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4896发布日期:2021-02-03 19:1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包装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包装印刷装置是一种用于包装纸印刷的辅助装置,其在印刷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包装印刷装置包括底座、四组支柱、倒u型架、两组导向轴、支架、动力箱、印刷辊、储墨箱和抽墨泵,底座底端和支柱顶端固定连接,倒u型架底端和底座顶端固定连接,导向轴可转动安装在倒u型架内壁上,且导向轴位于倒u型架内左右两端,支架底端和底座顶端固定连接,动力箱和支架后壁固定连接,印刷辊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印刷辊后端和动力箱的输出端连接,储墨箱底端和底座顶端固定连接,抽墨泵底端和储墨箱顶端固定连接,抽墨泵底端设有抽液管,抽液管伸入至储墨箱内,抽墨泵顶端设有出墨管,出墨管的输出端设有出墨头,出墨头和印刷辊接触;现有的包装印刷装置使用时,首先需要印刷用的纸带从倒u型架左侧进入,位于左侧导向轴的顶端,并和印刷辊接触,然后位于右侧导向轴的底端,并从倒u型架右侧传送出去,纸带和印刷辊接触时,启动抽墨泵,储墨箱中的油墨通过抽液管被抽至出墨管中,并通过出墨头流入印刷辊表面图像的凹槽中,同时启动动力箱,传动带动印刷辊转动,使印刷辊表面的图像印刷到纸带底端即可;现有的包装印刷装置使用中发现,导向轴和印刷辊的接触不紧密,印刷不均匀,导致印刷效果较差,同时印刷辊凹槽中的油墨使用不尽,导致浪费,印刷完成后,油墨干燥较慢,导致印刷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提高包装纸的印刷质量和印刷效果,同时加速油墨干燥,提高印刷效率的包装印刷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包括底座、四组支柱、倒u型架、两组导向轴、支架、动力箱、印刷辊、储墨箱和抽墨泵,底座底端和支柱顶端固定连接,倒u型架底端和底座顶端固定连接,导向轴可转动安装在倒u型架内壁上,且导向轴位于倒u型架内左右两端,支架底端和底座顶端固定连接,动力箱和支架后壁固定连接,印刷辊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印刷辊后端和动力箱的输出端连接,储墨箱底端和底座顶端固定连接,抽墨泵底端和储墨箱顶端固定连接,抽墨泵底端设有抽液管,抽液管伸入至储墨箱内,抽墨泵顶端设有出墨管,出墨管的输出端设有出墨头,出墨头和印刷辊接触;还包括液压缸、液压杆、安装架、压辊、弧形槽、干燥箱、热风机和布风管,液压缸底端和倒u型架顶端固定连接,液压杆顶端穿过倒u型架并和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液压杆底端和安装架顶端固定连接,压辊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架底端,压辊表面设有软胶层,弧形槽和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下半部位于弧形槽内,出墨管穿过弧形槽,弧形槽右侧内壁设有涂抹刷,涂抹刷左端和印刷辊接触,且涂抹刷位于出墨头下方,弧形槽左侧内壁设有清理刮板,清理刮板顶端和印刷辊接触,弧形槽底端设有回墨管,回墨管连通储墨箱,干燥箱固定安装在倒u型架内壁,干燥箱左侧壁设有入口,干燥箱右
侧壁设有出口,热风机底端和倒u型架顶端固定连接,热风机底端设有热风管,热风管穿过倒u型架并伸入干燥箱内,热风管底端和布风管连通,布风管顶端设有多组出风头,纸带穿过干燥箱,出风头位于纸带下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两组导向轮,两组导向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干燥箱的入口和出口,且纸带和导向轮接触。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液位观察管,液位观察管和储墨箱右端连通。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两组限位管和两组限位杆,限位管顶端和倒u型架顶端固定连接,限位杆底端和安装架顶端固定连接,限位杆顶端可插入至限位管底端内。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滤尘盒,滤尘盒和热风机连通。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安装板、电机和减速箱,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动力箱内,电机和安装板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端和减速箱的输入端连接,减速箱的输出端和印刷辊连接。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螺栓和垫圈,螺栓穿过电机前端和安装板并螺装至动力箱内壁,垫圈安装在螺栓和电机之间。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四组底板,底板顶端和支柱底端固定连接。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启动液压缸,带动液压杆和安装架上下移动,使软胶层将纸带压向印刷辊,纸带可嵌入印刷辊表面图像的凹槽中,提高纸带的印刷质量,同时印刷辊在转动时,涂抹刷可将出墨头流出的油墨涂抹均匀,提高印刷质量,同时清理刮板可将未用尽的油墨刮除下来,落入弧形槽底端,并通过回墨管流入储墨箱中,提高油墨的利用率,纸带印刷完成后向右传送,穿过干燥箱,启动热风机,外部空气进入热风机中被加热,然后进入热风管和布风管,通过出风头向纸带喷出,加速油墨的干燥,提高印刷效率。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图1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动力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是图1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中标记:1、底座;2、支柱;3、倒u型架;4、导向轴;5、支架;6、动力箱;7、印刷辊;8、储墨箱;9、抽墨泵;10、出墨管;11、出墨头;12、液压缸;13、液压杆;14、安装架;15、压辊;16、软胶层;17、弧形槽;18、涂抹刷;19、清理刮板;20、回墨管;21、干燥箱;22、热风机;23、热风管;24、布风管;25、出风头;26、导向轮;27、液位观察管;28、限位管;29、限位杆;30、滤尘盒;31、安装板;32、电机;33、减速箱;34、螺栓;35、垫圈;3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9]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包括底座1、四组支柱2、倒u型架3、两组导向轴4、支架5、动力箱6、印刷辊7、储墨箱8和抽墨泵9,底座1底端和支柱2顶端固定连接,倒u型架3底端和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导向轴4可转动安装在倒u型架3内壁上,且导向轴4位于倒u型架3内左右两端,支架5底端和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动力箱6和支架5后壁固定连接,印刷辊7可转动安装在支架5上,印刷辊7后端和动力箱6的输出端连接,储墨箱8底端和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抽墨泵9底端和储墨箱8顶端固定连接,抽墨泵9底端设有抽液管,抽液管伸入至储墨箱8内,抽墨泵9顶端设有出墨管10,出墨管10的输出端设有出墨头11,出墨头11和印刷辊7接触;还包括液压缸12、液压杆13、安装架14、压辊15、弧形槽17、干燥箱21、热风机22和布风管24,液压缸12底端和倒u型架3顶端固定连接,液压杆13顶端穿过倒u型架3并和液压缸12的输出端连接,液压杆13底端和安装架14顶端固定连接,压辊15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架14底端,压辊15表面设有软胶层16,弧形槽17和支架5固定连接,支架5下半部位于弧形槽17内,出墨管10穿过弧形槽17,弧形槽17右侧内壁设有涂抹刷18,涂抹刷18左端和印刷辊7接触,且涂抹刷18位于出墨头11下方,弧形槽17左侧内壁设有清理刮板19,清理刮板19顶端和印刷辊7接触,弧形槽17底端设有回墨管20,回墨管20连通储墨箱8,干燥箱21固定安装在倒u型架3内壁,干燥箱21左侧壁设有入口,干燥箱21右侧壁设有出口,热风机22底端和倒u型架3顶端固定连接,热风机22底端设有热风管23,热风管23穿过倒u型架3并伸入干燥箱21内,热风管23底端和布风管24连通,布风管24顶端设有多组出风头25,纸带穿过干燥箱21,出风头25位于纸带下方;首先启动液压缸12,带动液压杆13和安装架14上下移动,使软胶层16将纸带压向印刷辊7,纸带可嵌入印刷辊7表面图像的凹槽中,提高纸带的印刷质量,同时印刷辊7在转动时,涂抹刷18可将出墨头11流出的油墨涂抹均匀,提高印刷质量,同时清理刮板19可将未用尽的油墨刮除下来,落入弧形槽17底端,并通过回墨管20流入储墨箱8中,提高油墨的利用率,纸带印刷完成后向右传送,穿过干燥箱21,启动热风机22,外部空气进入热风机22中被加热,然后进入热风管23和布风管24,通过出风头25向纸带喷出,加速油墨的干燥,提高印刷效率。
[002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两组导向轮26,两组导向轮26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干燥箱21的入口和出口,且纸带和导向轮26接触;通过设置导向轮26,可为纸带的传送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纸带的稳定性。
[002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液位观察管27,液位观察管27和储墨箱8右端连通;通过设置,便于通过液位观察管27观察储墨箱8内的油墨使用情况,提高便利性。
[0022]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两组限位管28和两组限位杆29,限位管28顶端和倒u型架3顶端固定连接,限位杆29底端和安装架14顶端固定连接,限位杆29顶端可插入至限位管28底端内;通过设置限位装置,可提高软胶层16的稳定性。
[002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滤尘盒30,滤尘盒30和热风机22连通;通过设置滤尘盒30,可防止外部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进入热风机22中。
[002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安装板31、电机32和减速箱33,安装板31固定安装在动力箱6内,电机32和安装板31固定连接,电机32的输出端和减速箱33的输入端连接,减速箱33的输出端和印刷辊7连接;通过设置动力机构,便于为印刷辊7的转动提供动力。
[002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螺栓34和垫圈35,螺栓34穿过电机32前端和安装板31并螺装至动力箱6内壁,垫圈35安装在螺栓34和电机32之间;通过设置,可加强电机32和动力箱6的连接,提高电机32的稳定性。
[002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还包括四组底板36,底板36顶端和支柱2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可增大支柱2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
[0027]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需要印刷用的纸带从倒u型架左侧进入,位于左侧导向轴的顶端,并和软胶层底端接触,然后转过干燥箱和右侧导向轴的底端,从倒u型架右侧传送出去,当纸带和软胶层接触时,启动液压缸,带动液压杆和安装架上下移动,使软胶层将纸带压向印刷辊,纸带可嵌入印刷辊表面图像的凹槽中,启动电机和减速箱,传动带动印刷辊转动,同时启动抽墨泵,储墨箱中的油墨通过抽液管被抽至出墨管中,并通过出墨头流入印刷辊表面图像的凹槽中,涂抹刷将出墨头流出的油墨涂抹均匀,同时清理刮板将未用尽的油墨刮除下来,落入弧形槽底端,并通过回墨管流入储墨箱中,可循环使用,纸带印刷后继续向右传送,穿过干燥箱,启动热风机,外部空气经过滤尘盒的过滤后,进入热风机中被加热,之后进入热风管和布风管,并通过出风头向纸带喷出,加速油墨的干燥。
[0028]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装印刷装置的抽墨泵、液压缸、热风机、电机和减速箱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00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