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印花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花机上的上浆装置。
背景技术:
印花是织物生产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生产流程,现有的印花一般采用圆网印花,织物圆网印花机主要由导布架、机架、印花导带、传动机构、6-24个印花网筒构成的套色机构以及各印花网筒的上浆机构组成。
目前,公开号为cn10716083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印花机用的上浆装置,它包括上浆辊、浆槽、进布辊、出布辊、刮浆刀以及烘干器,上浆辊设置在浆槽内并凸出于浆槽的上部,进布辊和出布辊均设置在上浆辊的上方,刮浆刀设置在出布辊的外侧边并与出布辊和进布辊相连接,烘干器设置在出布辊的上方并与浆槽相连接,烘干器上还设置有刮浆感应器,刮浆感应器与刮浆刀相连接。这种上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印花精度高,在烘干器上设置有刮浆感应器,由刮浆感应器感应到印花出布刮浆完成后直接进行烘干处理,从而完成织物的印花工作,提升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上浆辊在不断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从浆槽中将染料带出,浆槽中的染料是通过水泵打入浆槽中的,在染料进入浆槽中的过程中,染料的表面会产生气泡,气泡会漂浮在染料的表面并且随染料表面的晃动而移动,上浆辊在粘附染料转动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将气泡携带,这样上浆辊与布料接触时很可能就会使气泡布料接触,这样就会导致上浆辊对布料染色不均匀,影响布料的染料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花机上的上浆装置,其具有可以避免气泡粘附于上浆辊,有利于提高布料的染料效果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印花机上的上浆装置,包括浆槽、设置于浆槽中的上浆辊,所述浆槽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沿浆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安装块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安装槽中设置有用于移动移动块的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块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块一、滑块二,所述滑槽中沿其长度方向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两端设置有纹路呈相反方向设置的螺纹一、螺纹二,所述螺纹一与螺纹二分别位于上浆辊的左右两侧,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分别与螺纹一、螺纹二螺纹连接的螺母座一、螺母座二,所述螺母座一、螺母座二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块一、滑块二,所述滑块一,所述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螺纹杆转动的驱动电机一,所述滑块一、滑块二上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沿垂直于浆槽的底部侧壁方向移动,所述刮板的底部侧壁与浆槽中的染料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浆槽的染料液面上产生气泡时,利用驱动装置调整移动块所在的高度从而调整刮板的所在高度,使刮板与染料抵触,并启动驱动电机一,驱动电机一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两块刮板分别挤压想浆槽的两端,刮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染料表面的气泡进行刮动使气泡汇集到浆槽的两端,使气泡远离上浆辊,这样便可以避免上浆辊在转动的过程中携带气泡,有利于提高布料的染料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槽中的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推动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移动块的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推动移动块时,启动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直接带动移动块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安装槽底面上的丝杠轴、转动连接于丝杠轴上的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轴沿垂直于安装槽的底面方向设置,所述移动块的底面开设有用于丝杠轴穿接的穿接孔,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于穿接孔的内壁,所述安装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丝杠轴转动的驱动电机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整移动块的高度时,启动驱动电机二,驱动电机二带动丝杠轴转动,丝杠轴在转动时带动丝杠螺母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块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呈弧形设置,所述刮板的凹面沿背向上浆辊的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气泡在被刮板刮动过程中从刮板的两侧流走的情况,提高刮板对气泡的推刮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上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沿平行于浆槽的两端侧壁的方向设置,所述刮板上固定连接有小型气缸,所述小型气缸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小型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挤压板的板面,所述挤压板与浆槽的端面侧壁滑动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染料表面的气泡汇集到浆槽的两端时,启动小型气缸,小型气缸带动挤压板移动对汇集的气泡进行挤压,气泡受到挤压后,大多数气泡会被挤压破碎从而减少染料表面的气泡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挤压板与浆槽内槽壁滑动抵触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扎锥,所述扎锥呈圆锥状设置,所述扎锥的锥尖朝向浆槽的内槽壁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扎锥可以提高挤压板对气泡的破碎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一、滑块二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滑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导向块滑动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滑动有利于滑块一、滑块二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从而有利于刮板在移动的过程中移动稳定,避免刮板在移动的过程中晃动,保证刮板对气泡的推刮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块的侧壁上嵌设有钢珠,所述钢珠与导向槽的内槽壁贴合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珠的设置可以减小导向块与导向槽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使滑块一、滑块二的滑动更流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刮板的设置,可以起到避免上浆辊在转动的过程中携带气泡,提高布料的染料效果的作用;
2、通过挤压板、扎锥的设置,可以起到对汇集的气泡进行挤压,减少染料表面的气泡的数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浆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驱动装置结构的剖面图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上浆装置结构剖面图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驱动装置结构的剖面图示意图。
图中,1、浆槽;2、上浆辊;3、安装块;4、安装槽;5、移动块;6、驱动装置;61、推动气缸;62、丝杠轴;63、丝杠螺母;7、滑槽;8、滑块一;9、滑块二;10、导向块;11、导向槽;12、钢珠;13、螺纹杆;14、螺纹一;15、螺纹二;16、螺母座一;17、螺母座二;18、穿接槽;19、动电机一;20、刮板;21、挤压板;22、扎锥;23、小型气缸;24、穿接孔;25、驱动电机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印花机上的上浆装置,参照图1,包括浆槽1、设置于浆槽1中的上浆辊2。其中,浆槽1内腔的竖截面与横截面均呈倒置梯形设置。
参照图1,浆槽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安装块3呈长方体设置且沿浆槽1的长度方向设置。
参照图1,安装块3的上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4,安装槽4的内腔呈长方体设置且沿安装块3的长度方向设置。
参照图2,安装槽4中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有移动块5,移动块5呈长方体设置。安装槽4中设置有用于移动块5移动的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为固定连接于安装槽4朝向其槽口的侧壁上的推动气缸61,推动气缸61沿垂直于该侧壁的方向设置,推动气缸6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移动块5的底面,连接点位于移动块5底面的中心位置。
参照图1,移动块5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7,滑槽7的内腔呈长方体设置。滑槽7中滑动连接有滑块一8、滑块二9,滑块一8、滑块二9均呈长方体设置。
参照图2,滑块一8、滑块二9与滑槽7贴合的两侧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0,导向块10呈长方体设置。滑槽7的内槽壁上开设有用于导向块10移动的导向槽11。
参照图2,导向块10与导向槽11贴合的侧壁上嵌设有钢珠12,钢珠12与导向槽11的内壁贴合滑动。
参照图2,滑槽7中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沿滑槽7的长度方向设置。螺纹杆1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螺纹一14、螺纹二15,螺纹一14,螺纹二15的纹路呈相反方向设置,螺纹一14与螺纹二15分别位于上浆辊2的左右两侧。
参照图3,螺纹杆13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母座一16、螺母座二17,螺母座一16、螺母座二17分别与螺纹一14、螺纹二15螺纹啮合。
参照图3,滑块一8、滑块二9上均开设有穿接槽18,螺纹杆13穿接于穿接槽18中,螺母座一16、螺母座二17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块一8、滑块二9的穿接槽18中。
参照图3,参照图3,移动块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螺纹杆13的驱动电机一19。
参照图3,滑块一8、滑块二9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刮板20,刮板20位于浆槽1槽口的上方且沿垂直于浆槽1底部侧壁的方向设置,刮板20呈弧形设置,刮板20的凹面沿背向上浆辊2的方向设置。在移动块5的带动下刮板20的底部侧壁可与浆槽1中的染料抵触。
参照图3,刮板20上滑动连接有挤压板21,挤压板21呈长方体设置且沿平行于浆槽1的两端侧壁的方向设置。
参照图3,挤压板21朝向浆槽1内槽壁的凹面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扎锥22,扎锥22呈圆锥状设置,扎锥22的锥尖朝向浆槽1的内槽壁方向设置。
参照图3,刮板20上固定连接有小型气缸23,小型气缸23沿水平方向设置,小型气缸2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挤压板21凸面板面上,挤压板21与浆槽1的端面侧壁滑动贴合。
具体实施过程:当浆槽1的染料液面上产生气泡时,利用推动气缸61调整移动块5所在的高度从而调整刮板20的所在高度,使刮板20与染料抵触,并启动驱动电机一19,驱动电机一19带动螺纹杆13转动从而带动两块刮板20分别挤压想浆槽1的两端,刮板20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染料表面的气泡进行刮动使气泡汇集到浆槽1的两端,使气泡远离上浆辊2,当染料表面的气泡汇集到浆槽1的两端时,启动小型气缸23,小型气缸23带动挤压板21移动对汇集的气泡进行挤压,气泡受到挤压后,大多数气泡会被挤压破碎从而减少染料表面的气泡的数量。
实施例2:一种印花机上的上浆装置,参照图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驱动装置6为转动连接于安装槽4底面上的丝杠轴62、转动连接于丝杠轴62上的丝杠螺母63。
其中,丝杠轴62沿垂直于安装槽4的底面方向设置,移动块5的底面开设有用于丝杠轴62穿接的穿接孔24,丝杠螺母63固定连接于穿接孔24的内壁,安装块3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丝杠轴62转动的驱动电机二25。
当需要调整移动块5的高度时,启动驱动电机二25,驱动电机二25带动丝杠轴62转动,丝杠轴62在转动时带动丝杠螺母63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块5移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