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墨烫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6776发布日期:2020-08-07 17:1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墨烫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墨烫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喷印技术在包装袋、纸张、皮革和各种板材上进行数码喷印,只能呈现具有彩色的图样,难以使图样具有金属色的质感和亮度,而若在数码喷印的图样上进行烫金处理时压力滚筒加热加压时会使其他无需烫金处理的区域产生一定粘性,从而使上述区域使烫金纸(即电化铝)的铝箔层粘附在上面,导致烫金纸的实际转印位置与预设出现偏差,导致成品的呈现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喷墨烫金系统,能够在整个喷墨与烫金的过程,避免二次上机造成的定位误差,提高工艺水平,保证非烫金区域不会出现多余的铝箔层,保证成品呈现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墨烫金系统,其包括机架、工作平台、喷墨机构、纵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竖向移动机构、喷墨竖向移动机构和uv固化机构,所述工作平台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面,所述uv固化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上,所述竖向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上,所述纵向移动机构驱动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和竖向移动机构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左右移动,所述喷墨机构连接在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上,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喷墨机构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烫金机构连接在所述竖向移动机构,所述竖向移动机构驱动所述烫金机构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喷墨机构上设有烫金底油喷头、阻烫油喷头和多个uv油墨喷头,所述烫金底油喷头上设有存储烫金底油的的烫金底油储存腔,所述uv油墨喷头上设有存储uv油墨的的uv油墨储存腔,每一所述uv油墨储存腔内存储的uv油墨的颜色均不相同,所述阻烫油喷头上设有储存阻烫油的阻烫油储存腔;

所述烫金机构包括烫金架、加热压料辊、烫金卷料组件和烫金传动组件,所述加热压料辊、烫金卷料组件和烫金传动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烫金架上,所述烫金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烫金卷料组件收放烫金纸。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烫金卷料组件包括收料辊和放料辊,所述收料辊和放料辊分别位于所述加热压料辊的两侧;所述烫金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和链条,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链轮与所述放料辊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链轮与所述收料辊连接,所述主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烫金机构还包括两个张紧导辊,两个所述张紧导辊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压料辊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收料辊与放料辊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烫金传动组件还包括张紧链轮,所述张紧链轮位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之间,所述主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张紧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纵向导轨、纵向移动支架、第二电机、第一滚珠丝杆副和第一传动带,所述纵向导轨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纵向导轨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纵向移动支架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纵向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副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副包括第一丝杆和与所述第一丝杆配合的第一螺母,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与所述纵向移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带轮,所述第一传动带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张紧带轮,两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均设有第二传动带轮,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轮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张紧带轮和第二传动带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支架、横向移动支架、横向导轨、第三传动带轮、第四传动带轮、第五传动带轮、第六传动带轮、第二传动带、第三传动带和第三电机,所述横向支架设置在所述纵向移动支架上,所述横向导轨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述横向支架上,所述横向移动支架设有与所述横向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三传动带轮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四传动带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第三传动带轮连接,所述第四传动带轮与所述第五传动带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五传动带轮通过所述第三传动带与所述第六传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五传动带轮与第六传动带轮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架的左右两端,所述横向移动支架与所述第三传动带连接,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横向移动支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和第二滚珠丝杆副,所述第四电机固设在所述横向移动支架上,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杆副的第二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横向移动支架连接,所述第二滚珠丝杆副的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喷墨机构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支架设有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滑动导轨,所述喷墨机构上设有与所述竖向滑动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三导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竖向移动机构包括竖向支架、双轴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竖向支架设有两个且设置分别固设在所述纵向移动支架的左右两侧,所述双轴电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与所述纵向移动支架连接,所述双轴电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输出转轴,每一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转轴与一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蜗杆、蜗轮、第三丝杆、第一推力球轴承和第二推力球轴承,所述蜗杆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出转轴连接,所述蜗杆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竖向支架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蜗轮内设有与所述第三丝杆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三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烫金架连接,所述第三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架滑动配合,所述蜗轮的上端面通过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与所述竖向支架连接,所述蜗轮的下端面通过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与所述竖向支架连接,所述烫金架的下端设有导向柱,所述竖向支架设有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的导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工作平台为真空吸附工作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压料辊的表面包覆有耐热硅胶层。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墨烫金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整个喷墨与烫金的过程,避免二次上机造成的定位误差,提高工艺水平,减少生产成本;完成彩色的喷墨印刷后,通过阻烫油喷头在非烫金区域喷印阻烫油,在烫金过程中,烫金纸上的铝箔层不会转印至喷印有阻烫油的非烫金区域,保证非烫金区域不会出现多余的铝箔层,使成品呈现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墨烫金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喷墨烫金装置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中,1为机架;2为工作平台;31为纵向导轨;32为纵向移动支架;33为第二电机;34为第一丝杆;35为第一传动带;36为第一传动带轮;37为张紧带轮;38为第二传动带轮;41为横向支架;42为横向移动支架;43为横向导轨;44为第三传动带轮;45为第四传动带轮;46为第五传动带轮;47为第二传动带;48为第三传动带;49为第三电机;51为第四电机;61为双轴电机;62为传动轴;63为蜗杆;64为蜗轮;65为第三丝杆;66为竖向支架;71为烫金架;72为加热压料辊;73为收料辊;74为放料辊;75为第一电机;76为第一从动链轮;77为张紧链轮;78为第二从动链轮;79为链条;70为张紧导辊;8为喷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喷墨烫金系统,其包括机架1、工作平台2、喷墨机构8、纵向移动机构、横向移动机构、竖向移动机构、喷墨竖向移动机构和uv固化机构,所述工作平台2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顶面,所述uv固化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uv固化机构的固化灯光照射工作平台2;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上,所述竖向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纵向移动机构上,所述纵向移动机构驱动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和竖向移动机构沿所述机架1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横向移动机构上,所述横向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沿所述机架1的宽度方向左右移动,所述喷墨机构8连接在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上,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驱动所述喷墨机构8沿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烫金机构连接在所述竖向移动机构,所述竖向移动机构驱动所述烫金机构沿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喷墨机构8上设有烫金底油喷头、阻烫油喷头和多个uv油墨喷头,所述烫金底油喷头上设有存储烫金底油的的烫金底油储存腔,所述uv油墨喷头上设有存储uv油墨的的uv油墨储存腔,每一所述uv油墨储存腔内存储的uv油墨的颜色均不相同,所述阻烫油喷头上设有储存阻烫油的阻烫油储存腔;

所述烫金机构包括烫金架71、加热压料辊72、烫金卷料组件和烫金传动组件,所述加热压料辊72、烫金卷料组件和烫金传动组件均设置在所述烫金架71上,加热压料辊72转动连接在烫金架71上,所述烫金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烫金卷料组件收放烫金纸,所述加热压料辊72内设有加热棒。

示例性的,所述烫金卷料组件包括收料辊73和放料辊74,所述收料辊73和放料辊74分别位于所述加热压料辊72的两侧;所述烫金传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75、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76、第二从动链轮78和链条79,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第一电机75的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链轮76与所述放料辊74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链轮78与所述收料辊73连接,所述主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79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76和第二从动链轮78连接;通过放料辊74对烫金纸进行放料,使加热压料辊72将烫金纸上的铝箔层转印至承印物的烫金区域,使用后的烫金纸顺利卷绕在收料辊73上。

示例性的,所述烫金机构还包括两个张紧导辊70,两个所述张紧导辊70分别设置在所述加热压料辊72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收料辊73与放料辊74的下方,且所述张紧导辊70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加热压料辊72的最低位置,通过张紧导辊70使烫金纸始终保持张紧状态,保证收料与放料效果好,且使烫金过程中加热压料辊72更好地将烫金纸上的铝箔层转印至承印物的烫金区域,保证烫金质量。

示例性的,所述烫金传动组件还包括张紧链轮77,所述张紧链轮77位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76、第二从动链轮78之间,所述主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79与所述第一从动链轮76、张紧链轮77和第二从动链轮78连接,通过张紧链轮77使链条79保持张紧状态,保证各个链轮的正常运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纵向导轨31、纵向移动支架32、第二电机33、第一滚珠丝杆副和第一传动带35,所述纵向导轨31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所述纵向导轨31沿所述机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纵向移动支架32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纵向导轨31滑动配合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副设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滚珠丝杆副包括第一丝杆34和与所述第一丝杆34配合的第一螺母,两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与所述纵向移动支架32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3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电机33的输出轴上设有第一传动带轮36,所述第一传动带轮3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张紧带轮37,两所述第一丝杆34的一端均设有第二传动带轮38,所述第一丝杆34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机架1连接,所述第一传动带轮36通过所述传动带与所述张紧带轮37和第二传动带轮38连接;通过张紧带轮37使第一传动带35保持张紧状态,使第一传动带轮36更好地带动机架1左右两侧的第二传动带轮38;通过第二电机33使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带35与张紧带轮37带动第二传动带轮38,从而使第一丝杆34转动,进而使第一螺母沿第一丝杆34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固定在第一螺母的纵向移动支架32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支架41、横向移动支架42、横向导轨43、第三传动带轮44、第四传动带轮45、第五传动带轮46、第六传动带轮、第二传动带47、第三传动带48和第三电机49,所述横向支架41设置在所述纵向移动支架32上,所述横向导轨43沿所述机架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所述述横向支架41上,所述横向移动支架42设有与所述横向导轨43滑动配合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三传动带轮44与所述第三电机49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四传动带轮45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47与所述第三传动带轮44连接,所述第三传动带轮44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传动带轮45,实现减速,所述第四传动带轮45与所述第五传动带轮46同轴连接,所述第五传动带轮46通过所述第三传动带48与所述第六传动带轮连接,所述第五传动带轮46与第六传动带轮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架41的左右两端,所述横向移动支架42与所述第三传动带48连接,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连接在所述横向移动支架42上,使喷墨竖向移动机构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左右移动;

所述喷墨竖向移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51和第二滚珠丝杆副,所述第四电机51固设在所述横向移动支架42上,所述第四电机51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杆副的第二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横向移动支架42连接,所述第二滚珠丝杆副的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喷墨机构8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支架42设有沿所述机架1的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滑动导轨,所述喷墨机构8上设有与所述竖向滑动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三导槽;通过第四电机51驱动第二丝杆转动,使第二螺母沿第二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固定在第二螺母上的喷墨机构8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所述竖向移动机构包括竖向支架66、双轴电机61和传动组件,所述竖向支架66设有两个且设置分别固设在所述纵向移动支架32的左右两侧,所述双轴电机6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与所述纵向移动支架32连接,所述双轴电机6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输出转轴,每一所述双轴电机61的输出转轴与一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62、蜗杆63、蜗轮64、第三丝杆65、第一推力球轴承和第二推力球轴承,所述蜗杆63的一端通过所述传动轴62与所述输出转轴连接,所述蜗杆63的另一端通过滚动轴承与所述竖向支架66连接,所述蜗轮64与所述蜗杆63啮合,所述蜗轮64内设有与所述第三丝杆65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三丝杆65的一端与所述烫金架71连接,所述第三丝杆65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支架66滑动配合,所述蜗轮64的上端面通过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与所述竖向支架66连接,所述蜗轮64的下端面通过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与所述竖向支架66连接,所述烫金架71的下端设有导向柱,所述竖向支架66设有与所述导向柱滑动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柱与导向槽滑动配合提高烫金架71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双轴电机61的两所述输出转轴同步转动,两侧的输出转轴通过传动轴62带动左右两侧蜗杆63同步转动,从而蜗杆63带动蜗轮64转动,进而驱动蜗轮64上的第三丝杆65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同时使烫金架71沿机架1的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示例性的,所述工作平台2为真空吸附工作台,能够将承印物吸附固定,保证进行喷墨与烫金过程中,承印物不会出现移动,使喷印uv油墨、喷印阻烫油、喷印烫金底油、烫金与喷印光油每一步骤的位置准确,保证多次喷印与烫金位置准确,保证成品效果。

示例性的,所述加热压料辊72的表面包覆有耐热硅胶层,能够使加热压料辊72滚压烫金纸时,烫金纸能完全贴合承印物的表面上,保证烫金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阻烫油按质量份数计,其包括5~10份改性环氧树脂、5~10份高官能团聚氨酯树脂、70~95份活性稀释剂、5~20份光引发剂和2~5份润湿剂;

所述改性环氧树脂为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称tg值)为110℃~120℃,其中,该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优选的采用台湾长兴化工有限公司的6233-1系列产品,能够提高阻烫油的反应交联密度和高抗粘性,而且能使阻烫油流平性佳、附着力好(未固化前),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高能够使固化后的阻烫油高温下不会软化;

所述高官能团聚氨酯树脂为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所述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的tg值为160℃~170℃,该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优选的采用台湾长兴化工有限公司的dr-u202树脂系列产品,该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振动性能好,使阻烫油的流平性好、硬度高且固化速度快,且官能团含量高与tg值高,使阻烫油led交联固化后实现高温下不软化的效果,能够提高固化后的阻烫油表面的抗粘连性、耐化学性、耐磨亮度;

所述活性稀释剂为苄基甲基丙烯酸酯;其中,该苄基甲基丙烯酸酯优选的采用台湾长兴化工有限公司的em77bma系列产品,其自身粘度低,25℃时的粘度仅为2cps~3cps,能够使阻烫油成为超低粘阻烫油;

所述润湿剂为聚丙烯酸酯润湿剂,该聚丙烯酸酯润湿剂优选的采用德国毕克byk公司的聚丙烯酸酯润湿剂,使得阻烫油具有很好的流平性;

所述光引发剂为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羟基-环已基苯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5~10份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1~5份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5份1-羟基-环已基苯甲酮和1~5份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阻烫油还提供了一种阻烫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5~10质量份的改性环氧树脂、5~10质量份的高官能团聚氨酯树脂和70~95质量份的活性稀释剂进行预混合;

步骤二,将上述步骤一中预混合的混合物加入高速分散机中,以1200rpm~1500rpm的转速搅拌分散,搅拌分散30min~40min;

步骤三,将上述步骤二中的搅拌分散后的混合物和5~20质量份的光引发剂加入封闭型分散乳化机,以恒温55℃~65℃乳化分散、研磨,分散乳化1h-1.5h后,取出并加入2~5质量份的润湿剂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得25℃时的粘度为10cps~100cps的阻烫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阻烫油流平性好、附着力好,固化后高温下不软化且其表面的抗粘连性高、耐化学性好、耐磨性好;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阻烫油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

本发明中喷墨烫金系统的工作过程为:通过主控模块选择喷墨机构88中需要进行喷墨的喷头,并控制纵向移动机构与横向移动机构的移动位置,从而控制喷墨机构8喷墨轨迹,而且通过喷墨竖向移动机构调整喷墨机构8与工作平台2之间的距离;先对固定在工作平台2上的承印物进行储有uv油墨的uv油墨喷头进行数码喷墨,通过多种不同颜色的uv油墨组合与叠加,在承印物上喷印形成预设图样,并通过uv固化机构对喷印的uv油墨进行固化;接着通过喷墨机构8的阻烫油喷头将无需烫金的区域进行喷印阻烫油,并通过uv固化机构对喷印的阻烫油进行固化;然后通过喷墨机构8的烫金底油喷头将需要烫金的区域进行喷印烫金底油,并通过uv固化机构对喷印的烫金底油进行固化;再接着主控模块控制纵向移动机构与竖向移动机构的位置,从而控制烫金机构的烫金轨迹,完成烫金;最后通过喷墨机构88的光油喷头将光油所有喷印的区域喷印光油,并通过uv固化机构对喷印的光油进行固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喷墨烫金系统,承印物在整个喷墨与烫金的过程在定位在工作平台2上的同一位置,避免二次上机造成的定位误差,提高喷墨与烫金的定位精度,提高工艺水平,减少生产成本;而且通过在非烫金的区域进行喷印阻烫油,能够烫金过程中,烫金纸的铝箔层只转印在喷印有烫金底油的区域,在喷印有阻烫油的区域由于阻烫油具有高抗粘性,在烫金机构进行烫金时烫金纸的铝箔层不会粘附在固化的阻烫油上,保证烫金位置的准确性,使成品的呈现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