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墨印刷的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3386发布日期:2020-01-14 23:2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油墨印刷的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墨干燥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墨印刷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墨印刷完毕之后,通常需要对油墨进行干燥处理,使得印刷的油墨可以快速烘干,使得油墨印刷着色均匀,印刷效果更好。

例如申请号:cn201720300217.3中涉及一种油墨印刷干燥设备,包括干燥箱机架和材料干燥箱体,所述材料干燥箱体设在干燥箱机架上,材料干燥箱体的一侧为材料入口,另一侧为材料出口,所述材料干燥箱体还包括鼓风机和气流输送管道,鼓风机位于材料干燥箱体上部,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气流输送管道的连接处设有加热装置,鼓风机吹出的风经加热装置加热后形成热风进入材料干燥箱体,热风进入箱体的一侧为材料出口一侧,热风流出箱体的一侧为材料入口一侧,热风流出箱体的位置设有热风回流管,热风回流管为气流输送管道的一部分。

基于上述使用新型,现有的油墨印刷干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安装在印刷机上对刚印刷的油墨进行快速烘干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印刷之后第一时间进行烘干,使得油墨弄干之后形色更好以及更加均匀,且现有的油墨印刷干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对烘干气体进行导流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烘干的时候,防止气体将油墨吹散。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油墨印刷的干燥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墨印刷的干燥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油墨印刷干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安装在印刷机上对刚印刷的油墨进行快速烘干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印刷之后第一时间进行烘干,使得油墨弄干之后形色更好以及更加均匀,且现有的油墨印刷干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对烘干气体进行导流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烘干的时候,防止气体将油墨吹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油墨印刷的干燥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油墨印刷的干燥装置,包括主体,导向槽,导向件,侧件,出口,空气干燥机,固定件,辅助件,安装件,移动孔,移动槽,内仓,移动杆,拉板,顶块和受力板;所述主体为矩形内部中空结构,该主体的内部通过固定块安装有空气干燥机,再者,主体的两侧上方中间位置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拉件;所述侧件的内侧设有倾斜状结构的出口,且出口的内端与空气干燥机的出气端相连接,还有的是,主体通过侧件安装在油墨印刷机的成品轨道上方,并且,固定件与油墨印刷机轨道两侧相连接;所述安装件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的两侧边角位置,且移动孔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圆柱形结构的移动杆,并且移动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顶块;所述拉板的顶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矩形结构的拉件,且受力板安装在安装件内部的内仓内部,且受力板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内仓顶部相连接,并且移动杆的底端内部通过连接轴安装有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底部两侧设有弧形结构的导向槽,且主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三角形长条状结构的导向件,并且主体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侧件。

进一步的,所述侧件为阶梯状结构,且侧件的底部内侧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橡胶材质的固定件,且固定件底端为楔形结构,并且侧件的内侧底部设有数个圆柱形结构橡胶材质的辅助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件为矩形长条状结构,且安装件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结构的移动孔,且移动孔的两侧设有矩形结构的移动槽,并且安装件的底部底端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内仓。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杆为圆柱形结构,且移动杆的顶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圆形板状结构的拉板,且移动杆的两侧设有矩形长条状结构的顶块,并且移动杆的内端外侧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圆形板状结构的受力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装置中,设置了导向槽以及侧件,此处的导向槽是用来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导流的,使得干燥的气体可以由上而下对油墨进行干燥处理,使得油墨不会被侧边来的风吹散,使得油墨四散,而导向件则是起到了将两侧的风进行归拢导向的作用,使得油墨可以被稳定有效的进行快速烘干,从而节省时间,使得油墨烘干之后的效果更好;

而此处的侧件则是用来带动本装置安装在印刷机上的,使得本装置可以被便捷快速的安装固定,使得油墨在印刷完毕之后,可以第一时间将油墨进行烘干,使得油墨可以保持更好的观看效果,而固定件则是用来与印刷机进行接触的,使得本装置在安装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固,而固定件的底端为楔形结构,是为了在安装本装置的时候,可以直接下落,使得印刷机将橡胶材质的固定件进行挤压,使得本装置安装更加的稳固,而辅助件则是用来与印刷机上方进行接触的,防止本装置使用的时候产生振动影响到印刷机,也起到了方式本装置振动的时候产生滑动或位移,从而解决了在使用的时候,安装在印刷机上对刚印刷的油墨进行快速烘干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印刷之后第一时间进行烘干,使得油墨弄干之后形色更好以及更加均匀,且现有的油墨印刷干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对烘干气体进行导流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烘干的时候,防止气体将油墨吹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由图1引出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体;101、导向槽;102、导向件;103、侧件;104、出口;105、空气干燥机;106、固定件;107、辅助件;2、安装件;201、移动孔;202、移动槽;203、内仓;3、移动杆;301、拉板;302、顶块;303、受力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墨印刷的干燥装置,包括主体1,导向槽101,导向件102,侧件103,出口104,空气干燥机105,固定件106,辅助件107,安装件2,移动孔201,移动槽202,内仓203,移动杆3,拉板301,顶块302和受力板303;所述主体1为矩形内部中空结构,该主体1的内部通过固定块安装有空气干燥机105,再者,主体1的两侧上方中间位置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拉件;所述侧件103的内侧设有倾斜状结构的出口104,且出口104的内端与空气干燥机105的出气端相连接,还有的是,主体1通过侧件103安装在油墨印刷机的成品轨道上方,并且,固定件106与油墨印刷机轨道两侧相连接;所述安装件2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在主体1的两侧边角位置,且移动孔201的内部嵌入安装有圆柱形结构的移动杆3,并且移动槽202的内部嵌入安装有顶块302;所述拉板301的顶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矩形结构的拉件,且受力板303安装在安装件2内部的内仓203内部,且受力板303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内仓203顶部相连接,并且移动杆3的底端内部通过连接轴安装有移动轮。

其中,所述主体1的底部两侧设有弧形结构的导向槽101,且主体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三角形长条状结构的导向件102,并且主体1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侧件103,此处的导向槽101是用来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导流的,使得干燥的气体可以由上而下对油墨进行干燥处理,使得油墨不会被侧边来的风吹散,使得油墨四散,而导向件102则是起到了将两侧的风进行归拢导向的作用,使得油墨可以被稳定有效的进行快速烘干,从而节省时间,使得油墨烘干之后的效果更好。

其中,所述侧件103为阶梯状结构,且侧件103的底部内侧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有橡胶材质的固定件106,且固定件106底端为楔形结构,并且侧件103的内侧底部设有数个圆柱形结构橡胶材质的辅助件107,此处的侧件103则是用来带动本装置安装在印刷机上的,使得本装置可以被便捷快速的安装固定,使得油墨在印刷完毕之后,可以第一时间将油墨进行烘干,使得油墨可以保持更好的观看效果,而固定件106则是用来与印刷机进行接触的,使得本装置在安装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稳固,而固定件106的底端为楔形结构,是为了在安装本装置的时候,可以直接下落,使得印刷机将橡胶材质的固定件106进行挤压,使得本装置安装更加的稳固,而辅助件107则是用来与印刷机上方进行接触的,防止本装置使用的时候产生振动影响到印刷机,也起到了方式本装置振动的时候产生滑动或位移。

其中,所述安装件2为矩形长条状结构,且安装件2的内部设有圆柱形结构的移动孔201,且移动孔201的两侧设有矩形结构的移动槽202,并且安装件2的底部底端设有圆柱形结构的内仓203,此处的安装件2是用来安装移动杆3的,使得移动杆3可以带动移动轮进行移动,使得本装置可以自由便捷的调节烘干位置,而移动孔201则是用来嵌入安装移动杆3的,使得移动杆3可以带动移动轮进行上下移动,而移动槽202则是用来嵌入顶块302的,使得在需要将移动杆3向上移动的时候,可以将移动杆3转动,使得顶块302与移动槽202交叉,使得顶块302处于安装件2的上方,使得移动杆3可以被固定在拉动状态。

其中,所述移动杆3为圆柱形结构,且移动杆3的顶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圆形板状结构的拉板301,且移动杆3的两侧设有矩形长条状结构的顶块302,并且移动杆3的内端外侧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圆形板状结构的受力板303,此处的移动杆3是用来带动移动轮进行上下移动的,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移动杆3进行上下便捷移动,从而使得本装置可以在印刷机的上方进行移动,从而控制对油墨烘干的位置,而拉板301则是用来安装拉件的,使得移动杆3可以便捷的进行拉动,而顶块302则是与安装件2的顶端进行接触的,使得移动杆3可以固定在拉动的状态,而受力板303则是用来安装弹簧的,使得移动杆3可以有效的向下移动支撑本装置,使得本装置可以便捷的移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人力使用主体1两侧的拉件将本装置进行移动,使得本装置处于印刷机的上方,使得固定件106与印刷机两侧相接触,使得辅助件107与印刷机上方相接触,使得本装置可以稳固的处于印刷机的上方,然后通过人力转动移动杆3,使得顶块302插入到移动槽202的内部,使得移动杆3将本装置支撑起来,然后通过人力拉动本装置,使得本装置可以通过移动轮进行便捷的移动,使得本装置可以调节位置对油墨进行烘干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