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0158发布日期:2021-05-07 19:4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印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



背景技术:

丝印机的应用越来越多,印刷工艺是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可透过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能透过油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油墨,用刮板对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匀速移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

现有技术中,手机玻璃盖板的加工过程包括来料加工、玻璃盖板倒角、开孔、钢化、抛光、丝印、镀膜和清洗等操作,目前,手机玻璃盖板的丝印设备分大都为半自动设备,大部分的厂家在生产手机盖板时,都是采用逐个加工的操作方法,人工一次只能取放一片产品,人工取放产品时印刷机有等待时间,生产效率低下;另外,手机盖板大部分是直接放置在丝印台板上,在印刷过程中手机盖板易松动,导致印刷不准确,降低成品率,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生产效率高、印刷精准、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丝印角度的自动化丝印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包括机架、丝印台板、载料板、上料抓取机构、可调节丝印装置以及下料抓取机构,所述丝印台板设于机架中部,所述载料板设于丝印台板右侧的机架上,所述上料抓取机构设于丝印台板与载料板之间,所述可调节丝印装置设于丝印台板上方的机架上,所述下料抓取机构设于丝印台板左侧的机架上;

其中,所述可调节丝印装置包括升降直线模组、第一横向移动机构、第一升降移动机构以及微调印刷机构,所述升降直线模组设于丝印台板背侧的机架上,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设于升降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通过第一升降移动机构与微调印刷机构连接;

所述微调印刷机构包括固定臂、第一印刷组件及第二印刷组件,所述第一印刷组件及第二印刷组件分别设于固定臂两侧,所述第一印刷组件及第二印刷组件均包括第一气缸、第一连接块、两根导杆、第二连接块、翻转架、锁紧旋钮、定位架以及印刷刮板,所述第一气缸设于固定臂内,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端与第一连接块连接,两根所述导杆的顶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两侧连接,两根所述导杆的底端分别贯穿固定臂并与第二连接块两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两端分别设有销轴,所述翻转架顶部设有与销轴适配的夹持块,所述印刷刮板顶部设有与翻转架适配的滑槽,所述定位架套设在翻转架上,且所述定位架底部两侧分别与滑槽底部卡接,所述锁紧旋钮穿过定位架顶部并与翻转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印台板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手机盖板的第一安置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化丝印设备中,所述载料板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手机盖板的第二安置槽。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化丝印设备中,所述导杆上分别设有便于识别高度的刻度线。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化丝印设备中,所述上料抓取机构包括第二横向移动机构、第二升降移动机构、安装臂、两个第一固定架及若干第一吸盘,所述第二横向移动机构设于丝印台板右侧的机架上,所述第二横向移动机构通过第二升降移动机构与安装臂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平行设于安装臂两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架分别与安装臂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分别设有便于第一吸盘移动调节的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吸盘分别设于第一腰型孔上。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化丝印设备中,所述下料抓取机构包括第三横向移动机构、l型安装板、第二固定架及若干第二吸盘,所述第三横向移动机构设于丝印台板左侧的机架上,所述l型安装板的一端与第三横向移动机构连接,所述l型安装板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有便于第二吸盘移动调节的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吸盘设于第二腰型孔上。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化丝印设备中,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第二横向移动机构及第三横向移动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安装架、伺服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同步带、滑轨、滑块、夹板及安装座,所述伺服电机设于安装架一侧的背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带轮连接,所述从动带轮设于安装架的另一侧,所述主动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带轮连接,所述滑轨设于安装架内,且所述滑轨位于同步带内,所述安装座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所述夹板的一端与同步带夹持连接,所述夹板的另一端与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化丝印设备中,所述第一升降移动机构与第二升降移动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底板、滑台气缸及连接板,所述滑台气缸的固定端与底板连接,所述滑台气缸的活动端与连接板连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化丝印设备中,所述安装臂上设有便于移动调节第一固定架位置的第三腰型孔。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设于手机盖板生产流水线的下游工序,待丝印的手机盖板可放置在载料板上,上料抓取机构可自动将载料板上的手机盖板吸附至丝印台板上的第一安置槽内,可调节丝印装置可自动对丝印台板上的手机盖板进行印刷,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印刷刮板的角度;第一安置槽的设置,可提高手机盖板的定位稳定性,防止手机盖板在印刷过程中产生移位,降低印刷的精确性;当印刷完成后,下料抓取机构可将手机盖板自动送至下一步工序,收料方便;整体自动化程度高、夹持稳定、印刷精准、有效提高手机盖板的丝印效率,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抓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抓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化丝印设备,包括机架1、丝印台板2、载料板3、上料抓取机构4、可调节丝印装置5以及下料抓取机构6,所述丝印台板2设于机架1中部,所述载料板3设于丝印台板2右侧的机架1上,所述上料抓取机构4设于丝印台板2与载料板3之间,所述可调节丝印装置5设于丝印台板2上方的机架1上,所述下料抓取机构6设于丝印台板2左侧的机架1上。本实施例中,本丝印设备可设于手机盖板生产流水线的下游工序,待丝印的手机盖板可放置在载料板3上,上料抓取机构4可自动将载料板3上的手机盖板吸附至丝印台板2上,可调节丝印装置5可自动对丝印台板2上的手机盖板进行印刷,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可调节丝印装置5的角度;当印刷完成后,下料抓取机构6可将手机盖板自动送至下一步工序。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抓取机构4包括第二横向移动机构41、第二升降移动机构42、安装臂43、两个第一固定架44及若干第一吸盘45,所述第二横向移动机构41设于丝印台板2右侧的机架1上,所述第二横向移动机构41通过第二升降移动机构42与安装臂43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44平行设于安装臂43两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架44分别与安装臂43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架44上分别设有便于第一吸盘45移动调节的第一腰型孔440,所述第一吸盘45分别设于第一腰型孔440上。本实施例中,上料抓取机构4可将载料板3上的手机盖板自动吸附夹持至丝印台板2上进行印刷。具体的,当需要吸附手机盖板进行上料时,第二横向移动机构41可带动第一吸盘45横向移动至载料板3的上方,然后第二升降移动机构42带动第一吸盘45下降,使第一吸盘45将手机盖板吸附夹持,第二升降移动机构42带动第一吸盘45上升,接着第二横向移动机构41往回移动至丝印台板2的上方,第二升降移动机构42带动第一吸盘45下降,第一吸盘45将手机盖板放置在丝印台板2上,从而实现手机盖板的自动上料操作。

如图1及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载料板3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手机盖板的第二安置槽30。本实施例中,第二安置槽30的设置,可提高上料抓取机构4对手机盖板吸附夹持的精确性,防止在夹持过程中手机盖板发生移位。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载料板3上设有四个第二安置槽30,每一个第二安置槽30内可放置一个手机盖板,相应的,上料抓取机构4设有八个第一吸盘45,每两个第一吸盘45可对一个手机盖板进行吸附夹持。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臂43上设有便于移动调节第一固定架44位置的第三腰型孔430。本实施例中,第三腰型孔430的设置,可方便用户调节第一固定架44的位置,使得第一固定架44上的第一吸盘45可正对于第二安置槽30的上方,方便用户调节第一吸盘45的位置。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可调节丝印装置5包括升降直线模组51、第一横向移动机构52、第一升降移动机构53以及微调印刷机构54,所述升降直线模组51设于丝印台板2背侧的机架1上,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52设于升降直线模组51上,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52通过第一升降移动机构53与微调印刷机构54连接。本实施例中,升降直线模组51及第一升降移动机构53可带动微调印刷机构54实现升降移动,第一横向移动机构52可带动微调印刷机构54左右移动,使微调印刷机构54可实现对手机盖板的丝印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升降直线模组51可对微调印刷机构54实现粗调升降移动,第一升降移动机构53可对微调印刷机构54实现精调升降移动。

如图2所示,所述微调印刷机构54包括固定臂543、第一印刷组件541及第二印刷组件542,所述第一印刷组件541及第二印刷组件542分别设于固定臂543两侧,所述第一印刷组件541及第二印刷组件542均包括第一气缸5411、第一连接块5412、两根导杆5413、第二连接块5414、翻转架5415、锁紧旋钮5416、定位架5417以及印刷刮板5418,所述第一气缸5411设于固定臂543内,所述第一气缸5411的活塞端与第一连接块5412连接,两根所述导杆5413的顶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块5412两侧连接,两根所述导杆5413的底端分别贯穿固定臂543并与第二连接块5414两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5414两端分别设有销轴5410,所述翻转架5415顶部设有与销轴5410适配的夹持块5419,所述印刷刮板5418顶部设有与翻转架5415适配的滑槽5400,所述定位架5417套设在翻转架5415上,且所述定位架5417底部两侧分别与滑槽5400底部卡接,所述锁紧旋钮5416穿过定位架5417顶部并与翻转架5415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丝印台板2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手机盖板的第一安置槽20。本实施例中,上料夹持机构4可将手机盖板放置在第一安置槽20中,第一安置槽20的设置,可提高手机盖板的定位稳定性,防止手机盖板在印刷过程中产生移位,降低印刷的精确性。第一印刷组件541及第二印刷组件542可同时对第一安置槽20中的手机盖板进行丝印印刷,采用双印刷组件同时印刷的设置,有效提高手机盖板丝印的效率及质量。同时,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印刷刮板5418的高度及角度,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厚度及形状手机盖板进行印刷的需求。具体的,第一气缸5411可通过导杆5413带动翻转架5415实现升降,由此实现印刷刮板5418的高度调节;翻转架5415通过夹持块5419与第二连接块5414两端的销轴5410铰接,用户可翻转调节翻转架5415的角度,以方便调节印刷刮板5418的角度。锁紧旋钮5416及定位架5417的设置,可方便用户更换磨损严重的印刷刮板5418,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导杆5413上分别设有便于识别高度的刻度线5401。本实施例中,刻度线5401的设置,可方便用户直观的了解印刷刮板5418的高度。

如图1及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抓取机构6包括第三横向移动机构61、l型安装板62、第二固定架63及若干第二吸盘64,所述第三横向移动机构61设于丝印台板2左侧的机架1上,所述l型安装板62的一端与第三横向移动机构61连接,所述l型安装板62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架63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63上设有便于第二吸盘64移动调节的第二腰型孔630,所述第二吸盘64设于第二腰型孔630上。本实施例中,当手机盖板完成丝印时,下料抓取机构6可自动将手机盖板吸附移送至下一步工序。具体的,第三横向移动机构61可带动第二吸盘64移送至丝印台板2的上方,然后第二吸盘64通过抽吸作用将手机盖板进行吸附,接着第三横向移动机构611返回横向移动,将第二吸盘64吸附的手机盖板放置到下一步工序中。

如图1及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移动机构52、第二横向移动机构41及第三横向移动机构61结构相同,均包括安装架611、伺服电机612、主动带轮613、从动带轮614、同步带615、滑轨616、滑块617、夹板618及安装座619,所述伺服电机612设于安装架611一侧的背部,所述伺服电机612的输出轴与主动带轮613连接,所述从动带轮614设于安装架611的另一侧,所述主动带轮613通过同步带615与从动带轮614连接,所述滑轨616设于安装架611内,且所述滑轨616位于同步带615内,所述安装座611通过滑块617与滑轨616连接,所述夹板618的一端与同步带615夹持连接,所述夹板618的另一端与安装座619通过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横向移动机构52、第二横向移动机构41及第三横向移动机构61的结构及运动原理相同,均通过伺服电机612带动主动带轮613转动,由于主动带轮613通过同步带615与从动带轮614连接,进而带动同步带615实现环形转动,同步带615转动时,可通过夹板618带动安装座619在同步带615上实现横向移动;滑轨616及滑块617的设置,可提高安装座619横向移动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移动机构53与第二升降移动机构42结构相同,均包括底板421、滑台气缸422及连接板423,所述滑台气缸422的固定端与底板421连接,所述滑台气缸422的活动端与连接板423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移动机构53与第二升降移动机构42的结构及运动原理相同,均通过滑台气缸422的伸缩作用实现连接板423的升降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升降移动机构42中的底板421一端与第二横向移动机构41连接,底板421的另一端与滑台气缸422的固定端连接,第二升降移动机构42中的连接板423一端与滑台气缸422的活动端连接,连接板423的另一端与安装臂43连接。第一升降移动机构53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与第二升降移动机构42相同,本实施例不作过多赘述。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设于手机盖板生产流水线的下游工序,待丝印的手机盖板可放置在载料板上,上料抓取机构可自动将载料板上的手机盖板吸附至丝印台板上的第一安置槽内,可调节丝印装置可自动对丝印台板上的手机盖板进行印刷,用户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印刷刮板的角度;第一安置槽的设置,可提高手机盖板的定位稳定性,防止手机盖板在印刷过程中产生移位,降低印刷的精确性;当印刷完成后,下料抓取机构可将手机盖板自动送至下一步工序,收料方便;整体自动化程度高、夹持稳定、印刷精准、有效提高手机盖板的丝印效率,可推广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