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高效散热性能的擦写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9235发布日期:2020-01-24 12:2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具备高效散热性能的擦写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备高效散热性能的擦写打印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擦写打印机可对卡片进行消色和上色,其在消色和上色的过程中,工作的温度较高,消色的温度在120度至150度之间,上色的温度在170度至180度之间,但现有技术中的擦写打印机的降温速度较慢,使得卡片上色后处于消色区域温度的时间过久,会影响上色的品质,从而达不到产品的品质要求;以及,现有技术中的擦写打印机的散热模块设置于打印机内,拆装不便,对于后期需要清洗维护造成不便。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高效散热性能的擦写打印机,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实现了针对性地散热,大大提高了散热性能,从而提高了卡片的上色品质,以及,实现了散热模块的插拔式设计,便于拆装更换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高效散热性能的擦写打印机,包括外壳和安装于外壳内的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辊轴结构、进卡轮组、主轮、出卡轮组,所述主轮的上方设置有可对卡片证件进行热擦写操作的加热头;

所述加热头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安装架及可拆卸式安装于风扇安装架上的散热风扇,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散热模块插入外壳内的入口,所述入口设置有翻盖式连接于外壳的翻盖,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插置腔,所述入口与插置腔连通,所述散热模块自入口可插拔式插入外壳的插置腔内;所述插置腔的上方于外壳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设置有挂槽,所述风扇安装架的上方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挂入挂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对应插置腔的前后两内侧壁对称式设置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均倾斜设置,以使散热模块整体倾斜;,所述定位块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风扇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一螺丝锁固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扇安装架包括主体部以及一体连接于主体部的连接部,所述挂钩一体连接于连接部的上端,所述第二定位孔形成于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受限于定位块的一侧;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散热风扇通过第二螺丝经第三定位孔锁固于主体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风扇具有出风面,所述出风面与位于主轮上的卡片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45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入口处对称式设置有两个第一旋转定位部,每个第一旋转定位部具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翻盖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第二旋转定位部,每个第二旋转定位部具有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孔与第二旋转孔通过旋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于加热头的一侧设置的散热模块,实现了针对性地散热,大大提高了散热性能,从而提高了卡片的上色品质;其次,通过将散热模块可插拔式插入外壳内的结构设计,使其实现了散热模块的插拔式设计,便于拆装更换维护,且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安装定位;以及,通过翻盖的设计,可将散热模块隐藏于外壳内,避免了灰尘从入口进入到外壳内。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11、翻盖

12、插置腔13、横梁

131、挂槽20、辊轴结构

30、进卡轮组40、主轮

50、出卡轮组60、加热头

70、风扇安装架71、挂钩

72、主体部73、连接部

80、散热风扇81、出风面

101、定位块102、第一螺丝

103、旋转轴201、卡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所述具备高效散热性能的证卡打印机包括外壳10和安装于外壳10内的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辊轴结构20、进卡轮组30、主轮40、出卡轮组50,所述主轮40的上方设置有可对卡片201证件进行热擦写操作的加热头60;所述加热头60的一侧设置有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安装架70及可拆卸式安装于风扇安装架70上的散热风扇80,所述外壳1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散热模块插入外壳10内的入口,所述入口设置有翻盖11式连接于外壳10的翻盖11,所述外壳10内设置有插置腔12,所述入口与插置腔12连通,所述散热模块自入口可插拔式插入外壳10的插置腔12内;所述插置腔12的上方于外壳10的上端内侧壁上设置有横梁13,所述横梁13设置有挂槽131,所述风扇安装架70的上方设置有挂钩71,所述挂钩71挂入挂槽131内。借此,通过插拔式设计的散热模块,可大大方便散热模块的拆装更换维护,组装时,只需将翻盖11打开,然后将装好散热风扇80的风扇安装架70整体经入口插入,使挂钩71挂入挂槽131内,从而实现初步定位,然后通过下述的第一螺丝102从下述风扇安装架70的连接部73穿的第二定位孔穿过并连接于第一定位孔,由此可将散热模块稳固地定位于外壳10内。

优选地,所述外壳10对应插置腔12的前后两内侧壁对称式设置有两个定位块101,两个定位块101均倾斜设置,以使散热模块整体相对卡片201倾斜;所述定位块101具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风扇安装架7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一螺丝102锁固连接;所述风扇安装架70包括主体部72以及一体连接于主体部72的连接部73,所述挂钩71一体连接于连接部73的上端,所述第二定位孔形成于连接部73上,所述连接部73的一侧受限于定位块101的一侧;所述主体部72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所述散热风扇80通过第二螺丝经第三定位孔锁固于主体部72上。

优选地,所述散热风扇80具有出风面81,所述出风面81与位于主轮40上的卡片201之间的夹角为30度至45度,申请人通过实验得出,此夹角为30度至45度之间,可有效地进行空气对流,迅速带走卡片201表面的热空气,汇入风扇带来的冷空气,从而加强降温效果,以改善品质。

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的入口处对称式设置有两个第一旋转定位部,每个第一旋转定位部具有第一旋转孔,所述翻盖11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第二旋转定位部,每个第二旋转定位部具有第二旋转孔,所述第一旋转孔与第二旋转孔通过旋转轴103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于加热头的一侧设置的散热模块,实现了针对性地散热,大大提高了散热性能,从而提高了卡片的上色品质;其次,通过将散热模块可插拔式插入外壳内的结构设计,使其实现了散热模块的插拔式设计,便于拆装更换维护,且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安装定位;以及,通过翻盖的设计,可将散热模块隐藏于外壳内,避免了灰尘从入口进入到外壳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