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墨水固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4662发布日期:2021-05-18 16:26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性墨水固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主要涉及水性墨水固色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性墨水固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性墨水”又叫做染料墨水,分子级全溶解的墨水,这种墨水是完全的复合溶液,堵墨头的概率很小,喷绘后易于被材料吸收,其特点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且价格也较颜料型墨水低,因此是打印图片品、制作彩喷名片等用途的首选产品。缺点是做出来的照片本身不防水,并且由于染料分子在紫外线照射下很快分解,导致户外紫外线下使用一个月内就有明显褪色,所以通常在制作的时候要在表面加上护膜。
[0003]
例如专利号为201920359093.5的专利,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内腔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固色机构,所述固色机构的右侧设置有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的顶部与加工箱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工箱的左侧设置有放料机构,所述加工箱的右侧设置有收卷机构,所述固色机构包括固色池,所述固色池的底部与加工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虽然解决了现有的固色装置在固色的过程中,容易使材料折叠卷曲的问题,但是烘干热量没有充分利用,且多个风机在进行工作时,整体会抖动,从而影响水墨固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水性墨水固色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性墨水固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底座之间连接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底座内部的四个减震腔,四个所述减震腔分别位于固定柱下方,所述减震腔内部滑动有滑盘,所述滑盘与固定柱底部连接,所述滑盘下端面与减震腔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滑盘上端面与减震腔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与固定柱外;所述底座上设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一侧设有预热箱,所述烘干箱底部与预热箱侧壁顶端之间连接有输气管道,所述烘干箱底部设有吸气风扇,所述预热箱内设有进气风扇,且所述进气风扇位于输气管道口处。
[0006]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有输送带。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输送带,可以实现增加自动化程度。
[0007]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穿过固定柱且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可以实现减小震动带来的影响。
[0008]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一侧设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一侧设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内设有滤尘板,所述加热箱内设有多个加热棒,所述加热箱与烘干箱之间连接有气管,所
述气管内设有抽气风扇。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滤尘板,可以实现防止灰尘,避免影响固色效果。
[0009]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内部上端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开设有多个孔洞,每个所述孔洞内皆设有吹气风扇,所述隔板位于气管下方。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多个吹气风扇,可以实现增加烘干效率。
[0010]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和预热箱其中一对相对的侧壁上皆设有供输送带运行的开口。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开口,可以实现方便运行。
[0011]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安置垫,每个所述安置垫上皆设有固定夹。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安置垫和固定夹,可以实现紧固需要进行固色的物品,从而避免外界影响。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减震装置和皮带轮,通过弹簧的压缩将外界震动力抵消,从而有效减小震动带来的影响,从而增加固色效果;采用预热箱,可以给需要进行固色的物品预加热,从而增加固色效果,且预热箱内部热量采用烘干箱的热量,有效利用热量,降低能耗,节约成本;采用安置垫和固定夹,避免在烘干时,风力对需要进行固色的物品造成影响。
[0013]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固定柱连接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发明减震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烘干箱和加热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本发明预热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底座;11、固定柱;12、转动轴;13、输送带;14、驱动电机;15、转轴;16、第一皮带轮;17、第二皮带轮;18、皮带;2、减震组件;21、减震腔;22、滑盘;23、第一弹簧;24、第二弹簧;3、烘干箱;31、加热箱;32、进风管道;33、滤尘板;34、气管;35、抽气风扇;36、隔板;37、孔洞;38、吹气风扇;39、加热棒;4、预热箱;41、进气风扇;42、开口;43、安置垫;44、固定夹;45、输气管道;46、吸气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2]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
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3]
请着重参照附图1、2、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性墨水固色装置,包括底座1,内部所有电器皆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电线连接,所述底座1上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固定柱11,所述固定柱11与底座1之间连接有减震组件2,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底座1内部的四个减震腔21,四个所述减震腔21分别位于固定柱11下方,所述减震腔21内部滑动有滑盘22,所述滑盘22与固定柱11底部连接,所述滑盘22下端面与减震腔21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3,所述滑盘22上端面与减震腔21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4,所述第二弹簧24套设与固定柱11外,第一弹簧23和第二弹簧24的压缩,第一弹簧23和第二弹簧24的压缩恢复形变的力与外界震动力抵消,从而实现减震功能。
[0024]
请着重参照附图1、4、5,所述烘干箱3一侧设有加热箱31,所述加热箱31一侧设有进风管道32,所述进风管道32内设有滤尘板33,所述加热箱31内设有多个加热棒39,所述加热箱31与烘干箱3之间连接有气管34,所述气管34内设有抽气风扇35,启动多个加热棒39对内部空气进行加热,启动抽气风扇35,使加热箱31内部热气流从气管34进入到烘干箱3内,同时外部空间通过进风管道32进入加热箱31进行加热,滤尘板33将空气中灰尘档下,避免灰尘影响固色效果,所述烘干箱3内部上端设有隔板36,所述隔板36开设有多个孔洞37,每个所述孔洞37内皆设有吹气风扇38,所述隔板36位于气管34下方,热气流进入到烘干箱3内时,启动吹气风扇38,使热气通过孔洞37吹向输送带13上。所述底座1上设有烘干箱3,所述烘干箱3一侧设有预热箱4,所述烘干箱3底部与预热箱4侧壁顶端之间连接有输气管道45,所述烘干箱3底部设有吸气风扇46,所述预热箱4内设有进气风扇41,且所述进气风扇41位于输气管道45口处,启动吸气风扇46,热气被吸气风扇46向下吹,启动进气风扇41,进气风扇41通过输气管道45将烘干箱3底部热量吸进,从而进行预热。
[0025]
请着重参照附图1、2,两个所述固定柱11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柱11,所述转动轴12上设有输送带13,所述输送带13上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安置垫43,每个所述安置垫43上皆设有固定夹44,将需要进行固色的物品通过固定夹44放置于安置垫43上,从而避免脱落,所述底座1上设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电机14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6,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12穿过固定柱11且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7,所述第一皮带轮16和第二皮带轮17之间连接有皮带18,启动驱动电机14,带动转轴15旋转,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16旋转,第一皮带轮16通过皮带18带动第二皮带轮17旋转,从而带动转动轴12旋转,使输送带13运行,避免驱动电机14直接与接触,减小驱动电机14带来的震动影响,所述烘干箱3和预热箱4其中一对相对的侧壁上皆设有供输送带13运行的开口42,开口42方便输送带13运行。
[0026]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0027]
工作人员首先将需要进行固色的物品通过固定夹44放置于安置垫43上,启动驱动电机14,带动转轴15旋转,从而带动第一皮带轮16旋转,第一皮带轮16通过皮带18带动第二皮带轮17旋转,从而带动转动轴12旋转,使输送带13运行,启动多个加热棒39对内部空气进行加热,启动抽气风扇35,使加热箱31内部热气流从气管34进入到烘干箱3内,同时外部空间通过进风管道32进入加热箱31进行加热,启动吹气风扇38,使热气通过孔洞37吹向需要进行固色的物品,启动进气风扇41,进气风扇41通过输气管道45将烘干箱3底部热量吸进,
从而进行预热。
[0028]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