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59622发布日期:2021-03-16 22:17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滴生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打印机是将墨水等液体发射到纸张等载体上的装置,常见的有喷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等,其中的喷墨打印机作为一种液体发射装置,在办公和印刷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见的喷墨打印机包括输纸机构、字车结构,主控电路以及作为核心元件的喷墨机构等,而喷墨机构中的墨水在热装置或机械装置等挤压作用下,不易得到控制,容易引起液体泄漏,造成效率下降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加热部件加工难度大、维修成本高。

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高速液滴生成装置,替代加热装置、机械结构等部件,通过液面附近的液面破碎射流完成液滴的发射和输送,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系列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包括空泡发生器、发射箱3、补液箱1、连接管12、气泵6、输气管5、控制器10和喷嘴4,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泡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发射箱3侧壁上,包括电源11,用于在所述发射箱3内产生空泡;

所述连接管12设置在所述发射箱3的底部,用于连接发射箱3与补液箱1形成连通器;

所述喷嘴4设置在所述发射箱3的中心,用于控制液滴或射流的喷出;

所述输气管5设置在发射箱3侧壁上并与所述气泵6连接,用于在液面下生成单个气泡。

优选的,所述空泡发生器还包括电极7和基座8,所述电极7包括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均设置在所述基座8上;所述基座8设置在发射箱3侧壁上;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相对设置,且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均与所述电源11连接。

优选的,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位于输气管5以下,并保持距输气管5的距离h为1mm-10mm。

优选的,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0.01mm-10mm。

优选的,所述发射箱3的轴线穿过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输气管5的端口。

优选的,所述电源11通过连接线9分别与所述正极电极和以及所述负极电极连接,并通过连接线9与气泵6和控制器10连接。

优选的,将所述空泡发生器替换为激波发生器7-1,所述激波发生器7-1为高能激波发生器,所述激波发生器7-1设置在所述发射箱3的底部,用于在所述发射箱3内产生高能激波;所述电源11通过连接线9分别与控制器10以及激波发生器7-1连接;所述激波发生器7-1设置在输气管5以下,并保持距输气管5的距离h为1mm-20mm;所述发射箱3的轴线穿过输气管5的端口以及激波发生器7-1的轴线。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10设置在所述发射箱3外,通过连接线9分别与电源11和气泵6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5位于自由液面以下,并保持距液面的距离s为1mm-6mm。

优选的,所述电源11设于所述发射箱3外壁上,所述电源11为可调直流脉冲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通过空泡发生器在发射箱内的液面下气泡附近制造空泡,使得气泡上方的液面发生破裂形成液滴和射流,向上高速运动。在空泡爆炸时,液面下方的气泡发生破裂,液面形成了液滴(射流)和水裙,液滴竖直向上飞出,水裙向四周发散运动,喷嘴用于控制单个液滴或射流的喷出,此装置保证了液滴或射流发射的可控性、稳定性和高速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通过激波发生器在发射箱内的液面下气泡附近制造激波,使得气泡上方的液面发生破裂形成液滴和射流,向上高速运动。在激波经过时,液面下方的气泡发生破裂,液面形成了液滴(射流)和水裙,液滴竖直向上飞出,水裙向四周发散运动,喷嘴用于控制单个液滴或射流的喷出,此装置保证了液滴或射流发射的可控性、稳定性和高速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1:补液箱;2:注水口;3:发射箱;4:喷嘴;5:输气管;6:气泵;7:电极;8:基座;9:连接线;10:控制器;11:电源;12:连接管;7-1:激波发生器;8-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以及方位性的词语均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包括空泡发生器、发射箱3、补液箱1、连接管12、气泵6、输气管5、控制器10和喷嘴4,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泡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发射箱3侧壁上,包括电源11,用于在所述发射箱3内产生空泡;

所述连接管12设置在所述发射箱3的底部,用于连接发射箱3与补液箱1形成连通器;所述补液箱1的顶部开设有注水口2,用于补液箱1中液体的补充;

所述喷嘴4设置在所述发射箱3的中心,用于控制液滴或射流的喷出;

所述输气管5设置在发射箱3侧壁上并与所述气泵6连接,用于在液面下生成单个气泡。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10设置在所述发射箱3外,通过连接线9分别与电源11和气泵6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5位于自由液面以下,并保持距液面的距离s为1mm-6mm。

优选的,所述电源11设于所述发射箱3外壁上,所述电源11为可调直流脉冲电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所述空泡发生器还包括电极7和基座8,所述电极7包括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均设置在所述基座8上;所述基座8设置在发射箱3侧壁上;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相对设置,且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均与所述电源11连接。

其中,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位于输气管5以下,并保持距输气管5的距离h为1mm-10mm。

其中,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为0.01mm-10mm。

其中,所述发射箱3的轴线穿过所述正极电极和所述负极电极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输气管5的端口。

其中,所述电源11通过连接线9分别与所述正极电极和以及所述负极电极连接,并通过连接线9与气泵6和控制器10连接。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高速液滴生成装置,将所述空泡发生器替换为激波发生器7-1,所述激波发生器7-1为高能激波发生器,所述激波发生器7-1设置在所述发射箱3的底部,用于在所述发射箱3内产生高能激波;所述电源11通过连接线9分别与控制器10以及激波发生器7-1连接;所述激波发生器7-1设置在输气管5以下,并保持距输气管5的距离h为1mm-20mm;所述发射箱3的轴线穿过输气管5的端口以及激波发生器7-1的轴线,所述补液箱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排水口8-1,用于液体的排出。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