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墨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注墨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墨盒生产过程(包括墨盒再生产)包括注墨工序,操作人员在操作注墨工装设备时都是将墨盒放入墨盒安装座上,并通过注墨装置的注墨针插入墨盒内实现注墨。但是采用现有注墨工装设备所完成注墨的墨盒,其喷嘴常常出现无墨水或墨水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打印质量,同时墨盒的储墨量也相对减少,从而减少了墨盒可打印数量,使用寿命较短,而且注墨残留的墨水容易流出,既污染了墨盒外观,又增加了员工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旋转使墨水从下往上通过喷嘴注入墨盒,喷嘴的墨水饱满,增加了墨盒的储墨量,保障了打印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注墨残留的墨水流出,保持墨盒干净,降低操作难度的旋转式注墨工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转式注墨工装,包括有注墨装置、旋转座和旋转驱动器,所述注墨装置可转动地安装在旋转座上,所述旋转驱动器安装在旋转座上并与注墨装置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上设有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连接部和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和第二转动连接部同轴心;所述注墨装置设于第一转动连接部和第二转动连接部之间,且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转动连接部和第二转动连接部连接固定;所述旋转驱动器与第一转动连接部或第二转动连接部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旋转座上且其相对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分别与注墨装置的左右两侧连接固定;所述旋转驱动器与第一转动连接部的第一转轴或第二转动连接部的第二转轴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器是电驱动器或手动驱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器是手动摇杆,其安装在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器是驱动电机,其通过齿轮组与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包括有底板、左立板和右立板,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相互平行地垂直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和第二转动连接部分别设置在左立板和右立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注墨装置的左右两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旋转座上,所述旋转驱动器至少与左侧转轴或右侧转轴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注墨装置包括旋转支架、墨盒安装座、注墨组件和密封组件;其中,所述旋转支架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在旋转座上,所述墨盒安装座、注墨组件和密封组件均安装在旋转支架上,且所述注墨组件和密封组件分别位于墨盒安装座正上方和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注墨组件包括注墨针板、密封压板、第一气缸和注墨支架,所述注墨支架安装在旋转支架上,所述注墨针板和密封压板从上往下可垂直上下运动地安装在注墨支架上并位于墨盒安装座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注墨支架上,且其驱动部垂直向下并与注墨针板和密封压板连接;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胶塞密封板和第二气缸;所述胶塞密封板可垂直上下运动地安装在旋转支架,并位于墨盒安装座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旋转支架,且其驱动部垂直向上并与胶塞密封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在注墨时利用旋转结构,使墨水从下往上通过喷嘴注入墨盒,使喷嘴的墨水更加饱满,有效增加墨盒的储墨量,既保障了墨盒在打印时更好的打印质量,又延长了墨盒的使用寿命,同时注墨完成后将墨盒旋转过来,避免了注墨残留的墨水流出,大大保障了墨盒保持干净和降低了员工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旋转式注墨工装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注墨工装,包括有注墨装置1、旋转座2和旋转驱动器,所述注墨装置1可转动地安装在旋转座2上,所述旋转驱动器安装在旋转座2上并与注墨装置1驱动连接。
如图1中所示,所述旋转座2上设有间隔相对设置的第一转动连接部4和第二转动连接部5,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4和第二转动连接部5同轴心;所述注墨装置1设于第一转动连接部4和第二转动连接部5之间,且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转动连接部4和第二转动连接部5连接固定;所述旋转驱动器与第一转动连接部4或第二转动连接部5驱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4包括第一转轴41和第一连接座42,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5包括第二转轴51和第二连接座52,所述第一转轴41和第二转轴51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旋转座2上且其相对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座42和第二连接座52,所述第一连接座42和第二连接座52分别与注墨装置1的左右两侧连接固定;所述旋转驱动器与第一转动连接部4的第一转轴41或第二转动连接部5的第二转轴51驱动连接。所述注墨装置1包括旋转支架11、墨盒安装座12、注墨组件13和密封组件14;所述旋转支架11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在旋转座2上,所述墨盒安装座12、注墨组件13和密封组件14均安装在旋转支架11上,且所述注墨组件13和密封组件14分别位于墨盒安装座12正上方和正下方。其中,所述注墨组件13包括注墨针板131、密封压板132、第一气缸133和注墨支架134;所述注墨支架134安装在旋转支架11上(该注墨支架134包括左右两根导柱135和顶板136,左右两根导柱135垂直设置在旋转支架11上并分别位于墨盒安装座12的左右两侧,所述顶板136设于左右两根导柱135的上端。);所述注墨针板131上设有一根以上与墨盒安装座12的墨盒安装位一一对应的注墨针,而且注墨针板131和密封压板132从上往下可垂直上下运动地安装在注墨支架134上(即:注墨针板131和密封压板132的两端可垂直上下运动地套在导柱135上。)并位于墨盒安装座12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133安装在注墨支架134上,且其驱动部垂直向下并与注墨针板131和密封压板132连接。所述密封组件14包括胶塞密封板141和第二气缸142;所述胶塞密封板141可垂直上下运动地安装在旋转支架11,并位于墨盒安装座12的正下方,而且胶塞密封板141的上表面设有在注墨时压住墨盒通气孔上进行密封的密封胶塞,所述密封胶塞可以是具有弹性的锥形胶塞(图中未表示出来);所述第二气缸142安装在旋转支架11,且其驱动部垂直向上并与胶塞密封板141连接。所述旋转座2包括有底板21、左立板22和右立板23,所述左立板22和右立板23相互平行地垂直安装在底板21上,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4和第二转动连接部5分别设置在左立板22和右立板23上,即所述第一转轴41和第二转轴51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左立板22和右立板23上。所述旋转驱动器可以是手动摇杆6,其安装在第二转轴51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式注墨工装使用时,先将该注墨工装和注墨设备连接,然后把墨盒7放入墨盒安装座12内,并启动注墨设备即可自动进行注墨(具体为:所述第一气缸133驱使墨针板131和密封压板132垂直向下运动至密封压板132压在墨盒7上,墨针板131上的注墨针插入墨盒7的喷嘴内,与此同时,第二气缸142驱使胶塞密封板141垂直向上运动,直至其密封胶塞压住密封墨盒7的通气孔。);当注墨设备开始经过注墨针给墨盒7注墨时,可通过旋转驱动器(手动旋转手动摇杆6)驱使注墨装置1在旋转座2上旋转一定角度(最佳旋转180度),直至注墨完成后旋转驱动器驱使注墨装置1复位。
这样,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式注墨工装对墨盒7进行注墨时利用旋转结构,使墨水从下往上通过喷嘴注入墨盒7,使喷嘴的墨水更加饱满,还有效增加墨盒的储墨量,既保障了墨盒在打印时更好的打印质量,又延长了墨盒的使用寿命,同时注墨完成后将墨盒旋转过来,避免了注墨残留的墨水流出,大大保障了墨盒保持干净和降低了员工的操作难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式注墨工装的手动摇杆也可以安装在第一转轴41上,而且所述旋转驱动器也可以是电驱动器(比如:驱动电机,其可以通过齿轮组与第一转轴41或第二转轴51驱动连接。)。
另外,所述注墨装置1的左右两侧设有转轴,并通过该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旋转座2上,而且左右两侧的转轴可以为一体化结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