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打印机。
背景技术:2.便携式打印机以其灵巧轻薄易于携带等优点备受人们的青睐。在便携式打印机中,纸张一般是内置在打印机内的,因此判断储纸仓内的纸张情况以及打印机的开合盖情况是便携式打印机常见且必要的功能。
3.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便携式打印机大多使用了光电对来对实现纸张的侦测,同时利用机械开关来实现开合盖的侦测,即通过机械开关与光电对的结合使用来完成对打印机状态的识别侦测。
4.然而因机械开关设计的局限性,通常需要单独为机械开关的装配设计单独的空间,从而限制了便携式打印机的体积大小,且目前市面上的机械开关的价格往往较为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打印机,能够便捷的检测出便携式打印机的开合盖以及有无纸的状态而无需额外占用便携式打印机的体积和空间。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打印机,包括壳体主体、上壳盖、控制器以及光电检测装置,所述上壳盖与所述壳体主体可开合连接,且所述上壳盖与所述壳体主体在扣合时于其配合面形成一打印通道;所述光电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打印通道上的发射管、第一接收管以及第二接收管,所述发射管与所述第一接收管位于所述打印通道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发射管与所述第二接收管位于所述打印通道的同一侧;且所述光电检测装置配置为在扣合时所述发射管发射的光线能够被所述第一接收管接收以及所述发射管发射的光线经打印通道内的打印介质反射后能够被所述第二接收管接收。
7.优选地,所述控制器通过一开关电路连接至所述发射管;所述第一接收管以及第二接收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采样端口。
8.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信号输出端口、第一采样端口以及第二采样端口,所述第一接收管包括第一电信号输出端口;所述第二接收管包括第二电信号输出端口,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口连接至所述开关电路的受控端;所述第一采样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电信号输出端口,所述第二采样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信号输出端口。
9.优选地,所述上壳盖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主体连接;所述上壳盖的另一端形成一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凸块,所述凸块具有向外的第一侧面,所述壳体主体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配合以形成打印通道的斜坡面;所述发射管与所述第二接收管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接收管位于所述斜坡面上。
10.优选地,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至所述上壳盖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壳体主体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一用于容置打印介质的储纸仓。
11.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打印通道内的打印头以及走纸胶辊,所述打印头与所述走纸胶辊位于所述打印通道的两侧。
12.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内的与所述控制器电气连接的走纸电机,所述走纸电机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走纸胶辊实现传动连接。
13.优选地,所述便携式打印机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或者上壳盖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气连接。
14.上述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打印通道的两侧设置第一接收管以及第二接收管以及在打印通道的其中一侧设置发射管,再通过发射管与第一接收管以及第二接收管之间的收发关系来同时判断便携式打印机的开合盖状态以及有无纸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不会对便携式打印机的整体体积以及结构设计带来额外的要求,且能够节省整体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打印机的合盖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打印机的开盖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打印机的侦测电路图。
19.图4是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20.图5是发射管与第一接收管的配合示意图。
21.图6是发射管与第二接收管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打印机,包括壳体主体10、上壳盖20、光电检测装置以及控制器40,所述上壳盖20与所述壳体主体10可开合连接,且所述上壳盖20与所述壳体主体10在扣合时其配合面形成一打印通道50;所述光电检测装置包括发射管31、第一接收管32以及第二接收管33,所述发射管31、所述第一接收管32以及所述第二接收管33设置于所述打印通道50上;所述发射管31与所述第二接收管33位于所述打印通道50的同一侧,所述发射管31与所述第一接收管32位于所述打印通道50的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光电检测装置配置为所述发射管31发射的光线能够被所述第二接收管33接收以及所述发射管31发射的光线经打印通道内的打印介质反射后能够被所述第一接收管32接收。
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射管31与所述第一接收管32可位于上壳盖20上,则所述第
二接收管33位于所述壳体主体10上;当然,也可以是所述发射管31与所述第一接收管32可位于壳体主体10上,而所述第二接收管33位于所述上壳盖20上,这些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40可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10内,所述控制器40通过一开关电路60与所述发射管31电连接,并同时与所述第一接收管32及第二接收管33的输出端电连接,以获取所述第一接收管32及第二接收管33的输出端输出的电信号,并转换为相应的电平值。
26.例如,如图4至图6所示,图4中u1为控制器40,图5为发射管31与第一接收管32配合进行状态检测的示意图。图6为发射管31与第二接收管33配合进行状态检测的示意图。
27.如图5所示,控制器40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即mcu_emitter1)控制开关电路60闭合从而发射管31发射光线,第一接收管32的第一电信号输出端口(即adoptor1)通过采样电阻r2转换为电平信号再通过第一采样端口(mcu_adoptor1)反馈给控制器40,控制器40获取由第一接收管32检测到的第一电平。
28.如图6所示,控制器40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即mcu_emitter1)控制开关电路60闭合从而发射管31发射光线,第二接收管33的第一电信号输出端口(即adoptor2)通过采样电阻r3转换为电平信号再通过第二采样端口(即mcu_adoptor2)反馈给控制器40,控制器40获取由第二接收管33检测到的第二电平。
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40在获取到第一电平以及第二电平后,即可以根据该第一电平以及第二电平来判断所述便携式打印机的状态。
3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40先根据第一电平以及第二电平判断所述发射管31发出的光线是否被所述第一接收管32或者所述第二接收管33所接收到。其中,如果所述发射管31发出的光线被所述第一接收管32或者第二接收管33接收,则第一接收管32对应的第一电平将大于第一阈值,第二接收管33对应的第二电平将大于第二阈值(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具体视情况而定),反之则说明发射管31发出的光线未被所述第一接收管32或者第二接收管33接收。因此,当所述第一接收管32以及第二接收管33均未接收到所述发射管31发射的光线时,说明此时便携式打印机处于开盖状态。当所述第一接收管32接收到所述发射管31发射的光线而第二接收管33未接收到所述发射管31发射的光线时,说明此时便携式打印机处于合盖且无纸状态(在无纸状态下,发射管31发射的光线无法反射被第二接收管32接收)。当判定所述第一接收管32与所述第二接收管33均接收到所述发射管31发射的光线时,判断便携式打印机处于合盖且有纸状态(所述发射管31发射的光线可透射打印介质后被所述第一接收管32接收,同时经打印介质反射后被所述第二接收管33接收)。
31.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打印机,在打印通道50的两侧设置第一接收管32以及第二接收管33以及在打印通道50的其中一侧设置发射管31,再通过发射管31与第一接收管32以及第二接收管33之间的收发关系来同时判断便携式打印机的开合盖状态以及有无纸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不会对便携式打印机的整体体积以及结构设计带来额外的要求,且能够节省整体的生产成本。
32.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做更进一步的描述。
3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便携式打印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打印通道50内的打印头、走纸胶辊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10内的与所述控制器40电气连接的走纸电机,所述打印头与所述走纸胶辊位于所述打印通道50的两侧,所述走纸电机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走纸胶辊实现传动连接。
34.其中,在需要打印时,所述走纸胶辊在走纸电机的传动下,驱动打印介质在打印通道50内进行走纸,所述打印头沿靠近打印介质的方向移动,并通过选择性的使加热头处于工作状态,从而使得待打印的内容再现于打印介质上。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打印机还可以包括电源或者打印机工作所需的其他外围结构,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3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打印机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10或者上壳盖20上,并与所述控制器40电气连接;
37.所述指示灯可用于在所述便携式打印机处于开盖或者缺纸时,发出灯光提示。
38.其中,所述指示灯可为led灯,当所述控制器40在判断所述便携式打印机处于开盖或者缺纸时,其可以控制所述指示灯进行闪烁或者长亮来提示用户。
3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壳盖20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主体连接;所述上壳盖20的另一端形成一朝向所述壳体主体10的凸块21,所述凸块21向外的第一侧面22在扣合时与所述壳体主体10形成所述打印通道50以及出纸口;所述凸块21与所述第一侧面22相对的第二侧面23至所述上壳盖10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4;所述壳体主体10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槽24对应的第二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与所述第二凹槽24配合形成一用于容置打印介质的储纸仓12。
40.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块21可用于设置发射管31以及打印头组件等相关打印部件,所述壳体主体10形成有一类似斜坡的结构,以与所述凸块21的第一侧面22形成倾斜向上的打印通道50。所述打印通道50连通至储纸仓12,所述储纸仓12由上壳盖20上的第一凹槽11和壳体主体10上的第二凹槽24两部分空间共同构成,可以使得整个储纸仓12的空间更大,从而可以放置更大的纸卷,降低了更换纸卷的频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