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4116发布日期:2021-02-09 11:2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


背景技术:

[0002]
印刷机是一种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的印刷机中的滚印装置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于更换和清洗,且传统和滚印装置结构体积过大,占有工厂内的有限活动空间过多,加大了此类工厂的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种印刷、使用方便的印刷机。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包括框架、与框架相连的支架、设于支架上的传送滚筒、位于传送滚筒两侧定位机构、设于支架上的热照灯、与定位机构配合的印刷装置、与印刷装置配合的颜料桶;所述印刷装置包括与框架相连的印刷固定体、多个设于支架上与印刷固定体配合的升降杆、设于印刷固定体上的旋转部件、多个设于与旋转部件配合的印刷部件、设于旋转部件上与印刷部件配合的印刷固定板、与印刷固定板配合的印刷板;所述印刷装置通过设置旋转部件使得印刷部件和印刷板整体旋转度,可以进行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的印刷,并且相同功能的结构进行简化,易于维修和清洗,相较于传统印刷机,体积进一步的进行缩小,并且使用更加便捷。
[0005]
所述印刷部件包括设于印刷固定板上的第一刮板、与第一刮板相连的第一导块、位于第一导块一侧的第一顶块、与第一导块配合的第一滑动槽、与第一滑动槽和第一导块配合的第一位移块、设于第一位移块侧边的第一顶位块、设于第一位移块两侧的第一连接板、设于第一连接板上的复位组件、设于第一位移块上的第一压缩槽、与压缩槽配合的第一压缩弹簧、设于第一导块上与压缩槽配合的第一联动块、设于第一联动块上的联动槽、设于联动槽上的倒角、设于第一刮板上位于第一导块两侧的第二导块、位于第二导块一侧的第二顶块、与第二导块配合的第二滑动槽、与第二滑动槽和第二导块配合的第二位移块、设于第二位移块侧边的第二顶位块、设于第二位移块上的第二压缩槽、与第二压缩槽配合的第二压缩弹簧、设于第一导块上的进料槽、与进料槽相连的进料管、设有多个与第一刮板配合的刮料组件。
[0006]
所述印刷部件通过第一导块与第一位移块的滑动,使得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可以左右位移的同时进行上下动作,对颜料进行左右刮动,并且在提供印刷动作后,通过旋转部件转转,印刷部件的相同结构进行交替,进行不同的图案印刷。通过驱动组件通过配合块顶住第一联动块下移,使得与之相连的第一刮板贴住印刷板,进行移动印刷,同时第一位移块
通过两边的连接板带动第二位移块同步运动,返回时,驱动组件向上移动定量距离,使得印刷部件的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在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同步向上移动,与刮料组件固定配合,驱动组件带动印刷部件复位,同步带动刮料组件进行移动,极大减少了动力组件,在动力组件减少的情况下,减少设备震动频率,增加设备使用稳定性。
[0007]
所述刮料组件包括设于印刷固定板上的第二刮板、与第二刮板相连的第三导块、设于印刷固定板上的第一位移槽、与第一位移槽和第三导块配合的位移柱、与位移柱配合的第一位移弹簧、设于印刷固定体上与第一位移弹簧和位移柱配合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一位移弹簧配合的第一移动块、与第一移动块配合的第二移动块、设于第二移动块内与第一移动块配合的第三滑动槽、与第三滑动槽配合的第三位移块、设于与第三位移块配合的第四位移块、与第二移动块配合的第二连接板、设于印刷固定体上的第一固定块、设于第二移动块上与第一固定块配合的第一滑动块、设于第一滑动块上的第四滑动槽、设于第一固定块上与第四滑动槽配合的第一导向柱、与第一导向柱配合的第一滑动弹簧、与第一导向柱和第一滑动弹簧配合的第二固定块、设于第一固定块上与第一滑动块配合的缓冲元件;所述刮料组件在印刷部件进行印刷后,通过与印刷部件的配合,使得刮料组件可以同步进行刮料动作,并且在印刷部件与刮料组件接触时,会通过第一顶位块于第四位移块的滑动配合,推动第一移动块向下,使得第二刮板与印刷板接触,进行刮料动作,刮料组件复位时,会在第一位移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二刮板上移,减少与印刷板的接触,减少零部件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并且中间留有空隙,防止不同颜色的在使用时发生混合。
[0008]
所述缓冲元件包括设于第一固定块和第一滑动块上的第五滑动槽、与第五滑动槽相连的缓冲柱、设于缓冲柱上与第五滑动槽配合的缓冲块、与缓冲块和第五滑动槽配合的缓冲弹簧、设于第一滑动块上与第五滑动槽相连的第六滑动槽、设于缓冲柱上与第六滑动槽配合的第一固定柱、设于第一固定柱两端的滑动倒角;所述缓冲元件使得刮料组件在复位过程中,减少刮料组件的冲击力,防止对机构产生较大的损坏,并且防止对印刷板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同时防止由于较大的冲击力使得颜料飞溅到生产车间,造成环境污染。
[0009]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设于第一连接板上的复位槽、与印刷固定板相连的复位块;通过复位槽与复位块的配合,使得印刷部件与刮料组件,在达到一定位置后,进行整体为复位,减少了动力使用,进行合理的结构搭配。
[0010]
所述旋转部件包括设于印刷固定体上的旋转槽、设于印刷体上与旋转槽配合的旋转齿轮、与旋转齿轮配合的齿轮、与齿轮连接的电机、设于与旋转齿轮相连的环形柱、设于印刷固定体上与环形柱配合的环形槽、与环形柱相连的环形块、设于印刷固定体上与环形块配合的第一固定环形块、位于第一固定环形块另一侧的第二固定环形块、多个与环形块相连的第二固定柱、与印刷固定体相连的驱动组件;所述旋转部件为印刷部件整体提供旋转动力,使得印刷部件在不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位置进行改变,使得印刷的精准得到控制,不会出现偏位的现象。
[0011]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印刷固定体相连的推动第固定槽、设于与推动第固定槽相连的第一推动杆、与第一推动杆相连的第二联动块、设于第二联动块上的第二推动杆、与第二推动杆相连的配合块、设于第二联动块上的挡尘板、与挡尘板配合的移动槽、与移动槽配合的密封盖板;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第二推动杆与印刷部件的配合,第一推动杆通过第一推动杆,进行整体的位移,并且由于是在中间固定配合,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把两边连
接起来,使得第二推动杆推动的力,很好的平均分在印刷部件上,进行印刷动作。
[0012]
本发明所述印刷装置通过设置旋转部件使得印刷部件和印刷板整体旋转度,可以进行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的印刷,并且相同功能的结构进行简化,易于维修和清洗,相较于传统印刷机,体积进一步的进行缩小,并且使用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着a-a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印刷固定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印刷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印刷部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沿着b-b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6沿着c-c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图9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1为图6沿着d-d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为了使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6]
如图1-12所示,一种印刷机,包括框架11、与框架1相连的支架2、设于支架2上的传送滚筒3、位于传送滚筒3两侧的定位机构44、设于支架2上的热照灯5,使得与定位机构4配合的印刷装置6、与印刷装置6配合的颜料桶7;所述印刷装置6包括印刷固定体8、升降杆9、旋转部件10、印刷部件11、印刷固定板12、印刷板13;所述印刷装置6的印刷固定体88与框架1相连,多个升降杆99设于支架2上与印刷固定体8固定连接,旋转部件1010设于印刷固定体8上,多个印刷部件11设于与旋转部件10旋转连接,印刷固定板12设于旋转部件10上与印刷部件11滑动连接,印刷板13与印刷固定板12固定连接;所述印刷装置6启动后,升降杆9带动印刷装置6整体上下位移调整,颜料桶7对印刷部件11输送颜料,印刷部件11通过与印刷固定板12滑动连接,与印刷板13进行滑动配合,对印刷物进行印刷,通过旋转部件10带动印刷部件11在印刷固定体8上进行旋转,使得印刷部件11的另一边旋转旋转180度,对印刷物进行印刷。
[0017]
所述印刷部件11包括第一刮板14、第一导块15、第一顶块16、第一滑动槽17、第一位移块18、第一顶位块19、第一连接板20、复位组件21、第一压缩槽22、第一压缩弹簧23、第一联动块24、联动槽25、倒角26、第二导块27、第二顶块28、第二滑动槽29、第二位移块30、第二顶位块31、第二压缩槽32、第二压缩弹簧34、进料管35、刮料组件36;所述印刷部件11的第一刮板14设于印刷固定板12上,第一导块15与第一刮板14相连,第一顶块16位于第一导块
15一侧,第一滑动槽17与第一导块15滑动连接,第一位移块18与第一滑动槽17和第一导块15滑动连接,第一顶位块19设于第一位移块18侧边,第一连接板20设于第一位移块18两侧,复位组件21设于第一连接板20上,第一压缩槽22设于第一位移块18上,第一压缩弹簧23与第一压缩弹簧23配合,第一联动块24设于第一导块15上与第一压缩槽23弹性配合,联动槽25设于第一联动块24上,倒角26设于第一联动槽25上,第二导块27设于第一刮板14上位于第一导块15两侧,第二顶块28位于第二导块27一侧,第二滑动槽29与第二导块27滑动配合,第二位移块30与第二滑动槽29和第二导块27移动配合,第二顶位块31设于第二位移块30侧边,第二压缩槽32设于第二位移块30上,第二压缩弹簧34与第二压缩槽32弹性连接,进料槽33设于第二导块27上,进料管35与进料槽33相连,设有多个刮料组件36与第一刮板14滑动配合。
[0018]
通过驱动组件67顶住第一联动块24下移,使得第一联动块24挤压第一压缩弹簧23,使得第一位移块18与印刷固定板12接触,并且顶住第一顶块16,与之相连的第一刮板14贴住印刷板13,进行移动印刷,同时第一位移块18通过两边的第一连接板20带动第二位移块30同步向下移动,与印刷固定板12接触,同步顶住第二顶块28,使得第一刮板14在三个力的作用下水平与印刷板13接触,增加印刷的稳定与精度,返回动作时,驱动组件67向上移动,第一联动块24与第二导块27在第一压缩弹簧23和第二压缩弹簧3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印刷部件11的第一顶块16和第二顶块28在第一压缩弹簧23和第二压缩弹簧34的作用下同步向上移动,与刮料组件36固定配合,驱动组件67带动印刷部件11复位,同步带动刮料组件36进行移动。
[0019]
所述刮料组件36包括第二刮板37、第三导块38、第一位移槽39、位移柱40、第一位移弹簧42、第一限位块43、第一移动块44、第二移动块45、第三滑动槽46、第三位移块47、第四位移块48、第二连接板49、第一固定块50、第一滑动块5251、第四滑动槽52、第一导向柱53、第一滑动弹簧54、第二固定块55、缓冲元件56;所述刮料组件36的第二刮板37设于印刷固定板12上,第三导块38与第二刮板37相连,第一位移槽39设于印刷固定板12上,位移柱40与第一位移槽39和第三导块38滑动连接,第一位移弹簧42与位移柱40弹性连接,第一限位块43设于印刷固定体8上与第一位移弹簧42和位移柱40限位连接,第一移动块44与第一位移弹簧42弹性连接,第二移动块45与第一移动块44移动连接,第三滑动槽46设于第二移动块45内与第一移动块44滑动连接,第三位移块47与第三滑动槽46滑动连接,第四位移块48设于与第三位移块47滑动连接,第二连接板49与第四位移块48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50设于印刷固定体8上,第一滑动块52设于第二移动块45上与第一固定块50固定连接,第四滑动槽52设于第一滑动块52上,第一导向柱53设于第一固定块50上与第四滑动槽52滑动连接,第一滑动弹簧54与第一导向柱53弹性连接,第二固定块55与第一导向柱53和第一滑动弹簧54滑动连接,缓冲元件56设于第一固定块50上与第一滑动块52滑动连接。
[0020]
印刷部件11通过印刷板13进行印刷,移动到刮料组件36一侧,驱动组件67向上移动,印刷部件11的第一顶位块19和第二顶位块31在第一压缩弹簧23和第二压缩弹簧34的作用下同步向上移动,顶入第二移动块45内的第三滑动槽46,推动第四位移块48向上移动,第四位移块48通过侧边的斜边与第三位移块47的斜边接触,推动第三位移块47向第一移动块44移动,通过第三位移块47与第一移动块44的斜面接触,推动第二刮板37向下移动,与印刷板13保持水平接触,在印刷部件11的带动下,把颜料刮向印刷部件11,移动到指定位置后,
在复位组件21的作用下,印刷部件11向上移动,刮料组件36脱离印刷部件11的固定,第一移动块44在第一位以弹簧的作用下,推动第三位移块47和第四位移块48复位,第一位移块18向上移动后,带动第二刮板37向上移动,第一滑动弹簧54的弹性恢复,推动刮料组件36向第一固定块50移动,缓冲元件56会缓冲第一滑动弹簧54对刮料组件36的弹力。
[0021]
所述缓冲元件56包括第五滑动槽561、缓冲柱562、缓冲块563、缓冲弹簧564、第六滑动槽565、第一固定柱567、滑动倒角568;所述缓冲元件56的第五滑动槽561设于第一固定块50和第一滑动块52上,缓冲柱562与第五滑动槽561相连,缓冲块563设于缓冲柱562上与第五滑动槽561滑动连接,缓冲弹簧564与缓冲块563和第五滑动槽561弹性连接,第六滑动槽565设于第一滑动块52上与第五滑动槽561相连,第一固定柱567设于缓冲柱562上与第六滑动槽565滑动连接,滑动倒角568设于第一固定柱567两端;所述缓冲元件56在刮料组件36复位时,第一固定柱567会首先与第二移动块45上的第六滑动槽565接触,通过设置在第一固定柱567上的滑动倒角568,可以很好进行滑动配合,第二移动块45贴合缓冲块563,与缓冲弹簧564弹性配合,使得第二移动块45在通过第一滑动弹簧54进行复位时,缓冲块563与缓冲弹簧564抵消第一弹簧的弹力,第二移动块45平稳与第一固定块50贴合。
[0022]
所述复位组件21包括复位槽211、复位块212;所述复位槽211设于第一连接板20上的复位槽211、所述复位块212与印刷固定板12相连;所述复位组件21通过复位块212设于固定印刷板13上,使得在印刷部件11带动刮料组件36的的复位时,印刷部件11带动刮料组件36推向复位块212,使得刮料组件36在复位块212的导向下,向下移动,脱离印刷部件11对刮料组件36的固定,然后进行复位。
[0023]
所述旋转部件10包括旋转槽57、旋转齿轮58、齿轮59、电机60、环形柱61、环形槽62、环形块63、第一固定环形块64、第二固定环形块65、第二固定柱66、驱动组件67;所述旋转槽57设于印刷固定体8上,旋转齿轮58设于印刷固定体8上与旋转槽57旋转配合,齿轮59与旋转齿轮58连接,电机60与齿轮59连接,环形柱61设于与旋转齿轮58相连,环形槽62设于印刷固定体8上与环形柱61滑动连接、环形块63与环形柱61相连,第一固定环形块63设于印刷固定体8上与环形块63旋转配合,第二固定环形块63位于第一固定环形块63另一侧与环形块63旋转配合,多个与环形块63相连,所述驱动组件67与印刷固定体8相连;所述旋转部件10的电机60启动,带动齿轮59运转,与齿轮59啮合的旋转齿轮58带动环形柱61在环形槽62上旋转,所述环形槽62环形角度为180度,使得环形柱61旋转带动环形块63最大角度为180度,第一固定环形块63和第二固定环形块63上设有凹槽,使环形块63只能在旋转,不能上下移动,环形块63带动第二固定柱66进行旋转,第二固定柱66与印刷固定块相连,使得第二固定柱66可以带动印刷固定板12进行180度旋转。
[0024]
所述驱动组件67包括推动第固定槽671、第一推动杆672、第二联动块673、第二推动杆674、配合块675、挡尘板676、移动槽677、密封盖板678;所述推动第固定槽671与印刷固定体8相连,第一推动杆672设于与推动第固定槽671相连,第二联动块673与第一推动杆672相连,第二推动杆674设于第二联动块673上,配合块675与第二推动杆674相连,挡尘板676设于第二联动块673上,移动槽677与挡尘板676滑动连接,密封盖板678与移动槽677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67通过第二推动杆674与印刷部件11配合,第一推动杆672带动印刷部件11进行移动,实现对印刷物的印刷,配合块675用于固定第二推动杆674与第一联动块24,挡尘板676与与密封盖板678配合,使得整体密封。
[0025]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一种印刷机开始工作后,定位机构4对印刷物进行固定,升降杆9带动印刷装置6下移到合适位置,颜料桶7通过进料管35和输墨槽对第一刮板14下的印刷板13添加印刷用颜料,驱动组件67的第二推动杆674下移,配合块675与第一联动块24固定配合,推动第一位移块18下移,与印刷固定板12接触,顶着第一顶块16和第一导块15下移,使得第一刮板14与印刷板13贴合,第一推动杆672带动印刷部件11移动进行印刷,印刷完成后,热照灯5启动,对印刷物进行干燥处理,同时第二推动杆674上移,印刷部件11的第一联动块24、第一刮板14和第一顶位块19在第一压缩弹簧23的作用下上移,第一联动块24始终与第二推动杆674的配合块675贴合,第一顶位块19与刮料组件36的第三滑动槽46滑动配合,依次推动第四位移块48、第三位移块47和第一移动块44,使得第二刮板37向下移动,与印刷板13贴合,第一推动杆672带动印刷板13复位,刮料组件36随着移动,印刷部件11带动刮料组件36向复位块212移动,复位块212推动印刷部件11下移,第二推动杆674开始上移脱离对印刷部件11的固定,印刷部件11脱离对刮料组件36的固定,刮料组件36在第一位移弹簧42的作用下复位,缓冲元件56中的缓冲块563和缓冲弹簧564与刮料组件36的第二移动块45弹性配合,减少刮料组件36复位时的冲击力,旋转部件10的电机60启动,带动齿轮59运转,与齿轮59啮合的旋转齿轮58带动环形柱61在环形槽62上旋转,所述环形槽62环形角度为180度,使得环形柱61旋转带动环形块63最大角度为180度旋转,第一固定环形块63和第二固定环形块63上设有凹槽,使环形块63只能在旋转,环形块63带动第二固定柱66进行旋转,第二固定柱66与印刷固定块相连,使得第二固定柱66可以带动印刷固定板12进行180度旋转,同时带动印刷部件11进行旋转,进行印刷板13的另外一种印刷图案或者颜色进行印刷,与上述运转动作一致。
[002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7]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