,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都可用于清除印刷版辊上的油墨,且正常使用时,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会轮流抵在印刷版辊上,交替着进行维护清理,比如第一刮刀正抵在印刷版辊上,要对第一刮刀进行维护,先通过升降机构将第二刮刀重新上移并抵到印刷版辊上,待部分第二刮刀未处理的印刷版辊表面经过第一刮刀处理后,通过升降机构将第一刮刀上移以使第一刮刀脱离印刷版辊的接触,从而方便对第一刮刀进行清理,并且实现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维护。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竖杆、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两个升降组件,两个竖杆均处在印刷版辊背离涂布辊一侧,两个竖杆均竖直连接在地面且分别靠近印刷版辊的两端,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均连接在两个竖杆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二支撑板上方,两个升降组件分别处在第一支撑板上和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动板、气缸,两个升降组件上的气缸分别固定在地面和第一支撑板上,气缸的输出轴竖直朝上设置并且连接在相应的滑动板上,所述滑动板均滑动连接在两个竖杆之间,所述第一刮刀与第一支撑板上的滑动板连接,所述第二刮刀与第二支撑板上的滑动板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第一刮刀相连的升降组件中的气缸驱动相应的滑动板上升时,第一刮刀解除对印刷版辊的抵接,当该滑动板下移后,第一刮刀重新与印刷版辊抵接,相应的与第二刮刀相连的升降组件同样能控制第二刮刀与印刷版辊之间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处在印刷版辊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印刷版辊的一端向印刷版辊一侧延伸至靠近印刷版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刮刀处在第二刮刀上,第一刮刀清理下的油墨会向下滴落,通过第一支撑板接住这些油墨,使油墨不会完全滴落到第二刮刀上,降低对第二刮刀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背离地面的侧面上设有梯形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槽口横截面积大于槽底的横截面积,所述收集槽位于第一支撑板靠近印刷版辊一侧,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有与油墨池连通的管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刮刀上滴落的油墨大多数会落入到收集槽中,并且这些油墨沿收集槽的斜面汇聚到收集槽的底部,再通过管道回到油墨池中,提高对油墨的回收利用率,也降低油墨对车间环境的影响。
优选的,两个滑动板上还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位于第一支撑板上方,所述顶板上设有还第一清除机构,所述第一清除机构包括第一滑动块、第一驱动组件,顶板朝向顶面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第一刮刀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刮刀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大于第一刮刀的宽度,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中,第一滑动块背离印刷版辊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海绵垫,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滑动块在第一滑槽上来回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刮刀向上移动并脱离与印刷版辊接触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使第一滑动块从侧面滑过第一刮刀,第一刮刀的端部处在第一凹槽中,通过海绵垫擦拭的方式清理第一刮刀的刀刃上附着的油墨,节省工人地操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皮带轮、驱动电机、传送带,两个皮带轮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两端,所述传送带绕卷在两个皮带轮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顶板上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个皮带轮同轴连接,所述传送带与第一滑动块,所述传送带位于第一滑动块朝向印刷版辊的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皮带轮转动,从而使传送带传动并带动第一滑动块沿第一滑槽移动,通过驱动电机正方向交替转动,即可实现第一滑动块在第一滑槽中来回的滑动,使第一滑动块中的海绵垫对相应的刀刃能清理得更加干净。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清除机构,所述第二清除机构包括第二滑块、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滑块处在第二刮刀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滑块背离印刷版辊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同样设有海绵垫,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滑块沿印刷版辊长度方向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刮刀也通过第二清除机构进行自动清理,使整个印刷机在工作状态下都能自动完成清理工作,减少工人操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处在第一支撑板靠近印刷版辊的一侧上,挡板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向第一刮刀所在的滑动板延伸。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减少从第一刮刀清除下来的油墨对第一支撑板的污染,另一方面能阻挡第一刮刀所在的滑动板继续下滑,使第一刮刀对印刷版辊保持合适的挤压,而不会对第一刮刀造成过多伤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轮流使用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对印刷版辊进行除墨,方便不停机状态下进行维护;
2.通过设置第一清除机构、第二清除机构,方便对第一刮刀和第二刮刀进行清理维护,节省工人的操作;
3.升降组件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减少整体印刷机占地面积,充分利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印刷版辊;2、油墨池;21、涂布辊;3、压辊;4、第一刮刀;5、第二刮刀;6、升降机构;61、竖杆;611、顶板;6111、第一滑槽;62、第一支撑板;621、挡板;622、收集槽;63、升降组件;631、滑动板;632、气缸;64、滑动杆;65、第二支撑板;651、底座;6511、第二滑槽;7、管道;8、第一清除机构;81、第一滑动块;811、第一凹槽;812、海绵垫;82、第一驱动组件;821、皮带轮;822、驱动电机;823、传送带;9、第二清除机构;91、第二滑块;911、第二凹槽;92、第二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保护膜印刷的印刷机,如图1所示,包括印刷版辊1、油墨池2、涂布辊21、压辊3、第一刮刀4、第二刮刀5、升降机构6,印刷版辊1转动连接在油墨池2的上方,压辊3位于印刷版辊1的上方并可向印刷版辊1一侧移动,涂布辊21处在油墨池2中,涂布辊21位于印刷版辊1一侧并与印刷版辊1抵接,升降机构6位于印刷版辊1背离涂布辊21一侧,第一刮刀4处在印刷版辊1远离地面的一侧,第二刮刀5处在印刷版辊1靠近地面的一侧,第一刮刀4和第二刮刀5均抵接在印刷版辊1上,升降机构6用于控制第一刮刀4和第二刮刀5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参见图1、图2、图5,升降机构6包括两个垂直连接在地面上的竖杆61、两个升降组件63、第一支撑板62、第二支撑板65、四个滑动杆64、顶板611,第一支撑板62、第二支撑板65与顶板611均连接在两个竖杆61之间,第一支撑板62位于顶板611的下方,第二支撑板65位于第一支撑板62的下方,四个滑动杆64均连接在顶板611与第二支撑板65之间,四个滑动杆64分别靠近第二支撑板65的四角。升降组件63包括滑动板631、气缸632,两个升降组件63中的气缸632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板62上和第二支撑板65上,两个气缸632的输出轴均竖直朝上并且连接相应的滑动板631上,滑动板631均滑动连接在四个滑动杆64上,处在第一支撑板62上方的滑动板631与第一刮刀4连接,处在第二支撑板65上的滑动板631与第二刮刀5连接。第一支撑板62和第二支撑板65均位于印刷版辊1靠近地面的一侧,第一支撑板62和第二支撑板65的一端均靠近印刷版辊1,第一支撑板62离地面的侧面上设有梯形的收集槽622,收集槽622的槽口横截面积大于槽底的横截面积,收集槽622位于第一支撑板62靠近印刷版辊1一侧,收集槽622的底部设有用于将收集到的油墨输送到油墨池2中的管道7。第一支撑板62上还设有挡板621,挡板62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撑板62靠近印刷版辊1的一端上,挡板621的另一端向第一刮刀4所连接的滑动板631延伸。第二支撑板65背离地面的侧面上设有底座651,底座651靠近印刷版辊1。
参见图1、图2、图3,顶板611上设有用于清理第一刮刀4上的油墨的第一清除机构8、第一滑槽6111,第一滑槽6111位于第一刮刀4靠近印刷版辊1的端部的正上方,第一滑槽61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印刷版辊1的轴心线的朝向,第一清除机构8包括第一驱动组件82、第一滑动块81,第一驱动组件82包括两个皮带轮821、传送带823、驱动电机822,两个皮带轮821均转动连接顶板611上并分别靠近第一滑槽6111两端,皮带轮821位于第一滑槽6111靠近印刷版辊1一侧,传送带823绕卷在两个皮带轮821之间,驱动电机822的输出轴与任意一个皮带轮821同轴连接,传送带823与第一滑动块81连接,第一滑动块8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6111上,第一滑动块81背离印刷版辊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811,第一凹槽811内设有海绵垫812,平时的第一滑动块81处在第一滑槽6111的端部并且不会阻碍第一刮刀4的移动。
参见图1、图2、图4,底座651上设有用于清理第二刮刀5上的油墨的第二清除机构9,第二清除机构9包括第二滑块91、第二清除组件,底座651朝向印刷版辊1的侧面上设有第二滑槽6511,第二滑槽6511的长度方向与印刷版辊1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滑块91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6511中,第二滑块91的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且该端部背离印刷版辊1的面上设有第二凹槽911,第二凹槽911内设有海绵垫812,第二刮刀5处在第二滑块91的正上方,第二清除组件位于第二滑块91背离印刷版辊1一侧,第二滑块91和第二清除组件中的传送带823连接。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一刮刀4与印刷版辊1相抵,第二刮刀5远离印刷版辊1,印刷过程中,涂布辊21将油墨从油墨池2中卷起,通过与印刷版辊1相向转动,涂布辊21将油墨转印到印刷版辊1上,印刷版辊1继续转动,在经过第一刮刀4并通过第一刮刀4将印刷版辊1表面的油墨刮除后,印刷版辊1与压辊3相抵,印刷版辊1凹坑内的油墨转印到绕卷在压辊3上的保护膜表面,在此过程中第一刮刀4刮下的油墨大多数会落入下方的第一支撑板62的收集槽622中并通过管道7回流到油墨池2中。当需要对第一刮刀4进行维护时,启动第二刮刀5所在的滑动板631连接的气缸632,气缸632驱动滑动板631在两个竖杆61上向上滑动,滑动板631带动第二刮刀5上升并使第二刮刀5抵在印刷版辊1上,待转动到第一刮刀4处的印刷版辊1的表面没有油墨后,反向启动第一刮刀4所在滑动板631上的气缸632,使第一刮刀4向顶板611方向移动,当第一刮刀4的端部正对相应第一滑动块81的第一凹槽811时,关闭相应的气缸632,并启动第一清除机构8中的驱动电机822,使传送带823转动,相应的第一滑动块81从第一滑槽6111的端部滑出,第一刮刀4的端部被第一滑动块81中的海绵垫812擦拭,通过控制驱动电机822的正反转,使第一滑动块81在传动带的带动下做往复运动,从而使海绵垫812对第一刮刀4进行多次擦拭,使清洁效果更佳。同理当第二刮刀5需要维护时,先将第一刮刀4重新抵到印刷版辊1上,再移开第二刮刀5并对第二刮刀5进行维护,如此循环交替地对第一刮刀4和第二刮刀5进行维护,使整个印刷机能够一直保持运行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