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面式丝网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7419发布日期:2021-02-18 21:35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桌面式丝网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网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丝网印刷由五大要素构成,丝网印版、刮刀、油墨、印刷台以及承印物。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可透过油墨,非图文部分网孔不能透过油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
[0003]
在研发新产品印刷工艺等应用场景下,往往需要小型的桌面式丝网印刷设备投入小批量生产。但现有丝网印刷设备一般体积较大,目前适宜置于桌面操作的都是丝网手印台,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但是,现有的丝网手印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调整精度低,操作不便捷等问题:比如,其放置承印物的印刷台是一个简单的支撑平面。放置承印物时,对承印物的定位不方便,印刷中难以杜绝承印物的误动现象,定位可靠性有待提高;同时桌面式网印设备体积小导致机构的运行空间小,目前没有发现有适宜桌面设备的印刷机头,难以实现刮刀的自动往返,也难以实现刮刀空间位置和姿态的精准、稳定调节控制;手印台都是采用手持刮板(刀)完成相应工作。
[0004]
现有技术中大型的(非桌面式)丝网印刷设备中,印刷机头装置刮刀、回墨刀(墨刀)。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0605904a)公开的“一种全自动丝网印刷机”,该文献结合其说明书附图7、9对现有印刷机头18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机头18上分别设置有印刷气缸31、回墨气缸32,分别用于驱动进行印刷、回墨,机头18上在印刷气缸31和回墨气缸32底端处连接设置有墨刀30和刮刀35,且气缸与墨刀30和刮刀35的连接杆上还设置有平衡手柄36;机头18顶部还设置有用于调节气缸压力的压力调节手柄34。机头18从印刷平台的一侧运动到另一侧进行印刷动作时,印刷气缸31控制刮刀35伸出状态,墨刀30处于初始缩状态,电气比例阀39控制刮刀35印刷压力。刮刀35完成印刷动作后气缸控制它回到初始状态,而回墨气缸32控制墨刀30把油墨从现在位置刮回平台的初始位置,然后墨刀30回到初始位置,依次循环。
[0005]
由上可知,现有印刷机头是通过电气比例阀39控制刮刀35印刷压力、通过压力调节手柄34调节气缸压力、通过平衡手柄36调节墨刀30和刮刀35左右两端的高度平衡。但是这种调节方式的调节精度难以达到要求;同时,墨刀30和刮刀35工作中受力可能发生姿态变化,不能稳定可靠地保持已经调整好的工作姿态,不能始终保持稳定的印刷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巧的桌面式丝网印刷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调节控制精准、稳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桌面式丝网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刷机头、印刷台、网版定位机构;
[0007]
所述印刷机头的基板后端铰接在滑动框座上,基板前端两侧通过基板姿态调节螺栓连接滑动框座,基板两侧挂板的弧形悬挂槽悬挂在滑动框座两侧对应的悬挂销上;滑动
框座装置在机头导轨上,机头电机通过丝杠机构带动滑动框座沿机头导轨往复运动;
[0008]
印刷机头包括装置刮刀的刮刀座及其刮刀升降气缸,所述刮刀升降气缸固装在基板上,所述刮刀升降气缸采用行程可调气缸,行程可调气缸的调节螺母上设有防松螺母,行程可调气缸的顶端盖和调节螺母侧面上对应设有调节刻度标识;所述刮刀升降气缸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刮刀座,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板、平衡板和活动刀架:
[0009]
所述行程可调气缸的活塞杆底端连接升降板,升降板的两端分别固装导向杆,导向杆套装在导向滑套内,导向滑套固装在所述基板上;
[0010]
升降板下方设有平衡板,平衡板的中心转轴吊装在升降板上,所述中心转轴两侧对称设有平衡调节组件,所述平衡调节组件包括固装在升降板上的方形的滚珠滑套,滚珠滑套上装置手动平衡螺杆及其配套的平衡螺母,手动平衡螺杆的底端作用于平衡方杆的顶端,平衡方杆的底部端柱套装在平衡板上的平衡孔内,平衡方杆中部套装在滚珠滑套内,平衡方杆设有止退螺栓,止退螺栓设有锁定手柄;两个平衡孔在中心转轴两侧对称设置;平衡板上的中心转轴两侧对称设置压簧安装盲孔,压簧安装盲孔位于平衡孔和中心转轴之间,压簧安装盲孔内装配压簧,压簧的上端作用于升降板底面;
[0011]
平衡板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固装端板,端板上设有弧形腰孔和安装孔;活动刀架两端的端面上设有可调转动轴和锁紧螺钉,可调转动轴套装在安装孔内,锁紧螺钉穿过弧形腰孔连接锁紧螺孔;
[0012]
所述刮刀座通过快速夹头安装在活动刀架上;
[0013]
装置回墨刀的回墨刀座的顶端面连接回墨刀升降气缸,回墨刀升降气缸设有调节活塞杆行程的手柄螺栓,回墨刀升降气缸固装于基板上;
[0014]
所述印刷台装置在印刷台导轨上,由印刷台气缸驱动沿印刷台导轨往复运动;印刷台包括放置承印物的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的中间区域内分布若干通孔;所述支撑平面的下方设有对应形状的盒体,盒体开放的上端口由支撑平面封盖,盒体内腔与高压风机连通构成真空腔;
[0015]
所述网版定位机构包括网版定位框,网版定位框两侧通过连接件分别悬吊在两个网版导柱架上,两个网版导柱架设有网版高度调节手柄螺栓;印刷网版置于网版定位框上面,网版定位框上方的网版下压气缸在垂直方向将印刷网板压紧在网版定位框上;网版定位框前后两端对应设有行程可调气缸驱动的水平顶轮,网版定位框左右两侧对应设有行程可调气缸驱动的水平顶轮,所述水平顶轮设有行程百分表。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
通过调节机构各组件严密精准的协作,可以实现刮刀和回墨刀的升降高度调节、左右方向的高度平衡调节、前后方向的俯仰姿态调节,三种调节都能实现调节精准、锁定牢靠、工作稳定;
[0018]
附加盒体对支撑平面提供可靠支撑的同时,内腔构成真空负压腔,通过支撑平面上的通孔对承印物形成可靠的吸附定位作用;网版高度调节手柄螺栓可以调节网版与支撑平台(承印物)之间的平行度及之间的距离(网距);前后左右对应设置的水平顶轮在水平方向上夹紧网版定位框,并可以调节网版定位框的水平位置,并通过百分表监测读出精准数据;
[0019]
网版导柱架的上吊与网版下压气缸的下压在垂直方向上对应作用、前后左右对应
设置的水平顶轮在水平方向上对应作用,使得网版的高度、左右、前后位置调节精准且稳定可靠;
[0020]
该设备集成度高、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巧、配合协作精密,有效实现了桌面使用的目的;同时各工作机构的连接锁定方便、精准、可靠,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印刷精度,方便、有效地提高印刷质量。
[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做出详细的说明。
[0022]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3]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4]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桌面式丝网印刷设备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桌面式丝网印刷设备整体内部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印刷台处于透明外罩的外面、便于取放承印物的工作位置);
[0027]
图3为桌面式丝网印刷设备整体内部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印刷台处于透明外罩的内部、承印物进行印刷的工作位置);
[0028]
图4为滑动框座143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桌面式丝网印刷设备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为印刷机头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为调节机构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为平衡调节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
图9为调节机构的整体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参见附图,反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桌面式丝网印刷设备主要包括印刷机头1、印刷台2、网版定位机构3三个部分;设备前低后高,设有大圆弧上翻的透明外罩4,设备两侧开设用于调节的小门5,前部低台上设置各个气缸和电机的控制按钮6和显示屏7、百分表8。
[0035]
下面对印刷机头1、印刷台2、网版定位机构3三个部分的结构分述如下:
[0036]
第一部分:印刷机头
[0037]
印刷机头1包括装置刮刀100的刮刀座101及其刮刀升降气缸102、装置回墨刀160
的回墨刀座161及其回墨刀升降气缸162。印刷机头从印刷台2的前端运动到后端时,刮刀升降气缸102控制刮刀100处于下伸状态完成印刷动作,此时回墨刀160处于初始上缩状态;
[0038]
印刷机头1从印刷台2的后端返回到前端时,刮刀100完成印刷动作后气缸控制它回到初始上缩状态,而回墨刀升降气缸162控制回墨刀160处于下伸状态把印刷网版(图中未显示)上的油墨从后端位置刮回印刷台2的前端位置,然后回墨刀160回到初始位置,依次循环。
[0039]
为了实现上述往返运动,所述印刷机头1的基板141的后端通过合页142铰接在滑动框座143上,基板141的前端两侧通过基板姿态调节螺栓144连接滑动框座143上的螺栓孔145,基板141两侧挂板146的弧形悬挂槽147悬挂在滑动框座两侧对应的悬挂销148上;滑动框座143通过滑块149装置在机头导轨150上,机头电机151通过丝杠机构152带动滑动框座143沿机头导轨150往复运动。
[0040]
同时,还可以通过拧动所述基板姿态调节螺栓144,对印刷机头1的整体姿态进行调节。拧紧或拧松基板姿态调节螺栓144时,基板141后端绕合页142转动,悬挂销148在弧形悬挂槽147上的悬挂位置随之变化,确保印刷机头1的前端一直能够得到稳定的悬挂支撑。
[0041]
所述刮刀升降气缸102采用行程可调气缸,刮刀升降气缸102的调节螺母103上设有防松螺母104,刮刀升降气缸102的顶端盖105和调节螺母103侧面上对应设有调节刻度标识:调节螺母103侧面圆周分为十格刻度并标注数字,顶端盖105上刻有十字标线与所述十格刻度对应,从而便于精准地量化调节气缸行程。
[0042]
所述刮刀升降气缸102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所述刮刀座101,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升降板106、平衡板107和活动刀架108,其中:
[0043]
所述刮刀升降气缸102的活塞杆底端连接升降板106,升降板106的两端分别固装导向杆109,导向杆109套装在导向滑套110和防尘胶套111内,导向滑套110固装在所述基板141上。刮刀升降气缸102通过升降板106带动平衡板107和活动刀架108、刮刀座101等组件沿导向杆和导向滑套升降,实现精准稳定的升降,调节刮刀高度。
[0044]
升降板106下方设有平衡板107,平衡板107的中心转轴112通过轴承座113吊装在升降板106上,所述中心转轴112的两侧对称设有平衡调节组件,所述平衡调节组件包括固装在升降板106上的方形的滚珠滑套114,滚珠滑套114上装置手动平衡螺杆115及其配套的平衡螺母116,手动平衡螺杆115的底端作用于平衡方杆117的顶端,平衡方杆117的底部端柱套装在平衡板107上的平衡孔118内,平衡方杆117的中部套装在滚珠滑套114内;两个平衡孔118在中心转轴112两侧对称设置;平衡板107上的中心转轴112的两侧对称设置压簧安装盲孔119,压簧安装盲孔119位于平衡孔118和中心转轴112之间,压簧安装盲孔119内装配压簧120,压簧120的上端作用于升降板106的底面。平衡方杆117的侧面设有止退螺栓,止退螺栓设有锁定手柄138,拧紧锁定手柄138,使得止退螺栓穿过升降板106的侧面顶住平衡方杆117的侧面,从而固定平衡方杆117上下方向的位置。
[0045]
需要调节时松开锁定手柄138,放松平衡方杆117,在压簧120等组件的协作下,调节手动平衡螺杆115,通过平衡方杆117的传导,即可调整平衡板107中心转轴112左右方向两侧高度的平衡。从而使得下方联动的活动刀架108、刮刀座101及其刮刀100保持左右高度平衡。
[0046]
平衡板107两端的端面上分别固装螺栓121固定的端板122,端板122上设有弧形腰
孔123和安装孔124;活动刀架108两端的端面上设有可调转动轴126和锁紧螺钉127,可调转动轴126套装在安装孔124内,锁紧螺钉127穿过弧形腰孔123连接锁紧螺孔128。用螺丝刀拧动可调转动轴126,转动活动刀架108,然后拧紧锁紧螺钉127。即可在0~60度范围内任意调节刮刀100的前后方向的俯仰姿态。
[0047]
所述刮刀座101通过快速夹头130安装在活动刀架108上。
[0048]
所述回墨刀座161的顶端面连接回墨刀升降气缸162,回墨刀升降气缸162设有调节活塞杆行程的手柄螺栓163,手柄螺栓163同样设有刻度标识;回墨刀升降气缸162固装在基板141上。
[0049]
通过调节机构各组件严密精准的协作,可以实现刮刀和回墨刀的升降高度调节、左右方向的高度平衡调节、前后方向的俯仰姿态调节,三种调节都能实现调节精准、锁定牢靠、工作稳定;而且设备集成度高、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巧;同时调节机构与刮刀座和回墨刀座的连接锁定方便、精准、可靠;故而该印刷机头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印刷精度,方便、有效地提高印刷质量。
[0050]
第二部分:印刷台
[0051]
支承丝网印刷的承印物(图中未显示)的印刷台2装置在印刷台导轨200上,印刷台2在印刷台气缸(图中未显示)的驱动下沿印刷台导轨200往复运动,在外部的低台区域进行取放承印物的工作,到内部印刷机头1的下方完成印刷。印刷台2包括支撑平面201和盒体203,所述支撑平面201的中间区域内均匀矩阵分布若干通孔202。所述支撑平面201的下方设有对应形状的盒体203,盒体203开放的上端口由支撑平面201封盖,支撑平面201和盒体203由螺栓紧密连接,使得盒体对支撑平面提供可靠支撑。盒体203的内腔与高压风机(图中未显示)连通构成的真空负压腔对支撑平面上的承印物形成可靠的吸附定位作用。盒体203的内腔与高压风机的连通方式可以是:盒体底部开口通过风管连接高压风机。
[0052]
第三部分:网版定位机构
[0053]
所述网版定位机构3包括网版定位框301,网版定位框301两侧通过连接件302分别悬吊在两个网版导柱架303上,两个网版导柱架303设有网版高度调节手柄螺栓304。印刷网版(图中未显示)置于网版定位框301的上面,网版定位框301上方的四个(每侧两个)网版下压气缸305在垂直方向将印刷网板压紧在网版定位框301上。
[0054]
该种结构形式使得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网版高度调节手柄螺栓304可以精准调节网版定位框301(印刷网版)与支撑平面201(承印物)之间的平行度,还可以调节两者之间的上下距离(网距)。
[0055]
网版定位框301前后两端分别对应设有两个水平顶轮306,网版定位框301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有一个水平顶轮306,各个水平顶轮306都是由顶轮气缸307驱动,顶轮气缸307采用行程可调气缸。各个水平顶轮306都设有监测顶轮行程的百分表8。前后左右对应设置的六个水平顶轮在水平方向上夹紧网版定位框301,可以调节网版定位框301的水平位置,并通过百分表8监测读出精准数据。
[0056]
网版导柱架303的上吊与网版下压气缸305的下压在垂直方向上对应作用、前后左右对应设置的水平顶轮306在水平方向上对应作用,使得网版定位框301(印刷网版)的高度、左右、前后位置调节精准且稳定可靠。
[0057]
上述的实现方式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
实用新型做出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或者变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