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排出装置、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8087发布日期:2019-08-06 23:2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介质排出装置、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在此引用2017年1月30日提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13829、以及2018年10月22日提出申请的申请号为2018-198207的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

本发明涉及排出介质的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具备该介质排出装置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有时对于以打印机等为代表的记录装置,并列设置将排出的用纸进行分类的分类机。作为分类机,存在具备沿上下方向配设多个的纸箱、以及接收从记录装置排出的用纸并送入任意的纸箱(bin)的用纸输送部的分类机。向任意的纸箱的用纸的分类存在:用纸输送部上下移动而向任意的纸箱排出用纸的纸箱固定型、以及用纸输送部的位置被固定,多个纸箱上下移动而收容用纸的纸箱移动型。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后一类型的一个例子。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032482号

上述那样的分类机无论是哪一类型,即无论是用纸输送部上下移动的类型以及多个纸箱上下移动的类型中的哪一个,装置结构均成为大规模,容易导致装置的大型化与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介质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排出单元,排出介质;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接收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介质;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在垂直方向上设置于比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更靠上方,接收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介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至少上游部位能够向下述两个位置位移,即通过切断从所述排出单元朝向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的介质的通过路径由此来接收排出的介质的进出位置、以及从所述通过路径退避的退避位置,所述上游部位包含介质排出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3为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排出介质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4为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排出介质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5为表示退避位置处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进出位置处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退避位置的侧剖视图。

图8为表示第二介质接收托盘中的由退避位置向进出位置的切换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9为表示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进出位置的侧剖视图。

图10为表示进出位置处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与排出辊对的关系的侧剖视图。

图11为表示向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2为表示向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3为表示向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4为表示向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5为表示向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6为表示向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7为表示检测杆的配置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18为具备按压部件情况下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19为具备闸门情况下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打印机;12…装置主体;14…图像读取装置;16…操作部;18、68、78…介质排出装置;20…介质收容部;22…介质输送路径;24…第一进给辊;26…进给辊对;28…第一输送辊;30…第二输送辊;32a、32b、32c、32d…从动辊;34…输送辊对;36…滑架;38…记录头;40、76…排出辊对;42、70、80…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a…介质支承面;44、72、74、82、84…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a…上游侧部位;44b…下游侧部位;44c…框架;44d…限制壁;44e…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f…切口部;44g…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h…引导部;44j…引导面;44k…侧壁;46…驱动轴;48、88…驱动马达;50…驱动力传递单元;52…驱动齿轮;54…齿条;56、58…转动轴;60…检测杆;62…第一引导槽;64…第二引导槽;64a…支承部;64b…角度变更部;64c…进退部;66…导销;76a…驱动辊;76b…从动辊;86…从动辊驱动单元;90a、90b、90c…齿轮;92…摆动臂;95…按压部件;96…闸门部件;a1、a2、a3、a4、a5、a6、a7、a8、a9、a10、a11…箭头;n1、n2、n3、n4…夹持位置;p…介质;p-1、p-2、p-3、p-4、p-5、p-6、p-7、p-8、p-9…介质p的排出路径;s1、s2、s3、s4…切线;θ1…倾斜角;θ2…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概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第一方式的介质排出装置具备:排出单元,排出介质;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接收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介质;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在垂直方向上设置于比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更靠上方,接收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介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至少上游部位能够向下述两个位置位移,即通过进出从所述排出单元朝向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的介质的通过路径由此来接收排出的介质的进出位置、以及从所述通过路径退避的退避位置,所述上游部位包含介质排出方向上的上游侧端部。

根据本方式,在具备第一介质接收托盘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结构中,通过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至少上游部位进行位移从而能够切换介质的排出目的地,即无需设为包含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以及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全部的托盘上下移动的结构,另外,也无需设为所述排出单元上下移动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更简易的结构、小尺寸且低成本地构成能够将排出的介质分类的介质排出装置。

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具备下游部位而构成,该下游部位与能够进退的所述上游部位相比固定地设置于更靠介质排出方向下游侧。

根据本方式,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具备与能够进退的所述上游部位相比固定地设置于介质排出方向下游侧的下游部位而构成,即由于无需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整体进行位移动作,能够避免装置结构变得大规模。

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式中,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部位位于所述进出位置时,所述上游部位具备的介质支承面、以及所述下游部位具备的介质支承面均为相对于水平而朝向介质排出方向并朝上的相同的倾斜。

根据本方式,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部位位于所述进出位置时,所述上游部位具备的介质支承面、以及所述下游部位具备的介质支承面均为相对于水平朝向介质排出方向而朝上的相同的倾斜,因此能够以自然的形状适当积载排出的介质。

第四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方式的任一个中,所述排出单元由夹持介质并排出的排出辊对构成,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部位位于所述进出位置时,该上游部位与所述排出辊对的夹持位置的切线交叉。

根据本方式,所述排出单元由将介质夹持而排出的排出辊对构成,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部位位于所述进出位置时,该上游部位与所述排出辊对的夹持位置的切线交叉,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使从所述排出辊对排出的介质载置于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中。

第五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三方式的任一个中,所述排出单元由夹持介质而排出的排出辊对构成,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部位位于所述进出位置时,所述上游侧端部位于比所述排出辊对的夹持位置更靠垂直方向上的下侧。

根据本方式,所述排出单元由将介质夹持而排出的排出辊对构成,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部位位于所述进出位置时,所述上游侧端部位于比所述排出辊对的夹持位置更靠垂直方向上的下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使从所述排出辊对排出的介质载置于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中。

第六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五方式的任一个中,对介质排出方向中的所述上游部位的所述上游侧端部的位置而言,在所述上游部位处于所述进出位置时,与处于所述退避位置时相比,更靠介质排出方向上游侧。

根据本方式,介质排出方向中的所述上游部位的所述上游侧端部的位置,在所述上游部位处于所述进出位置时与处于所述退避位置时相比更靠介质排出方向上游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载置排出的介质。

第七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六方式的任一个中,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部位具备的介质支承面由相对于水平而朝向介质排出方向并朝上的倾斜面形成,对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而言,在所述上游部位处于所述进出位置时大于处于所述退避位置时。

根据本方式,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部位具备的介质支承面由相对于水平朝向介质排出方向而朝上的倾斜面形成,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在所述上游部位处于所述进出位置时大于处于所述退避位置时,因此在所述上游部位处于所述退避位置时,能够宽阔地确保所述上游部位的下侧的空间,能够抑制所述上游部位妨碍向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的介质的排出。

第八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七方式的任一个中,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部位位于所述进出位置时,该第二介质接收托盘具备的介质支承面、以及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具备的介质支承面均为朝向介质排出方向而朝上的相同的倾斜。

根据本方式,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部位位于所述进出位置时,该第二介质接收托盘具备的介质支承面、以及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具备的介质支承面均为朝向介质排出方向而朝上的相同的倾斜的结构中,能够获得上述的第一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个作用效果。

第九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八方式的任一个中,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侧端部设置有限制排出的介质的上游侧端部的位置的限制壁。

根据本方式,由于在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所述上游侧端部设置有限制排出的介质的上游侧端部的位置的限制壁,因此能够抑制介质从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滑落。

第十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九方式的任一个中,所述介质排出装置具备多个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

根据本方式,在具备多个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结构中,能够获得上述的第一至第九方式的任一个的作用效果。

第十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一至第七、第九、第十的方式的任一个中,在从侧面观察所述通过路径时,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以及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朝向排出方向下游侧呈放射状地配置。

根据本方式,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以及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在侧面观察所述通过路径时,朝向排出方向下游侧呈放射状地配置,因此在排出方向下游侧中,能够节约用于配设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以及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空间,能够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第十二方式的介质排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排出单元,排出介质;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接收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介质;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在垂直方向上设置于比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更靠上方,接收由所述排出单元排出的介质,所述排出单元具备第一辊、以及能够绕该第一辊位移地设置且在与所述第一辊之间夹持介质的第二辊,通过所述第二辊绕所述第一辊位移,使介质的排出目的地切换为所述第一介质接收托盘以及所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中的任一个。

若所述第二辊绕所述第一辊位移,则基于所述第一辊与所述第二辊的介质的排出方向发生变化。根据本方式,利用其性质将介质的排出目的地切换为第一介质接收托盘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任一个,因此与排出单元整体上下移动的结构相比,能够以更简易的结构、小尺寸、且低成本构成能够将排出的介质分类的介质排出装置。

第十三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单元,对介质进行记录;以及上述的第一至第十二的方式记载的所述介质排出装置,排出由所述记录单元进行了记录的介质。

根据本方式,在记录装置中,能够获得与上述的第一至第十二的方式的任一个相同的作用效果。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仅在最初的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在以后的实施方式中省略该结构的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侧剖视图,图3为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排出介质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4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排出介质的状态的侧剖视图,图5为退避位置处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为进出位置处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为表示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退避位置的侧剖视图,图8为表示第二介质接收托盘中的由退避位置向进出位置的切换状态的侧剖视图,图9为表示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进出位置的侧剖视图,图10为表示进出位置处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与排出辊对的关系的侧剖视图。

图11为表示向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2为表示向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3为表示向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4为表示向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5为表示向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6为表示向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三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排出状态的侧剖视图。

另外,关于在各图中示出的x-y-z坐标系,x方向为记录介质的宽度方向,即表示装置宽度方向,y方向为记录装置内的输送路径上的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即表示装置纵深方向,z方向表示装置高度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x-y平面为水平面。另外,x-z平面以及y-z平面为垂直面。

<第一实施方式>

<打印机的概要>

在图1中,作为“记录装置”的打印机10作为具备装置主体12、图像读取装置14的复合机而构成。此外,打印机10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个例子,作为喷墨式打印机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激光打印机等的记录装置。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4中包含扫描仪、fax等。

在装置主体12的+y轴方向侧设置有操作部16。操作部16具备用于操作打印机10的电源按钮、打印设定按钮、显示面板等而构成。在装置主体12的+y轴方向侧,在操作部16的-z方向侧,设置有介质排出装置18。关于介质排出装置18在后叙述。

在装置主体12中,在介质排出装置18的-z方向侧设置有介质收容部20。介质收容部20能够在其内部收纳多个介质,构成为能够从装置主体12的+y方向侧相对于装置主体12插拔。

<介质输送路径>

在图2中对打印机10中的介质p的介质输送路径22进行说明。在介质收容部20收容有多个介质p。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介质是指,作为一例而包含a4尺寸、b5尺寸的用纸、照片纸、票据等的尺寸不同的介质。此外,在图2中附加了附图标记p-1的双点划线表示沿介质输送路径22输送的介质p的路径。

在介质收容部20的+z方向侧设置有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源而被旋转驱动的第一进给辊24。并且,第一进给辊24在将收容于介质收容部20中的介质p向输送路径下游侧进给时,通过与收容于介质收容部20中的介质的最上位者相接并旋转,由此将该最上位的介质从介质收容部20向进给方向下游侧送出。在第一进给辊24的下游侧设置有进给辊对26。

在进给辊对26的进给方向下游侧设置有第一输送辊28以及第二输送辊30。在第一输送辊28以及第二输送辊30的周围,多个从动辊32a、32b、32c、32d以相对于第一输送辊28以及第二输送辊30从动旋转的方式设置。另外,在第一输送辊28以及第二输送辊30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输送辊对34。

输送辊对34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滑架36。滑架36构成为能够利用未图示的驱动单元沿装置宽度方向往返移动。并且,在滑架36的下部设置有作为“记录单元”的记录头38。记录头38在其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嘴,构成为能够向介质p排出墨汁。另外,在滑架36的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有作为“排出单元”的排出辊对40。

利用第一进给辊24从介质收容部20送出的介质p经由第一输送辊28、第二输送辊30以及输送辊对34,被输送至与记录头38对置的区域。然后,在由记录头38执行了记录后,介质p由排出辊对40向装置前面侧排出。

<介质排出装置>

参照图3以及图4概略说明介质排出装置18。在本实施方式中,介质排出装置18具备排出辊对40、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从打印机10的+y方向侧端部向+y方向侧突出。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构成为随着朝向+y方向侧而向+z方向(向上)倾斜。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具备介质支承面42a。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相对于装置主体12以适当的角度倾斜地配置,以便能够适当载置向介质支承面42a排出的介质p。

在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的+z方向侧设置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即在垂直方向上比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更靠上方设置有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此外,“在垂直方向上比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更靠上方设置有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是指仅着眼于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具体而言并不限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相对于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设置于正上方的结构,也包含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不在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正上方那样的形态。即,意味着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在y轴方向的位置关系以及x轴方向的位置关系不受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相对于介质排出装置18固定。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是指在介质p被排出时,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并非是分类机那样的上下移动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设为为了相对于介质排出装置18进行组装、更换而能够装拆的结构。

图3中的附加了附图标记p-2的双点划线表示由排出辊对40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排出的介质p的排出路径,图4中的附加了附图标记p-3的双点划线表示由排出辊对40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排出的介质p的排出路径,在图3以及图4中附加了附图标记s1的单点划线表示排出辊对40中的夹持位置n1(图10)的切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3以及图4中由p-2、p-3示出的介质p的通过路径(排出路径)仅为一个例子,根据排出辊对40的旋转速度、介质p的种类、墨汁向介质的喷落状况等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构成为:进出从排出辊对40朝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排出的介质p的通过路径(排出路径p-2),并将通过路径(排出路径p-2)横切,能够在接收排出的介质p的进出位置(图4)、与由从排出辊对40朝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排出的介质p的通过路径(排出路径p-2)起退避的退避位置(图3)之间切换。

<第二介质接收托盘的结构>

参展图5至图10说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结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具备介质输送方向中的作为“上游部位”的上游侧部位44a、作为“下游部位”的下游侧部位44b、以及一对框架44c。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44c配置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x轴方向上的两侧部。上游侧部位44a以能够使其姿势以及位置相对于框架44c变化的方式安装(图5以及图6)。下游侧部位44b固定于框架44c地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是指,在介质p被排出时,下游侧部位44b不位移的结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固定”而设的结构中,也包含为了组装、交换下游侧部位44b而能够对装置主体12装拆的结构。

在上游侧部位44a中的作为“上游侧端部”的-y方向侧端部设置有向+z方向突出的限制壁44d。在上游侧部位44a形成有接收排出的介质p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在上游侧部位44a中的+y方向侧端部,在x轴方向中央部设置有切口部44f。

在下游侧部位44b的上表面设置有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在下游侧部位44b的-y方向侧端部在与上游侧部位44a的切口部44f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向-y方向侧突出的引导部44h。引导部44h的上表面形成引导面44j。

在一对框架44c旋转自如地安装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驱动轴46。驱动轴46的+x方向侧端部与传递驱动马达48的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单元5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力传递单元50作为一例由未图示的多个齿轮构成,构成为将驱动马达48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轴46。此外,在驱动马达48中,作为一例将上游侧部位44a由退避位置向进出位置移动的旋转方向设为正转方向,将上游侧部位44a由进出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的旋转方向设为反转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驱动齿轮52在x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与驱动轴46一同旋转的方式旋转固定于驱动轴46。各驱动齿轮52与齿条54齿合。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齿轮52与齿条54构成齿条与小齿轮单元。

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上游侧部位44a的x轴方向的两侧部,形成有延+z轴方向侧延伸的一对侧壁44k。在一对侧壁44k安装有延x轴方向延伸的转动轴5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动轴56的一部分被把持于齿条54的内侧。

在一对框架44c转动自如地安装有延x轴方向延伸的转动轴5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动轴58的x轴方向中央部,具体而言在x轴方向上与引导部44h的引导面44j对应的位置安装有检测杆60。检测杆60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中未载置介质p的情况下,与引导面44j抵接。

若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中载置了介质p,则根据载置的介质p的厚度,检测杆60以转动轴58为转动支点向从引导面44j分离的方向转动。若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中载置了设定的预定张数量,则检测杆60转动预定量。该转动动作由未图示的检测传感器检测。

其结果,未图示的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中载置了设定的张数的介质p的情况。然后,在打印机10内配置的未图示的控制部基于未图示的检测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发送例如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中介质p载置了预定张数、即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上的介质p的积载高度已达上限的警报,或者在操作部16的显示面板显示消息。另外未图示的控制部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上的介质p的积载量已达上限的情况下,在打印任务尚有剩余的情况下暂时中断打印任务,或将介质p的排出目的地切换为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

此外,在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的倾斜成为与下游侧部位44b的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相同的倾斜,但在上游侧部位44a位于退避位置时,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的倾斜小于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的倾斜。因此如图17所示那样,在积载的介质沓pt形成弯曲部pr。若检测杆60位于与弯曲部pr抵接的位置,则有可能无法准确检测介质沓pt的积载高度,但由于检测杆60设置于避开弯曲部pr的位置,因此能够准确地检测介质沓pt的积载高度。

另外,为了准确检测介质沓pt的积载高度,也可以如图18所示那样设置按压介质沓pt的按压部件95。按压部件95设置为,能够由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向按压介质沓pt的位置(附图标记95_1)与从介质沓pt退避的位置(附图标记95_2)位移。通过由这样的按压部件95按压介质沓pt,能够准确进行基于检测杆60的介质沓pt的积载高度的检测。

特别是,在喷墨记录的情况下,介质p吸收墨汁而溶胀,在介质沓pt中的介质间出现空气层,因此有可能无法准确检测介质沓pt的积载高度,通过如上述那样设置按压部件95,能够准确检测介质沓pt的积载高度。

此外,伴随介质p吸收墨汁的溶胀随时间经过而缓解,因此也可以不设置按压部件95,而是从排出介质p起经过预定时间后进行基于检测杆60的积载高度的检测。

此外,虽未图示,但在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也设置有检测传感器。若预定张数的介质p载置于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则设置于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的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状态发生变化。由此,检测到在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载置了预定张数的介质p的情况,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介质排出动作被限制。具体而言,上游侧部位44a的从退避位置向进出位置的切换动作被限制。由此,在上游侧部位44a从退避位置向进出位置切换时,能够防止上游侧部位44a与在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载置的介质p干扰。

如图7至图9所示,在一对框架44c设置有第一引导槽62、以及第二引导槽64。第一引导槽62形成为朝向-y方向侧下降的朝下倾斜的槽。在

第一引导槽62中插入有转动轴56。在齿条54由驱动齿轮52驱动时,转动轴56在第一引导槽62内沿第一引导槽62在y轴方向上移动。

在第二引导槽64中插入有导销66。导销66构成为: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一对侧壁44k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外侧方向突出、具体而言从+x轴方向侧的侧壁44k向+x轴方向突出,并从-x轴方向侧的侧壁44k向-x轴方向突出。

第二引导槽64作为整体在y轴方向上延伸配置。第二引导槽64具备:在上游侧部位44a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下支承导销66的支承部64a;从支承部64a向-y方向侧且-z方向侧延伸并变更上游侧部位44a的角度的角度变更部64b;以及从角度变更部64b向-y方向侧且-z方向侧延伸的进退部64c。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变更部64b中的向-z方向侧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进退部64c中的倾斜角度陡。

接着,参照图7至图9说明上游侧部位44a的退避位置与进出位置的切换。图7表示上游侧部位44a的退避位置处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相对于y轴(水平)以倾斜角θ1朝向介质排出方向(+y轴方向侧)向朝上方向(+z轴方向)倾斜。转动轴56位于第一引导槽62的+y方向侧端部,导销66处于被第二引导槽64的支承部64a支承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上游侧部位44a与排出辊对40的夹持位置n1(图10)的切线s1相比位于更靠+z方向侧。若上游侧部位44a位于退避位置,则由于上游侧部位44a不遮挡利用排出辊对40排出的介质p的行进方向,因此排出的介质p被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排出。

接着,若驱动马达48的驱动力(向正转方向的旋转)经由驱动力传递单元50传递到驱动齿轮52,则齿条54如图8所示的箭头a1那样向-y方向侧移动。伴随齿条54向-y方向侧的移动,转动轴56也在第一引导槽62内向-y方向侧(参照箭头a2)移动。

通过转动轴56向-y轴方向侧的移动,上游侧部位44a也向-y轴方向侧移动。因此,设置于上游侧部位44a的侧壁44k的导销66也从第二引导槽64的支承部64a向-y方向侧移动,并沿角度变更部64b移动(参照箭头a3)。此时,导销66在z轴方向上从支承部64a沿角度变更部64b向-z轴方向移动。其结果,上游侧部位44a以转动轴56为转动支点绕图8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参照箭头a4)。换言之,上游侧部位44a的限制壁44d向-z方向侧位移,与切线s1交叉。

接着如图9所示,若齿条54进一步向-y轴方向侧(参照箭头a5)移动,则转动轴56进一步在第一引导槽62内向-y方向侧移动(参照箭头a6),成为位于第一引导槽62的-y方向侧端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导销66穿过第二引导槽64内的角度变更部64b移至进退部64c,位于进退部64c的-y轴方向侧端部(参照箭头a7)。图9所示的上游侧部位44a的位置是上游侧部位44a的进出位置。

其结果,上游侧部位44a从图8的位置起向-y轴方向侧进一步移动,成为图9的状态(参照箭头a8)。在该状态下,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成为相对于y轴以倾斜角θ2向介质排出方向(+y轴方向侧)向朝上方向(+z轴方向)倾斜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角θ2设定为大于倾斜角θ1的角度。因此,关于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与位于进出位置时相比,在位于退避位置时成为平缓的倾斜姿势。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上游侧部位44a从倾斜角θ1向比倾斜角θ1的角度更大的倾斜角θ2切换而移动,与使上游侧部位44a保持倾斜角θ1地移动相比能够以较短的移动距离从退避位置向进出位置切换。

如图10所示,若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则上游侧部位44a的-y轴方向侧端部的限制壁44d在z轴方向上位于比排出辊对40的夹持位置n1以及穿过夹持位置n1的切线s1更靠-z方向侧,即构成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端部的限制壁44d位于与夹持位置n1相比更靠垂直方向中的下侧。

此外,“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端部(本实施方式中为限制壁44d)位于与夹持位置n1相比更靠垂直方向中的下侧”是指,仅着眼于垂直方向中的位置关系。具体而言,除了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端部相对于夹持位置n1在y轴方向上偏离但在垂直方向上位于下侧的方式以外,还包含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端部位于夹持位置n1的正下方那样的方式,意味着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端部与夹持位置n1在y轴方向的位置关系不受限制。因此只要是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能够接收介质p的范围,则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端部与夹持位置n1在x轴方向的关系也不受限制。

如以上所述,若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则上游侧部位44a遮挡介质p的排出路径p-2(参照图3)。由此,从排出辊对40排出的介质p与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接触,由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引导向+y轴方向。此外,图10中的附加了附图标记p-2的双点划线仅图示出介质p的排出路径p-2的一部分、具体而言排出辊对40的附近部分。

此外,如上所述那样,图3以及图10的排出路径p-2根据排出辊对40的旋转速度、介质p的种类、墨汁向介质的喷落状况等而变化。因此,优选假设介质的下垂最明显的情况下的排出路径p-2来决定上游侧部位44a的进出位置。例如,假设对于假定要使用的介质种类中的刚性最低的介质进行墨汁的润湿最明显的记录,并以最低的速度排出的情况下的排出路径p-2来决定上游侧部位44a的进出位置,则一定能够使介质堆叠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若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端部进出至与排出辊对40接近的位置,则一定能够使介质堆叠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

这里,如图9以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进出位置处的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的倾斜(倾斜角θ2)设定为,成为与下游侧部位44b的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相同的倾斜。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相同的倾斜是指不限于倾斜角度完全一致,而是允许从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向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的介质p的输送不被下游侧部位44b的-y方向侧端部钩挂地顺畅地进行的程度的角度的偏差。

参照图7以及图9,上游侧部位44a的限制壁44d的位置在上游侧部位44a处于进出位置时,与处于退避位置时相比,在y轴方向上位于更靠-y方向侧,换言之,通过进出位置与退避位置相比,使限制壁44d位于距排出辊对40更近的位置,从而能够使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接近排出辊对40,因此能够使排出的介质p可靠地载置于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

如图4、图6以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游侧部位44b的-y轴方向侧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游侧部位44a的切口部44f突出的引导部44h。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部44h的引导面44j设定为与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相同的倾斜(倾斜角度)。此外,除了引导面44j的倾斜角度与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的倾斜角度完全一致外,还允许介质p能够圆滑的输送的程度的角度的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的状态下,介质p被从排出辊对40排出,则介质p被沿着朝上倾斜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向+y轴方向侧引导。参照图6,在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的状态下,下游侧部位44b的引导部44h从上游侧部位44a的切口部44f脱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上游侧部位44a的切口部44f构成为切除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的一部分,因此在x轴方向上的切口部44f的两侧部也形成有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若介质p被沿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向+y轴方向侧引导,并到达y轴方向上的切口部44f的位置,则在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位于切口部44f的x轴方向两侧的区域支承介质p,且继续向+y轴方向的引导。

若介质p到达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的+y轴方向侧端部,则介质p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中央部与下游侧部位44b的引导部44h的引导面44j。之后,介质p被引导面44j支承且被向+y轴方向引导。并且,若介质p被向+y轴方向侧输送,则穿过引导面44j被向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引导。

其结果,从排出辊对40排出的介质p由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支承、具体而言由进出位置处的上游侧部位44a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以及下游侧部位44b的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支承。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上游侧部位44a的-y方向侧端部设置有限制壁44d,因此能够在向+y方向侧朝上倾斜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中,限制排出的介质p的滑落。

这里若将驱动马达48的旋转方向由正转方向切换为反转方向,则能够使上游侧部位44a从进出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具体而言,沿上述说明的从上游侧部位44a的退避位置向进出位置的移动路径向相反方向移动,从进出位置被切换向退避位置。作为一例,通过将驱动马达48的旋转方向适当地切换,从而能够在上游侧部位44a中对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与位于进出位置的状态进行适当地切换。

例如,也可以以将多个介质p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排出的方式,或者以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中的任一方排出预定张数的介质p后,向另一方的介质接收托盘排出的方式对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状态进行切换。换言之,也可以根据介质p的排出适当地切换排出目的地的介质托盘。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4以及图9中,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的状态下,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以及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设定为成为与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的介质支承面42a相同的倾斜(倾斜角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以及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与介质支承面42a的倾斜相同是指,除了完全一致还包含因部件精度、组装时的安装误差而引起的角度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适当地切换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退避位置与进出位置,能够将从排出辊对40排出的介质p的排出目的地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或者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切换。其结果,无需按介质接收托盘42、44设置排出辊对40,无需使多个排出辊对40同步,因此能够抑制送纸精度、打印精度的降低。并且,由于能够仅构成一组排出辊对40,因此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将排出的介质p分类,能够以小尺寸、且低成本构成介质排出装置18。

此外,排出辊对40与其他的输送辊共用驱动源,在双面打印时存在反转的情况。并且在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的状态下,排出辊对40反转时,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排出的介质p的上游端与排出辊对40接触,有可能被拉入装置内。这样的不良情况,特别是容易发生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倾斜角为大斜率角度的情况下。因此使排出辊对40反转时,优选将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切换为退避位置。

或者,也优选设置图19所示那样的闸门部件96。闸门部件96设置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单元向遮挡介质p的排出路径的位置(附图标记96_1)与开放介质p的排出路径的位置(附图标记96_2)位移。在图19的例中,在闸门部件96遮挡介质p的排出路径的位置,与排出辊对40的夹持位置n1的切线s1交叉。

通过设置这样的闸门部件96,能够防止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排出的介质p的上游端与排出辊对40接触而被拉入装置内的问题。

此外,闸门部件96既可以是刚体,也可以具有挠性,例如也可以由薄片状的部件形成。

综上所述,介质排出装置18具备排出介质的排出辊对40、接收排出的介质的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以及与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相比在z轴方向上设置于更靠+z方向侧且接收排出的介质p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至少能够向下述两个位置位移,即通过使包含y轴方向上的-y轴方向侧端部的上游侧部位44a进出从排出辊对40朝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的、介质p的排出路径p-2(图3以及图10)由此来接收排出的介质p的进出位置以及从通过路径退避的退避位置。

根据上述结构,在具备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结构中,能够通过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至少上游侧部位44a位移来切换介质p的排出目的地,即无需设为包含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全部的托盘上下移动的结构,另外,也无需设为排出辊对40上下移动的结构,因此能够通过更简易的结构、小尺寸且低成本地构成能够将排出的介质p分类的介质排出装置18。

排出辊对40由将介质p夹持而排出的排出辊对构成,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时,该上游侧部位44a与排出辊对40的夹持位置n1的切线s1交叉。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可靠地使从排出辊对40排出的介质p载置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

排出辊对40由将介质p夹持而排出的排出辊对构成,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时,上游侧端部与排出辊对40的夹持位置n1相比位于z轴方向上的更靠-z方向侧。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可靠地使从排出辊对40排出的介质p载置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

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上游侧部位44a具备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由相对于水平朝向+y轴方向而向+z方向侧朝上的倾斜面形成,倾斜面相对于水平的倾斜角在上游侧部位44a处于进出位置时,大于处于退避位置时。根据该结构,在上游侧部位44a处于退避位置时能够宽阔地确保上游侧部位44a的下侧的空间,能够抑制上游侧部位44a妨碍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的介质p的排出。

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时,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具备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以及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以及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具备的介质支承面42a,均具备朝向+y轴方向侧而朝上的相同的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以适于载置介质p的倾斜(角度)配置,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也与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为相同的倾斜,因此能够适当地载置排出的介质p。

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具备上游侧部位44a、以及与能够在退避位置与进出位置之间进退的上游侧部位44a相比更靠+y轴方向侧固定地设置的下游侧部位44b而构成。根据该结构,由于无需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整体进行位移动作,因此能够避免装置结构成为大规模。

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时,上游侧部位44a具备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以及下游侧部位44b具备的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均为相对于水平朝向+y轴方向、向+z轴方向的倾斜,且为相同的倾斜。根据该结构,能够以自然的形状适当积载排出的介质p。

具备引导部44h,在上游侧部位44a位于进出位置时,该引导部44h引导部44h从上游侧部位44a具备的上游侧介质支承面44e向下游侧部位44b具备的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引导介质p。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介质p从上游侧部位44a顺畅地向下游侧部位44b前进。

引导部44h引导介质p的引导面44j成为与下游侧部位44b具备的下游侧介质支承面44g相同的倾斜。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介质p从引导面44j进出下游侧部位44b时,顺利地进出。

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上游侧端部,设置有限制排出的介质p的后端的限制壁44d。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介质p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的滑落。

打印机10具备对介质p进行记录的记录头38、以及将由记录头38进行了记录的介质p排出的介质排出装置18。

<第二实施方式>

在图11至图13中对介质排出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介质排出装置68具备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以及多个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74。此外,在图11至图13中,关于介质排出装置68,对于排出辊对40、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以及多个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74以外的结构省略了图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的结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不同,构成为托盘整体在退避位置(图12中的附加了附图标记72-1的双点划线部)与进出位置(图12中的附加了附图标记72的实线部)之间位移。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在z轴方向上配置于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之间。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74构成为能够各自切换为退避位置与进出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以及多个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74呈放射状配置。对于呈放射状配置这一点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的间隔设定为,间隔随着接近排出辊对40而变窄,间隔随着远离排出辊对40而变宽。同样,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的间隔设定为,间隔随着接近排出辊对40而变窄,间隔随着远离排出辊对40而变宽。

换言之,各托盘间的间隔设定为在距排出辊对40较近一侧变窄,在较远一侧变宽。因此,由于是在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以及多个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74中,相互相邻的托盘的间隔朝向排出方向而变宽的结构,因此用户的手能够容易插入各托盘70、72、74之间,能够容易取出向各托盘70、72、74排出的介质p。

图11表示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74均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74遮挡由排出辊对40排出的介质p的排出路径p-4,因此介质p被朝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排出,并由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支承。此外,附加了附图标记p-4的双点划线表示从排出辊对40朝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排出的介质p的排出路径。

接着,如图12所示那样,将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从退避位置向进出位置与切换(参照箭头a9以及箭头a10)。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中的退避位置向进出位置的切换动作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动作。此外,在图12中附加了附图标记72-1的双点划线部表示退避位置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附加了附图标记72的实线部表示进出位置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

若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位于进出位置,则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排出辊对40的夹持位置n1相比更靠-z方向侧。在该状态下,若排出辊对40排出介质p,则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遮挡朝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的介质p的排出路径p-4(图11)。其结果,由排出辊对40排出的介质p由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支承并载置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而不是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此外,附加了附图标记p-5的双点划线表示从排出辊对40朝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排出的介质p的排出路径。

如图13所示那样,将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从退避位置向进出位置切换(参照箭头a1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构成为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马达以及驱动力传递单元在退避位置与进出位置之间进退。具体而言,作为一例,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是通过齿条与小齿轮移动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的结构。此外,在图13中附加了附图标记74-1的双点划线部表示退避位置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附加了附图标记74的实线部表示进出位置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

若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位于进出位置,则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排出辊对40的夹持位置n1相比更靠-z方向侧。在该状态下,若排出辊对40排出介质p,则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遮挡朝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的介质p的排出路径p-4(图11)。其结果,由排出辊对40排出的介质p由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支承并载置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而不是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此外,附加了附图标记p-6的双点划线表示从排出辊对40朝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4排出的介质p的排出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适当切换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74的退避位置与进出位置,能够将从排出辊对40排出的介质p的排出目的地切换为多个排出托盘中的某一个。其结果,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将排出的介质p分类,能够以小尺寸且低成本构成介质排出装置68。

本实施方式中的介质排出装置68具备多个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74。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74在侧面观察介质p的排出路径时,朝向排出方向下游侧呈放射状配置。根据该结构,在排出方向下游侧中,能够节约用于配设第一介质接收托盘70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74的空间,能够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更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构成为托盘全体在退避位置与进出位置之间转动进退,也可以是如下结构:代替该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第二介质接收托盘72设置上游侧部位与下游侧部位,仅上游侧部位在退避位置与进出位置之间进退。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4至图16说明介质排出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在排出辊对76在驱动辊76a周围能够位移地设置从动辊76b,来改变介质p的排出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介质排出装置78具备排出辊对76、第一介质接收托盘80、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2、84、以及从动辊驱动单元8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2、84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相对于介质排出装置78而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介质接收托盘80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2、84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地呈放射状配置。

排出辊对76具备作为“第一辊”的驱动辊76a、以及作为“第二辊”的从动辊76b。从动辊驱动单元86作为一例具备驱动马达88、齿轮90a、90b、90c、以及摆动臂92。齿轮90a安装于驱动马达88的驱动轴,作为驱动齿轮发挥功能。在摆动臂92的一端连接有齿轮90c,从动辊76b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另一端。摆动臂92构成为能够以一端侧为转动支点进行转动。

如图14至图16所示,若驱动马达88旋转则齿轮90a、90b、90c依次旋转,则摆动臂92以一端侧为支点转动。通过该转动,从动辊76b绕驱动辊76a的周围转动。其结果,能够适当地变更排出辊对76中的夹持位置。

在图14中,排出辊对76中的夹持位置被设定为n2。附加了附图标记s2的点划线表示排出辊对76的夹持位置n2的切线。如图14所示,切线s2不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2、84交叉,而是朝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80延伸。在夹持位置n2被排出辊对76夹持而排出的介质p沿附图标记p-7所示的路径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80排出。

接着,如图15所示,使驱动马达88旋转、使摆动臂92摆动从而将排出辊对76中的夹持位置由夹持位置n2切换为夹持位置n3。由此,排出辊对76的夹持位置的切线由切线s2变化为切线s3。切线s3穿过夹持位置n3,并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2的+z方向侧延伸。在夹持位置n3被排出辊对76夹持而排出的介质p沿附图标记p-8所示的路径(双点划线)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2排出。

在图16中,若排出辊对76中的夹持位置由夹持位置n3切换为夹持位置n4,则排出辊对76的夹持位置的切线由切线s3变化为切线s4。切线s4穿过夹持位置n4,不与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2交叉,而是朝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4延伸。在夹持位置n4被排出辊对76夹持而排出的介质p沿附图标记p-9所示的路径(双点划线)向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4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从动辊76b绕驱动辊76a周围位移,能够改变介质p的排出方向。由此,从排出辊对76排出的介质p的排出目的地能够切换为多个介质接收托盘80、82、84中的任意托盘。

这里,若采用使驱动辊76a绕从动辊76b周围位移的结构,则需要使驱动辊76a的驱动轴以及向驱动轴传递来自未图示的驱动源的驱动力的单元,也追随驱动辊76a的位移,装置结构复杂化。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使从动辊76b绕驱动辊76a周围位移的结构,因此与使驱动辊76a绕从动辊76b周围位移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单化使从动辊76b相对于驱动辊76a位移的结构。其结果,能够将通过简易结构排出的介质p分类,能够以小尺寸且低成本构成介质排出装置78。

介质排出装置78具备排出介质p的排出辊对76、接收由排出辊对76排出的介质p的第一介质接收托盘80、以及与第一介质接收托盘80相比在z轴方向上设置于更靠+z方向侧并接收由排出辊对76排出的介质p的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2、84,排出辊对76具备设置为能够向驱动辊76a、绕驱动辊76a位移,且在与驱动辊76a之间将将介质p的从动辊76b,通过从动辊76b绕驱动辊76a位移,从而使介质p的排出目的地向第一介质接收托盘80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2、84中的任意托盘切换。

若从动辊76b绕驱动辊76a位移,则基于驱动辊76a与从动辊76b的介质p的排出方向发生变化。根据上述结构,利用其性质,将介质p的排出目的地切换为第一介质接收托盘80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82、84中的任意托盘,因此与排出辊对76整体上下移动的结构相比,能够以更简易的结构、小尺寸、且低成本构成能够将排出的介质p分类的介质排出装置7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介质接收托盘42、70、80以及第二介质接收托盘44、72、74、82、84适用于作为记录装置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但也能够通常适用于其他液体喷射装置。

这里,液体喷射装置是指,不限于使用喷墨式记录头、从该记录头排出墨汁来对被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打印机、复印机以及传真等的记录装置,也包含不使用墨汁而是从相当于所述喷墨式记录头的液体喷射头向相当于被记录介质的被喷射介质喷射与其用途对应的液体,并使所述液体附着于所述被喷射介质的装置。

作为液体喷射头,除了所述记录头以外,还能够举出液晶显示器等的彩色过滤器制造中使用的色材喷射头,有机el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导电糊剂)喷射头,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生物体有机物喷射头,作为精密吸移器的试料喷射头等。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变形,自然其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