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型墨盒。
背景技术:
墨盒是打印机输出功能的实现者,其被动接受指令进行工作,它的质量问题对打印机主板及打印机程序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废弃的墨盒对环境污染很大,主要有三方面,不易降解的塑料壳体造成白色污染、有色墨水造成的水体污染以及黑色和有色粉体造成的空气颗粒污染。
针对废弃墨盒对环境的污染,2008年全国首个再生耗材地方标准《喷墨打印机用再制造墨盒技术规范》在上海实行,通过废弃墨盒再利用方式打印降低使用者的打印成本、节约资金和节约能源。
不同型号的墨盒适用不同型号的打印机,由于不同型号的打印机销量不同,因此对不同型号的墨盒的需求量也不同,有些型号的墨盒由于打印机不再使用而废弃,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现有技术中都是将原墨盒再利用改造成相同型号的墨盒,即不改变墨盒的外形来扩大其容量,并不能将原墨盒改成需求量更大的不同型号的墨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型墨盒,该改型墨盒通过原墨盒改进而成,能应用于改型墨盒的型号对应的打印机内并提高原墨盒的墨水量,使得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使用体验,重复利用原墨盒,避免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型墨盒,包括:原墨盒和外接盒体;所述原墨盒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与原墨盒内的墨腔连通;所述外接盒体对应所述连通孔处设有外接插管,所述外接插管与外接盒体的内部连通;所述外接盒体的外接插管嵌入所述连通孔内,使得原墨盒内的墨腔与外接盒体的内部连通,外接盒体抵在原墨盒上。
上述结构中,通过外接盒体储存墨水,从而使得改型墨盒相对于原墨盒的储墨量增加,同时外接盒体与原墨盒连接后得到型号不同的改型墨盒,可以将该改型墨盒应用于与其配套使用的打印机内,同时利用了原本应被废弃的原墨盒,废物利用,减少浪费。
优选地,所述外接盒体与所述原墨盒通过胶水密封连接。
上述结构中,通过在外接盒体与所述原墨盒的抵接处通过胶水密封,避免原墨盒与外接盒体内的墨水从该抵接处流出。
优选地,所述外接盒体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外接盒体与第二外接盒体;所述原墨盒的左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原墨盒的右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外接盒体的对应第一连通孔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外接插管,所述第一外接插管与第一外接盒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外接盒体的对应第二连通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外接插管,所述第二外接插管与第二外接盒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外接插管插设在所述第一连通孔内,所述第二外接插管插设在第二连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型墨盒,能够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改型墨盒是通过在原墨盒上连接外接盒体,外接盒体可以是不影响使用的不同形状并且外接盒体可以连接在原墨盒两侧/单侧/前后/上下等部位,用于实现原墨盒的扩容功能或由原墨盒与外接盒体连接后会形成一个与原墨盒的型号不同的改型墨盒,该改型墨盒能够作为另一种型号的墨盒与配套的打印机配合使用,从而废物利用了原墨盒,减少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改型墨盒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改型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原墨盒的左视图;
图3是原墨盒的右视图;
图4是原墨盒的左侧壁打孔后的示意图;
图5是原墨盒的右侧壁打孔后的示意图;
图6是原墨盒的左侧壁与第一外接盒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原墨盒的右侧壁与第二外接盒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另一种原墨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原墨盒打孔后的示意图;
图10是原墨盒外接一个外接盒体的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原墨盒,1a-前壁面,1b-左侧壁,1c-右侧壁,1d-第一连通孔,1e-第二连通孔,1f-连通孔,2-第一外接盒体,2a-第一外接插管,3-第二外接盒体,3a-第二外接插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墨盒改型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s10:如图4与图5所示,在原墨盒1的左侧壁1b上开设两个第一连通孔1d,在原墨盒1的右侧壁1c上开设两个第二连通孔1e,原墨盒1的左侧壁1b与原墨盒1的右侧壁1c为对立面,左侧壁1b与右侧壁1c分别位于前壁面1a的两侧,第一连通孔1d与第二连通孔1e分别与原墨盒1内的墨腔连通;
s20:如图6与图7所示,选取目标改型墨盒的型号,并根据目标改型墨盒的型号制作第一外接盒体2与第二外接盒体3,第一外接盒体2对应第一连通孔1d处设有第一外接插管2a,第一连通孔1d与第一外接插管2a一一对应,第一外接插管2a与第一外接盒体2的内部连通,第二外接盒体3对应第二连通孔1e处设有第二外接插管3a,第二连通孔1e与第二外接插管3a一一对应,第二外接插管3a与第二外接盒体3的内部连通,第一外接盒体2的宽度、第二外接盒体3的宽度与原墨盒1的宽度之和为目标改型墨盒的宽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外接盒体2的宽度指的是图1中第一外接盒体2的前后端面之间的距离,第二外接盒体3的宽度指的是图1中的第二外接盒体3的前后端面之间的距离,原墨盒1的宽度指的是图1中原墨盒1的前后端面之间的距离。
s30:如图7所示,将第一外接盒体2的第一外接插管2a一一对应嵌入相应位置处的第一连通孔1d内,如图6所示,将第二外接盒体3的第二外接插管3a一一对应嵌入相应位置处的第二连通孔1e内,使得原墨盒1的墨腔分别与第一外接盒体2与第二外接盒体3的内部连通,第一外接盒体2抵在原墨盒1的左侧壁1b上,将第一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左侧壁1b通过胶水密封连接,第二外接盒体3抵在原墨盒1的右侧壁1c上,将第二外接盒体3与原墨盒1的右侧壁1c通过胶水或者粘合剂密封连接,得到改型墨盒,得到的改型墨盒的外形与目标改型墨盒的外形一致,即原墨盒1的墨腔内的墨水可以流入第一外接盒体2与第二外接盒体3内储存,改型墨盒相对于原墨盒1增大了储墨量并改变了型号。
上述步骤30中第一外接盒体2、第二外接盒体3与原墨盒1之间也可以采用焊接的形式实现密封固定,当然了,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连接的形式进行连接。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通孔1d与第二连通孔1e也可以是椭圆形、三角形、方形等等,只要第一连通孔1d与第一外接插管2a、第二连通孔1e与第二外接插管3a的形状匹配即可,即若第一连通孔1d呈圆形,则第一外接插管2a的截面形状也呈圆形,第一外接插管2a能够正好嵌入第一连通孔1d内即可,第一连通孔1d的开口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一连通孔1d与第二连通孔1e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只要保证第一连通孔1d与第一外接插管2a、第二连通孔1e与第二外接插管3a的数量保持一致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与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采用本实施例公开的墨盒改型方法制作的改型墨盒,具体包括:原墨盒1、第一外接盒体2与第二外接盒体3,原墨盒1的左侧壁1b上开设有两个第一连通孔1d,原墨盒1的右侧壁1c上开设有两个第二连通孔1e,第一外接盒体2的对应第一连通孔1d的位置处设有第一外接插管2a,第一外接插管2a与第一外接盒体2的内部连通,第二外接盒体3的对应第二连通孔1e的位置处设有第二外接插管3a,第二外接插管3a与第二外接盒体3的内部连通。第一外接插管2a插设在对应的第一连通孔1d内,第二外接插管3a插设在对应的第二连通孔1e内,从而实现原墨盒1内的墨腔分别与第一外接盒体2、第二外接盒体3的连通。
且为了避免原墨盒1的墨腔与第一外接盒体2、第二外接盒体3内的墨水从第一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第二外接盒体3与原墨盒1的抵接处漏出,第一外接盒体2与原墨盒1的左侧壁1b通过胶水密封连接,第二外接盒体3与原墨盒1的右侧壁1c通过胶水密封连接。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外接盒体2、第二外接盒体3与原墨盒1也可以采用焊接或者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原墨盒与目标改型墨盒的型号差别,外接盒体的形状不一定是四面体的,也可以是呈u型的立体结构等其他任意结构,只要最终得到的改型墨盒能够在改型墨盒的型号相适配的打印机内使用即可,原墨盒的单侧外接一个外接盒体也是可以的,比如将外接盒体连接在原墨盒1的前壁面、后壁面、左侧壁、右侧壁、顶部或者底部均可,图8~图10即公开了一种在原墨盒1的单侧外接一个外接盒体的技术方案,在原墨盒1的一侧开设连通孔1f,并将外接盒体上的外接插管插入原墨盒1的连通孔1f内,使得外接盒体与原墨盒1连通。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