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打印装置、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方法和印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45831发布日期:2020-06-09 20:55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热转印打印装置、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方法和印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打印装置、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方法和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印制方法。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示,热转印打印机从热头对涂布有黄色、品红、青色的各颜色的染料的墨带加热,在记录纸张上转印各颜色的染料,由此进行印制。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将黄色称作“y色”,将品红称作“m色”,将青色称作“c色”。

近年来,在数字摄像机、附属于便携电话的摄像机以及附属于智能手机的摄像机中作为功能搭载有宽幅的全景拍摄模式。因此,对以全景拍摄模式拍摄到的宽幅的全景照片进行印制的需求提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热转印打印方法:将宽幅的全景照片分割成第1个图像和第2个图像,配置成存在要印制的第1个图像和要印制的第2个图像相互重合而成的重叠部(相当于专利文献1中的重叠b)。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热转印打印方法:实施浓度处理,使得朝向纸张的输送方向,在第1个图像的重叠部处使浓度阶段性地降低,在第2个图像的重叠部处使浓度阶段性地提高。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的热转印打印方法:进行以使重叠部处的y色、m色、c色的接缝在副扫描转印方向上不一致的方式偏移的接缝偏移处理。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如下的进行打印方法的热转印打印方法:针对重叠部的灰度数据,进行按照副扫描转印方向的每行根据预先设定的校正系数对要转印的颜色的灰度数据进行校正的接缝浓度递减/递增处理、按照先转印的颜色的每个灰度数据根据预先设定的校正系数对后转印的颜色的灰度数据进行校正的接缝逆转印校正处理以及接缝过剩转印校正处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82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125134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将宽幅的全景照片分割成第1个图像和第2个图像,且以具有要印制的第1个图像和要印制的第2个图像相互重合而成的重叠部的方式进行印制的情况下,优选以使重叠部不醒目的方式进行印制。特别是在实际的印制中,存在使用的墨带以及纸张的特性偏差或进行印制的场所的环境差异等外界干扰要素。这些外界干扰要素成为要因,在重叠部中产生偏移或不均,重叠部有时很醒目。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浓度处理、专利文献2公开的接缝浓度递减/递增处理、接缝逆转印校正处理以及接缝过剩转印校正处理中,没有考虑外界干扰要素。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热转印打印装置、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方法和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印制方法,即使存在外界干扰要素,重叠部也不容易醒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发明的热转印打印装置进行如下的全景图像印制处理:取得与第一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和与第二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使用预先决定的浓度调整参数,对所取得的与第一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的一部分和所取得的与第二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的一部分进行调整,使用配置于墨带的多个印制面,以使进行调整后的第一图像的一部分和进行调整后的第二图像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进行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印制,其中,热转印打印装置具有: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其取得包含与多个第一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以及包含与多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其存储与多个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多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分别处于对应关系的多个浓度调整参数;浓度调整处理部,其使用处于对应关系的浓度调整参数,分别对与多个第一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中的与印制时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重复的第一画面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以及与多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中的与印制时和第一画面校准图案重复的第二画面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进行调整;以及印制部,其根据由浓度调整处理部调整后的与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以形成多个由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构成且包含第一画面重叠部和第二画面重叠部重叠而成的印制重叠部的印制校准图案的方式,将第第一画面校准图像和第第二画面校准图像印制于记录纸张,被印制于记录纸张的印制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在各个印制校准图案中不同。

第二发明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方法具有以下步骤:使用与多个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多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分别处于对应关系的浓度调整参数,分别对所取得的与多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中的与印制时和第一画面校准图案重复的第二画面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与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形成多个由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构成且包含第一画面重叠部和第二画面重叠部重叠而成的印制重叠部的印制校准图案,以印制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在各个印制校准图案中不同的方式,将第第一画面校准图像和第第二画面校准图像印制于记录纸张;接收包含与从印制于记录纸张的多个印制校准图案中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相关的数据;以及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中存储与构成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的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处于对应关系的浓度调整参数。

第三发明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印制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取得与第一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和与第二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通过第二发明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方法,使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中存储的浓度调整参数,对所取得的与第一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的一部分和所取得的与第二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的一部分进行调整;以及使用配置于墨带的多个印制面,以使进行调整后的第一图像的一部分和进行调整后的第二图像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进行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印制。

发明效果

第一发明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第二发明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方法以及第三发明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印制方法以如下方式构成:被印制于记录纸张的印制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在各个印制校准图案中不同。根据该结构,能够包含外界干扰要素在内,选择重叠部不容易醒目的校准图案,发挥能够提供如下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效果:即使存在外界干扰要素,重叠部也不容易醒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机的概略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装配于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墨带的概略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图像的数据取得处理的详细流程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0的处理结束紧后的校准图像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0的处理结束紧后的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1的处理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1的处理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

图13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图案的浓度调整处理的详细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中存储的浓度调整参数与校准图案的对应关系的表。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一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二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三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与针对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相关的数据的表。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图。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一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二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

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三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

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与针对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相关的数据的表。

图2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

图27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印制处理的详细流程图。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印制校准图像的图。

图29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全景图像印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3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输入图像的图。

图3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第一画面输入图像的图。

图3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第二画面输入图像的图。

图3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全景印制图像的图。

图3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印制校准图像的图。

图3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0的处理结束紧后的校准图像的图。

图3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0的处理结束紧后的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

图37是装配于实施方式3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墨带的概略图。

图38是装配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墨带的y色印制面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庄当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关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适当省略或简化其说明。在各图中,通过x轴和y轴分别正交的直角坐标系定义朝向和方向。将附图的y轴所示的方向称作副扫描方向y。此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结构要素的y轴的箭头的原点侧的端部称作后端部,将y轴的箭头的前端侧的端部称作前端部。进而,将附图的x轴所示的方向称作主扫描方向x。此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结构要素的x轴的箭头的原点侧的端部称作上端部,将x轴的箭头的前端侧的端部称作下端部。此外,将包含x轴和y轴的平面称作xy平面。另外,直角坐标系的朝向、方向和平面的定义是为了进行说明而记载的,并不是限定装置和部件等的配置和朝向等。关于装置和部件等的结构,其材质、形状、大小等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机的概略图。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机100的概略图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中,x轴的箭头的前端相对于图1的纸面向里侧延伸。

热转印打印机100具有供给侧筒1、卷取侧筒2、供给侧马达3、卷取侧马达4、纸卷筒5、纸卷马达6、夹送辊7、夹紧辊8、输送马达9、热头10、压印辊11以及切割器12。此外,图1所示的热转印打印机100在供给侧筒1和卷取侧筒2装配有墨带13,在纸卷筒5装配有记录纸张14。

在供给侧筒1安装有墨带13的一个端部,卷绕有墨带13的未使用部分。在卷取侧筒2安装有墨带13的另一个端部,卷绕有墨带13的已使用部分。供给侧筒1通过供给侧马达3而旋转,卷取侧筒2通过卷取侧马达4而旋转。供给侧马达3和卷取侧马达4使供给侧筒1和卷取侧筒2旋转,由此,能够向副扫描方向y输送墨带13,并使墨带13产生规定的张力。

在纸卷筒5安装有记录纸张14的一个端部,卷绕有记录纸张14的未使用部分。纸卷筒5通过纸卷马达6而旋转。纸卷马达6使纸卷筒5旋转,由此,能够向副扫描方向y输送记录纸张14。

夹送辊7和夹紧辊8配置于相互对置的位置。夹送辊7和夹紧辊8夹着从纸卷筒5卷出的记录纸张14。夹紧辊8通过输送马达9而旋转。输送马达9使夹紧辊8旋转,由此,能够向副扫描方向y输送记录纸张14。

热头10能够发热。压印辊11配置于与热头10的一部分对置的位置。在热头10与压印辊11之间,以各自的表面与xy平面平行的方式配置有墨带13和记录纸张14。热头10构成为能够向按压于压印辊11的方向移动,使得能够通过压印辊11和热头10夹着墨带13和记录纸张14。在热头10和压印辊11夹着墨带13和记录纸张14的状态下,热头10发热,由此,墨带13的墨被转印于记录纸张14。

切割器12具有切断记录纸张14的功能。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硬件结构图。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具有热转印打印机100和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

热转印打印机100具有处理器15、存储器16以及硬件接口17。此外,热转印打印机100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连接。

处理器15是执行输送马达9等热转印打印机100内部的硬件的控制或数据处理的装置。处理器15例如是cpu(centralprocessingunit)。

存储器16是存储数据的装置。存储器16例如是ram(randamaccessmemory)、rom(readonlymemory)、闪存、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eeprom(electrically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硬件接口17例如是usb(universalserialbus)接口等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装置。

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是相对于热转印打印机100进行图像的数据等各种信息的输入输出的装置。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由用户操作。此外,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例如是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

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的数据是在副扫描方向y上被分配规定的行编号且在主扫描方向x上被分配规定的行编号而成的像素的排列,是在各像素的排列的要素内分别存储有y色的灰度值、m色的灰度值以及c色的灰度值的数据。此外,在表示与各个方向的坐标对应的排列的行编号的情况下,设置#作为接头词。例如,与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y1对应的排列的行编号表示为#y1。另外,设灰度值的范围为0~255,灰度值越大,浓度越浓。此外,灰度值相当于本发明中的与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

供给侧马达3、卷取侧马达4、纸卷马达6、输送马达9、热头10、切割器12、处理器15、存储器16以及硬件接口17分别通过热转印打印机100的内部总线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图3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功能框图。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的功能块结构进行说明。

热转印打印机100具有控制部20、存储部30、输入输出部40以及印制部50。此外,控制部20、存储部30、输入输出部40以及印制部50分别能够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

控制部20具有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21、浓度调整处理部22、数据处理部23、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判断部25以及印制控制部26。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21、浓度调整处理部22、数据处理部23、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判断部25以及印制控制部26是由处理器15执行的程序的模块。即,处理器15按照存储器16中存储的软件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由此实现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21、浓度调整处理部22、数据处理部23、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判断部25以及印制控制部26。

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21进行根据一个图像数据取得多个图像数据的处理。

浓度调整处理部22进行使用浓度调整参数对图像数据的一部分的浓度进行调整的处理。

数据处理部23进行将图像数据转换成用于通过热头10进行热转印的印制数据的处理。

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进行取得后述校准图像70的处理。

判断部25进行热转印打印机100中的各种判断。

印制控制部26进行后述印制部50具有的纸张输送驱动部51、墨带输送驱动部52、热头驱动部53以及记录纸张切断机构驱动部54的动作的控制。

存储部30至少具有程序存储部31、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处理数据存储部33、输入图像数据存储部34、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35、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以及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在存储器16中存储与各个存储部相关联的数据,由此实现程序存储部31、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处理数据存储部33、输入图像数据存储部34、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35、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以及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

程序存储部31存储由处理器15执行的软件的程序。

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存储在后述校准处理中设定的浓度调整参数。

处理数据存储部33存储在各个处理中转换的数据。

输入图像数据存储部34存储从输入输出部40输入的输入图像数据。

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35存储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取得校准图像70所需要的数据。在实施方式1中,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35存储后述y色校准图案71y的y色的灰度值、m色校准图案71m的m色的灰度值以及c色校准图案71c的c色的灰度值。此外,设各颜色的校准图案的对应的颜色的灰度值存储中间灰度值。中间灰度值是灰度值范围的中央值,灰度值为0~255的范围时的中间灰度值为128。

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存储在校准处理中使用的浓度调整参数。在实施方式1中,存储与y色相关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与m色相关的浓度调整参数mpara1、mpara2、mpara3以及与c色相关的浓度调整参数cpara1、cpara2、cpara3。各浓度调整参数的详细情况容后再述。

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存储后述校准图案与浓度调整参数的对应关系。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中存储的对应关系的详细情况容后再述。

输入输出部40至少具有处理选择接收部41、输入图像接收部42以及校准图案选择接收部43。处理选择接收部41、输入图像接收部42以及校准图案选择接收部43通过硬件接口17实现。

处理选择接收部41、输入图像接收部42以及校准图案选择接收部43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各种数据。关于要接收的各种数据,在后述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机100的控制中进行详细说明。

印制部50具有纸张输送驱动部51、墨带输送驱动部52、热头驱动部53以及记录纸张切断机构驱动部54。

纸张输送驱动部51具有将装配于热转印打印机100的记录纸张14输送到规定位置的功能。纸张输送驱动部51通过纸卷马达6和输送马达9实现。

墨带输送驱动部52具有将装配于热转印打印机100的墨带13输送到规定位置的功能。墨带输送驱动部52通过供给侧马达3和卷取侧马达4实现。

热头驱动部53具有移动热头10和使热头10发热的功能。热头驱动部53通过热头10实现。

记录纸张切断机构驱动部54具有切断装配于热转印打印机100的记录纸张14的功能。记录纸张切断机构驱动部54通过切割器12实现。

图4是装配于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墨带的概略图。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墨带13进行说明。墨带13是具有耐热性特性的塑料膜。墨带13具有y色、m色和c色的印制面60以及保护材料面61。各印制面60和保护材料面61沿着副扫描方向y周期性地配置。将涂布有y色的染料的印制面60称作y色印制面60y,将涂布有m色的染料的印制面60称作m色印制面60m,将涂布有c色的染料的印制面60称作c色印制面60c。保护材料面61是涂布有减轻机械和紫外线对印制表面的影响的保护材料的面。此外,各印制面60和保护材料面61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宽度是预定的长度ta。

在一次印制处理中,分别使用一个y色印制面60y、m色印制面60m、c色印制面60c以及保护材料面61。将包含这些在一次印制处理中消耗的y色印制面60y、m色印制面60m、c色印制面60c以及保护材料面61的区域称作印制墨带区域62,在图4中示出第一印制墨带区域62a和第二印制墨带区域62b。

将配置于第一印制墨带区域62a的y色印制面60y、m色印制面60m、c色印制面60c和保护材料面61分别称作第一y色印制面60ya、第一m色印制面60ma、第一c色印制面60ca和第一保护材料面61a。同样,将配置于第二印制墨带区域62b的y色印制面60y、m色印制面60m、c色印制面60c和保护材料面61分别称作第二y色印制面60yb、第二m色印制面60mb、第二c色印制面60cb和第二保护材料面61b。

此外,将第一y色印制面60ya的端部中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原点侧的端部称作后端yya。同样,将第一m色印制面60ma、第一c色印制面60ca、第一保护材料面61a、第二y色印制面60yb、第二m色印制面60mb、第二c色印制面60cb和第二保护材料面61b各自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原点侧的端部称作后端yma、后端yca、后端yopa、后端yyb、后端ymb、后端ycb和后端yopb。

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机100进行的各种处理进行详细说明。热转印打印机100至少能够进行校准处理和全景图像印制处理。在处理选择接收部41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到包含进行校准处理的指示的信号的情况下,热转印打印机100进行校准处理。此外,在处理选择接收部41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到包含进行全景图像印制处理的指示的信号的情况下,热转印打印机100进行全景图像印制处理。

图5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处理的流程图。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机100的校准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另外,作为图5的流程图的开始时的前提,设为处理选择接收部41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到包含进行校准处理的指示的信号。

在步骤s100中,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进行校准图像70的数据取得处理。

图6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图像的数据取得处理的详细流程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0的处理结束紧后的校准图像的图。这里,对在步骤s100中处理的校准图像的取得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另外,作为图6的流程图的开始时的前提,设为在图5的流程图中开始进行步骤s100的处理,校准图像70的数据成为在全部范围的像素中y色的灰度值为0、m色的灰度值为0、c色的灰度值为0的状态。

在步骤s200中,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取得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35中存储的y色校准图案71y的y色的灰度值、m色校准图案71m的m色的灰度值以及c色校准图案71c的c色的灰度值。

在步骤s200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201。在步骤s201中,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进行校准图案71的范围设定。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按照程序存储部31中存储的程序,在校准图像70中的预定位置将预定尺寸设定为校准图案71的范围。

在实施方式1中,分别设定3个y色校准图案71y的范围、3个m色校准图案71m的范围以及3个c色校准图案71c的范围。将各个校准图案71称作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第二y色校准图案71yb、第三y色校准图案71yc、第一m色校准图案71ma、第二m色校准图案71mb、第三m色校准图案71mc、第一c色校准图案71ca、第二c色校准图案71cb以及第三c色校准图案71cc。

此外,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的范围被设定为由以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为始点且与副扫描方向y平行的长度的宽度tp的边、以及以主扫描方向x的坐标lya为始点且与主扫描方向x平行的长度lp的边构成的长方形的范围。

同样,第二y色校准图案71yb、第三y色校准图案71yc、第一m色校准图案71ma、第二m色校准图案71mb、第三m色校准图案71mc、第一c色校准图案71ca、第二c色校准图案71cb和第三c色校准图案71cc各自的范围,分别被设定为由以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为始点且与副扫描方向y平行的长度tp的边、以及以主扫描方向x上的坐标lyb、lyc、lma、lmb、lmc、lca、lcb、lcc为始点的长度lp的边构成的长方形的范围。

在步骤s201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202。在步骤s202中,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将校准图像70的数据中的与在步骤s201中设定的校准图案71的范围对应的像素的灰度值变更成在步骤s200中取得的各颜色的校准图案71的灰度值。

在实施方式1中,在校准图像70的数据中的与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的范围、第二y色校准图案71yb的范围和第三y色校准图案71yc的范围对应的像素中,y色的灰度值变更成128,m色的灰度值变更成0,c色的灰度值变更成0。

此外,在校准图像70的数据中的与第一m色校准图案71ma的范围、第二m色校准图案71mb的范围和第三m色校准图案71mc的范围对应的像素中,y色的灰度值变更成0,m色的灰度值变更成128,c色的灰度值变更成0。

进而,在校准图像70的数据中的与第一c色校准图案71ca的范围、第二c色校准图案71cb的范围和第三c色校准图案71cc的范围对应的像素中,y色的灰度值变更成0,m色的灰度值变更成0,c色的灰度值变更成128。

在步骤202的处理结束后,结束校准图像70的数据取得处理。

如图7所示,通过步骤s200~步骤s202的处理,取得包含9个校准图案71的校准图像70的数据。此外,9个校准图案71由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相同的3个y色校准71y、各个像素的m色的灰度值相同的3个m色校准71m和各个像素的c色的灰度值相同的3个c色校准71c构成。即,各个颜色的校准图案71中的颜色的浓度恒定。

各个校准图案71的后端部相当于坐标tps处的与主扫描方向x平行的边。此外,各个校准图案71的前端部相当于坐标tpe处的与主扫描方向x平行的边。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0的处理结束紧后的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这里,例示校准图像70的数据内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如图8所示,在校准图像70的数据中,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为#tps~#tpe且主扫描方向x上的行编号为#lya~#lya+lp的范围的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变更成128,该范围的像素相当于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此外,在校准图像70的数据中,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为#tps~#tpe且主扫描方向x上的行编号为#lyb~#lyb+lp的范围的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变更成128,这些像素相当于第二y色校准图案71yb。进而,在校准图像70的数据中,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为#tps~#tpe且主扫描方向x上的行编号为#lyc~#lyc+lp的范围的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变更成128,该范围的像素相当于第三y色校准图案71yc。

使用图5,再次对校准处理的流程图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在步骤s100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101。在步骤s101中,根据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21在步骤s100中取得的校准图像70的数据,取得多个分割校准图像的数据。在实施方式1中,分割校准图像是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和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在步骤s101中,取得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和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数据。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1的处理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图。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包含9个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

将各个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称作第一第一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aa、第二第一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ba、第三第一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ca、第一第一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aa、第二第一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ba、第三第一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ca、第一第一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aa、第二第一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ba以及第三第一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ca。另外,各个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在主扫描方向x上的坐标和长度与对应的校准图案71相同,因此,省略与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主扫描方向x相关的说明。

tp1是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1是墨带13的印制面60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a以下的长度。此外,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前端部是坐标tpse处的与主扫描方向x平行的边。此外,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后端部与校准图案71同样,是坐标tps处的与主扫描方向x平行的边。另外,与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灰度相关的数据和与校准图案71的tps~tpse的区间的灰度相关的数据相同。

此外,在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比坐标tpss更靠前端部侧包含有印制时与后述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重叠的部分即第一画面重叠部72a。将第一第一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a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称作第一第一画面y色重叠部72yaa。将第二第一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b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称作第二第一画面y色重叠部72yba。将第三第一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c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称作第三第一画面y色重叠部72yca。将第一第一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a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称作第一第一画面m色重叠部72maa。将第二第一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b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称作第二第一画面m色重叠部72mba。将第三第一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c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称作第三第一画面m色重叠部72mca。将第一第一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a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称作第一第一画面c色重叠部72caa。将第二第一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b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称作第二第一画面c色重叠部72cba。将第三第一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c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称作第三第一画面c色重叠部72cca。此外,tp3是第一画面重叠部72a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

进而,在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比坐标tpss更靠后端部侧包含有印制时不与后述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重叠的部分即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将第一第一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aa的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称作第一第一画面y色非重叠部73yaa。将第二第一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ba的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称作第二第一画面y色非重叠部73yba。将第三第一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ca的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称作第三第一画面y色非重叠部73yca。将第一第一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aa的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称作第一第一画面m色非重叠部73maa。将第二第一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ba的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称作第二第一画面m色非重叠部73mba。将第三第一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ca的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称作第三第一画面m色非重叠部73mca。将第一第一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aa的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称作第一第一画面c色非重叠部73caa。将第二第一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ba的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称作第二第一画面c色非重叠部73cba。将第三第一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ca的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称作第三第一画面c色非重叠部73cca。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这里,例示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内的像素的灰度值。另外,在相同的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中,如果是主扫描方向x上的行编号相同的像素,则为相同的灰度值,因此,省略每个主扫描方向x上的像素的灰度值的说明。对图10所示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和图8所示的校准图像70的数据进行比较时,在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中,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tpse+1~#tpe的范围的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成为0。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1的处理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图。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包含9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

将各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称作第一第二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ab、第二第二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bb、第三第二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cb、第一第二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ab、第二第二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bb、第三第二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cb、第一第二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ab、第二第二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bb以及第三第二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cb。另外,各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在主扫描方向x上的坐标和长度与对应的校准图案71相同,因此,省略与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主扫描方向x相关的说明。

tp2表示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2是墨带13的印制面60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a以下的长度。此外,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后端部是坐标tpss处的与主扫描方向x平行的边。另外,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前端部与校准图案71同样是tpe。此外,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灰度值与校准图案71的tpss~tpe的区间的灰度值相同。

此外,在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比坐标tpse更靠后端部侧包含有印制时与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重叠的部分即第二画面重叠部72b。将第一第二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a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称作第一第二画面y色重叠部72yab。将第二第二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b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称作第二第二画面y色重叠部72ybb。将第三第二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c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称作第三第二画面y色重叠部72ycb。将第一第二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a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称作第一第二画面m色重叠部72mab。将第二第二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b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称作第二第二画面m色重叠部72mbb。将第三第二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c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称作第三第二画面m色重叠部72mcb。将第一第二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a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称作第一第二画面c色重叠部72cab。将第二第二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b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称作第二第二画面c色重叠部72cbb。将第三第二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c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称作第三第二画面c色重叠部72ccb。此外,tp3是第二画面重叠部72b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

进而,在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比坐标tpse更靠后端部侧包含有印制时不与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重叠的部分即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将第一第二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ab的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称作第一第二画面y色非重叠部73yab。将第二第二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bb的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称作第二第二画面y色非重叠部73ybb。将第三第二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cb的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称作第三第二画面y色非重叠部73ycb。将第一第二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ab的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称作第一第二画面m色非重叠部73mab。将第二第二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bb的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称作第二第二画面m色非重叠部73mbb。将第三第二画面m色校准图案71mcb的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称作第三第二画面m色非重叠部73mcb。将第一第二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ab的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称作第一第二画面c色非重叠部73cab。将第二第二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bb的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称作第二第二画面c色非重叠部73cbb。将第三第二画面c色校准图案71ccb的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称作第三第二画面c色非重叠部73ccb。

另外,以后,在不区分第一画面重叠部72a和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的情况下,称作重叠部72。此外,在不区分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和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的情况下,称作非重叠部73。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这里,例示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数据内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另外,基于与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相同的理由,省略每个主扫描方向x上的像素的灰度值的说明。对图10所示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和图8所示的校准图像70的数据进行比较时,在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中,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tps~#tpss-1的范围的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成为0。

使用图5,再次对校准处理的流程图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在步骤s101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处理数据存储部33存储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和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数据。

在步骤s102的处理后,进入步骤s103。在步骤s103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使用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中存储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进行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中存储的与浓度调整参数ypara1对应的校准图案71的浓度调整处理。另外,浓度调整处理的详细情况容后再述。

在步骤s103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104,浓度调整处理部22使用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中存储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2,进行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中存储的与浓度调整参数ypara2对应的校准图案71的浓度调整处理。

在步骤104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105,浓度调整处理部22使用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中存储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3,进行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中存储的与浓度调整参数ypara3对应的校准图案71的浓度调整处理。

以后,在步骤s106、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09、步骤s110和步骤s111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分别使用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中存储的浓度调整参数mpara1、mpara2、mpara3、cpara1、cpara2、cpara3,进行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中存储的与各个浓度调整参数对应的校准图案71的浓度调整处理。在步骤s106、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09、步骤s110和步骤s111各自的处理结束时,分别进入步骤s107、步骤s108、步骤s109、步骤s110、步骤s111和步骤s112。

图13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图案的浓度调整处理的详细流程图。这里,对校准图案的浓度调整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另外,作为图10的流程图的开始时的前提,设为在图6的流程图中开始进行步骤s103~步骤s111中的任意一个步骤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300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取得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中存储的浓度调整参数。在步骤s300中取得的浓度调整参数是根据步骤s103~步骤s111的各处理来决定的。在步骤s103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取得ypara1,在步骤s104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取得ypara2,在步骤s105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取得ypara3,在步骤s106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取得mpara1,在步骤s107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取得mpara2,在步骤s108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取得mpara3,在步骤s109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取得cpara1,在步骤s110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取得cpara2,在步骤s111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取得cpara3。

在步骤s300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301。在步骤s301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从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取得与在步骤s300中取得的浓度调整参数处于对应关系的校准图案是哪个校准图案。

图1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中存储的浓度调整参数与校准图案的对应关系的表。在实施方式1中,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以浓度调整参数ypara1和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浓度调整参数ypara2和第二y色校准图案72yb、浓度调整参数ypara3和第三y色校准图案73yc、浓度调整参数mpara1和第一m色校准图案71ma、浓度调整参数mpara2和第二m色校准图案71mb、浓度调整参数mpara3和第三m色校准图案71mc、浓度调整参数cpara1和第一c色校准图案71ca、浓度调整参数cpara2和第二c色校准图案71cb、浓度调整参数cpara3和第三c色校准图案71cc分别处于对应关系的方式进行存储。

使用图13,再次对校准图案的浓度调整处理的流程图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在步骤s301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302。在步骤s302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使用在步骤s301中取得的浓度调整参数,关于处理数据存储部33中存储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和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对处于在步骤s301中取得的对应关系的校准图案71的重叠部72进行浓度调整处理。

图1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图。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一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二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三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这里,对针对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浓度调整参数的详细情况和全部浓度调整处理结束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进行说明。

各浓度调整参数被设定成,对处于对应关系的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进行浓度调整,使得从副扫描方向y上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图像的浓度阶段性地逐渐降低。进而,对各浓度调整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第一画面重叠部72a的后端部即tpss处的浓度维持浓度调整前的浓度,在前端部即tpse,y色的浓度成为0。

进而,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被设定成,使第一画面重叠部72a中的浓度在除了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外的相同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处,满足使用ypara1的浓度调整后的y色的浓度<使用ypara2的浓度调整后的y色的浓度<使用ypara3的浓度调整后的y色的浓度的关系。

因此,在浓度调整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中,第一画面重叠部72a的浓度从副扫描方向y上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阶段性地逐渐降低。此外,第一画面重叠部72a中的除了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外的相同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的y色的浓度,满足第一第一画面y色重叠部72yaa<第二第一画面y色重叠部72yba<第三第一画面y色重叠部72yac的关系。

浓度调整参数mpara1、mpara2、mpara3和浓度调整参数cpara1、cpara2、cpara3也被设定成满足同样的关系。即,使第一画面重叠部72a中的浓度在除了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外的相同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处,满足使用mpara1的浓度调整后的m色的浓度<使用mpara2的浓度调整后的m色的浓度<使用mpara3的浓度调整后的m色的浓度的关系的关系,还满足使用cpara1的浓度调整后的c色的浓度<使用cpara2的浓度调整后的c色的浓度<使用cpara3的浓度调整后的c色的浓度的关系。

因此,在浓度调整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中,第一画面重叠部72a中的除了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外的相同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的m色的浓度和c色的浓度,满足第一第一画面m色重叠部72maa<第二第一画面m色重叠部72mba<第三第一画面m色重叠部72mca的关系,还满足第一第一画面c色重叠部72caa<第二第一画面c色重叠部72cba<第三第一画面c色重叠部72cca的关系。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与针对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相关的数据的表。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这里,例示浓度调整参数的具体数据和浓度调整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内的像素的灰度值。

关于针对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根据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n~#n+tp3和各像素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预先确定浓度调整系数。浓度调整系数是与作为浓度调整对象的像素的灰度值相乘的系数,浓度调整系数的上限为1,下限为0。此外,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n是位于进行浓度调整处理的范围的最后端的像素的行编号,在实施方式1中,相当于#tpss。进而,在实施方式1中,重叠部72的长度是tp3,因此,#n+tp3相当于#tpse。

针对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n处的浓度调整系数预先确定为1,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n+tp3处的浓度调整系数预先确定为0。此外,浓度调整系数被预先确定成,从副扫描方向y上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阶段性地逐渐降低。

进而,针对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n+1~#n+tp3-1的浓度系数被预先确定成,在相同的副扫描方向y的行编号中,满足浓度调整参数ypara1的浓度系数<浓度调整参数ypara2的浓度系数<浓度调整参数ypara3的浓度系数的关系。例如,在#n+(tp3)/2中,浓度调整参数ypara1的浓度系数为0.25,浓度调整参数ypara2的浓度系数为0.5,浓度调整参数ypara1的浓度系数为0.75。

浓度调整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像素的灰度值如下所述导出。首先,对图10所示的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前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的各行编号的像素的灰度值和图19所示的各浓度调整参数中的处于对应关系的浓度调整参数的浓度调整系数乘以相同的行编号,由此导出灰度值。

接着示出导出的例子。首先,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前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像素的y色灰度值中的行编号#n+(tp3)/2的像素的y色灰度值在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中为128,在第二y色校准图案71yb中为128,在第三y色校准图案71yc中为128。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与浓度调整参数ypara1处于对应关系,浓度调整参数ypara的行编号#n+(tp3)/2的浓度调整系数为0.25。对128乘以0.25而成为32。因此,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中的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的行编号#n+(tp3)/2的像素的y色灰度值成为32。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在相乘的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下,进行对小数点以下进行四舍五入而取整数的运算。

此外,第二y色校准图案71yb与浓度调整参数ypara2处于对应关系,第三y色校准图案71yc处于浓度调整参数ypara3处于对应关系。与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同样进行导出,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中的第二y色校准图案71yb的行编号#n+(tp3)/2的像素的y色灰度值成为64,第三y色校准图案71yc的行编号#n+(tp3)/2的像素的y色灰度值成为95。

如上所述,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相同的副扫描方向y的行编号#n+(tp3)/2处的像素的y色灰度值成为第一第一画面y色校准图案71yaa<第二第一画y色校准图案71yba<第三第一画y色校准图案71yca。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图。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一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二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第三y色校准图案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pss~tpse处的y色的浓度的曲线图。这里,对针对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浓度调整参数的详细情况和全部浓度调整处理结束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进行说明。

各浓度调整参数被设定成,对处于对应关系的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72b进行浓度调整,使得从副扫描方向y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图像的浓度阶段性地逐渐提高。进而,对各浓度调整参数进行调整,使得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的后端部即tpss处的浓度成为0,在前端部即tpse,y色的浓度维持浓度调整前的浓度。

进而,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被设定成,使第二画面重叠部72b中的浓度与第一画面重叠部72a同样,在除了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外的相同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中,满足使用ypara1的浓度调整后的y色的浓度<使用ypara2的浓度调整后的y色的浓度<使用ypara3的浓度调整后的y色的浓度的关系。

因此,在浓度调整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中,第二画面重叠部72b的浓度从副扫描方向y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阶段性地逐渐提高。此外,第二画面重叠部72b中的除了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外的相同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的y色的浓度,满足第一第二画面y色重叠部72yab<第二第二画面y色重叠部72ybb<第三第二画面y色重叠部72ycb的关系。

浓度调整参数mpara1、mpara2、mpara3和浓度调整参数cpara1、cpara2、cpara3也被设定成满足与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相同的关系。即,使第二画面重叠部72b中的浓度在除了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外的相同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中,满足使用mpara1的浓度调整后的m色的浓度<使用mpara2的浓度调整后的m色的浓度<使用mpara3的浓度调整后的m色的浓度的关系,还满足使用cpara1的浓度调整后的c色的浓度<使用cpara2的浓度调整后的c色的浓度<使用cpara3的浓度调整后的c色的浓度的关系。

因此,在浓度调整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中,第二画面重叠部72b中的除了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外的相同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的m色的浓度和c色的浓度,满足第一第二画面m色重叠部72mab<第二第二画面m色重叠部72mbb<第三第二画面m色重叠部72mcb的关系,还分别满足第一第二画面c色重叠部72cab<第二第二画面c色重叠部72cbb<第三第二画面c色重叠部72ccb的关系。

图2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与针对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相关的数据的表。图2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紧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这里,例示浓度调整参数的具体数据和浓度调整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数据内的各个像素的灰度值。

针对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也与针对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浓度调整参数同样,根据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n~#n+tp3和各行编号预先确定浓度调整系数。此外,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n是位于进行浓度调整处理的范围的最后端的行编号,在实施方式1中,相当于#tpss。进而,在实施方式1中,重叠部72的长度是tp3,因此,#n+tp3相当于#tpse。

针对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n处的浓度调整系数预先确定为0,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n+tp3处的浓度调整系数预先确定为1。此外,浓度调整系数被预先确定成,从副扫描方向y上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阶段性地逐渐提高。

进而,针对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n+1~#n+tp3-1的浓度系数被预先确定成,在相同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中,满足浓度调整参数ypara1的浓度系数<浓度调整参数ypara2的浓度系数<浓度调整参数ypara3的浓度系数的关系。该关系与针对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相同,因此省略具体例的说明。此外,浓度调整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像素的灰度值的导出也与浓度调整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像素的灰度值的导出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使用图13,再次对校准图案的浓度调整处理的流程图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在步骤s402的处理结束时,进入步骤s403。在步骤s403中,处理数据存储部33存储在步骤s402中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和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数据。在步骤s403的处理结束后,与校准图案的浓度调整处理相关的流程图结束。

使用图5,再次对校准处理的流程图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在步骤s111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112。在步骤s112中,数据处理部23将处理数据存储部33中存储的步骤s103~步骤s111的各步骤中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和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数据分别转换成用于通过热头10进行热转印的印制数据。

在步骤s112中,将从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转换后的印制数据称作第一画面印制数据。此外,将从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数据转换后的印制数据称作第二画面印制数据。另外,第一画面印制数据和第二画面印制数据分别包含与y色相关的数据即y数据、与m色相关的数据即m数据以及与c色相关的数据即c数据。

在步骤s112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113。在步骤s113中,印制控制部26将记录纸张14的任意位置决定为副扫描方向y上的原点。

在步骤s113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114。在步骤s114中,印制控制部26根据在步骤s112中转换后的第一画面印制数据对印制部50进行控制,进行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印制处理。另外,印制处理的详细情况容后再述。

在步骤s114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115。在步骤s115中,印制控制部26根据在步骤s112中转换后的第二画面印制数据对印制部50进行控制,进行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印制处理。

图27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印制处理的详细流程图。这里,对步骤s114和步骤s115中处理的印制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另外,作为图27的流程图的开始时的前提,设为在图5的流程图中开始进行步骤s114和步骤s115中的任意一个步骤的处理。

在步骤s400中,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进行控制,进行记录纸张14的定位。在记录纸张14的定位中,使记录纸张14沿着副扫描方向y移动,使得印制开始位置位于热头10与压印辊11之间。此外,印制开始位置在各步骤中不同。例如步骤s114中的印制开始位置是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后端部的副扫描方向y的坐标tps。此外,步骤s115中的印制开始位置是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后端部的副扫描方向y的坐标tpss。

在步骤s400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01。在步骤s401中,印制控制部26对墨带输送驱动部52进行控制,进行墨带13的y色印制面60y的定位。印制面60的定位是指使墨带13沿着副扫描方向y移动,使得墨使用位置位于热头10与压印辊11之间。此外,墨使用位置在各步骤中不同。例如步骤s114中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一y色印制面60ya的后端yya。此外,步骤s115中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二y色印制面60yb的后端yyb。

在步骤s401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02。在步骤s402中,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墨带输送驱动部52和热头驱动部53进行控制,根据第n画面印制数据的y数据对记录纸张14进行印制。这里,n是各步骤中不同的自然数,在步骤s114中为一,在步骤s115中为二。

在步骤s402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03。在步骤s403中,与步骤s400同样,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进行控制,进行记录纸张14的定位。步骤s404的处理与步骤s400相同,因此省略。

在步骤s403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04。在步骤s404中,印制控制部26对墨带输送驱动部52进行控制,进行墨带13的m色印制面60m的定位。此外,墨使用位置在各步骤中不同。例如步骤s114中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一m色印制面60ma的后端yma。此外,步骤s115中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二m色印制面60mb的后端ymb。

在步骤s404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05。在步骤s405中,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墨带输送驱动部52和热头驱动部53进行控制,根据第n画面印制数据的m数据对记录纸张14进行印制。与步骤s402同样,n是各步骤中不同的自然数,在步骤s114中为一,在步骤s115中为二。

在步骤s405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06。在步骤s406中,与步骤s400同样,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进行控制,进行记录纸张14的定位。步骤s406的处理与步骤s400相同,因此省略。

在步骤s406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07。在步骤s407中,印制控制部26对墨带输送驱动部52进行控制,进行墨带13的c色印制面60c的定位。此外,墨使用位置在各步骤中不同。例如步骤s114中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一c色印制面60ca的后端yca。此外,步骤s115中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二c色印制面60cb的后端ycb。

在步骤s407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08。在步骤s408中,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墨带输送驱动部52和热头驱动部53进行控制,根据第n画面印制数据的c数据对记录纸张14进行印制。与步骤s402同样,n是各步骤中不同的自然数,在步骤s114中为一,在步骤s115中为二。

在步骤s408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09。在步骤s409中,与步骤s400同样,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进行控制,进行记录纸张14的定位。步骤s409的处理与步骤s500相同,因此省略。

在步骤s409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10。在步骤s410中,印制控制部26对墨带输送驱动部52进行控制,进行墨带13的保护材料面61的定位。保护材料面61的定位是指使墨带13沿着副扫描方向y移动,使得保护材料使用位置位于热头10与压印辊11之间。此外,保护材料使用位置在各步骤中不同。例如步骤s114中的保护材料使用位置是第一保护材料面61a的后端yopa。此外,步骤s115中的保护材料使用位置是第二保护材料面61b的后端yopb。

在步骤s410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11。在步骤s411中,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墨带输送驱动部52和热头驱动部53进行控制,对记录纸张14进行保护层的热转印。与步骤s402同样,n是各步骤中不同的自然数,在步骤s114中为一,在步骤s115中为二。

在步骤s411的处理结束后,与印制处理相关的流程图结束。

使用图5,再次对校准处理的流程图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在步骤s115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116。在步骤s116中,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和记录纸张切断机构驱动部54进行控制,排出进行印制后的记录纸张14。具体而言,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进行控制,使记录纸张14向副扫描方向y移动,使得记录纸张14的切断位置位于切割器12之间,对记录纸张切断机构驱动部54进行控制,切断记录纸张14。记录纸张14的切断位置是校准图像70中的副扫描方向y的前端部。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印制校准图像的图。这里,对印制校准图像进行说明。印制校准图像74是被印制于通过步骤s116的处理而排出的记录纸张的图像。

印制校准图像74是组合在步骤s114中印制出的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和在步骤s115中印制出的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而得到的图像。

在印制校准图像74中形成有3个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3个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和3个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将各个印制校准图案75称作第一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a、第二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b、第三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c、第一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a、第二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b、第三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c、第一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a、第二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b和第三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c。

印制校准图案75是组合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而构成的。此外,在印制校准图案75中包含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72a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72b重叠印制而成的印制重叠部76。将第一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a的印制重叠部76称作第一y色印制重叠部76ya。将第二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b的印制重叠部76称作第二y色印制重叠部76yb。将第三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c的印制重叠部76称作第三y色印制重叠部76yc。将第一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a的印制重叠部76称作第一m色印制重叠部76ma。将第二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b的印制重叠部76称作第二m色印制重叠部76mb。将第三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c的印制重叠部76称作第三m色印制重叠部76mc。将第一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a的印制重叠部76称作第一c色印制重叠部76ca。将第二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b的印制重叠部76称作第二c色印制重叠部76cb。将第三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c的印制重叠部76称作第三c色印制重叠部76cc。

此外,印制重叠部76的浓度满足第一y色印制重叠部76ya的浓度<第二y色印制重叠部76yb<第三y色印制重叠部76yc的关系。其理由是,通过浓度调整处理,满足第一第一画面y色重叠部72yaa<第二第一画面y色重叠部72yba<第三第一画面y色重叠部72yac的关系,还满足第二画面y色重叠部72yab<第二第二画面y色重叠部72ybb<第三第二画面y色重叠部72ybc的关系。

基于同样的理由,满足第一m色印制重叠部76ma的浓度<第二m色印制重叠部76mb<第三m色印制重叠部76mc的关系。进而,基于同样的理由,满足第一c色印制重叠部76ca的浓度<第二c色印制重叠部76cb<第三c色印制重叠部76cc的关系。

此外,印制校准图案75包含作为非重叠部73的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a和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3b。因此,用户能够对印制校准图案75的印制重叠部76的浓度和非重叠部73的浓度进行比较。

此外,印制校准图像74被印制于记录纸张14,因此,包含要使用的墨带以及记录纸张的特性偏差或进行印制的场所的环境差异等外界干扰要素。

在步骤s216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117。在步骤s117中,热转印打印机100待机预定的时间。

在步骤s117中热转印打印机待机的期间内,用户对印制校准图案75的印制重叠部76的浓度和非重叠部73的浓度进行比较,从y色、m色、c色各自的印制校准图案75中选择重叠部分不容易醒目的印制校准图案75。用户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输入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75。在用户输入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向校准图案选择接收部43发送包含与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75相关的信息的信号。

在步骤s117中经过预定的时间后,进入步骤s118。在步骤s118中,判断部25判定是否针对全部颜色选择了印制校准图案75。例如,如果由校准图案选择接收部43接收到的信号包含与针对y色、m色、c色的全部颜色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75相关的信息,则判断部25判断为针对全部颜色选择了印制校准图案75(步骤s118:是)。此外,如果由校准图案选择接收部43接收到的信号不包含与针对y色、m色、c色中的任意一个颜色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75相关的信息,则判断部25判断为未针对全部颜色选择印制校准图案75(步骤s118:否)。

在步骤s118中判断部25判断为未针对全部颜色选择印制校准图案75(步骤s118:否)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17,热转印打印机100待机预定的时间。

在步骤s118中判断部25判断为针对全部颜色选择了印制校准图案75(步骤s118: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19。在步骤s119中,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根据由校准图案选择接收部43接收到的包含与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75相关的信息的信号,存储y色、m色、c色各自的浓度调整参数。具体而言,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以y色、m色、c色分别存储构成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75的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浓度调整处理中使用的浓度调整参数。

例如,用户针对y色选择第三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c,针对m色选择第三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c,针对c色选择第三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c。第三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c是组合使用浓度调整参数ypara3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三第一画面y色校准71yca和第三第二画面y色校准71ycb而构成的,因此,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存储浓度调整参数ypara3。基于同样的理由,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存储浓度调整参数mpara3和浓度调整参数cpara3。

在步骤s119的处理结束后,热转印打印机100结束校准处理。

图29是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全景图像印制处理的流程图。接着,对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机100的全景图像印制处理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另外,作为图29的流程图的开始时的前提,设为处理选择接收部41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到包含进行全景图像印制处理的指示的信号。

在步骤s500中,输入图像接收部42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接收包含输入图像80的数据的信号。输入图像80是在热转印打印机100的全景图像印制处理中进行印制的图像。

图30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输入图像的图。t是输入图像80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宽度。t比印制面60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宽度ta长。此外,ts表示输入图像80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后端部的坐标。进而,te表示输入图像80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前端部的坐标。

使用图29,再次对全景图像印制处理的流程图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在步骤s500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501。在步骤s501中,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21根据在步骤s500中接收到的输入图像80的数据,取得作为分割图像数据的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的数据和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的数据。

图3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第一画面输入图像的图。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是输入图像80中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s~坐标tse的图像。此外,第一画面输入图像在比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ss更靠前端侧包含与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重叠的部分即第一画面重叠部81a。t1是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宽度。t1比印制面60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宽度ta短。此外,第一画面重叠部81a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宽度与校准处理相同,是tp3。

图3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第二画面输入图像的图。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是输入图像80中的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ss~坐标te的图像。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在比副扫描方向y上的坐标tse更靠前端侧包含与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重叠的部分即第二画面重叠部81b。t2是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宽度。t2比印制面60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宽度ta短。此外,第二画面重叠部81b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宽度与校准处理相同,是tp3。

在步骤s501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502。在步骤s502中,输入图像数据存储部34存储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的数据和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的数据。

在步骤s502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503。在步骤s503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读入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中存储的y色、m色、c色各自的浓度调整参数。这里,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中存储的y色、m色、c色各自的浓度调整参数是在校准处理的步骤s119中存储的浓度调整参数。

例如,假设在校准处理的步骤s119中,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存储ypara3作为y色的浓度调整参数,存储mpara3作为m色的浓度调整参数,存储cpara3作为c色的浓度调整参数。该情况下,在步骤s503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读入的浓度调整参数在y色中为ypara3,在m色中为mpara3,在c色中为cpara3。

在步骤s503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504。在步骤s504中,浓度调整处理部22使用在步骤s503中读入的浓度调整参数进行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的第一画面重叠部81a和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的第二画面重叠部81b的y色、m色、c色各自的浓度调整处理。

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的数据的像素中第一画面重叠部81a以外的部位即在副扫描方向y上ts~tss的范围的像素的灰度值,与输入图像80的同样范围的像素的灰度值相同。与此相对,对第一画面重叠部81a即在副扫描方向y上tss~tse的范围的数据的像素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因此,成为比输入图像80的同样范围的像素的灰度值低的值,浓度变淡。此外,第一画面重叠部81a的像素的灰度值从副扫描方向y上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阶段性地逐渐降低。

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的数据的像素中第二画面重叠部81b以外的部位即在副扫描方向y上tse~te的范围的像素的灰度值,与输入图像80的同样范围的像素的灰度值相同。与此相对,对第二画面重叠部81b即在副扫描方向y上tss~tse的范围的像素的浓度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因此,成为比输入图像80的同样范围的像素的灰度值低的值,浓度变淡。此外,第二画面重叠部81b的像素的灰度值从副扫描方向y上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阶段性地逐渐提高。

在步骤s504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505。在步骤s505中,处理数据存储部33存储在步骤s504中分别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的数据和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的数据。

在步骤s505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506。在步骤s506中,数据处理部23将处理数据存储部33中存储的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的数据和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的数据分别转换成用于通过热头10进行热转印的印制数据。在步骤s506中,将从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的数据转换后的印制数据称作第一画面印制数据。此外,将从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的数据转换后的印制数据称作第二画面印制数据。另外,第一画面印制数据和第二画面印制数据分别包含与y色相关的数据即y数据、与m色相关的数据即m数据、与c色相关的数据即c数据。

在步骤s506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507。在步骤s507中,印制控制部26将记录纸张14的任意位置决定为副扫描方向y上的原点。

在步骤s507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508。在步骤s508中,印制控制部26根据在步骤s506中转换后的第一画面印制数据对印制部50进行控制,进行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的印制处理。沿着所述图27的流程图进行印制处理。在步骤s508的印制处理中,各个步骤中的位置如下所述。步骤s400、步骤s403、步骤s406、步骤s409的印制开始位置是ts。步骤s401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一y色印制面60ya的后端yya。步骤s404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一m色印制面60ma的后端yma。步骤s407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一c色印制面60ca的后端yca。步骤s410的保护材料使用位置是第一保护材料面61a的后端yopa。

在步骤s508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509。在步骤s509中,印制控制部26根据在步骤s506中转换后的第二画面印制数据对印制部50进行控制,进行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的印制处理。沿着所述图27的流程图进行印制处理。在步骤s509的印制处理中,各个步骤中的位置如下所述。步骤s400、步骤s403、步骤s406、步骤s409的印制开始位置是tss。步骤s401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二y色印制面60yb的后端yyb。步骤s404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二m色印制面60mb的后端ymb。步骤s407的墨使用位置是第二c色印制面60cb的后端ycb。步骤s410的保护材料使用位置是第二保护材料面61b的后端yopb。

在步骤s509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510。在步骤s510中,与步骤s116同样,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和记录纸张切断机构驱动部54进行控制,排出进行印制后的记录纸张14。记录纸张14的切断位置是输入图像80的后端te。

在步骤s510的处理结束后,热转印打印机100结束全景印制处理。

图3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全景印制图像的图。这里,对全景印制图像82进行说明。全景印制图像82是被印制于通过步骤310的处理而排出的记录纸张的图像。

全景印制图像82是组合在步骤s508中印制出的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a和在步骤s509中印制出的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后的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0b而得到的图像。

此外,第一画面重叠部81a和第二画面重叠部81b重叠。第一画面重叠部72a和第二画面重叠部81b使用在校准处理中设定的浓度调整参数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因此,全景印制图像82的第一画面重叠部81a和第二画面重叠部81b重叠的部分与不重叠的部分相比,不容易醒目,全景印制图像82成为没有不连续感的自然的1张图像。

以上,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进行如下的全景图像印制处理:取得与第一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和与第二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使用预先决定的浓度调整参数对所取得的与第一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的一部分和所取得的与第二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的一部分进行调整,使用配置于墨带的多个印制面,以使进行调整后的第一图像的一部分和进行调整后的第二图像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进行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印制,其中,热转印打印装置构成为具有: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其取得包含与多个第一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的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以及包含与多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的第二画面校准图像的数据;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其存储与多个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多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分别处于对应关系的多个浓度调整参数;浓度调整处理部,其使用处于对应关系的浓度调整参数,分别对与多个第一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中的与印制时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重复的第一画面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以及与多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中的与印制时和第一画面校准图案重复的第二画面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进行调整;以及印制部,其根据由浓度调整处理部调整后的与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以形成多个由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构成且包含第一画面重叠部和第二画面重叠部重叠而成的印制重叠部的印制校准图案的方式,将第第一画面校准图像和第第二画面校准图像印制于记录纸张,被印制于记录纸张的印制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在各个印制校准图案中不同。特别地,构成为印制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在各个印制校准图案中不同,因此,能够包含外界干扰要素在内,选择重叠部不容易醒目的校准图案,发挥能够提供如下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效果:即使存在外界干扰要素,重叠部也不容易醒目。

进而,作为附加结构,也可以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结构中追加如下的结构:具有校准图案选择接收部,该校准图案选择接收部接收包含与从印制出的多个印制校准图案中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相关的数据,在全景图像印制处理中,使用与构成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的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处于对应关系的浓度调整参数。根据该结构,发挥如下的效果:即使存在外界干扰要素,用户自身也能够选择重叠部不容易醒目的浓度参数。

进而,作为附加结构,也可以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结构中追加如下的结构:与第一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和与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是在各自的主扫描方向x和副扫描方向y上被分配了行编号的像素的灰度值,多个浓度调整参数分别是与像素的副扫描方向的行编号对应地预先确定的浓度调整系数,浓度调整处理部根据浓度调整系数,对与浓度调整系数对应的像素的灰度值进行调整。

此外,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方法构成为具有以下步骤:使用与多个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多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分别处于对应关系的浓度调整参数,分别对所取得的与多个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中的与印制时和第一画面校准图案重复的第二画面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与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形成多个由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构成且包含第一画面重叠部和第二画面重叠部重叠而成的印制重叠部的印制校准图案,以印制重叠部的颜色的浓度在各个印制校准图案中不同的方式,将第第一画面校准图像和第第二画面校准图像印制于记录纸张;接收包含与从印制于记录纸张的多个印制校准图案中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相关的数据;以及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中存储与构成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的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处于对应关系的浓度调整参数。根据这些结构,能够包含外界干扰要素在内,选择重叠部不容易醒目的浓度调整参数,即使存在外界干扰要素,也能够进行校准使得重叠部不容易醒目。

此外,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印制方法构成为具有以下步骤:取得与第一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和与第二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通过所述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校准方法,使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中存储的浓度调整参数,对所取得的与第一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的一部分和所取得的与第二图像的颜色相关的数据的一部分进行调整;以及使用配置于墨带的多个印制面,以使进行调整后的第一图像的一部分和进行调整后的第二图像的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进行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的印制。根据该结构,即使存在外界干扰要素,也能够得到重叠部不容易醒目的全景图像。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中,各颜色的校准图案有3个,各颜色的浓度调整参数有3种,但是不限于此,校准图案和浓度调整参数分别有多个即可。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中,各颜色的校准图案排列在主扫描方向x上,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排列在副扫描方向y上。

图3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印制校准图像的图。本发明例如也可以是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印制校准图像74包含第一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a、第二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b、第二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b、第三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c、第四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d、第五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e和第六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f。此外,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印制校准图像74包含第一~第六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a~75mf和第一~第六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a~75cf。

此外,第一~第三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a~75yc排列在主扫描方向x上,但是,第四~第六y色印制校准图案yd~yf相对于第一~第三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a~75yc排列在副扫描方向y上。

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中存储有6种y色的浓度调整参数ypara1、ypara2、ypara3、ypara4、ypara5、ypara6。各y色的浓度调整参数的浓度系数被预先确定成,在同一副扫描方向y上的行编号中,满足浓度调整参数ypara1的浓度系数<浓度调整参数ypara2的浓度系数<浓度调整参数ypara3<浓度调整参数ypara4的浓度系数<浓度调整参数ypara5的浓度系数<浓度调整参数ypara6的浓度系数的关系。同样,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中存储有6种m色的浓度调整参数mpara1~mpara6和6种c色的浓度调整参数cpara1~cpara6,各颜色的浓度调整参数的浓度系数被预先确定成,满足mpara1<mpara2<mpara3<mpara4<mpara5<mpara6的关系和cpara1<cpara2<cpara3<cpara4<cpara5<cpara6的关系。

此外,浓度调整参数ypara1与第一y色校准图案处于对应关系,第一y色校准图案的重叠部使用浓度调整参数ypara1进行浓度调整处理。进而,浓度调整参数ypara2、ypara3、ypara4、ypara5、ypara6分别与第二y色校准图案、第三y色校准图案、第四y色校准图案、第五y色校准图案、第六y色校准图案处于对应关系,各y色校准图案的重叠部使用处于对应关系的浓度调整参数进行浓度调整处理。同样,浓度调整参数mpara1~mpara6和浓度调整参数cpara1~cpara6与第一~第六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a~75mf和第一~第六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a~75cf处于对应关系,各校准图案的重叠部使用处于对应关系的浓度调整参数进行浓度调整处理。

因此,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印制校准图像74的印制重叠部76的浓度满足第一y色印制重叠部76ya的浓度<第二y色印制重叠部76yb<第三y色印制重叠部76yc<第四y色印制重叠部76yd的浓度<第五y色印制重叠部76ye<第六y色印制重叠部76yf的关系。同样,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印制校准图像74的印制重叠部76的浓度满足第一m色印制重叠部76ma的浓度<第二m色印制重叠部76mb<第三m色印制重叠部76mc<第四m色印制重叠部76md的浓度<第五m色印制重叠部76me<第六m色印制重叠部76mf的关系、和第一c色印制重叠部76ca的浓度<第二c色印制重叠部76cb<第三c色印制重叠部76cc<第四c色印制重叠部76cd的浓度<第五c色印制重叠部76ce<第六c色印制重叠部76cf的关系。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中,热转印打印机100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进行图像数据信息的输入输出,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热转印打印机设置扫描仪等现有的图像数据取入部,热转印打印机不经由外部信息处理装置而取得图像数据信息,如从图像数据取入部取得图像数据等。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中,热转印打印机100从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取得与用户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75相关的信息,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热转印打印机设置触摸面板等现有的操作输入部,热转印打印机不经由外部信息处理装置而取得与用户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相关的信息,如用户从操作输入部直接输入选择出的印制校准图案等。另外,该情况下,操作输入部相当于本发明的校准图案选择接收部。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中,具有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21、浓度调整处理部22、数据处理部23、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判断部25、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输入图像数据存储部34、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35、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以及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的全部,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外部信息处理装置200也可以具有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21、浓度调整处理部22、数据处理部23、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判断部25、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输入图像数据存储部34、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35、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6以及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37的全部或一部分。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中,校准图像70包含多个y色校准图案71y、多个m色校准图案71m和多个c色校准图案71c,印制校准图像74包含多个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多个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和多个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校准图像70仅包含多个y色、m色或c色中的任意一个校准图案71,用户从被印制于印制校准图像74的多个y色、m色或c色中的任意一个印制校准图案75进行选择。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中,关于浓度调整参数的浓度调整系数,相对于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被预先确定成,从副扫描方向y上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阶段性地逐渐降低,相对于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被预先确定成,从副扫描方向y上的后端侧朝向前端侧阶段性地逐渐提高,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浓度调整参数的浓度调整系数也可以在副扫描方向上的行编号#n+1~#n+tp3-1的范围内固定成规定的小于1的系数。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中,取得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44中存储的校准图案71的各颜色的灰度值,取得包含校准图案71的校准图像70,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44存储校准图像70的数据,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修得校准图像70的数据。进而,也可以是,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44存储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和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数据,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21从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44取得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a的数据和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0b的数据。该情况下,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也可以不具有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4。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中,印制校准图案75包含非重叠部73,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全部范围是重叠部72,印制校准图案75全体是印制重叠部76。

但是,在印制校准图案75全体是印制重叠部76的情况下,用户能够判断印制重叠部76有无偏移,但是,用户无法判断非重叠部和重叠部的不均。因此,作为附加结构,也可以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中附加如下的结构:印制校准图案包含第一画面校准图案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不重叠的非重叠部。根据该附加的结构,能够选择可抑制外界干扰要素引起的不均的浓度调整参数,能够得到重叠部分更不容易醒目的热转印打印机和热转印打印机的印制方法。

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各颜色的灰度值可以比中间灰度值大,也可以比中间灰度值小。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中,校准图案71的各颜色的灰度值被预先确定成中间灰度值即128,但是不限于此。校准图案71的各颜色的灰度值可以比中间灰度值大,也可以比中间灰度值小。

但是,在比中间灰度值小的灰度值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外界干扰要素引起的偏移或不均。因此,作为附加结构,也可以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结构、热转印打印的结构和热转印方法的结构中附加如下的结构:校准图案的灰度值是比灰度值范围的中央值小的值。根据该附加的结构,与校准图案的灰度值是比灰度值范围的中央值大的值的情况相比,能够选择可进一步抑制外界干扰要素引起的偏移或不均的浓度调整参数,能够得到重叠部分更不容易醒目的热转印打印机和热转印打印机的印制方法。

此外,为了应对在进行全景图像印制处理之前一次也未进行校准处理的情况,也可以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2中存储作为初始值而预先确定的y色、m色、c色各自的浓度调整参数。

实施方式2

图35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0的处理结束紧后的校准图像的图。图3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步骤s100的处理结束紧后的校准图像的数据中的各个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的表。接着,对实施方式2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与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相比,在校准处理的步骤s100中取得的校准图像70的校准图案71不同。另外,关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实施方式2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和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实施方式1的校准图案71中,各个校准图案71内的浓度恒定,但是,在实施方式2的校准图案71中,各个校准图案71内的浓度按照主扫描方向x上的每个坐标而不同。

更具体而言,在实施方式2中,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的y色的浓度、第二y色校准图案71yb的浓度和第三y色校准图案71yc的y色的浓度在各个校准图案71的主扫描方向x上从一个端部即上端部朝向另一个端部即下端部阶段性地逐渐提高。此外,同样,第一~第三m色校准图案71ma、71mb、71mc的m色的浓度和第一~第三c色校准图案71ca、71cb、71cc的c色的浓度也在各个校准图案71的主扫描方向x上从上端部朝向下端部阶段性地逐渐提高。

关于实施方式2的校准图像70的数据,各个校准图案71内的像素的灰度值也在主扫描方向x上按照每个行编号而不同。更具体而言,各个校准图案71内的像素的灰度值在主扫描方向x上从一个端部即上端部的行编号朝向另一个端部即下端部的行编号阶段性地逐渐提高。例如,如图36所示,在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的主扫描方向x上,上端部的行编号即#lya的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为16。此外,在第一y色校准图案71ya的主扫描方向x上,下端部的行编号即#lya+lp的像素的y色的灰度值为128。

在实施方式2的热转印打印装置中,作为附加结构,也可以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结构中具有如下的结构:印制部以印制校准图案的主扫描方向x的颜色的浓度从主扫描方向x的一个端部朝向另一个端部阶段性地提高的方式进行印制。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一次校准处理确认针对多个灰度值的重叠部的偏移或不均,发挥如下的效果:能够提供一种热转印打印装置,即使存在外界干扰要素,重叠部也更不容易醒目。

进而,作为附加结构,也可以在实施方式2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结构中具有如下的结构: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取得的与第一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和与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的颜色的浓度相关的数据被设定成,浓度从主扫描方向x的一个端部朝向另一个端部阶段性地提高。

此外,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附加结构还能够与实施方式1的各附加结构进行组合。

实施方式3

图37是装配于实施方式3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墨带的概略图。接着,对实施方式3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3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与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相比,墨带13和校准处理中的印制处理不同。另外,关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实施方式3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和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装配于实施方式3的热转印打印机100的墨带13中,印制面60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宽度ta比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1与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2之和长。此外,设y色印制面60y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后端处的坐标为yy1。同样,设m色印制面60m、c色印制面60c和保护材料面61各自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后端处的坐标为ym1、yc1、yop1。

此外,在y色印制面60y的副扫描方向y上,在后端与前端之间包含任意的坐标yy2。从y色印制面60y的后端到坐标yy2的宽度tb比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1长。此外,从坐标yy2到y色印制面60y的后端的宽度tc比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2长。

同样,m色印制面60m、c色印制面60c和保护材料面61也在各自的副扫描方向y上在后端与前端之间包含任意的坐标ym2、yc2、yop2。

从m色印制面60m的后端到坐标ym2的宽度、从c色印制面60c的后端到坐标yc2的宽度、从保护材料面61的后端到坐标yop2的宽度也是tb,比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1长。此外,从坐标ym2到m色印制面60m的前端的宽度、从坐标yc2到c色印制面60c的前端的宽度、从坐标yop2到保护材料面61的后端的宽度也是tc,比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2长。

接着,使用图27的印制处理的流程图对实施方式3的校准处理中的印制处理进行说明。另外,步骤s400、步骤s403、步骤s406和步骤s409的记录纸张的定位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

在步骤s401中,印制控制部26对墨带输送驱动部52进行控制,进行墨带13的y色印制面60y的定位。墨使用位置在各步骤中不同,步骤s114中的墨使用位置是y色印制面60y的后端yy1。此外,步骤s115中的墨使用位置是坐标yy2。

在步骤s402中,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墨带输送驱动部52和热头驱动部53进行控制,根据第n画面印制数据的y色的数据对记录纸张14进行印制。这里,n是在各步骤中不同的自然数,在步骤s114中为一,在步骤s115中为二。即,印制部50使用y色印制面60y的一部分即从后端到坐标yy2的区间进行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印制,使用y色印制面60y的另外一部分即从坐标yy2到前端的区间进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印制。

在步骤s404中,印制控制部26对墨带输送驱动部52进行控制,进行墨带13的m色印制面60m的定位。墨使用位置在各步骤中不同,步骤s114中的墨使用位置是m色印制面60m的后端ym1。此外,步骤s115中的墨使用位置是坐标ym2。

在步骤s405中,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墨带输送驱动部52和热头驱动部53进行控制,根据第n画面印制数据的m色的数据对记录纸张14进行印制。与步骤s402同样,n是在各步骤中不同的自然数,在步骤s114中为一,在步骤s115中为二。即,印制部50使用m色印制面60m的一部分即从后端到坐标ym2的区间进行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印制,使用m色印制面60m的另外一部分即从坐标ym2到前端的区间进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印制。

在步骤s407中,印制控制部26对墨带输送驱动部52进行控制,进行墨带13的c色印制面60c的定位。墨使用位置在各步骤中不同,步骤s114中的墨使用位置是c色印制面60c的后端yc1。此外,步骤s115中的墨使用位置是坐标yc2。

在步骤s408中,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墨带输送驱动部52和热头驱动部53进行控制,根据第n画面印制数据的c色的数据对记录纸张14进行印制。与步骤s402同样,n是在各步骤中不同的自然数,在步骤s114中为一,在步骤s115中为二。即,印制部50使用c色印制面60c的一部分即从后端到坐标yc2的区间进行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的印制,使用c色印制面60c的另外一部分即从坐标yc2到前端的区间进行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的印制。

在步骤s410中,印制控制部26对墨带输送驱动部52进行控制,进行墨带13的保护材料面61的定位。保护材料使用位置在各步骤中不同,步骤s114中的保护材料使用位置是保护材料面61的后端yopa。此外,步骤s115中的保护材料使用位置是坐标yop2。

在步骤s410的处理结束后,进入步骤s411。在步骤s411中,印制控制部26对纸张输送驱动部51、墨带输送驱动部52和热头驱动部53进行控制,对记录纸张14进行保护层的热转印。与步骤s402同样,n是在各步骤中不同的自然数,在步骤s114中为一,在步骤s115中为二。即,印制部50使用保护材料面61的一部分即从后端到坐标yop2的区间进行保护材料的涂布,使用保护材料面61的另外一部分即从坐标yop2到前端的区间进行保护材料的涂布。

在实施方式2的热转印打印装置中,作为附加结构,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结构中具有如下的结构:印制部利用印制面的一部分印制第一画面校准图像,利用印制有第一画面校准图像的印制面的另外一部分印制第二画面校准图像。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各颜色的1个印制面进行校准处理,因此,能够节约在校准处理中使用的墨带。

此外,在实施方式3的热转印打印装置1000中,在校准处理中,各颜色的印制面60使用2次相同的印制面60,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3次以上的多次的各颜色的印制面60。

图38是装配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墨带的y色印制面的概略图。在装配于实施方式3的热转印打印机100的墨带13中,印制面60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宽度ta比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1与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2之和的2倍长。即,满足ta>tp1+tp1+tp2+tp2的关系。

此外,在y色印制面60y的副扫描方向y上,在后端与前端之间包含任意的坐标yy2、yy3、yy4。从y色印制面60y的后端到坐标yy2的宽度tb比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a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1长。此外,从坐标yy2到坐标yy3的宽度tc比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1b在副扫描方向y上的长度tp2长。进而,从坐标yy3到坐标yy4的宽度td比tp1长,从坐标yy4到y色印制面60y的前端的宽度te比tp2长。

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校准图像如图3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所示排列校准图案。这里,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中,在校准处理中,执行进行印制与第一~第三第一画面校准图案相当的部分的印制处理的步骤、进行印制与第一~第三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相当的部分的印制处理的步骤、进行印制与第四~第六第一画面校准图案相当的部分的印制处理的步骤、以及进行印制与第四~第六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相当的部分的印制处理的步骤这4次印制处理。

在进行印制与第一~第三第一画面校准图案相当的部分的印制处理的步骤中,设墨带的使用位置为y色印制面60y的后端yy1,能够使用从y色印制面60y的后端到坐标yy2的区间进行印制。

此外,在进行印制与第一~第三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相当的部分的印制处理的步骤中,设墨带的使用位置为坐标yy2,能够使用从y色印制面60y的坐标yy2到坐标yy3的区间进行印制。

此外,在进行印制与第四~第六第一画面校准图案相当的部分的印制处理的步骤中,设墨带的使用位置为坐标yy3,能够使用从y色印制面60y的坐标yy3到坐标yy4的区间进行印制。

此外,在进行印制与第四~第六第二画面校准图案相当的部分的印制处理的步骤中,设墨带的使用位置为坐标yy4,能够使用从y色印制面60y的坐标yy4到y色印制面60y的前端的区间进行印制。

标号说明

1:供给侧筒;2:卷取侧筒;3:供给侧马达;4:卷取侧马达;5:纸卷筒;6:纸卷马达;7:夹送辊;8:夹紧辊;9:输送马达;10:热头;11:压印辊;12:切割器;13:墨带;14:记录纸张;15:处理器;16:存储器;17:硬件接口;20:控制部;21:分割图像数据取得部;22:浓度调整处理部;23:数据处理部;24:校准图像数据取得部;25:判断部;26:印制控制部;30:存储部;31:程序存储部;32: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3:处理数据存储部;34:输入图像数据存储部;35:校准图像数据存储部;36:校准用浓度调整参数存储部;37:校准图案对应存储部;40:输入输出部;41:处理选择接收部;42:输入图像接收部;43:校准图案选择接收部;50:印制部;51:纸张输送驱动部;52:墨带输送驱动部;53:热头驱动部;54:记录纸张切断机构驱动部;60:印制面;60y:y色印制面;60ya:第一y色印制面;60yb:第二y色印制面;60m:m色印制面;60ma:第一m色印制面;60mb:第二m色印制面;60c:c色印制面;60ca:第一c色印制面;60cb:第二c色印制面;61:保护材料面;61a:第一保护材料面;61b:第二保护材料面;62:印制墨带区域;62a:第一印制墨带区域;62b:第二印制墨带区域;70:校准图像;70a:第一画面校准图像;70b:第二画面校准图像;71:校准图案;71y:y色校准图案;71m:m色校准图案;71c:c色校准图案;71a:第一画面校准图案;71b:第二画面校准图案;72:重叠部;72a:第一画面重叠部;72b:第二画面重叠部;73:非重叠部;73a:第一画面非重叠部;73b:第二画面非重叠部;74:印制校准图像;75:印制校准图案;75y:y色印制校准图案;75m:m色印制校准图案;75c:c色印制校准图案;75ya:第一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b:第二y色印制校准图案;75yc:第三y色印制校准图案;75ma:第一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b:第二m色印制校准图案;75mc:第三m色印制校准图案;75ca:第一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b:第二c色印制校准图案;75cc:第三c色印制校准图案;76:印制重叠部;80:输入图像;80a:第一画面输入图像;80b:第二画面输入图像;81:重叠部;81a:第一画面重叠部;81b:第二画面重叠部;82:全景印制图像;100:热转印打印机;200:外部信息处理装置;1000:热转印打印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