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识别码标签及其图形识别码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00634发布日期:2019-05-31 21:07阅读:764来源:国知局
图形识别码标签及其图形识别码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识别标签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图形识别码标签及其图形识别码制作方法的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或商品包装上印制有表征商品身份标识的识别码标签,通过识别码标签可方便于实现产品溯源,查询产品信息。

现有的识别码主要有条形码、二维码等,这些识别码制作时,先对产品进行编码,再将产品的编码信息按照既定规则转换为条形码图案或二维码图案,这些识别码属于有源信息码,而且都是有规则的图形,容易被仿冒,其可靠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难以仿冒,可靠性高的图形识别码标签及其图形识别码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图形识别码标签,包括标签载体,标签载体上设有图形识别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载体至少在识别码展示面的一侧边缘部设置有分类码,所述图形识别码为不规则图形。

进一步的,所述分类码由至少两种长度和/或线宽相异的直线段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载体的识别码展示面呈矩形,所述分类码设置在标签载体的识别码展示面的角部。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载体在识别码展示面的两个对角部各设置有一个分类码,并且该两个分类码的布设形状相异。

进一步的,所述分类码由两根长度相异的直线段组成,分类码的形状呈l形;两个分类码的长线段设置在标签载体的识别码展示面的两个相邻边的边缘部。

本发明提供的图形识别码标签的图形识别码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先选取一种固态基材,并在该固态基材上划定一个制码区域,再向该制码区域内印刷或喷涂液态基质,使得印刷或喷涂在制码区域内的液态基质形成一个随机图案,然后将该随机图案作为图形识别码,制成识别码电子标签和/或识别码实体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液态基质的表面张力大于固态基材的制码区域的表面张力,设液态基质的表面张力为x,固态基材的制码区域的表面张力为y,则有:(x-y)/y>10%。

进一步的,所述固态基材的制码区域表面涂覆有一层承印涂层,所述液态基质印刷或喷涂在承印涂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承印涂层的表面张力小于30达因/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液态基质的颜色与固态基材的制码区域的颜色存在色差。

进一步的,所述液态基质中混合有功能辅助材料,所述功能辅助材料包括温变材料、压敏变色材料、磁粉、光致变色材料、荧光粉、紫外发光粉、红外发光粉。

进一步的,所述液态基质中混合有2-30%的形状辅助颗粒物。

进一步的,所述形状辅助颗粒物包括无机化合物颗粒、金属颗粒、有机合成物颗粒。

本发明提供的图形识别码标签及其图形识别码制作方法,采用随机形成的具有马尔科夫随机场理论特征的随机图案作为图形识别码,每个图形识别码都具有唯一性,而且是一种不规则图形,难以仿冒,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形识别码标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本发明中的英文字母区分大小写。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图形识别码标签,包括标签载体1,标签载体1上设有图形识别码2,标签载体1的识别码展示面呈矩形,标签载体1在识别码展示面的两个对角部各设置有一个分类码3,并且该两个分类码3的布设形状相异;

所述分类码3由两根长度相异的直线段组成,分类码3的形状呈l形;两个分类码3的长线段设置在标签载体1的识别码展示面的两个相邻边的边缘部,所述图形识别码2为不规则图形,不规则图形是指在坐标系中用方程式无法表示的图形。

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标签载体的识别码展示面也可以是圆形、多边形等其它形状,分类码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比如虚直线状),分类码也可以是由2根以上直线段组成,但是此情况下组成分类码的直线段必须采用至少两种长度和/或线宽相异的直线段(也可以3种直线段、4种直线段等),分类码还可以由至少2种符号组成,可以组成分类码的符号包括几何图形符号(矩形、三角形、梯形等)、文字符号。

本发明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只在1个角部设置分类码,或在3个角部设置分类码,或在两个相邻角部设置分类码,或在4个解部都设置分类码,分类码还可以设置在非角部位置(比如采用虚直线状的分类码时,可将分类码设置在识别码展示面的边部)。

本发明实施例中,分类码可用于标识图形识别码标签所属的类别,利用电子设备识别图形识别码标签时,可根据分类码来确定扫描所获得的图像中,图形识别码的右上角位置、左下角位置,即便图形识别码标签歪斜、颠倒,也能快速的识别,并且还可以根据分类码来确定图形识别码标签所属的类别,加快图形识别码标签的识别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形识别码的制作步骤如下:先选取一种固态基材,并在该固态基材上划定一个制码区域,再向该制码区域内印刷或喷涂液态基质,使得印刷或喷涂在制码区域内的液态基质形成一个随机图案(不规则图形),然后将该随机图案作为图形识别码,制成识别码电子标签和/或识别码实体标签,制成的识别码电子标签和/或识别码实体标签可以与相关的数据、产品进行关联,用于有效商品信息的识别,所述的有效商品信息可以是商品的特征信息,也可以是商品所具有的批次信息,也可以是商品生产或销售者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固态基材上划定制码区域后,再在制码区域外围划定分类码制码区域,并采用印刷或喷涂液态基质的方式在分类码制码区域内制作分类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胶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和移印印刷、丝网印刷、柔版印刷、滚涂印刷、喷墨印刷、喷涂等工艺将液态基质印刷或喷涂在固态基材的制码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是利用固态基材与液态基质的表面张力差异(或液态基质本身不流平)实现随机图形的产生,液态基质所形成的随机图案具有马尔科夫随机场理论特征,每次形成的随机图案都具有唯一性,从而使得该随机图案可成为具有数据应用能力的识别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态基质的表面张力大于固态基材的制码区域的表面张力,设液态基质的表面张力为x,固态基材的制码区域的表面张力为y,液态基质与固态基材的制码区域的表面张力差率为(x-y)/y,则有:(x-y)/y>10%,这使得液态基质与制码区域的表面张力差值比较明显,液态基质所形成的随机图案之间的差别也会比较明显,利于光学设备的识别,在液态基质与固态基材的表面张力差率小于等于10%的情况下,可以在固态基材的制码区域表面涂覆一层表面张力小于30达因/厘米(dyn/cm)的涂料或油墨构成承印涂层,将液态基质印刷或喷涂在承印涂层上,构成构成承印涂层的涂料或油墨中含有硅和/或氟等化合物。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固态基材可以是纸张、金属板、玻璃板、陶瓷板、塑料板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态基质可以采用各种有色或无色的油墨,比如水性uv固化型油墨、uv和led固化型油墨、eb等辐射固化型油墨、溶剂挥发干燥型油墨、水性挥发干燥型油墨,液态基质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液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利于后期的识别码应用,选取的液态基质的颜色与固态基材的制码区域的颜色最好能存在较大的色差。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液态基质选用无色的油墨,由于固态基材与液态基质的表面张力差异,随机分布在固态基材上的无色液滴(液滴有一定的厚度)也能形成一个随机图案,与水滴喷洒在玻璃上形成随机图案的原理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态基质中还可以混合有功能辅助材料,所述功能辅助材料可以是温变材料、压敏变色材料、磁粉、光致变色材料、荧光粉、紫外发光粉、红外发光粉;功能辅助材料随液态基质印刷或喷涂到制码区域内之后,会在特定条件下产生色彩等方面的变化,能增加制码区域内随机形成的识别码图案的可分辨性,利于光学设备的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液态基质中还可以混合有2-30%的形状辅助颗粒物,形状辅助颗粒物随液态基质印刷或喷涂到制码区域内之后,会随机分布在制码区域内,能增加制码区域内随机形成的识别码图案的可分辨性,利于光学设备的识别,所述形状辅助颗粒物可以是无机化合物颗粒(比如碳酸盐颗粒、硅酸盐颗粒等)、金属颗粒(比如铝粉、铜粉等)、有机合成物颗粒(比如聚烯烃颗粒、聚酯颗粒等)。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形识别码标签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识别码标签制作时,固态基材选用的是喷铝转移纸,该固态基材的制码区域内涂覆有一层红色油墨作为承印涂层,制码区域的中心印制有一个品牌标识符,液态基质选用的是一种蓝色油墨,液态基质采用凹版印刷方式印刷在承印涂层上(避开制码区域中心的品牌标识符),因液态基质与承印涂层这两种油墨的表面张力差率较大,使得液态基质的液滴收缩,形成一个随机图案,待其干燥后拍摄为电子图案,再将该电子图案制成识别码电子标签和/或识别码实体标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