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胶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2762发布日期:2020-09-18 17:5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型胶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印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型胶印机。



背景技术:

胶印机是平版印刷机的一种,印刷时印刷图文从印版先印到橡皮滚筒上,然后再由橡皮滚筒转印到纸张上,胶印机按进纸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张纸胶印机和卷筒纸胶印机;根据一次走纸完成的印刷色数可以分为单色、双色、四色及多色印刷机;根据承印的最大纸张幅面可以分为小胶印机、六开、四开、对开及全张纸印刷机,此外还有一次走纸可以同时完成两面印刷的双面印刷机,单张纸胶印机是平版印刷机,用于印刷高档次商业印刷品、包装印刷品,是现代纸张印刷的主流。

纸张产品在进行印刷时,需要用到胶印机,目前现有的胶印机有以下缺点:现有的胶印机不具有对纸张产品烘干的功能,导致纸张产品在印刷完成后,需要将纸张产品进行自然晾晒,纸张产品晾晒过多,需要工人停机收集,浪费了工人的大量时间,降低了胶印机的生产效率,不方便工人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型胶印机,具备提高纸张产品生产效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胶印机不具有对纸张产品烘干的功能,导致纸张产品在印刷完成后,需要将纸张产品进行自然晾晒,纸张产品晾晒过多,需要工人停机收集,浪费了工人大量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型胶印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固定板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工作台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侧板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橡皮滚筒,所述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所述烘干箱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进气槽,所述烘干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气槽,所述烘干箱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加热机构,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底部贯穿至烘干箱的内腔,所述旋转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包括第一导热块,所述第一导热块的顶部与烘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热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加热丝,所述第一加热丝的两端均与第一导热块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机构包括第二导热块,所述第二导热块的外侧与烘干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热块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管,所述第二加热管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加热丝,所述第二加热丝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导热块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皮滚筒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的后端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背面与侧板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气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所述出气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型胶印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烘干箱、第一加热机构、进气槽、出气槽、第二加热机构、第三伺服电机、旋转柱、扇叶、转轴、轴承、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相互配合,达到了提高纸张产品生产效率的优点,使纸张产品在印刷完成后,能够有效的对纸张产品进行烘干,避免了工人需要停机收集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提高了胶印机的生产效率,方便工人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加热机构,起到对纸张产品进行烘干的作用,通过设置进气槽,对烘干箱的内腔起到进气的作用,通过设置出气槽,起到方便热气排出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加热机构,对烘干箱内腔的空气起到加热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三伺服电机、旋转柱和扇叶,起到吹动烘干箱内腔热空气的作用,通过设置转轴和轴承,对橡皮滚筒起到转动时稳定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防尘网和第二防尘网,对烘干箱的内腔起到防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箱正视剖面放大图。

图中:1、工作台;2、承载板;3、固定板;4、第一伺服电机;5、主动轮;6、输送带;7、从动轮;8、侧板;9、第二伺服电机;10、橡皮滚筒;11、顶板;12、烘干箱;13、第一加热机构;131、第一导热块;132、第一加热管;133、第一加热丝;14、进气槽;15、出气槽;16、第二加热机构;161、第二导热块;162、第二加热管;163、第二加热丝;17、第三伺服电机;18、旋转柱;19、扇叶;20、转轴;21、轴承;22、第一防尘网;23、第二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部件均为通用的标准部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1-3,一种高效型胶印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承载板2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4,第一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贯穿至固定板3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主动轮5,主动轮5的表面通过输送带6传动连接有从动轮7,工作台1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8,侧板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9,第二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至侧板8的内侧并固定连接有橡皮滚筒10,侧板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1,顶板1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烘干箱12,烘干箱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机构13,烘干箱12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进气槽14,烘干箱12的底部开设有出气槽15,烘干箱12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加热机构16,顶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17,第三伺服电机1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柱18,旋转柱18的底部贯穿至烘干箱12的内腔,旋转柱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扇叶19,第一加热机构13包括第一导热块131,第一导热块131的顶部与烘干箱1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导热块13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热管132,第一加热管132的表面套设有第一加热丝133,第一加热丝133的两端均与第一导热块131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二加热机构16包括第二导热块161,第二导热块161的外侧与烘干箱12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导热块16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加热管162,第二加热管162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加热丝163,第二加热丝16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导热块161的内侧固定连接,橡皮滚筒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转轴20,转轴20表面的后端套接有轴承21,轴承21的背面与侧板8的内侧固定连接,进气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22,出气槽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23,通过设置第一加热机构13,起到对纸张产品进行烘干的作用,通过设置进气槽14,对烘干箱12的内腔起到进气的作用,通过设置出气槽15,起到方便热气排出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加热机构16,对烘干箱12内腔的空气起到加热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三伺服电机17、旋转柱18和扇叶19,起到吹动烘干箱12内腔热空气的作用,通过设置转轴20和轴承21,对橡皮滚筒10起到转动时稳定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防尘网22和第二防尘网23,对烘干箱12的内腔起到防尘的作用,通过设置烘干箱12、第一加热机构13、进气槽14、出气槽15、第二加热机构16、第三伺服电机17、旋转柱18、扇叶19、转轴20、轴承21、第一防尘网22和第二防尘网23相互配合,达到了提高纸张产品生产效率的优点,使纸张产品在印刷完成后,能够有效的对纸张产品进行烘干,避免了工人需要停机收集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提高了胶印机的生产效率,方便工人使用。

使用时,工人首先通过外设控制器打开第一伺服电机4和第二伺服电机9,第一伺服电机4启动带动主动轮5开始转动,主动轮5转动通过输送带6带动从动轮7开始转动,然后工人将纸张放置在输送带6的顶部,第二伺服电机9启动带动橡皮滚筒10开始转动,纸张通过橡皮滚筒10进行转动印刷,然后工人通过外设控制器打开第一加热管132、第一加热丝133、第二加热管162、第二加热丝163和第三伺服电机17,纸张首先通过第一加热管132和第一加热丝133直接进行烘干,同时第二加热管162和第二加热丝163启动开始对烘干箱12内腔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进气槽14对烘干箱12的内腔进行换气,同时第三伺服电机17启动带动旋转柱18和扇叶19开始转动,扇叶19转动吹动烘干箱12内腔的热空气通过出气槽15吹出,然后热空气通过出气槽15吹出后对纸张进行烘干,如此反复使用,使纸张产品在印刷完成后,能够有效的对纸张产品进行烘干,避免了工人需要停机收集浪费大量时间的问题,提高了胶印机的生产效率,方便工人使用,从而达到了提高纸张产品生产效率的优点。

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且说明书中提到的外设控制器可为本文提到的电器元件起到控制作用,而且该外设控制器为常规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