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盒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6933发布日期:2021-08-13 16:04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墨盒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打印机需求越来越大,打印机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在打印机的使用过程中,墨盒作为打印机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并最终完成打印的部件,是一种重要的耗材。而现有的墨盒,在安装于打印机上的打印机字车座时,通常采用弹性卡扣来实现与打印机字车座的安装连接。弹性卡扣分别是与墨盒一体注塑成型和分插式组装成型,打印机字车座上对应设置与弹性卡扣配合的卡接部。

上述的墨盒存在如下的缺陷:弹性卡扣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墨盒在反复安装过程中,弹性卡扣反复活动变形,会导致弹性损失,严重的还可能会断裂;分插式卡扣在组装过程中,塑性变形,尺寸出现偏差,导致墨盒无法无法固定在打印机字车座,严重的还会因为尺寸偏差,损坏打印机字车电触点弹片。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墨盒的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的安装结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盒的安装结构,包括墨盒和打印机字车座,所述墨盒插装于所述打印机字车座内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端设有若干第一插装槽,所述第一插装槽的一侧壁设有第三限位凸块,所述第一插装槽的另一侧壁设有第四限位凸块;所述墨盒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插装部,所述第一插装部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插装部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凸块;在所述墨盒插装于容纳腔时,所述第一插装部插装于所述第一插装槽,所述第一限位凸块卡接于所述第三限位凸块,所述第二限位凸块卡接于所述第四限位凸块,所述第一插装部底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插装槽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装部设有第一限位台,在所述墨盒插装于所述容纳腔时,所述第一限位台抵接于所述第一插装槽侧壁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装部设有芯片凹槽,所述芯片凹槽用于安装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装部设有向内凹陷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用以容许手掌穿过,方便装卸所述墨盒。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第二端设有若干第二插装槽,所述墨盒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插装部,在所述墨盒插装于所述容纳腔时,所述第二插装部插装于第二插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墨盒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限位台,在所述墨盒插装于容纳腔时,所述第二限位台抵接于所述第二插装槽侧壁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第二端设有限位平台,所述墨盒的第二端设有第三限位台,在所述墨盒插装于容纳腔时,所述第三限位台抵接于限位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底部设有进墨口,所述墨盒底部设有出墨口,所述出墨口处设有第一密封装置;在所述墨盒插装于容纳腔时,所述第一密封装置一端抵顶于所述进墨口,所述第一密封装置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出墨口。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内的进墨口处设有限位凹槽,所述出墨口两端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抵接于所述限位凹槽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底部还设有第一电接触点,所述墨盒底部还设有第二电接触点,在所述墨盒插装于容纳腔时,所述第一电接触点接触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接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墨盒顶部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用于容许墨水穿过,注入所述墨盒内的储液腔。

进一步地,所述注液口处设有第二密封装置,在注液时,所述第二密封装置的一端抵顶于所述注液口,所述第二密封装置的另一端抵顶于注液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装槽的一侧壁还设有第五限位凸块,所述第一插装槽的另一侧壁设有第六限位凸块,在所述墨盒插装于容纳腔时,所述第五限位凸块用以容许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经过使用,所述第六限位凸块用以容许所述第二限位凸块经过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用力将墨盒插装于打印机字车座内的容纳腔,墨盒发生微小形变,使墨盒卡接入容纳腔,此时,第一插装部插装于第一插装槽,第一限位凸块卡接于第三限位凸块,第二限位凸块卡接于第四限位凸块,以使墨盒固定于容纳腔内;同时,第一插装部底部抵接于第一插装槽底壁,进一步限定了墨盒插装于容纳腔内的位置,使产品结构更加稳定,使用简单,拆装方便,结构稳定,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圈b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圈c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墨盒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圈a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墨盒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8,一种墨盒的安装结构,包括墨盒1和打印机字车座2,所述墨盒1插装于所述打印机字车座2内的容纳腔28,所述容纳腔28的第一端设有若干第一插装槽23,所述第一插装槽23的一侧壁设有第三限位凸块211,所述第一插装槽23的另一侧壁设有第四限位凸块212;所述墨盒1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插装部3,所述第一插装部3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凸块31,所述第一插装部3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凸块32;在所述墨盒1插装于容纳腔28时,所述第一插装部3插装于所述第一插装槽23,所述第一限位凸块31卡接于所述第三限位凸块211,所述第二限位凸块32卡接于所述第四限位凸块212,所述第一插装部3底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插装槽23底壁。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用力将墨盒插装于打印机字车座内的容纳腔,墨盒发生微小形变,使墨盒卡接入容纳腔,此时,第一插装部插装于第一插装槽,第一限位凸块卡接于第三限位凸块,第二限位凸块卡接于第四限位凸块,以使墨盒固定于容纳腔内;同时,第一插装部底部抵接于第一插装槽底壁,进一步限定了墨盒插装于容纳腔内的位置,使产品结构更加稳定,使用简单,拆装方便,结构稳定,设计合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装部3设有第一限位台33,在所述墨盒1插装于所述容纳腔28时,所述第一限位台33抵接于所述第一插装槽23侧壁的端面。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一限位台抵接于第一隔板的端面,使墨盒更加稳定地插装于容纳腔,防止墨盒沿墨盒长度方向偏移,使产品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装部3设有芯片凹槽34,所述芯片凹槽34用于安装芯片。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芯片槽的设置使芯片可拆装地安装于芯片凹槽内,方便对芯片的更换,即方便芯片的更新换代,又可以在芯片损坏时及时更换,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避免用户的损失。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装部3设有向内凹陷的手持部35,所述手持部35用以容许手掌穿过,方便装卸所述墨盒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装卸墨盒时,内凹的手持部可以容许手掌穿过,使用户更方便地装卸墨盒,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拆装方便,设计合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28的第二端设有若干第二插装槽25,所述墨盒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插装部6,在所述墨盒1插装于所述容纳腔28时,所述第二插装部6插装于第二插装槽25。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二插装部插装于第二插装槽,第二插装部的外壁抵顶于第二插装槽的内壁,防止墨盒沿墨盒长度偏移,进一步地限定了墨盒的安装位置,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墨盒1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限位台5,在所述墨盒1插装于容纳腔28时,所述第二限位台5抵接于所述第二插装槽25侧壁的端面。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墨盒更方便地插装于间隔中,同时,第二限位台的设置使墨盒的另一端可以稳固地插装于容纳腔,防止墨盒沿墨盒长度方向偏移,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28的第二端设有限位平台26,所述墨盒1的第二端设有第三限位台7,在所述墨盒1插装于容纳腔28时,所述第三限位台7抵接于限位平台26。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限位平台的设置限定了墨盒插装于容纳腔的插装深度,防止用户的插装墨盒时用力过猛,损坏墨盒以及打印机的字车座,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28底部设有进墨口22,所述墨盒1底部设有出墨口4,所述出墨口4处设有第一密封装置41;在所述墨盒1插装于容纳腔28时,所述第一密封装置41一端抵顶于所述进墨口22,所述第一密封装置41的另一端抵顶于所述出墨口4。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墨盒上的进墨口与容纳腔内的出墨口对应,第一密封装置一端抵顶于进墨口,第一密封装置另一端抵顶于出墨口,实现进墨口与出墨口间的密封;并且,第一密封装置发生弹性形变,向上抵顶墨盒,以使墨盒安装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28内的进墨口22处设有限位凹槽27,所述出墨口4两端设有限位挡板42,所述限位挡板42抵接于所述限位凹槽27内壁。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限位挡板的设置可以有效地保护墨盒的出墨口,防止墨盒的出墨口受到碰撞,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限定墨盒的位置,提升产品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28底部还设有第一电接触点,所述墨盒1底部还设有第二电接触点,在所述墨盒1插装于容纳腔28时,所述第一电接触点接触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接触点。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墨盒与打印机字车座的电连接,进而使打印机字车座可以在接收到预设电信号时候控制墨盒喷出墨水,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墨盒1顶部设有注液口8,所述注液口8用于容许墨水穿过,注入所述墨盒1内的储液腔1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方便用户二次灌输墨水,循环利用墨盒,节能环保,节约资源,有效地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口8处设有第二密封装置9,在注液时,所述第二密封装置9的一端抵顶于所述注液口8,所述第二密封装置9的另一端抵顶于注液装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二密封装置可以密封注液口,防止注入墨水时墨水泄露,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装槽23的一侧壁还设有第五限位凸块213,所述第一插装槽23的另一侧壁设有第六限位凸块214,在所述墨盒1插装于容纳腔28时,所述第五限位凸块213用以容许所述第一限位凸块31经过使用,所述第六限位凸块214用以容许所述第二限位凸块32经过使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五限位凸块和第六限位凸块的设置可以在插装部完整插装于插装槽前与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接触,若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的尺寸符合要求,则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可以经过第五限位凸块和第六限位凸块;若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的尺寸符合过大,则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可以卡住第五限位凸块和第六限位凸块;防止用户在安装墨盒时,用户用力过猛,将不符合尺寸的墨盒插装于容纳腔,造成产品的损坏;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